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枪虽然可以威胁到德军的突击班的行动,但是他们同时也受到了德军方面的火力压制与干扰,德军的机枪数量并不比防御阵地上的英军少,而且更加机动灵活。这些射速惊人的通用机枪只需要换个枪架就能随意转换功能,重量轻巧随时都可以转移射击阵地。
另外德军在火炮上也占据了绝对优势,英军的短板在此暴露无遗,他们缺乏任何一种重火力武器,部队里能够满编的炮兵武器只有各连排所属的迫击炮。但是却缺乏配套的弹药,德军的炮击和轰炸摧毁了驻军的大多数弹药库,现在这些守军手里仅有原本留存在各连后勤弹药储备里的半个基数,最终分配到各小组手里只有可怜的十发,其中还有一半是毫无用处的烟雾弹。
德军精准的小口径迫击炮在夜间发挥的也非常良好,虽然威力不大,但短时间弹药投放量却极大,密如雨点有些夸张,但也和实际相差不远,这种威力与手榴弹相仿的小弹头实际造成的伤亡没有多少。但在守军的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英军只能不断转移已经暴露的机枪阵地,扛着笨重的水冷机枪的英军机枪组在阵地上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德军的突击班往往在英军被短暂压制的空隙中突进到距离目标十几米的距离,此时威胁他们的除了对方的子弹,还有英军投掷的手雷。英国士兵并不需要看清目标,他们只要按照军官的指挥,拿着手雷往外扔就行了。虽然抛掷的远近距离不同,却能造成一大片密集的杀伤弹幕,足以阻止住大多数突击步兵的脚步。哪怕是精锐的德军,面对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卧倒躲避。
不过这种情况不可能持久。只要给德军一丝喘息的机会,他们就能立即展开反击。所谓的钢板预制机枪堡在铁拳面前只是一个固定的标靶,照明弹把整个战场照的通亮,根本就没有什么视野障碍。士兵们可以如同白天一样操作这种反装甲武器。不过为了获得更佳的命中率,他们往往会突进到五十米之内,甚至有直接突击到十几米之内的。不要小看德国步兵的单兵素养,他们在法国战役中不是没干过正面突破用聚能炸药炸碉堡的事情。在这个距离内对于铁拳来说,简直就是贴着脸攻击,英军的机枪堡和掩体随着一声声巨响四分五裂。德军士兵有时候会用手榴弹对着敌军阵地再补上一轮。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谁都不会认为还有人可以从这种攻击中活下来。
德军同样大量使用了便携式的火焰喷射器,这种一次性喷火管给敌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它展示出的杀伤力。这种和人道主义背道而驰的恐怖武器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变成一个燃烧着的人间地狱。以往英军还能专门攻击背着喷火器的士兵加以阻止,但是现在这种便携式的武器体积不大,非常适合隐蔽,而且毫不影响携带者使用原本配备的武器,所以在攻击发生之前,很难发觉究竟是哪个德国兵携带着这种天杀的武器,但等到发觉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燃烧的火龙扑面而来。
英军的第二道防线并不比第一道防线坚持的更久,在一片火光与爆炸声中分崩离析。德军突击群高歌猛进,同样未做任何停留,直接向着第三道,也是英军外围最后一道防线发起了总攻。
第三道防线的坚固程度同样超越了第二道防线,其中出现了几座永固碉堡和炮台,但是这道防线表现的比前两道更加不堪,溃败的英军士兵带来了恐怖的消息,德军的新型武器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这道防线上的兵力原本就不足,虽然拥有让一线官兵羡慕的重炮,但是当战斗爆发时,却发现现实和想象完全是两回事情。防线上最核心的防御点是一座建造于十七世纪的古老炮台,历尽数代改造,屹立多佛尔城郊数百年岿然不动,拥有十几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外加一营精锐步兵保卫,堪称固若金汤不可陷落,历尽德军数次轰炸它都幸存了下来,几乎成了多佛尔不可战胜的象征。
结果这座炮台在遭到德国步兵的攻击后连二十分钟都没能坚持下来,除了遭到德国重型步兵炮的干扰之外,德军步兵的铁拳与喷火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德国步兵冒着弹雨突进到炮台墙下时,战斗其实就已经结束了,德国步兵用铁拳炸开吊桥边的包铁木门,对着内墙的走道喷了一次火焰之后,就看到炮台顶端开始有人挥舞起了白旗。
当第一道曙光从天边亮起,英军外围的三条防线已经全部被德军占领,此时多佛尔的城区完全展现在了德国登陆集群的面前。(。)
第一百三十八章多佛尔灾难(三)()
德军的进军速度打破了英**队的常识,多佛尔战区指挥部上下陷入了恐慌之中。按照英军原本的计划,他们也很清楚依靠外围的防线并不足以抵挡住德军的进攻,特别是对方还拥有着装甲部队,哪怕这些阵地占据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但是装备与兵力上的缺陷是难以抵消的,不过按照英军在法国作战的经验来看,这些部队至少可以迟滞敌军两到三天的时间,因为这片区域布满了沟壕丘陵,并不适宜德军的装甲部队机动。
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多佛尔外围的地形确实给德军装甲部队的机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是德军不光只有装甲部队,他们还有同样精锐的步兵,在得到装甲部队的火力配合之后,德军的步兵部队成为了突破防线的主力,如同他们在法国战役中所作过的那样。法国战役中,德军的装甲部队被德国政府当做一种恐吓威慑力量而进行了过度的美化与宣传,他们的光辉掩盖住了德国步兵部队的荣耀,让人们忽略了大部分战绩其实是由这些普通的步兵部队所建立的这个事实。
多佛尔指挥部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他们没有料到那三道防线竟然在一晚上就灰飞烟灭。在指挥部参谋组的眼里,第一道防线的崩溃是无法避免的,毕竟这些阵地构筑得过于仓促和简陋,为此他们还刻意加强了兵力与装备,试图平衡一下战斗力。
但是后面两道防线的迅速溃败实在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询问了从前线幸运撤退下来的官兵,想要从中获知德**队进展迅速的奥秘,结果获得的答案让他们感到心头发凉。
德国人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坦克,英国现有的坦克在它们面前毫无抵抗能力,哪怕是装甲最厚重的马蒂尔达II型,在这些德国怪兽面前也是不堪一击。德国步兵使用了新型的燃烧武器,同时还有一种可以轻易摧毁坦克的单兵火炮,只要让他们接近阵地。辛苦修筑的工事和堡垒都变的如同纸糊的一样,特别是烧起来之后,更是让人对这句话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多佛尔指挥部的军官们看来,这些人的报告简直就像是醉鬼的胡言乱语。但是那些心有余悸的士兵用自己的教名发誓,自己讲述的完全都是事实没有任何编造的地方,加上其中不乏一些下级军官的报告,这才让这些高高在上的绅士们相信了这些可怕的事实。于是恐慌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在指挥部里蔓延开来,在司令部里已经没人再胆敢拍着胸口说能够守住多佛尔城区了。
梅森少将的心脏此时已经被悔恨所填满。他这时候才发觉自己究竟做了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他的一道命令把多佛尔上下剩余的七千多英军官兵推到了地狱的边缘。但是错误已经犯下,恶果已经造成,自己酿的苦酒只能硬着头皮喝下去。梅森只能紧急召集参谋军官开会,商讨如何面对当前的危机。
随即英军开始了总动员,调动起手中所有的后勤与预备人员,其中包括了未能来得及撤离的市政府公务员、市民志愿人员和警察部队。这些人配合着要塞工兵在城区边缘建立起了一道封锁墙。
这不是什么巷战阵地或者要塞,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单纯的封锁墙。在德军入城的必经之路上,英国工兵炸塌了路口两边的建筑。然后士兵们用瓦砾和废弃的车辆构筑了一道道短垒,用以阻碍德军的装甲部队前进。
其余的部队开始在城区内的各条道路上挖掘沟渠,铺设地雷和反坦克陷阱。他们使用爆破筒和预制炸药,破坏了古老的块石路面,然后组织步兵和市民志愿者一起挖掘壕沟。
多佛尔要塞的弹药库发掘工作依然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其中一个仓库已经被挖通,要塞驻军欣喜的从里面搬运出了一批目前最紧缺的25磅炮的弹药,这是那个早上第一件让英国人感到高兴的事情。随即当太阳冉冉升起,整座城市沐浴在阳光之下,另一件让英国人感到高兴的事情发生了。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德军那种摧枯拉朽般的突进忽然停止了,德国部队在所有的战线上都停止了活动,甚至在有些区域,德军部队还后撤了一段距离。这让慌乱了半夜。几乎都陷入绝望的英军部队着实松了一口气。
虽然不清楚德国人究竟在搞什么花样,但是无论如何,英**队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让他们有时间继续加固自己的阵地和防线,挖掘与清理出更多的物资与弹药。
英国指挥部里的气氛顿时重新变的活跃起来,不少参谋军官认为这应该不是德军在耍花样。而是那三道防线确实起到了原本预想中的作用,德军虽然在一晚上的时间内突破了这些防线,但是必定也遭受到了极大的损耗,他们不是故意停止前进,而是已经没有力量继续前进了。
很多人顿时做出恍然大悟状,怪不得德国人打得如此顺手势如破竹,原来是用兵力和装备的损失换来的啊,看来德**队的指挥官也就是个只会蛮干的莽夫,登陆德军已经不足为惧。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德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军队已经显露疲态,那么多佛尔战区的部队是不是可以考虑主动出击,趁着德军实力未复之际,说不定还能击溃当面之敌重新夺回失地,或许还能更进一步,直接把德军赶下大海。如果真的能做得到的话,在座的所有人都将成为挽救大英帝国于生死存亡之际的盖世英雄,必定会名留史册千秋万代受世人敬仰。
总算指挥部里的军官还没有冲昏头脑,自己脑补暗爽是一回事情,真正上去开干则是另一回事了。现在能够守住多佛尔战区就已经可以上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捐款还愿吃饼了,哪里还敢主动出击去撩拨那些德国蛮子。
哪怕对方真的如同预想中那样处于强弩之末,但是那还是一支强弩,不是你家弹弓可以随便折来折去,那些可是极端危险的职业军队,合法暴力团伙,是时时刻刻都能要人命的猛兽。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乘着德军还未倒过气来,全力加固多佛尔的防御。然后向伦敦求援,这已经是火烧眉毛了,不知道伦敦为什么还能这么沉得住气。
既然德军已经在沿海登陆,死守着多佛尔这个港口完全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如果伦敦不能派遣援军,那么至少可以调遣一些船只过来,让港口驻军从这个包围圈内撤出去,不说这些都是英军仅存的一支机动兵力,光是这些接受过全套军事训练的士兵。对于现在的英国来讲都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
多佛尔要塞司令部再次向伦敦发出了求救电报,这回他们终于不用由肯特郡指挥所转发消息了,要塞通讯连的士兵重新钻入坍塌的地下指挥所,从里面抢运出了一套120瓦的短波无线电发报机,他们在要塞的残骸上用一根金属旗杆与废弃导线架起了简易天线,终于与伦敦的陆军总参谋部取得了直接联系。
这次联络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伦敦方面竟然直接了当的否决了多佛尔守军的提议,他们要求多佛尔驻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死守住多佛尔港两天时间,并且保证两天之后一切都会获得转机。
同时回复的还有海军方面给梅森少将的命令,内容与陆军部的大同小异。只是要求梅森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对港口进行破坏,必须保证港内泊位与航道的畅通,海军将会准备好一支机动兵力,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他全力的支援。这封电报里的隐藏着的含义就是,如果时运不济,海军会想办法把梅森给抢运出来。
接着梅森就接到了丘吉尔亲自签发的电报,絮絮叨叨了一大篇,首先丘吉尔表示大英帝国战时内阁已经深刻了解了他现在所处的危险环境,梅森与多佛尔守军为了大英帝国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与慷慨牺牲。战时内阁与全体帝国公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本子里。丘吉尔以个人的名义请求梅森打消突围与撤退的想法,务必将德军吸引在多佛尔一线四十八小时,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与多佛尔守军将是整个大英帝国的英雄。最后丘吉尔祝贺梅森,帝国战时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