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也就是这个时候,却有一行人趁着严绍外出点兵的功夫,混入城中,直奔洪家而去………,、、,11

第九十五章 胆量() 
尽管正值冬日,严绍麾下的军马依旧按照预定的那样,在城墙外不远处进行操练。军阵中不时传来的呼喊声,似乎就连城墙也稍稍动摇起来。连续数日的操练,似乎并没有损耗军士丁点气力,呼喝起来依旧中气十足。

    跟这时关东的其他郡不同,有严绍在,北海百姓总算是有了些休养生息的机会。尽管如今气候寒冷,可是城外到是还有不少的商旅、行人,这些人哪曾见识过这等阵势,纷纷被害住。

    尤其是那些自诩见多识广的客商,更是一个个不住的惊叹,只觉得这关东兵马到也未必真就那么不堪,至少这里还有一支可与边军媲美的强军,难怪北海郡能成为青州唯一的乐土,就连那些让官军头疼的黄巾也不敢冒犯。

    对那些刚刚迁入北海的百姓来讲,这些看似凶神恶煞的军士,更是成了他们的保障。

    或许也只有这些生于乱世的人才清楚,有这么一支强军时刻保证着自己的安全,究竟有多么的…

    那种人不如狗的乱世,究竟会有几个人会去喜欢?

    只是对百姓来说有如此强军守护是件好事,可对有些人来讲就很难称得上是好事了…

    城墙之上,几个穿着华服的中年人看着下面的一幕,一个个脸色都难看的惊人,就像是死去了老娘一样,尤其是其中两个更是眉毛乱颤。

    “那姓焦的来信说让我们动手,他也不想想,就凭我们那点能耐,怎么可能奈何的了这严复先…”

    “就是,此人麾下强军数千,我等就算七拼八凑的,顶多也就能凑出千余家兵来,哪是此人的对手…”

    也不怪这几个人会如此怂,实在是下面的声势过于骇人了些。黄巾猖獗的时候,脚下城池还尚未被怎么波及,等到严绍到任,黄巾更是连脚下城池的城墙都没见到过,又怎么来得及见识眼前这般景象。

    看着他们这个样子,洪寿忍不住在心中冷哼了一声。“一群废物。”对他们窝囊的样子,实在是有些看不上眼。

    但是想对付严绍,单凭他一家却是没可能的,洪寿也只能开口道。“若不是这竖子难以对付,焦刺史跟董公又怎么可能找上我们,富贵险中求,你们可以想象事成之后的好处…”

    好处自然是不少,最起码在慷他人之慨这方面,无论是董卓还是焦和都很大方,一些人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只是想到城墙外面那些军马的恐怖之处,还是有人畏缩的道。

    “还是多想想吧,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派人到严绍那边去,他好歹也是世家中人,总不可能真的向着那些泥腿子…”

    “是啊,姓洪的你跟他有矛盾,也未必需要扯上我们…”

    听到这话,洪寿顿时怒气冲冲,就连脸上的皱纹,似乎也被怒火给磨平了不少。“难道严绍那竖子损及的就只有我洪家的利益吗,你们这几家有哪家的利益没有被损害到?若不是这样,难道你们这些老不死的又怎么可能会站在这里。严家、严家,如今严家只剩下严绍这竖子一个,剩下的也就是些远亲,还有就是一些老仆人,除了一个名之外,哪里还有一个世家的样子?又有哪一家会将这些泥腿子看得这么重,却丝毫不顾及我等世家的利益,今次已经弄出了个屯田来,使得我等丢了不少的利益出来,若是此子不除,将来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来!”

    ——————————分割线——————————

    也不怪洪寿这次会跳出来打头阵,本来洪家跟严家也算是世交。可是严家倒霉的时候,洪家却压根连拉都没拉一把。后来严绍衣锦还乡,洪寿想着要借之前的关系弄一些好处,最起码是跟郡守打好关系。

    可谁想到,严绍记恨着此人先前绝情,如今又因为好处而跑过来套关系,对此人冷淡的很。

    平日里虽然没有刻意针对,但是有什么好事的时候,也绝对不会第一个想到洪家,平白无故的,洪家就因此丢了许多好处,这叫洪寿如何不怒。

    当然,若只是这样洪寿还不至于跟严绍翻脸,其实不止是洪寿,就连现在城墙上的这几家也是如此,毕竟严绍在这期间,还是做了许多好事,北海能如此的安稳也跟严绍有很大的关联。

    这也是为何严绍损及世家利益之后,跑到这里来密谋的世家却只有这么几个的缘故。

    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严绍的屯田。

    毋庸置疑,屯田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善政,可以有效的解决耕地问题,而且还能避免治地内的百姓饿死,更的是如此做,用不了多久就能还来许多粮食给严绍。

    虽说屯田之策,这时大多只施行在边地,但是北海世家到也不至于小气到连个屯田都容不下。真正引来世家反感的,却是严绍对屯田的…

    历史上曹操的屯田为何没有引来太多的抵制?就因为曹操的屯田并没有触及到世家的利益。最初的时候,屯田分成时通常是对半,也就是五五,若是使用官家的牛,更是达到六四的程度,而这个六是官家,四才是私人。

    等再过些年,这个分成则是达到了一个非常苛刻的程度,也就是八二,其中官家为八,民为二。

    如此苛刻,百姓逃还来不及,哪还有人愿意去做什么屯田?

    可是严绍这边的屯田却是让利太多给百姓,甚至还的粮食、种子甚至是耕牛、马匹给百姓,用于耕种。只是若是耕牛跟马有损耗,会让百姓赔偿就是。

    如此让利,人心浮动。

    世家之所以能一直维持着奢靡的生活,必然会有大批的产业,其中田产更是重头戏。就算是那些以商为主的世家,也一样会有大批的田产。问题是如此多的田产,单凭这些世家的人手肯定不够,只能是从普通百姓中招募佃户。

    往年因为乱世,这些佃户有口吃的也就可以了,到不计较些什么。现在严绍的屯田之策一出,全都往严绍这边跑,甚至就连许多在他们家中常年帮工的也有些动摇,逼得他们不得不找到严绍,希望严绍能把屯田的分成一下——————他们到没指望废除,也就是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均衡的程度,这样至少可以安抚人心。

    没想到严绍居然断然拒绝,使得他们也只能跟着降租子。

    对大部分的北海世家来说,这其实也没什么,毕竟不差这一点,而且他们对严绍还是很的。偏偏这个世上总是少不了一些短视之人,尤其是洪寿,更是对严绍十分厌恶。

    这个时候再有董卓、焦和二人的蛊惑,他们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也就不例外了。、++!已经有300万的道友选择了,各种网友经典书单!不用再担心书荒问题!xhsjyd【

第九十六章 风欲静而树不止() 
这几家,都算是这次屯田政策中受害较大的,再加上又有董卓跟焦和幕后,犹犹豫豫的,最后还是点头。

    “可是那严绍麾下兵马超过六千,而我等手下最多也就只有千余人,不解决这个问题,想要拿下严绍的人头岂不异想天开?”这时一个穿着青衫,形容削瘦,留有山羊胡的老者突然开口道。

    脸上的沟壑,见证着他的阅历,也让他明白自己几人跟严绍之间的差距。

    “却是这个道理…”其他几人也是纷纷点头,如今世道乱了,而且是彻底的乱了。汉室的威严到了这个地步,基本上也就只剩下一个遮羞布。往日里他们这些世家对地方官吏并不怎么看得上,无过于自身的实力,还有就是自家在朝中也是有着人脉的。

    那些地方官吏又要借着他们的影响力来治理地方,又要顾虑他们在朝中的人脉,自然也会对他们倚重,最起码会在施政时顾虑一下他们的态度,考虑到他们的利益。不然他们只需要稍微动些手段,就足够让官吏焦头烂额。

    偏偏这时别说是朝中的大臣们,就连天子也是自顾不暇,哪里还管的了他们。至于实力?他们的实力再强,又怎么能同严绍麾下的数千强军相比?再考虑考虑如今的时节,只要有个由头,就算严绍将他们全都屠了,只怕也不会有人跑出来帮他们报仇。

    他们也都是传承了好几百年的世家,家大业大的,要是没有完全的把握…

    抱歉,这戏他们还真没办法唱下去…

    想想江东的那些世家,实力也是很强,在孙策手底下还不是跟孙子一样?

    有些晦气的看了他们一眼,洪寿也清楚自家身边的这几个人是什么货色。“你们难道以为我跟你们一般愚蠢,只想着和那严家小子硬碰硬?既然是要动手,自然是要想个办法将他麾下的军马远远支出城去,等到事发,他麾下的军马就算在厉害,难道还能飞回来不成?!”

    “再者说,行大事怎么可能一点风险也没有。董公跟那焦和可是把整个北海都许给了我们,你以为他们两个是开善堂的吗?”

    说到整个北海时,洪寿也是眼睛一亮。

    跟损失掉的利益相比,这些才是他们真的敢冒身家性命跟严绍作对的理由。如今的北海被严绍经营的已经成了青州的乐土,每年里单是个方面的产出已经丰厚无比,何况严绍在北海大举屯田,甚至还开了几个马场,这些要是纳入自家的手底下…

    在场的几个人也算是个人精了,一点就透,顿时反应过来。

    但就在这时,洪寿却又突然道。“不过话说在前头,想要事成,大家只怕都要破费破费了………要是没有些真材实料,又怎么可能把严家那小子的兵马全都调走呢…”

    听到要破费,其他几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只是他们也很清楚,想要事成,不下些本钱未免有些异想天开。彼此相互看了眼,咬了咬牙,也就点头应了…

    见他们总算是点头答应,洪寿脸上总算露出些喜色来。

    他会拉上这几个人,除了他们自身的实力,再就是这件事。

    “严家小子,这次可不要怪我叔叔我心狠了…”想到这段时间受的窝囊气,洪寿冷笑起来。

    ——————————分割线——————————

    熏香自香炉中飘出渺渺青烟,绕着屋内,使得房间里面充斥着淡淡的香气,令人心静。四周弥漫着素色的帷布,既有装饰的作用,也让房间非常保暖。

    而在房间中央的位置,甚至还摆放着零散的几个火盆。虽然布置的散乱,却恰好形成了一个梅花的样子。地上甚至还铺着几张熊皮人踩上去之后显得非常的舒服。

    稍微里面些的位置,幕帘后面,貂蝉却正抚琴而奏,高山流水一般的音律,还有那时隐时现的身影,都让人不由得回味。

    至于严绍的身边,却是一手将张宁拥在怀里,一手握着书卷。

    尽管如今已经是深冬,又是个落后的不能再落后的时代,可是到了严绍这里,却过的仿佛神仙一般,羡煞了不知多少人。

    对严绍来说,却是一点都不希望自己过的过于窘迫。毕竟难得穿越一次,要是过的好像乞丐一样可就没意思了。何况如今他又不是孤身一人,身边还伴着如貂蝉、张宁这般的绝色,就算严绍舍得让自己吃苦,又怎么可能舍得让身边的佳人跟着自己一块吃糠咽菜?

    一应的用度,难免也就有些奢靡。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其实到也用不了多少钱粮。毕竟他不像其他人那般在府内养着许多的姬妾,也不需要什么歌妓没事的跑出来现舞一回。又常年带兵在外,虽说看上去似乎是用度偏大了些,可实际上却并不多。

    再加上严绍好歹也是一郡太守,每年的俸禄也不算少,这点奢靡又怎么可能支撑不住。尤其是这些年来征伐不断,好处也捞了不少,足以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不过严绍到不至于忘了自己的初衷,尽管每次都是佳人在旁,到是用心于公事。

    而对严绍来说,如今最的莫过于屯田二字…

    “如今迁入北海的百姓差不多有四万三千余,其中少部分还算有些家底的,都已经迁入郡城,还剩下一贫如洗的,大概在三万七八千的样子。先前下面禀报说,这次募来屯田的民众约有三万,其中从外面迁入的差不多占了两万七千余,也就是说这里面至少有三千是北海本地的百姓。”

    “三万人,按照现如今的情况,每人至少能给我返回十斛粮食,一年下来便是三十万斛。若是能将屯田之策大规模的扩大下去,将来征战在外,到是不必担心粮草的问题了…”

    虽说这次迁入的百姓有四万多,一贫如洗的就三万七八千的样子,毕竟不可能人都去屯田,其中也会有老弱,只能是等着别人去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