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焦和居然真的就这么认输了,真是不出所料。。。”头盔下面的嘴角微微翘起,严绍想起了陆烟儿对他做过的分析。

    焦和自以为是,却没想过早有人把他看的清清楚楚。早在严绍把陆烟儿纳入房中的第二日,陆烟儿就已经当着他的面把焦和的秉性等分析的一清二楚,最后更是直言此人胆小怕事,只要领兵入齐国,对方会低头服输的可能性高达七成。。。

    换言之,一切早已在意料之中。。。

    ——————————分割线——————————

    城下兵马缓缓退去,焦和总算松了口气,只是四周的目光却让他难堪到了极点,只得早早就从城墙上撤下,回到自家的府邸当中。。。

    回到熟悉的空间里,焦和总算是恢复了平静,只是想起不久前的事来,心底还是有些惊惧。

    “朱玄呢?朱玄呢?”焦和高声问道,这朱玄就是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幕僚。

    往日他亲近巫祝而远离贤士,身边只要是稍微有些能力的幕僚基本上都离他而去,剩下的也都是些谄媚之徒,只有此人不离不弃,一直陪在身边。这也是在他恍然大悟,将巫祝驱走后,会重用此人的缘故。

    只是他先前走的急,一时没留意身边,这时发觉人不见了,顿时觉得有些奇怪。。。

    尽管心中对焦和鄙夷至极,但旁边的人还是道。“主公,朱玄好似自己回家去了。。。”

    换成往常,这些焦和身边的幕僚们只怕已经庆祝起来。没了朱玄挡在前面,他们自然可以替补上位,获得焦和的重新。只是在见识了焦和城墙上的表现,这几个人却是面面相窥,心中升起了跟朱玄一样的心思——————如此人主,又有什么可值得追随跟效忠的?

    先前严绍的模样他们在城墙上也是看的一清二楚,确实称得上是少年英雄,跟他一比,焦和难免相形见拙。

    “哼!”别看焦和在外面那么怂,回到府内,脾气瞬间变了回来。听说朱玄没跟着自己回来,甚至反而跑回家里去了,恼火的狠拍了一下桌子。“这家伙懂得什么,战火一起,这满城的百姓该当如何,某这是城中百姓才不得不退让的。。。”

    周围的幕僚跟文武诺诺称是,只是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等到焦和发完了火,这些人总算是如蒙大赦,只是从府邸里走出来后,彼此互相看了一眼,却是相视苦笑。

    其中一人看着渐渐黑下来的夜色,更是长叹。“青州看来是要变天了。。。”

    他们这些最亲近的幕僚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下面的文武官员?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焦和这颗朽木既然不靠谱,也就不怪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另选新主。说来他们对严绍的接受度其实要比焦和高的多,好歹严绍是正经八百的青州人,也就难怪刺史府的官吏会说变天了。。。

第118章 这特么就很尴尬了() 
焦和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清楚自己先前已经把颜面丢的一干二净。避免丢人现眼,也没有亲自出城去跟严绍谈,而是派了下面的几个文武官员。

    从古至今,这类事都谈不上是什么好差事。不说需要低声下气的,一个不小心丢掉性命也是很常见的。接到命令,这几人一脸苦涩的进了军营。

    对这么几个小人物,无论是严绍还是太史慈等人都没欺负的兴趣。严绍更是将此事全权交给太史慈,自己则是领着精锐甲士到附近去游猎——————到了这个时代严绍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喜欢打猎,实在是娱乐项目太少,除了睡婆娘之外,几乎没什么能拿来消遣的。

    于是打猎这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项目,理所当然的成了当前的主流,就连天子也会时不时的来一下,以此彰显,不然也不会闹出许田打围这等事件。。。

    看着严绍等人一骑绝尘,太史慈心中羡慕,却还是整理了下身上的衣甲走进营内,只是他才刚将条件提出来,对面的几个官吏已经跳了起来。

    “什么?三千兵马!”为首那文吏惊怒不已。“我家主公全部兵马不过四千余,若是全都给了你们,黄巾来犯时该以何御敌!”

    原本焦和掌控的兵马有四千余,是青州最大的势力,再算上其他理论上应该听其令的各郡兵马,说是兵多将广到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自从严绍横空出世,局势也就乱了。如今青州六郡几乎没有一郡愿意听其令,焦和这个刺史毫无威信可言,前番黄巾来犯,他甚至落荒而逃,丢尽了脸面。

    考虑到焦和此人无能到了极点,真要是把兵马大半交给严绍,若是黄巾闻讯来犯,只怕齐国危矣…

    “这点尽可放心…”陪着这些小卒在这磨蹭,太史慈也有些不耐烦,但是消除后患,他还是耐心的道。“我家主公相较于焦刺史固然位卑言轻,却是智谋过人,除了你等所看到的兵马外,还在北海另留了一支兵马。若是黄巾来犯,自会前来救应,而且平原、乐安、济南等地也与我家主公有了协议,必要时可借兵马给我家主公,诸位尽可放心…”

    “就因为这样才更加没法放心啊…”看着太史慈自信的样子,那官吏暗自道。

    他怎么也没想到,平原、乐安、济南三郡居然跟严绍早有协定。想到如今青州六郡,至少已经有四郡落入严绍掌控,他便感到一阵担忧。只是想到自家主公那个样子,苦笑了一阵,他也无话可说…

    不过在兵马的问题上,他还是有些坚持。

    齐国一共才四千多兵马,一次就调走三千,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些…

    他派人骑快马回了城中,将此信告知给焦和。得知此信,焦和也是万分恼火。不需直面城下的兵马他的胆气略壮,往日的气度也算是恢复了些,就算没法当着严绍的面说些什么,在房间里发发火还是没问题的…

    “不行,我的底线就是两千,多一个都不能给他们…”

    面对咆哮的焦和,换成是过去手下的文武只怕是要胆战心惊。但是在城墙上的事情之后,他在众人面前哪还有半点威严可言,表面上唯唯诺诺,实际上心里不以为然的很。毕竟是你亲口说的,只要能让对方退兵干什么都行,现在却又后悔了…

    得到回信,那文吏将之出示给太史慈,表明了态度。

    看着信件上的回复,太史慈一阵皱眉,心里也很是为难。作为严绍最心腹的武将,

    他当然清楚严绍的计划是什么,他们本来就没打算攻下临淄,只是摆出这么一个姿态来威胁一下焦和罢了。

    要是焦和不肯退让,最后让步的只怕就是他们了…

    “如何,若是将军同意了,我二人便如此回复,也免得兵争一起,生灵涂炭。”见太史慈有些动摇,那文吏心中一喜,连忙劝动。

    太史慈正有些犹豫要不要见好就收,就听帐篷外传来一阵马蹄跟战马的嘶鸣声,接着一名甲士掀开布帘,就见穿着一件轻巧鳞甲的严绍从外面走了进来。

    “子义,怎么还没谈完吗?”

    “慈惭愧…”太史慈别过头去抱拳道。

    严绍斜眼看了那文吏一眼,见严绍看了过来,那文吏连忙躬身道。“见过使君…”说着有些隐晦的打量了严绍一下,觉得此人挺拔,刚强有力,面容英俊而坚毅,再加上一身戎装,确实不是那个总是坐在殿内清谈高论的焦和可比。

    不管心里对焦和有多看不上,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既然做了人家的部属,吃着人家发的俸禄,也就只能好好干着这笔差事。因此连忙把刚刚发生的事说了一遍,着重描述了一下焦和的反对。

    在他看来,严绍听了这番话只怕也会犹豫一下,毕竟若是真的打起来,输赢先不说,会盟可就不用指望了。

    谁想听了他的话,严绍反而冷笑起来。“看来焦刺史是对自家的坚城很有信心呢…”

    那文吏也不愿意低声下气的,弱了自家的气势,因此也含笑道。“使君虎威天下皆知,然我家主公也有御敌之道,而今董卓专权,霍乱朝纲,此天下之大敌,使君与我家主公何不各退一步,先专心对付国贼呢,国贼不除,却自相残杀,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这番话严绍不由看了他一眼,但很快便嗤笑道。“若是你家主公也有这般胆气,#46;ukashu。)只怕你也不用站在这里跟我废话了吧…”

    那文吏的脸色一变,却没有多说些什么。在他看来自家实力固然弱于对方,却也没什么可怕的,只是回到城中复命。那焦和在经过手下文武的几番鼓舞后,也总算是有了些胆气,至少在兵马的问题上咬死了数字。

    “主公尽可安心,除非严绍打算强攻临淄,不然此番已是束手无策!”站在城墙上,指点着外面属于严绍的营寨,一个武将冷笑着道。

    换成是前段时间,就算是恢复了几分胆气,焦和也是不敢上城墙直面严绍的。但是在发现这几日的动向跟手下文武分析的分毫不差后,他总算是恢复了往日的气度,有时甚至还不轻不重的开上两个玩笑。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烟尘,起先焦和等人还以为是北海兵马,但很快便有人上来告知。“是驻留在临淄附近的骑军,很可能是听闻临淄被围,特来救应…”

    焦和大喜,其他人也是欢声雷动,毕竟这可是五百骑军。青州骑军除了敢先军之外,便是以此军为首。先前讨乌桓时,更是曾经立下许多战功,也算称得上是青州精兵之一。

    “如今有这支兵马在,看那严复先还敢小看我等否!”旁边的文吏已是激动的道。

    更有武将提议,这时应该率军杀出去,前后配合,说不定能大败严绍一场。

    只是就在墙上众人满怀期待时,那支骑军却突然减慢了速度,缓缓靠向大军侧翼,然后在十余骑的接应下,融入了城下大营…

    这一刻,城墙上死一般的寂静…

第119章() 
看着自己指望的援军却跑到别人的大营里,绝望的气氛在城墙上不断弥漫。焦和面色铁青的看着下面生的一切,半响之后,一甩衣袖,把麾下文武全部扔在了城墙上。

    或许心中过于愤怒,居然一个踉跄差点从石阶上摔了下去。

    “主公当心!”周围文武大惊失色,好在一旁的亲卫及时拽了他一把,不然只怕是要从楼梯上一路滚落。考虑到焦和的年纪已经不算小,甚至称得上‘老迈’,若是真的摔下去,只怕会要了他的命。

    当着众人的面又出了这么大一个丑,焦和哪还有颜面留在原处,脸上变换了下颜色,甩开亲卫自己一个人走下城墙去。

    焦和一去,焦点顿时落在了文武官员身上。

    数百道目光的压力非同小可,那些官员急的头上直冒汗,却是半点主意都没能想出来,一个个束手无策的样子。

    “这次这家伙看来是被气的不轻啊…”眯着眼睛,看到焦和从城墙上退了下去,严绍轻嘲道。

    如果说过去严绍还把焦和当作是个跳梁小丑,并不怎么放在眼里,那么经过了世家作乱的事情,他对焦和此人就极其厌恶,连带着这次过来摊牌也是彻底撕破脸皮,一点颜面也没给焦和留下。

    如今看着焦和狼狈的样子,心中甚至还有些畅快。

    站在旁边,那支骑军的统领也冷笑了一声。“此人重文轻武,我等武人在他眼里甚至还不如寻常一文人,尤其是前番讨乌桓而回,更是动辄呵斥谩骂,今日有这般下场纯粹是咎由自取…”

    文人对武人的轻视可说是由来已久,就算是一向尚武的汉王朝,在走到最末期的时候也开始有这样的倾向,这一点在传统文人身上显现的最为明显。

    焦和就是其中的典范,此人本就对手下的武人并不是很看得上眼,因此齐国兵马的待遇并不怎么高。前番讨伐乌桓,焦和更是深恨那些兵马没有听从令返回他丢了脸,在他们回来之后很是送了许多小鞋,一时之间军中怨声载道。

    前段时间更是干脆被配到了距离临淄较远的地方,要知道除了游牧民族以外,一个国度里骑兵都是娇生惯养的兵种,当成大爷供着,地位远远高于步军或是水军,而今居然沦落到了被配的地步,许多将校跟士卒对焦和都极为不满。

    这些兵马讨乌桓时本来就是在严绍麾下听从令,对严绍也是极为信服。尤其是刘虞上任,严绍更是抓紧收买了其中的一些军官。这次严绍跑过来逼焦和交出手里的兵马,当然不会忘记联系他们,这些人早就深恨焦和,于是也就出现了阵前数百骑兵倒戈的现象…

    若是换成其他情况,突然有这么多人马来投,只怕一军的主帅都会心存怀疑,甚至怀疑是不是诈降,两伙兵马之间也会有些隔阂。可是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