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斟酌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原本也想着是要他们还粮的,但想着借粮的人这么多、再加上今年还没秋收,要他们都还上可能强人所难……”
他依旧和上次一般,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所以我们和主公商量过后,本准备和令长商议,若实在还不上的,便以长工销了欠条,由官府作保签订契约便可。”
“那与我现在所作之事也并不冲突哇。”
梁山伯故作听不懂,“百姓若欠官府之粮,还不上的,便以徭役抵之。几家的主家如果缺少人手,我可做主,借调那些服徭役的人帮诸位做工,如何?”
“那怎么能一样?!”黄家的管事脱口而出:“差遣服徭役之人,可是要管水管饭的!”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了。
“这话说的……”
梁山伯身后的文书悲愤道:“不给粮不给水,难道是要把人往死里用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姓黄的也知道自己说的过分,澄清着:“向官府调用服力役的人,还要向官府出‘过更’的钱,加上管水管饭,这不是两份花费吗?”
“可是你说的前提是官仓已经替百姓还了债务了,百姓与你等两不相欠,他们欠的是官府,所以他们替你们干活,当然是你们给官府花费啊!”
几位佐吏奇怪道:“难道不是这样吗?”
这几人你几句他几句,说的黄家管事脑仁子都痛,原本有的一肚子理都被“你欠我我欠你”弄晕了,一时讷讷不能再言。
“请教这位管事,我如此处置究竟有什么不对?”
见情况有些僵住,梁山伯哭丧着脸,将一个一心想要替士族办好事却办砸了的懦弱县令表现的淋漓尽致。
见此人还算“上道”,张家管事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梁山伯说:“梁县令,借一步说话……”
大概是太瞧不起梁山伯的势力,轻视太甚的缘故,张家的管事语气中满是颐气指使,将几家为什么急着“收尾”的原因隐隐点了一些。
原来那术士指点几家修“困龙堤”时,曾指出这地方格局太小,即使困住了蛟龙,几家分了之后也得不到多少“龙气”,只有借龙气引来更多的蛟龙,才能让几家“一飞冲天”。
而“增幅”的办法也很容易。一开始几家修建的那三道“困龙堤”只是截住水流,让水改道不淹没那块“龙地”,等困住之后,再修建六段堤坝,将那三段困龙堤连接起来,让那块地变成“飞地”。
飞地一成,此谓“九龙墟”,便可逆天改运。
只是鄞县士族的实力毕竟不能和山阴、上虞这样的大族比,修建这么大的拦河堤需要不少的人手,他们这几年都在想办法募集人手,可有几段却迟迟无法修好,于是便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借粮的百姓身上。
对于士族来说,用这种方法增加“荫户”实在是再寻常不过了,一旦签订了卖身契约,这些人又失去了土地,只能认命为他们修建河工以求赎身,不需要他们死命催工,他们就能成为最积极的劳力。
但若只是服徭役,服役的力士们都是自由之身,名义上也是为官府服役而不是为私人卖命,就不能严苛太过。
他们要在水涨之前修好九龙墟,当下正是要用人的时候,哪里肯等梁山伯这么慢慢“要债”?
送走了张、黄两家的管事,梁山伯用言语稳定住他们,口中承诺一定想办法“弥补错误”,等转过身,面色却难看至极。
他原本就怀疑他们现在就放弃收网的目的,现在倒说的通了。
可明白了,心中的沉重却越甚。
回到书房里,梁山伯坐在案后定定出神,半晌后,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
他摩挲着书信上马文才亲笔写的“已被救出,送往上虞梅山别院”几个字之后,默然做出了一个决定。
“来人,备驴!”
“我要去趟上虞。”
244。水涨船高()
强烈推荐:
“我们已经过了利成; 再往上就是晋陵……”
船舷旁,马文才指着运河两岸的土地,向众人描述着现在正处在的方位。 章节更新最快
走水路虽然平稳安逸; 可最大的缺点恰巧就是太过安稳。
再好的风景一日日这么看下来也看的疲乏; 更别说人身处河道之中; 除了经常航行的老船夫,看着这并无二致的两岸,常常会产生今夕何夕之感。
傅歧和徐之敬、马文才去年才从这条水路去过浮山堰; 已经很是适应了,然而无论是褚向还是孔笙都是不经常出门的人,体格也不健硕,时间一长; 都有些精神恍惚的样子。
因为黑衣人之袭,马文才原本还以为褚向是隐藏了实力,其实身怀武艺,可看着他现在走在船上脚步虚浮犹如踩在棉絮之上; 又有些不确定了。
“文才; 你就别再说了; 你这么一说; 我更加想下船了……”
孔笙苦笑着摆手。
“你就告诉我们; 大概多久能下船吧?”
“我之前已经问过了,这船要在晋陵停一天; 以作采买; 我们可以下船歇息一天。”
傅歧其实也早就不耐烦了; “我也要下船,早就听说晋陵‘秋香’美酒的名声,却没有尝过。”
这些官船上的船曹水手其实俸禄颇低,根本没办法养家糊口,但身处官方漕运之中,自然就有许多赚钱的门路,譬如说借着南下的机会行商或替别人捎带东西,就成了最容易来钱的法子。
所以这一路上停在哪个船舶之中都是被计算好的,要么是该城里有需要捎带的东西,要么是有特产可以买卖,在商业并不发达的时代,这种营生一次往往顶上寻常人家一年所得。
之前陈霸先得了船上的小差事却感激太守府的举荐,就是因为以他的年纪和资历,能在官船上谋生,其实是让人人羡慕的好差事。
“那这么说,前方果然是晋陵,文才刚刚没有说错啰?”孔笙感慨着:“这两岸看起来完全一样,你家在吴兴,也不经常北上,居然能分清方向和位置,就这份本事,吾辈确实不及。”
“过奖了。”
马文才并没有谦虚,坦然地接受了他这份赞赏。
在旁人眼里,他是记忆力过人又善识地理,这无论在学馆还是仕途之中都是加分的项目,他自然没有故意谦虚的意思。
只不过他会对两岸地理好似熟识无比,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这条路,他曾经来回过无数次了。
在国子学读书的那三年里,他曾无数次来回于这条运河之上,也曾在苦闷之时像这般倚着船舷静静眺望,或是和船夫打探两岸的情况,这两岸的每一处城市,他都能信手拈来说个明白。
“我好生羡慕马兄。”
一旁静静听着他们说话的褚向开口叹着,“身为独子,家中却放心马兄四下游学,以未及弱冠之身领略大好河山,其通达老练,确实吾等不及。”
众人都知道他家的情况,知道他虽是独子,且无父无母管制,可实际上却有许多的不得已,连出建康,都是要通过层层关说的。
去会稽郡,是他唯一一次出远门。甚至为了怕别人反悔,致使回去后再无法离开建康,所以他出去之后就再没有回去过。
至于像是寻常人那样在大江南北自在行走,更是提都不要提。
说到这个,未免有些伤感,徐之敬体贴地转换了话题。
“前面就是晋陵,我记得晋陵百姓为你母亲修了座公主祠,你要不要上岸去祭拜一下?”
他建议着。
褚向闻言一愣,讷讷地开口:“这,这是不是不太好?”
“祭拜自己的母亲有什么不太好的!”
傅歧最受不了褚向犹犹豫豫的样子,怒道:“便是谁来了,也不能拿你祭拜母亲说什么!”
褚向的目光从船舷另一旁巡视的自家侍卫身上扫过,眼神中明显有挣扎之色。这几年来,他连在京中祭拜自己的父母都是悄悄的去,就怕惹了哪边的忌惮,难得有一次光明正大祭拜的机会,他实在是不想错过。
“你可以不必当做是特意去的,权当我们怂恿你上岸游玩,路过公主祠吧。”马文才见他这样,不知为何觉得有些可怜,给他出着主意。
“这样也名正言顺,身为儿子的,总不能路过供奉母亲牌位的地方却不入。”
听到马文才的主意,褚向眼睛一亮,终于点了头。
“那就先谢过诸位的成全了!”
“我们可以先去买几瓶秋香,美酒祭美人,最合适不过了!”
傅歧喜形于色道。
这话虽然有些不够恭敬,可建康有些根底的人家大多听过晋陵大长公主当年的美名,褚向听了倒没有什么不悦。
于是接下来的行程里,褚向对船行的速度像是突然有了意见,不但站在船首位置不停眺望河道的情况,甚至好几次询问船夫还有多久上岸。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灿烂的颜色,就像是少年离家的游子听闻家乡就在眼前,而面对回到建康,反倒没有这样的急切之色了。
待褚向的身影离得远些了,傅歧才好奇的问徐之敬:“之前不好问,为什么晋陵会有大长公主的祠庙啊?”
“晋陵是大长公主的封地,享一地食邑。有一年突降暴雨,晋陵受灾无数,京中却瞒报不赈,大长公主听闻后便派人去晋陵施粥赠米,又亲自进宫劝说兄长。东昏侯那样昏聩的性子,竟然也在爱屋及乌下,下令开仓贷粮。”
徐之敬说。
“那件事后,晋陵城的百姓就在城西为晋陵大长公主修建了一座生祠,立了长生牌位,愿她无病无灾,平安喜乐。”
丹阳紧邻着晋陵,徐之敬年少起就跟着兄弟父亲在建康附近行医,听得不少这样的奇闻异事。
“因为大长公主姿容秀丽过人,常常有小娘子前去祭拜,希望能因此沾沾富贵之气,变得美貌。大长公主去后,渐渐的,希望生女儿的有孕妇人也会去祭拜,以祈求能生个美貌贤良如公主般的女儿。”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
马文才还是第一次听说,唏嘘不已。
“如此一听,晋陵大长公主真是德貌双全之人。”
“什,什么?妇人祭拜的地方?!”
傅歧一听那公主祠的现状,登时吓了一跳。
“那我们岂不是要……”
一想到他这堂堂男儿要和一群小娘子、孕妇、大娘等等……
一!起!祭!拜!
傅歧只是想象那副样子,就眼前一黑。
他收回自己的话行不行?!
***
上虞。
“谁求见?”
正在给儿子写信的祝伯元抬起头,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谁?”
“鄞县县令梁山伯求见。”
那部曲不知道祝伯元为何如此吃惊,又重复了一遍。“说是‘祝小郎’在会稽学馆的同窗。”
“又是那马文才!”
祝伯元只是一转念,就明白了肯定是马文才透露了自己女儿的行踪以安梁山伯的心,眉间的皱纹顿时夹得更紧。
“他来干什么?”
和祝英楼不同,祝伯元对待庶人,比其子更加蔑然,莫说见,连搭理都不太想搭理。
“说是担心好友的安危,心中放心不下,特地来访友的。”祝家的部曲见庄主表情奇怪,低着头又小声说:“就他一人,并无随从。”
“跟他说,英台好得很,让他回去吧!”
祝伯元随口敷衍着,继续低下头写信。
他不太清楚自家女儿和这个梁山伯之间的同窗之情如何,在他心里,自然是不希望未出嫁的女儿和一个庶人混在一起的。
祝伯元原本就对贺革竟然安排了一个庶人住进甲舍很有意见,若早些知道,他根本就不会让女儿继续在会稽学馆就读,也因此对贺革的处事之风有了些微词。
所以当马文才和孔笙、魏坤等人“访友”时,他可以允许,但梁山伯来,他根本不想让女儿知道这件事。
可惜祝伯元低估了梁山伯的心智和手段。
“你怎么还不走?”
见那部曲迟迟没有离开,祝伯元奇怪地抬起头,又问。
部曲犹豫了一会儿,开了口。
“庄主,那梁山伯说,他知道‘小郎君’的秘密,若不让他见到小郎君一面,他便将这个秘密公布与会稽。”
既然已经说了,他也就越说越是流利。
“他还说,他来时已经做好了准备,若庄主要因此杀他灭口,只要三天内他没有回去,这件事立刻就会张榜在鄞县县衙前!”
“什么秘密?”
祝伯元大怒,“他竟然敢威胁我祝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