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当时,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望着林华耀,心中简直是翻天覆地。
林华耀这是真的疯了吗?
他居然拿出了诸般证据,力证凶手就是上清山,丝毫没有半点手下留情之意。
所有人发懵,不提如今国朝形势,上清山是不是能够随便动的。
光是林华耀他女儿就在上清山学艺,他这么做就简直是荒唐。
难道还是和上次一样,为了逼定武主动退一步?
这就太过大胆了一些,要知道,这一次不止是和定武帝,而且他连上清山也算是得罪死了。
没有人知道这老儿是不是被定武帝给真的逼疯了,竟出这等昏招。
无需说,定武帝自是亲自招了冲玄,再一次当着满堂文武的面,令其与林华耀当面对质。
然而,本来众人以为这一次和张邦立那次又将一个结果,但岂料却是大出意外。
林华耀竟然一步不退,当堂之下将上清山冲玄逼的连连退步,竟到了无能辩驳的地步。
满堂之中,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定武帝高坐上方,当时的脸色也明显有了些许变化,但到底是帝者,竟隐忍一言不发,坐看事态发展。
实际上,大家也都明白,这一次明王表露宗师修为,着实给了他些许底气,让他面对上清山时,不再如以前一般为大局而忍让。
看这情况,定武是要借机敲打一番上清山了,其实到了这时候,还是没人认为林华耀能够真正将上清山给钉在凶手位置上。
但,一连三日,林华耀和上清山针锋相对之下,冲玄步步后退,却死咬不认似乎真的逼急了林华耀。
他竟然又出一重招。
“殿下至今已失踪十日,老臣惶恐,或乃上清山惧于明王少年宗师的威严,唯恐明王将来一跃飞天,踏足真人之境危及上清山道门魁首之荣耀,故而一次刺杀不成,实际已再次暗中出手……陛下,上清山先与殿下结仇,后又行刺杀之举,如今更有鲜明作案动机,老臣恳请陛下为明王安危计,将上清山一众全部拿下加急侦查……”
疯了,疯了!
第六十四章 太子身死,林华耀谋反!()
林华耀当堂跪拜,老泪纵横,又一次将上清山拖入了更加爬不出来的漩涡之中。
冲玄一世修为也稳不住了,当场吐血,仰天当着满朝权贵向道祖诅咒发誓,此事绝非上清山所为,此乃天下不容之妄语!
情势已不再是当初,问题已扩大到无可想象,再也没有人敢坐而看戏,这是真的一不妙,就要分生死啊。
没有人知道林华耀到底怎么了,他怎么敢做出这种事来,这是要乱国朝江山啊!
然而无独有偶,就在这时,恰恰京城上空,开始传闻一阵风声。
“明王实际已经被皇室秘密送往玉清山学艺,听闻玉清真人亲自收其为关门弟子,并言明王乃千古奇才,或十年可入真人逍遥之境……”
没人知道这消息是从哪儿传来的,但却是瞬间,便传遍京城权贵耳中,并且每一个人都只觉得这条消息包含的深意太大了。
“定武帝是真要向道门以示威严了。”
“竟然已经秘密与玉清山结盟,难怪凶手会指向上清山……”
“林华耀这老儿,莫非已经靠向了定武?”
“定是如此,这老儿顶不住压力,而且其本来就是明王岳父,如今明王极有可能一飞冲天,将来当得道门魁首也不在话下,他何需再为了一个上清山而得罪国朝,这老儿当真阴险……”
“还以为他失心疯了,看来这一切都是定武的授意之下,他才这么干的。”
这时候很多人都在怀疑,林华耀实际上已经向定武妥协了,这一幕幕,其实都是在帮助定武敲打上清山,重振国朝威严。
更加没有人敢在这事上插嘴了,一时间定武的威势仿佛无限攀升。
而上清山自然便更加成了风口浪尖,他们明显已经不能再镇定下去了。
现在就连民间都到处疯传便是上清山不尊王法,胆大妄为刺杀明王,动机方面传闻中自然会是越来越丰富。
就在这种情况下,上清山梅真人亲自修书一封交予国朝,郑重承诺,若有真凭实据证实乃上清山所为,梅真人将亲自负荆请罪,为此案负责。
同时若有必要,上清山愿意全权配合国朝调查,封山也并无不可。
但同时书中还陈列了上清山自国朝开国以来,一向忠心耿耿的各种事迹。
不过,有一件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便是梅真人虽然修书,但却并未亲自入国朝大殿。
这其中意思便深刻了,足以说明,连梅真人都已经对国朝不放心了,不敢亲来。
而定武明显也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一点,最终,其亲自开口,表示相信上清山梅真人乃国朝荣耀,定不可能行谋反之事,林大人所证并不足以确证。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朝堂之中的气氛却是越发微妙了。
定武帝依然继续打击林华耀的势力,并未见丝毫松手,这又好像一层迷雾蒙在所有人心里。
林华耀究竟是不是靠向了定武?
经此一役,上清山和国朝之间又会怎样?
定武又到底想将事情闹到哪一步?
局势一日日越发复杂,林华耀,上清山,和皇室之间纠缠不休,没人能确定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两朝老臣林华耀,一时之间也变得越发不可琢磨,他到底是在逼定武松口,还是已经靠向了定武?
迷雾重重,所有人已经意识到了局面正在不受控制的发展,故而都开始大加警惕。
时日继续过,大家开始迫切希望这一月之期赶紧到来,早日有个结果。
不过,很显然事与愿违。
十天后,又一次沉寂多日的林华耀在事发已经二十天后,再起事端。
而且相比前两次,这一次彻底令所有朝臣脸上变色了。
他竟然仿若吃了熊心豹子胆一般,竟将他罪恶的手指伸向了朝中重臣。
不是一个,而是所有!
至此,几乎日日间均有权倾一时者,开始被牵连其中。
这便恐怖了,这朝中谁是好惹的?
如此局势下,到底是什么情况,谁都看不分明,到底是林华耀在帮定武收拾朝中局面?还是林华耀在刻意乱定武皇朝?
看不明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自己绝不能被牵入漩涡之中,所以,大家顿时抱着一个信念。
你敢动到老子头上,老子能放过你?
论到攻歼,老子还怕你不成,谁怕谁啊,谁不是个中好手?
混乱以最突然的方式开始了,这可不是开玩笑,一日之间,朝堂上奏章便已满天飞,各种污水开始到处乱泼,几乎人人不可事外。
正仿若是满朝皆奸臣,人人可杀!
人人自危之下,自然最大规模的党争便不可制止的开始了。
这时候的林华耀,说实话没人看的懂,他究竟想干什么?
得罪了这么多人,无论最后明王一事如何了结,他都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更加恐怖的是,朝堂之上乱了,这国朝就眼看着似有灭国之象。
所有人也看明白了,这场风波不能再继续下去,否则当真怕有不可言之祸啊。
国朝这面大旗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能倒的,毕竟一旦倒了,他们的权威还上哪里去找?
但同时,国朝倒不倒又远远没有自己倒不倒重要,要牺牲自己去维持国朝稳定?
那想也别想,所以眼看着纷争一日日大了,所有人心惊肉跳,却又不能收手,只能坐等定武帝定下乾坤,收拾局面。
而此时,对定武来说,也同样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豪赌开始。
他冷眼看着那攻歼不断的朝堂,看着这即将亡国的景象,却按捺不住心头的那一丝雀跃。
想要借着这场风波,借力打力,手段尽出的清洗旧势力,就此整顿国朝弊端了,想要革新。
他审时度势,认为自己应该抓住机会,眼看着就只有不出几日,便到了一月之期,自然一切会有个结果,只要他能稳住了这最后数日,便能焕发一个新的时代。
但是,他要整顿,重臣却肯定不能容他,国朝改革的过程中,必然要牺牲一部分人,谁也不会愿意自己成为被牺牲者。
所有人如同定武一样,也同样要坚守着最后几日,不容自己出事,也正因为此,国朝虽乱,凭空消耗着国力,但却没能彻底崩溃,仍自维持着局势不倒。
但到了这里,那所谓的明王谋杀案,就已经不重要了。
毕竟所有人都清楚,此时这已经只是一个借口,所有人的关注点全部转向了朝堂之上的党争之中去了。
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数年来,国朝从未有过的混乱,在慢慢发酵开来。
国朝就像走到一个岔路口前面,可能走向繁华,也可能走向没落。
也就是在这种局面下,明王才能如此轻松的离开了北河,不得不说这真的很诡异。
然而,其实这一切的发展,其实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
林华耀。
他就像一层迷雾,在这一个月里,搅风搅雨,却没能令自己脱困,反而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了死地。
他得罪了上清山,得罪了群臣,最后还搅乱了国朝……
眼看着一月之期就要到来,也预示着,这场混乱可能终于要结束的时候,这个人,也终于再次做出了一件令世间所有人都惊悚莫名的大事。
也因此,彻底葬送了这最后的封建时代。
不得不说,他应该被历史铭记!
这年中秋,明王风尘仆仆,来到了明珠。
当他站在了那有着几分熟悉的环境之中,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乱世之中,马照跑、舞照跳的紫醉金迷。
便耳里传来了报童们挥舞着手中报纸,激动大叫的声音。
“惊天秘闻:谋杀明王的元凶已查明,乃是当朝皇后嫡子,明王胞兄,太子殿下墨远!”
“太子谋杀明王事败,起兵谋反,被当场击杀……”
“详说张邦立为助太子殿下,谋杀少年宗师皇室明王真相……”
“太子谋杀明王,竟乃惊天谣言,原是当朝户部侍郎林华耀谋反,诬陷、刺杀太子殿下……”
“为助明王将来继承大宝,林华耀谋反刺杀太子……”
“通缉,通缉,国朝下达全国通缉令,当朝户部侍郎林华耀谋反事败,抛弃家眷,潜逃出京……”
“太子被杀,必将引起惊天混乱,党争又起,国朝希望在何方……”
“秘闻:林大人眼见国朝昏聩以致内忧外患,不忍百姓蒙难……”
满街的呼啸声,传至墨白与铁雄耳边,令两人久久未能有所反应。
“六爷……”铁雄眼中满是迷茫。
墨白抬头望望天,最后微微摇头:“走吧!”
第六十五章 风声()
“荒唐,报纸上已经写的清清楚楚,明王刺杀案,正是太子所为,诸位岂不想想,太子与明王皆出自皇后膝下,均是尊贵不凡。太子虽储位早定,但明王虽在民间长大,却成就了武道宗师境,更是联姻当朝户部一品侍郎,可想而知,其声势早已超过太子殿下,有望大统。太子心中岂能不忌,故而做出这兄弟相残之事,也未必就奇了。”
“真是荒唐,报纸上写的怎可全信?你怎不提明王已被陛下明旨调出平京,赴我明珠为王。明显已经不可能威胁太子储位?国朝已经发下明旨,此案便是林华耀谋反。”
“此言有理,林华耀身为明王岳丈,定是心向明王的,狼子野心之下,竟然借明王案栽脏杀害太子,以图日后明王有继承大宝之机会,其不顾太子身死,储位悬空会对国朝造成何等影响,只为一己之私,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实乃国贼,当诛……”
“真乃大谬,林大人两朝元老,当朝户部一品,向来清正有加,乃朝中不可多得之明臣,岂容尔等污蔑?”
“正是,尔等只知夸夸其谈,却不明白明王与太子实际早已相争久也,朝中早已为储位之变,明争暗斗,就连陛下其实也有意明王,之所以调明王出京,实际乃是如今国朝内忧外困,已经不得储位之变,故而陛下才为了大局,暂调明王出京,然,太子心知陛下心意,是以才行这兄弟相残之恶事,林大人一生忠直,自明王遇袭案开始,其不惧强权,指证国朝总长张邦立,又指证道门魁首上清山,最后更是不惧满朝权威,只求一个公道。历史上,哪位明臣有林公之胆量?其明知必死,却依然要拿太子入罪,此乃昭昭之心,天地可证,如今国朝明知真相,却为了掩盖皇室相残的丑陋,故而牺牲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