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天下-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长,快莫卖关子了,这顿在下请了就是。”那人急了,听到入神,却突然没有了,就像如厕时遇上便秘,想快快不得,想慢又疼痛感明显,不得不当即认输,按照以茶会友的老规矩,请客一顿,权当破财打赏说书人了。。

第29章 离开洛阳() 
“曹操反告一状,说儿子一直以来就没有中风这种病,因为叔父厌恶儿子,不喜儿子,因此常常说儿子的坏话、谎话。曹嵩思来有理,就相信了曹操的话。自那以后,曹操叔父再说曹操的过错,曹嵩并不信不听了。也因此,曹操变得更加恣意妄为,放荡无状了。”另一人不再卖关子,将曹操的风传轶事细细道出。

    “如此说来,这曹操也算是机智过人,兄长可知其人才学如何?”出了茶点钱的那人,恨不得将曹操的祖上十八代都了解清楚,作为以后自己向他人吹嘘的素材,不然这顿便是请亏了。

    “莫急,请听在下慢慢道来,曹操出生之时,其父曹嵩很是高兴,便给曹操取了一名吉利,得知曹操与叔父的事后,又表了个小字阿瞒,等到曹操弱完出仕后,便自表了个字孟德,常自比故之圣人孟子,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挂在口头。”另一人讲到这里,又突然地停下了,好像是在等听众评个书评似的。

    “倒显英雄,是个有志之士,兄长还知道哪些,请一并说出来吧,免得听一半,像这茶一样,喝久了淡得很。”那人也是坐谈的佼佼者,立马搭话,明白闲谈最怕单方尬聊,末了像小学生一样懂得适时发问,引人继续表演,说出故事。

    “当时,有一位太尉性格刚强,不阿权贵,待人谦俭,尽管屡历高官,但不因为自己处在高位而有所私请的人,名唤桥玄,却对曹操说:‘天下即将大乱,如果不是上天注定的能够号令世间的大才不能改变。这个能安定天下的人,是你吗??’曹操不答。又有显名太学,与陈蕃、李膺结交相好的南阳人何顒见到曹操,叹息说:‘汉家将亡,安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啊。’曹操等闲视之。”

    一把将剩下的茶点抓在手上,另一只手拿起尚有一半茶水的茶杯,一饮而尽,然后快速地将今日茶友会最后的内容说完,一锤定音,打算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

    “更有,汝南郡创建“月旦评”的许劭许子将,皆传许子将评人十分之准。曹操前往去见许子将,问:‘我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许子将不回答。曹操不死心,又问,许子将只好点评:‘曹操,你放在太平盛世就是治国的能臣,要是活在乱世,就是一个大奸雄。’曹操听了许子将的评语后,十分高兴。”

    听到这里,诸葛亮也无心再继续在茶楼喝茶了。

    “绪兄,今日一路走来,洛阳城繁华不可一日而语,不过看也看过了,玩也玩够了,茶也喝足了,要不我们便回去了吧。”诸葛亮的兴致已尽,但对诸葛绪提出打算回去,打道回府,不再游荡。

    听到洛阳的士人谈及的内容,诸葛亮觉得洛阳的水太深,关系错综复杂,高官显贵又何其多,待得越久越不利,害怕万一行将踏错,得罪了谁,惹了灾祸上身。

    因此,诸葛亮便决定不再洛阳久待,有心准备离开洛阳了。

    “那好吧,我们结账回去吧。”看到诸葛亮一脸索然,无心品味,诸葛绪也只好同意回去了,毕竟之前诸葛绪一人先来洛阳那么久,要是自己留下,一个人喝茶,早就习惯厌腻了。

    待二人回到院宅,诸葛亮却又不各自歇息,反请来了诸葛绪,说是有要事商议。

    “绪兄,如今买官事了,我打算回泰山见父亲了,我看洛阳虽表面繁华,实则暗流波涌,无如要事,还请兄长也早早地返回琅琊,免得大伯和诞兄、谨兄挂念。”诸葛亮从怀里掏出那四份圣旨和一锦袋官印。

    诸葛亮语出惊人,忙活了那么久,居然说要回泰山,一时诸葛绪转不过弯来,听呆了,也不伸手接过递来的东西。

    “阿亮,你不陪我回琅琊?你走了,这里怎么办?我们怎么办?外迁一事向来都是你在负责,你要是回了泰山,谁来接管呀?”诸葛绪心头大乱,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绪兄,稍安勿燥。这里嘛,就留几个下人看管打扫便是了。至于我嘛,就直接回泰山了,出来这么久,也该回去向父亲汇报进展了。再说,几位兄长都要到各地赴任,就算我回去,到时又要分开,回到泰山,何不从洛阳直接回去,也省些路程。外迁一事,绪兄回去禀报大伯和兄长们,就说安心赴任,静心扎根就行了,已无需再作什么安排了。”诸葛亮一一解答诸葛绪,以免诸葛绪心结暗生,到时回到琅琊,各人拒不赴任,就事大了。

    “这里的下人倒是好安排,但阿亮,圣旨和官印有四份呀,有我父亲、诞兄、瑾兄,还有我的,到时我们四人一离开琅琊,那琅琊谁来管呀,要不,你陪我一同回去吧。”诸葛绪还是不死心,想劝诸葛亮一同回琅琊。

    这些日子以来,跟这个堂弟相处的时光,诸葛绪都觉得自己才是小的那个,有诸葛亮在,什么都能迎刃而解,不需要太过担忧,去思考什么。

    “绪兄,您不说,我倒忘了,那就把大伯的这份先给我保存着吧。大伯肯定是不会舍得琅琊的,琅琊也需要大伯。回去,您跟大伯说明白,相信大伯会同意、理解我的做法。”

    说完,诸葛亮从手里的四份圣旨中抽出诸葛玄的那份,交州苍梧郡郡守,又拿出了对应的官印。随后,将另三份直接塞进诸葛绪的怀里。

    “好吧,既然阿亮你坚持要回泰山,那我也返回琅琊了,说真的,出来了这么久,我还真的有点想父亲和娘亲,诞兄、瑾兄他们。阳亮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启程?我也定在同一天,一同离开洛阳吧。”诸葛绪将怀里的圣旨和锦袋收好,不再多问,一心信任支持,准备和诸葛亮一起离开洛阳。

    “那就定在明早清晨吧,到时我们一起出发启程,离开洛阳。”诸葛亮将时间约定了下来。

    明日,离开洛阳。

第30章 锦囊妙计() 
诸葛亮和诸葛绪做了决定后,就开始着手撤离洛阳的各个事项。

    诸葛绪跑去挑选机灵的留守下人,诸葛亮则走回自己的书房,并关起了门,没有人知道诸葛亮在里面做什么。

    直到很久,诸葛亮才打开了房门,从里面踱步走了出来。诸葛亮看起来很高兴,好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什么都安排好了似的。有种腹有诗书,胸有百万甲兵的感觉。

    第二天,天还灰蒙蒙,尚在凌晨,东方的太阳仍没升起,只有隐隐地黄光在尽头披挂,就像一切黑布染了些许金黄。

    洛阳城,诸葛家的院宅早有下人点起了火把,分放在各个院道,火把照耀下是来来往往,急急忙忙地人群涌动。

    被主事人叫醒的家奴一脸睡意,却仍然手脚麻利地收拾着,生怕收拾太慢,误了诸葛亮约定出发的时辰,管事的则用心用力,警惕地盯着想偷懒的下人,同时细细地检查路上要用的东西是否带漏,不时喝骂那些昏昏欲睡,做事马虎的几个。

    不久,诸葛亮便醒了,诸葛亮的睡眠向来挺好,这是长年行军打仗练就的本事,沾床便睡,不管三七二十一。

    只要安排得当,就料无意外发生,诸葛亮对自己的预算机力,相当信任。

    细细地穿戴衣物,不求奢华,诸葛亮朴素习惯了,只求整齐干净便好。净了手,叫上在门口守卫一夜的于禁,一齐去寻找诸葛绪,准备一起用早膳。

    待到了诸葛绪的房门,才知原来诸葛绪也早早地起床了,此时衣着清新,刚刚晨读完毕。

    诸葛亮向诸葛绪请安问好后,便约上诸葛绪一同就膳,兄弟俩人边用早膳,边回忆这段时间相聚以来的欢声笑语,备觉喜乐、幸福。

    为免诸葛绪过于伤感,心怀不舍,诸葛亮只好和诸葛绪定下个相聚的日子。

    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若是别离,一生只够见几次。

    虽然自古分离,总是催人泪下。但每一次分离,都要寄希望于下次的相聚,这样的生活才会过得快乐。

    诸葛亮和诸葛绪在早宴上说了大概一个多时辰的体己话,双方才依依不舍地走了出来。

    待走到大院中间,诸葛亮看大伙也都已吃过早饭,好多家奴下人都偷偷地补完了回笼觉,也不多说些什么。

    正如静悄悄地来洛阳,静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诸葛亮随意地询问了一下管事之人,问是否一切已准备妥当,收拾仔细完毕。管事的不敢怠慢,一一汇报。诸葛亮听了甚觉满意。

    “管家,你把我们带来的剩下的黄金万两分成两部分,拿一份给绪兄,作为绪兄此次路上盘缠之用,出门在外,总不能被钱财所急,有备无患,多预少愁。”诸葛亮想了想,准备把钱财一分为二,一半给诸葛绪,自己留下一半,已然足够回泰山了。

    “阿亮,不用了,来洛阳的时候,我就带了不少钱财,现在还有近万两呢,你剩下的这些就带着吧,泰山路远,钱财给你多留些,你用得着。”一旁的诸葛绪却是不干了,坚持要诸葛亮把钱财全部带走,并挥了挥手,让管事按诸葛绪说的办。

    “一家人不说二家话,那我就不客气地收下了。多谢绪兄了。”诸葛亮见管事的都被诸葛绪给赶走了,只好无奈地苦笑了笑,接受收下这笔钱财,向诸葛绪道谢,作了个悌礼。

    “这就对了,阿亮,我看时辰不早了,是不是该启程了?”诸葛绪害怕诸葛亮将财物跟他一分为二,推来推去,便开始顾左右而言其他。

    “是该启程了。走吧,出发。”闻言,诸葛亮事不宜迟,发号施令,牵起诸葛绪的衣袖,共同携手走出院宅,向外面直去。

    待到听到指令,也拿起属于自己负责的家当,自觉排成一队,随着诸葛亮和诸葛绪缓缓走出洛阳这座住得并不算久的家。

    诸葛亮和诸葛绪各自坐了一辆马车,前面于禁骑着黑马开路,在周围二边的是车队护卫,队伍井然有序,徐徐前行。

    车队不快不慢,在几个时辰后,便出了洛阳城。

    城门外不远,诸葛亮喊停了诸葛绪,待两人下了马车。

    “绪兄,琅琊与泰山并不同路,你我兄弟两人就在此别过吧,阿亮有些东西要赠给大伯和各位兄长,还请绪兄代为转交。”诸葛亮从怀里掏出四个锦袋,递给了诸葛绪。

    一黄三紫。锦袋口紧紧扎着,里面不知所放何物,有种令人想打开的一探到底的感觉。

    “阿亮,这是何物?”接过锦袋的诸葛绪,一脸诧异,只好问个明白,以免回去不知如何解释。

    “我唤它为锦囊妙计。绪兄回去后,给大伯黄色锦袋,诞兄和瑾兄、绪兄各得一个。待家财卖与朱县令,一切交割完毕,方可打开。”诸葛亮很喜欢预判未来,提前做出部署,以前就曾弄出了很多的锦囊妙计,往往奏效无比。

    “搞得那么神秘,好吧,那我就带回去给父亲和兄长他们了。”诸葛绪听说是锦囊妙计,好奇心渐起,又听到诸葛亮的交待,只好耐住性子,准备先带回去再说。

    “兄长,路途遥远,一路珍重。”诸葛亮向诸葛绪拱了拱手,作了个告别礼,便转身回了马车,又揪起了车帘,望着诸葛绪。

    “阿亮,好好照顾自己,记得常回来看我们啊。”诸葛绪挥了挥手,也坐回了马车。

    分道扬镳,各回各地。

    心急的诸葛绪一路快速地赶回了琅琊,风风火火地找来了诸葛玄,诸葛诞和诸葛瑾,向诸葛玄三人汇报洛阳一程的经历,以及买官成功一路以来的经过。

    “父亲,阿亮很厉害,总算是将买官一事办妥了,如今我们兄弟三人都是官身了。”诸葛绪喜不自禁地掏出了三份圣旨,和装着三个官印的小布锦袋。

    “哦,是怎么做到的,快说来听听。”诸葛玄接过圣旨和锦袋,一一查阅。事后,也不禁感到不可思议。

第31章 偷看锦囊() 
诸葛诞,豫州颍川郡舞阳县县令。

    诸葛绪,荆州长沙郡益阳县县令。

    诸葛瑾,荆州南郡襄阳县县令。

    这个侄子,可真了不得。

    虽然只是一介县令,但一地之父母官,也不是容易能得到的。尤其是三人尚未弱冠,举孝廉的情况。

    不过既说明了诸葛亮的能力,也侧面证明了大汉真的是连根都烂透了,不由得不大乱。

    “阿亮和我先是求见大将军何进,无奈求见无门,无法面见大将军何进,只好退而求其次,通过宫中的采办搭上了十常侍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