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天下-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盏闲茶,很快,日已西斜,倦鸟归巢。

    一群人三五结伴而行,尚未见人影,便闻嘻哈欢笑之声由远传近,走到近了,只见前面的二人,一个身穿精简劲服,三大五粗,身材魁梧,一看便知勇武过人,心生神力;一个面如深秋粉桃,温文尔儒。二人手里的钓杆,一长一短,长的似长枪,短的若文笔,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倒也相得益彰。

    后面紧随的二人,一个背着竹篓,谈笑风生,举止自然,自有一股令人亲近的引力;一个身子骨还没长开的小娃娃手里调皮地倒捉着一条尚未歇气的小鱼,显得可爱极了。

    众人走近院子里,方看见静坐在大厅的诸葛玄,一时噤若寒蝉。手里的钓杆立马扔在地上,背后的竹篓快速解开,随意放到一旁,就是最小的那个也一脸不舍地把手里的小鱼抛进了院子里的花丛里。

    一行人排成一排,整了整衣服,甩了甩身上的杂草,拍了拍手中的沾泥,一路小跑进了大厅。

    “拜见父亲(大伯),向父亲(大伯)请安。”四人恭敬地行了个跪拜礼。

    “都起来吧。你们兄弟少有相聚,今集一堂,终日游玩,我也能理解,就不怪你们玩物丧志了,但你们要谨记:勤有功,戏无益。”诸葛玄决定遏止下这不良风气继续蔓延,以免四人无所事事,碌碌无成。

    “谨记父亲(大伯)教导。”四人不敢叫板,老老实实挨了这训。

    “好了,诞儿和绪儿先下去吧,为父有话要和谨儿、亮儿说。”诸葛玄准备了解一下正事先,把左右屏退,挥了挥手也让诸葛诞和诸葛绪一同退下。

    “孩儿告退。”诸葛诞和诸葛绪对诸葛亮两兄弟挤了挤个眼色,行了礼便先行回房了。

    “谨儿和亮儿为何不远千里,从泰山回到琅琊,可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怎么不见你们父亲呢”诸葛玄一股脑把疑问全说出来。

    眼看诸葛玄等着诸葛瑾回答,诸葛瑾只好示意诸葛亮来为诸葛玄解惑,毕竟此事全由诸葛亮一人所起。见此,诸葛玄更加疑惑,只好望向诸葛亮,不明所已。

    “大伯勿忧,家父万事皆好。我们兄弟二人从泰山回到琅琊,乃是因先祖曾托梦亮儿,传言诸葛氏当兴,应运之人乃年轻一代,为了家族长盛鼎兴,须效刘氏、袁氏,多建根基,开枝散叶,诸葛氏才能像参天大树一样,根稳叶茂。”诸葛亮从容不迫,毫不紧张地道出了原情。

    “亮儿,你这是在说梦话,你还这么小,先祖怎么可能会选择你来托梦传言,再说家族世代都在琅琊,经营好几代人,方能有如此规模,先祖怎会舍得让诸葛氏化整为零,分散各地,使族人艰难度日,毫无根基,一切重新再来。”诸葛玄难以相信,认为这是小孩子偶尔做梦,梦中之事作不得准,况且家族搬迁,非一日之功,在他地建立基业也非易事,此法实不可取也。

    “大伯,敢问先祖身为司隶校尉之时,琅琊郡可有我诸葛氏一门踪迹?再问家父未出任泰山郡丞之时,泰山郡可曾有我诸葛氏族人盘桓?”诸葛亮以退为进,以问作答,想劝服诸葛玄同意搬迁,以免受黄巾之乱波及。

    “自然是没有,但这是二码事。先祖扎根琅琊,乃引退告老,薄有人脉;你父建业泰山,是新官上任,朝廷诰命,而今若诸葛氏拆散多地,则如无根浮萍,难以立足。”诸葛玄抛开先祖入梦一事,不再纠结真假,把分散各地,家族搬迁的困难开门见面,摆在台面上说。

    “大伯勿忧,先祖以一人之力尚能在琅琊郡远近闻名,威扬一方;家父得大伯相助便可在泰山郡立足脚根,独挡一面,如今我们兄弟四人年华正好,互相扶持,历练一番必能堪委重任。”一个好汉四个帮,诸葛亮只好把兄弟几个也拉扯进来,增加说服力。

    “你们几个尚未弱冠,还没表字,未有功名,一介白身,能成什么大事。”看着眼前这个一岁多的孩子,又看看六七岁的诸葛瑾,诸葛玄感觉这事比他自己还玄。

    “纵然刚开始无法像现在的琅琊一样,良田无数,豪宅万栋,家奴成群,但相信假以时日,只要我们努力达到泰山郡的规模,就能形成良好循环,自给自足,这应该是不难的,万事开头难,再多的困难,只要有了行动,就会慢慢地开始有了变化,还望大伯能成全,完成先祖遗愿。”诸葛亮只好先定个小目标,缓缓图谋。

    “好吧,亮儿,若是大伯同意,愿意助你等,你要怎么做?你父亲的意思呢?”诸葛玄是那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人,要是没有建设性的行动方案,他还是不会同意的,而且把锅顺便甩给诸葛珪。

    “家父不敢专断,说诸葛氏万事还以大伯为主,若大伯同意,他便同意,那诸县的安排就全由亮儿做主。至于怎么做,无非便是缺钱,卖诸县几块地;缺人,去招去请;缺住,建楼买宅,最好是有官身相护,以财护官,以官保财。”诸葛亮头头是道,仿佛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君贡倒是好魄力,也罢,听起来亮儿是个有大志向的人,大伯也不阻拦你,同意你一手施为,诸葛氏外迁一事,皆由你来安排。陪先祖赌上一把,若是不成,百年以后也有脸面见先祖列宗。”诸葛玄总算是相信诸葛亮不是随意乱掐,只好搭上先祖的名义,一把梭哈。

    “多谢大伯。”闻言,诸葛亮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第11章 清点家财() 
竖日,天刚刚放白,诸葛亮就早早地起床了,洗漱后叫醒仍在睡懒觉的诸葛诞两兄弟和大兄诸葛瑾。

    “阿亮,你这是做什么,一大早扰人清梦,我还没睡够呢。”睡眼朦胧的诸葛诞揉了揉眼睛,不满被吵醒。

    诸葛绪则干脆闭上双眼,继续进入睡眠状态,找周公讨论回笼觉之秘,大兄诸葛瑾也一脸的无精打采,哈欠连连。

    “都快醒醒,告诉各位兄长一件大好事。之前说的先祖托梦传言,要诸葛氏分散各地,多建基业,大伯同意了,而且还同意琅琊一众之事,都由我们来一手施为,一心规划。诸葛氏外迁,扎根各地,花开结果的重任,就落在我们几人的身上了。”诸葛亮摇了摇瞌睡不已的诸葛瑾,豪情万丈地宣布了惊天的消息。

    “什么?父亲怎么可能会同意这件事?阿亮,事关重大,你可不能诓我们。”诸葛诞吃惊得张开的嘴可以塞下一个鸡蛋。

    “千真万确。此等大事,我岂敢儿戏,不信可以找大伯当面对质,绝无半点谎言。”诸葛亮看着被惊醒却又一肚子打退堂鼓的众人,立即把诸葛玄这大旗一扯,一听要当面对质,诸葛诞三人便怂了,只好相信诸葛亮的话。

    “就算父亲同意,我们还这么小,能做些什么?别说搬迁外地,人生路不熟,就是琅琊的大大小小各事,我们能处理好吗?那些族人和佃户也不一定同意到别的地方生活呀。再说,人员调度,物资筹集,路途运输,新地立足,此中种种,繁杂琐细,我们该怎么办,才能处理好啊?”诸葛绪想得远一些,越想越觉得困难重重,一时愁云满布。

    “兄长,别急,听我细说,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虽然事多人杂,任重道远,但此事也没规定个时间呀,可容我们慢慢规划,做事嘛,事缓则圆,谋定而后动即可,无须忧心上火,自乱阵脚。”心里很急的诸葛亮口头上只能说不急,以免刚凑合的班底在压力面前,崩塌得作鸟兽散状。

    “饶是如此,那我们总该做点事,有所行动,毕竟父亲估计也正在考验我们呢,看我们能搞出什么名堂来。阿亮,既然父亲授予你全力处理此事,那便由你来安排部署众人之行事,力争早日促成此等大事。”不爱动脑的诸葛诞干脆把指挥大旗塞在诸葛亮手里,坐享其成。

    “那好,我就却之不恭了。我们四人先合力做好事前准备,清点好诸葛氏的家财人员大概有多少,以便作进一步谋划,再最终决定如何外迁安排。”诸葛亮早有想法,此时的安排正合心意,快速地一口气将心中计划说了出来,顿了顿,又把众人的详细分工任务全盘托出。

    “诞兄,你常年练武,体力过人,你带上府里的大管家,负责清点诸葛氏的田地农庄,莫忘了纳入山林和水湖;绪兄,你待人亲和,平易近人,你带上府里采办的库房,负责清点诸葛氏的商铺家宅,切记将布店、客栈、酒肆茶楼统统记好;瑾兄,你去找府里的库房管家,负责清点诸葛氏的钱财粮草,尤其是金银财宝,古董字画,都要一一罗列,不可漏算。”诸葛亮习惯了调兵遣将,毫不费力便将大家给安排好,各得其所。

    “各位兄长在清点的时候,千万要将隶属于诸葛氏的人员名册一同统计好,例如护院家奴、佃户农夫、猎人渔民、商铺伙计等等,凡是依附于我诸葛氏的,都要登名造册,此乃重中之重,不可马虎。”末了,诸葛亮又补充了一句。

    “放心吧,交给我们了,这就带人去清算统计,肯定给你办妥当。”性急的诸葛诞一听完安排,便想抬脚走人,付诸于行动。

    “好,那我便在府里居中调度,并想想统计完诸葛府家财后,下一步该怎么弄。刚才所说之事,就依靠各位兄长了。”早有腹稿的诸葛亮打发了众人。

    说完,诸葛诞三人便分道扬镳,各自出发。诸葛府就像被推动的轮子一样,开始快速地运转了起来。

    三天后,三个人,不期而归。

    诸葛亮将三人再次聚集了起来,召开第二次碰头大会。

    “各位兄长,不知此次清点统计诸葛氏家财一事,进展如何?”诸葛亮率先提问,生怕此事给黄了,毕竟事关诸葛家族的生死兴衰。

    “我先说吧,我这次负责清点的是田地农庄,我诸葛氏坐拥良田六十五万亩,属地八万亩,山林三千个,水湖八百口。隶属于诸葛氏的人员也按户做好统计了,给,这是花名册。”争先恐后的诸葛诞从怀里掏出一本麻布名册,急于表功。

    “接下来到我了,我负责清点的是商铺家宅,我诸葛氏共有粮铺六百间,布店四百间,大小客栈茶楼一千五百间,其他不等,总共是商铺三千三百间,家宅别院八千栋。我也把人员一个不漏的统计好了,全写在这里面。”不落人后的诸葛绪也拿出一本花名册递给了诸葛亮。

    “那瑾兄呢,您此行可顺利?”慢慢记下统计的结果,这对于常年管理后勤粮草的诸葛亮并非难事,相对这些,诸葛亮更关心诸葛瑾的成果。虽然看起来,统计钱财粮草最容易,但也最重要,不容有错。

    “还行,我清点诸葛氏的钱财粮草,数量如下:黄金五十万两,白银一百三十万两,铜钱三百万铢,粮草八百万石,古董字画,珠宝首饰共计七十五万件。府里的护院家奴,门客幕僚,也一一做好备案,明细皆在这里面,阿亮可自行查看。”谦虚的诸葛瑾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案。

    听到诸葛氏的家财竟如此地多,诸葛亮不由心中一喜,他可从来不知道诸葛氏曾如此富有过,也没感受过富有的日子。

    尤其是粗粗一翻,他便看到三本花名册上面的名字:徐盛,徐奕。

    眼前一亮,诸葛亮会心一笑。

第12章 外迁安排() 
“各位兄长,如今已清点完琅琊诸葛氏的家财,算是起了个好头,不知接下来,对于如何开展外迁一事,可有什么想法?”诸葛亮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看大家有没有更好的点子,以便对后面的计划拾漏补缺。

    “哪有什么好想法,就像之前清点家财,阿亮你安排了就是。我们兄长几个,必定给你办妥当了,毕竟你是先祖选定之人,按你说的做,肯定错不了。”懒得开动脑筋的诸葛诞直接把话题给三人堵死了。诸葛绪和诸葛瑾倒也耸耸肩,表示无所谓,任凭安排。

    “那好,亮便斗胆说一说,如果安排得不妥,还请各位兄长多多指出,我们再进行修改斧正,务必做到万无一失。首先,由诞兄把所有隶属于诸葛氏的人员,无论是家奴还是佃户,凡是超过十岁的男丁,统统都聚集起来,集中地点就定在阳都县城东的空地上,哪怕日夜兼程,也请务必要在三天之内集结完毕,到时我自有安排。”诸葛亮对着诸葛诞默默地点了下头,就像给了他一个军机令箭似的。

    “好的,事不宜迟,我这就出发,派人到各地通知,以三天为限,必定将全部人集结到城东外空地上,绝不误了阿亮的安排,坏了诸葛氏大事。”诸葛诞会意,自觉此事影响至大,作了保证后,径自离去,好尽快作筹备部署。

    “绪兄,我需要请您快马加鞭,在七天内赶到下坯郡,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