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子千秋-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时候,刘方圆便冷不丁开口帮腔道:“师兄,这家伙的绰号可不只是小白一个,你忘了还有一个白鹦鹉!”

    “哦,鹦鹉学舌吗?那绰号确实更贴切!”

    钟灵气得几乎快疯了。脸色发白的他再也顾不得自己的武力比起越千秋来相差不止千里,蹬蹬蹬冲上前来,厉声骂道:“不学无术之辈,你还敢说别人不读书不读史?”

    越千秋呵呵一笑,竟是也往钟灵逼近了两步:“你要是读书,会不知道当初太祖皇帝祭孔的时候,随行文武大臣穿的什么样的礼服?你要是读史,会不知道当初我朝国子监刚刚建成的时候,太祖皇帝会同当时十二位大儒,亲自给第一批监生画的式样,他们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制的遥溃俊�

    说到这里,他见钟灵面色突然白了一白,便又倏然上前了一步。

    “莫非你是想说,当年太祖皇帝穿黑祭孔,当初我朝第一批监生的黑色金边遥溃谀阊壑芯褪呛易乓拢痪词ハ停俊�

    当听到越千秋提到百年前的旧事时,钟灵就意识到事情似乎有些脱离了掌控,等到越千秋又说到当年第一届监生的制服,他就一时气焰全消。因而,面对越千秋那气势凌厉的反问,他不知不觉往后踉跄退了几步,脸上竟是殊无血色。

    他没看过当年的史料,难道当初真的是越千秋等人这一身……

    而这时候,旁边方才传来了众多的议论声,可这些杂乱的声音很快就被一声感慨盖过。

    “越小九,你还真是从来不吃亏!”

    随着这个声音,李易铭就带着自己的一大伙人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皮笑肉不笑地看了越千秋一眼,随即犹如和事佬似的说:“不知者不罪,越小九你何必这么斤斤计较抓着人不放?倒是你好本事啊,居然能从故纸堆里,找出百年前的图样,给这么多人做出这一身衣服来?”

    小胖子这么一说,众人的注意力顿时为之转移。可钟灵非但没有觉得如释重负,反而觉得李易铭与其是解围,反而不如说是在越千秋之后,狠狠踩了自己几脚。

    什么叫不知者不罪?这不是讽刺他才是不学无术吗?

    而越千秋见四周围已经围拢了不少人,又听到戴展宁在身后提醒,道是嘉王世子李崇明也来了,他方才不慌不忙地说:“我只不过是仰慕太祖皇帝年间风虎云龙,所以特意去读过几本书而已,没想到国子监里竟然有自诩博学的监生还认不得这身行头。”

    说到这里,他就似笑非笑地说:“听说某人还是国子监里大受师长好评的一时英杰,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要给人当走狗,给我们这些看不惯的人一个下马威,那就先把该学的该读的都好好记住,否则就得有被马蹄子弹回去的觉悟!”

    眼见钟灵被越千秋讽刺得浑身发抖,现场但凡聪明一点的人,全都看得出来越千秋今日是有备而来,而且目的竟然就是为了找茬!

    钟灵后头能有谁?不是那位正当着兵部侍郎的伯父钟亮,就是国子监祭酒周大康!

    撂下话之后,越千秋就招呼了自己身后众人,连小胖子都不理会,径直往里走去。

    李易铭知道越千秋在明面上不会和自己有任何瓜葛,倒也习惯了对方的目中无人,可他本想再说两句漂亮话,看看能不能安慰一下钟灵这个失败者,然后把人收归门下,可那个面红耳赤的国子监天才竟是赫然狠狠一跺脚,随即转身就跑,他顿时觉得老大不是滋味。

    老子好歹给你解了围,你竟然连一点感激之心都没有!

    “哼,就这么一点才学,还好意思说别人是不学无术之辈?庸人一个!”

    见李易铭气咻咻地拂袖而去,落后一步的嘉王世子李崇明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着实惊骇。刚刚看到越千秋那一身时,他也根本没有想到,对方不是故意穿这一身像是武服的衣服跑到国子监来耀武扬威,竟然是故意设了陷阱引人往下跳!

    越千秋究竟想要干什么?是想要把这一次的冬会完全搅和掉?他怎有这等胆子!

    “九哥,真是好厉害,刚刚那个钟小白气得差点没昏过去!”

    “九哥你之前给我们做得这一身衣服,我还只是觉得很神气,没想到还有这好处!”

    “是啊是啊,我刚刚都担心会不会被人赶出国子监……”

    听到四周围这些七嘴八舌的声音,越千秋嘿嘿笑了一声:“这国子监咱们没有一个人想来,可合则留,不合则去,我们可以自己走,却不能被人撵走!想找茬,就得有被磕掉牙,就得有被抽到鼻青脸肿的觉悟!”

    众人都是唯越千秋马首是瞻的,此时顿时起哄似的应了一声,包括白不凡。而这时候,还是戴展宁轻轻咳嗽了一声。他虽说看着文静秀气,却是这个小圈子里实打实的二号人物,这一声咳嗽,四周围顿时鸦雀无声。

    “九哥,今天的冬会暂且不说,周大康提请所有七品以上官子弟进国子监读书三年,这件事皇上很可能会同意,我们真的要例外吗?日后会不会被人排挤?”

    越千秋扭头看了一眼众人,见有人不忿,有人不安,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满不在乎,他就咧嘴笑道:“如果这一条皇上真的准了,那么,有两个办法。”

    他伸出了一根食指,桀骜不驯地说:“第一个办法,把人家的国子监变成我们的。”

    见白不凡瞠目结舌,刘方圆满脸振奋,其他人也大多跃跃欲试,唯有戴展宁眉头微皱,他就竖起了第二根手指头:“第二个办法,他们玩他们的,我们玩我们的!”

第171章 论学以致用() 
一路上,对于金陵和朝廷很多规矩都不熟的白不凡,虚心向其他人,尤其是越千秋讨教了众多有关国子监的问题。

    问,国子监有多少人?答曰,额定一百人,全都招七品以上官宦子弟,有时超编,有时不满,现在就是名义上一百,在监读书的只有几十,所以周大康不满意了。

    问,一年一次的冬会每个监生都能参加?答曰,往常的冬会就是虚应故事,这次听说能拉来将近五十人,都是即将离开国子监的,自以为很牛的英才。

    问,今日被国子监祭酒周大康的帖子邀约来的各大官宦子弟有多少?答曰,七十多。追问,为啥才这点?答曰,所有七品以上京官适龄子弟都拉来,今天的冬会就改运动会得了。

    最后一问,则是充分体现出,白不凡还是去研究过国子监的规矩,问得颇有点水平,至少越千秋以外的大多数人都有些踌躇。

    问题是,国初的时候,官员子弟入监不是规矩吗,为什么此次周大康还要特别上书?

    这一次,回答的人自然是越千秋:“这么和你说吧。我朝的国子监刚建立的时候,颇有威望,从国子监祭酒到各大博士,全都是一等一的大儒,可久而久之,选人就不像当初那么严谨了。你想想,那些有实力的世家子弟和书香门第,儿孙的老师什么水平,才教几个人?国子监的博士有几个,又不真正教书,而那些**品的学官才多高水平?”

    说到这里,越千秋就毫不避讳地吐槽道:“师资力量不够,谁愿意在国子监读书?现在这国子监,更多的时候都是大家自学和交流,你信不信钟小白这样的,家里还养着饱学鸿儒开小灶?既然本来就是形式主义的大锅饭,有条件的家里都请了好先生,那还有什么意思?”

    这比后世的野鸡大学还浪费资源!偏偏竟然还把更广大的平民学子挡在门外!

    “九公子这话果然有道理!”

    白不凡虽说被越千秋忽悠洗脑才没几天,可此时听他这话,却分明已经对人深信不疑。

    刘方圆对此颇觉得不屑。他如今嘴里叫师兄,可有事没事还是喜欢和越千秋顶一下表示存在感。因此,恨铁不成钢的他就把白不凡拖一边交流去了。

    至于其他兴奋于刚刚越千秋说我们玩我们的人,则都在三三两两小声交谈,仿佛在商量怎么在冬会上给人使绊子。

    戴展宁越看越觉得不对,拉了拉越千秋的袖子,两人不知不觉就落在了最后头。

    当他们再次回到队伍中时,越千秋神色如常,戴展宁却是好容易才把嘴合上。

    他就知道,越千秋看上去胆大包天,可每次实则都是有恃无恐,这次也同样背后有高人!

    至于有多高……呵呵……

    也许是因为之前和钟灵的那场唇枪舌剑,也许是因为越千秋一行人的衣着和特立独行,总而言之,当最后到了今日冬会的国子监文翰苑,一一落座时,他们这个小圈子异常显眼。

    当然,今日应邀前来的七十多号人,不止这一个小圈子。此外几个圈子中,一拨是英王李易铭及其追随者;一拨是嘉王世子李崇明以及寥寥两个伴读少年;一拨是余长清以及一群世家子弟;另一拨是几个颇有才名的少年儒士。至于剩下的,三三两两,不成圈子。

    而国子监祭酒周大康出现时,一张脸绷得紧紧的。

    没有人会误认为这位执掌大吴最高学府的官员素来严肃,又或者今天牙疼,哪怕没看到之前越千秋硬顶钟灵的人,也听说过此事,全都能察觉到周大康心情不好。

    至于随着他出现的那些白衣黑边遥兰嗌劬θ级⒆乓桓龇较颉H绻抗馊绲叮敲幢凰嵌⒆诺娜瞬恢酪蓝嗌倩亍�

    可脸厚心黑手狠的越千秋,在那么多集体注目礼之下,他连眼皮子都没眨动一下。可下一刻,他就迎来了周大康的点名发问。

    “越九郎,你们越家就来了你一个?”

    越千秋看了看左右,仿佛好一会儿才意识到问的是自己,立时挺胸抬头,脸上还带着非常得体的笑容:“周大人是问我?我不知道啊!您派来的送请柬的人,直接把给我的请柬送到东阳长公主府,所以我真不知道您还下帖子给了我那些哥哥又或者侄儿!”

    说到这里,他就满脸诚恳地说道:“不过,您派去送请柬的人真够专业的,我那天是临时起意跑去长公主府的,白公子也是临时跑去找我挑战的,可居然给我的请柬送去了那儿,给白公子的请柬却还送去了白家。”

    听到这“真够专业”四个字,周大康的脸色黑了黑,只觉得绝对是讽刺他为了保证请柬送到,于是故意打听到人的行踪,特意在长公主府堵人!

    可他堂堂国子监祭酒,当然不会和钟灵那样容易被激怒,再加上这几年越千秋虽说不大挤兑朝廷命官,可飞扬跋扈名声在外,因此他立时决定,暂时撂下越家其他儿孙没来这件事。

    他这趟上书要求的是,所有七品以上京官子弟全都把儿孙送到国子监来读书,但此次冬会请柬自然不会把所有京官的儿孙都囊括在内。这其中,三品以上官的儿孙都下了帖子,三品到五品之间的,则父祖挑官声好的,至于五品到七品,那么就得父祖非常有名才行。

    所以,此时此刻周大康环视众人,开场白说得慷慨激昂。他先是盛赞了一番各人父祖的官声政绩,然后勉励众人以自己的长辈作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然,后头八个字是越千秋总结的。当周大康精心挑选的国子监优等生上来动员众人早些入监,不负家人殷切希望,他和身边的白不凡说话时,语气里就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

    “听听,只要在国子监好好读书,日后就能当个名臣,这要是被爷爷听见,非喷得他满脸唾沫不可!”

    “君子六艺是什么?礼乐射御书数,可现在国子监里那些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有多少?你看看这家伙,是不是一阵风就能吹倒?”

    越千秋在下头和白不凡对着一个个人逐一吐槽,等到国子监两个监生出场,开始针对经义辩论的时候,听得无聊,他终于毫不掩饰地打了个呵欠,想伸懒腰却又硬生生放下了手。

    一直都紧盯着他这边动静的周大康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动作,顿时眉毛抽动了一下。有心抓个典型现场批判,可想到越千秋那伶牙俐齿,他又有些投鼠忌器。

    可不只是他一个人盯着越千秋那边,正在唇枪舌剑的两个监生,也有人在分神留意着越千秋。毕竟,滔滔不绝,年纪轻轻就在国子监闯出不小名声的钟小白都吃了个哑巴亏,听说过这位越九公子横行无忌名声的人,谁不在心里忌惮着这家伙?

    因此,当越千秋又忍不住掩口打了第二个呵欠的时候,刚刚在辩论上略居下风,心情本来就有点不好的某个资深监生,终于忍不住问道:“越九公子这是打第二个呵欠了,是嫌弃我国子监的冬会太枯燥吗?”

    见那些白衣黑遥У募嗌嵌伎醋抛约海肀吣切└骷易拥芤捕伎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