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唐天下-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钰用手指沾了点酒水,在桌面上划了起来,杨复恭定睛去看,杨守信此时也忘了畏惧杨复恭威严,也抬头去看。

    李思钰看向杨守信,说道:“兄长为商洛防御使,应该知道由商洛可直达荆襄之地,荆襄之地可否让川蜀之地的义兄满意?”

    李思钰又指向桌面,说道:“若那些义兄不喜荆襄之地,许州忠武节度使够不够弥补那些义兄?”

    “若这些都不是大兄他们想要的,留在阿父身边养老亦可,只要兄弟有口吃的,自然也饿不着诸位兄长。”

    杨守义惊愕看向李思钰,想要张口说舍不舍得话语,可嘴尚未张开,自己却不由摇头苦笑。

    “希望他们不要自找死路,行乾,为兄服了。”

    杨复恭身子向后一靠,冷声说道:“我儿莫说了,若他们不遵令,我儿可斩之!”

    说着又阴沉着脸看向杨守信,冷声道:“信,若你敢透漏今日之言,莫怪阿父无情!”

    杨守信身子微颤一下,忙正色道:“孩儿知道了,大兄他们若不孝,当斩之。”

    “嗯。”

    杨复恭听了李思钰打算后,心下很是高兴,知道李思钰很在意他的感受,从被俘的那些养子们身上,他看到了这些养子们并不可靠,如李思钰这样的养子几乎就没有,听了李思钰话语,也想用此事试探一下,若他们能够遵从自己话语,今后自然给他们一个好的去处,若不遵从,以各种借口推诿,自己那就没必要再维护他们了,毕竟在这种情况下,还舍不得那点破东西,今后若遭了难,还不得落井下石,再加上踩上一脚啊!

    杨复恭端酒与李思钰碰了一杯,说道:“我儿尽管去做,万事有阿父担着,自不会让我儿委屈。”

    “呵呵,咱爷俩还说这些作甚,孩儿并不想大动干戈,至少短期内是如此,汉中穷苦,杨子实、杨子迁、杨子钊领两万兵卒又降于王建,此事已经说明,大兄他们已经是刀子架到了脖子上。”

    “人心浮动,首要之责即是要稳固人心,王建本为叔父之将,却拜入阿父之敌田令孜为父,后更是杀死田令孜,此等狡猾反复之人当谨慎,大兄他们已非敌手,若再与孩儿起争执,只会让他人取笑咱们爷俩罢了。”

    杨复恭点头,他很赞同李思钰之言,越是琢磨李思钰话语,越是认同。

    一顿饭吃了整整一个时辰,等李思钰回到自己房中时,裴贽、杜让能竟然在他房中,李璇则坐在一旁陪同。

    进屋后看到三人,李思钰只是愣了一下,李璇起身为他沏了杯茶水。

    “没想到两相竟然这么着急。”

    “行乾,你要夺回南京成都?”杜让能死死盯着李思钰双眼。

    李思钰疑惑看向李璇,见她轻轻摇了摇头,李思钰开口道:“暂时还未有这个打算,主要是先以守为主。”

    “你们很清楚根基不稳造成的后果,所以本帅才用牛存节、刘寻、独孤战等人领兵入汉中。”

    “所以才想让裴相辅佐一下益王。”

    裴贽犹豫了一下,问道:“何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李思钰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说道:“没有节度使,只有汉中将军。”

    “以益王为汉中将军,以牛存节为左军将军,独孤战为右将军,刘寻为汉中将军府司马,裴相若愿去相位,可为汉中刺史。”

    裴贽点了点头,说道:“去不去相,老夫并不在意这些,老夫想知道,长安长安”

    李思钰抬眼看向裴贽,轻声道:“这是裴相的条件吗?”

    裴贽心下猛地一跳,摇头苦笑。

    “行乾多虑了,老夫只是只是”

    李思钰断然道:“长安如何,本帅不想理会,若山南西道节度使、洋州节度使、龙剑节度使这些义兄把地盘拿出来,那么这些州县自然由本帅说的算,长安同意也罢,不同意也好,本帅只会按照自己意志行事!”

    “行乾,能否给老夫一些时日,若长安同意了,岂不是更好些?”

    李思钰沉默片刻,起身说道:“十日,最多十日。”

第629章 独孤战() 
太阳炽烈,刚刚抽出嫩芽的枝头也显得柔软无力,冬日刚刚远去不久,土壤松软的如同最上等的羊毛毯,行走在上面,整个人都显得酥软惬意。

    独孤战行走在大河岸边,感受着脚下酥软,哪怕头上太阳让人昏昏欲睡,他也像未曾抬头,手捏着一封军令,皱着眉头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身后跟着两个女人皆是沉默不语,两人看起来更像是姐妹,同样的装饰,同样的表情,若是李思钰在这里,就会认出,一个是小丫,另一个则是在河中俘虏独孤战时的另一女孩——二妞。

    独孤战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嘴里嘟囔着说道:“大兄这是何意,小丫,你知道吗?”

    小丫抬头看向翻来覆去观看信件的郎君,想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日小丫并未前往潼关,所知也是不多,去信询问姐姐,姐姐也并未有多言。”

    二妞轻瞥了小丫一眼,轻声说道:“大帅也是,三万同州兵马调动,这几乎是同州所有军卒、青壮,又要入蜀,军卒军心会不稳的。”

    小丫同样轻瞥了一眼二妞,不满道:“少爷调动军卒自有少爷的道理,若因此而军卒动乱,这只能说明我等做的不够好。”

    “可调少爷入蜀,不但三万同州兵马会一分为二,少爷更是由同州防御使降成了汉中右将军,少爷努力了这么久,却便宜了那马屿、牛存节,二妞不服”

    “闭嘴!”

    独孤战转身看向二妞,表情也冷了下来,说道:“军令就是军令,不提大兄救了我等,就是我独孤战以小小年纪就身居高位,对我独孤家亦是如再造之恩!”

    “若敢再有怨言,本帅定斩不饶!”

    “二妞知道了。”

    看着二妞低头不敢再多言,独孤战脸色也缓和了些,又再次低头去看军令,过了一刻钟才看向小丫,说道:“大兄既然下了军令,五日内必须集齐兵马,时间很紧,你与二妞多劳累些。”

    小丫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

    小丫正要转身去传令,刚刚抬起一脚,却又顿住,看向俊秀的独孤战,轻声说道:“郎君善守,此次入川,看似汉中右将军不如同州防御使,可入川后不单单是镇守险地,还有征伐川蜀之意。”

    “郎君年轻,战阵经验不足,以牛将军为左将军,大姐纵是不言明,小丫也是知道,知道少爷是想让郎君借此多学习一些战阵经验,还还有,少爷以郎君为同州防御使,说服军中宿将一个重要理由,就是郎君听令行事。”

    说完这些,小丫深深看了一眼俊俏面孔,转身离去。

    看着渐渐远去的小丫,独孤战深吸一口气,缓缓转头看向二妞,脸上冷意让二妞心脏激烈跳动。

    “这是第一次,若有第二次”

    “哼!”

    独孤战冷哼一声,大步走向城外军营。

    同州正兵只有万余,三万军卒中有六成是拉运辎重的壮丁民夫,入川道路崎岖,子午道又是入川最为艰难的道路,辎重尤为重要,李思钰未与独孤战过多解释,只是下了一张军令,在他看来独孤战犹豫也属正常,毕竟哪怕仅仅只是三万民夫,那也会极大损伤同州生产。

    可军令就是军令,军令下达就要无条件执行,不管是否理解。

    随着军令传到同州各州县,全是争吵谩骂声,可是在第三日时,一夜间,各州县残破城墙上竟然同时出现大帅府张贴的告示。

    “刘老夫子,告示上说的啥子啊?是不是又要拉壮丁了?”

    刘老夫子像是未听到一般,依然抬头死死盯着墙上张贴的告示。

    “刘老夫子,到底说的啥子啊?难道是征粮?俺家可没了粮食啊?”

    “刘老夫子,您倒是说话啊!”

    “刘老夫子”

    刘老夫子嘴角微动,一个字一个字,翻来覆去揣摩,最后确认再无疑惑,这才转身,而他身后站满了密集老弱妇孺。

    “刘老夫子,大帅究竟说的啥子啊?俺可都等了好一会了!”

    “是啊,是不是要拉俺家老头子去川蜀啊?那里可是很难行的!”

    “对啊对啊,俺以前去过那里,到处都是山,翻了一座山还有一座山,几十里都不见人影,去那里跟送死没区别啊!”

    “大帅也真是的,俺的田地还未耕好呢”

    刘老夫子看着人群一阵吵嚷,他也不开口,而是捋着胡须,静等人群静下来,他知道这用不了多久。

    果然,人群见到刘老夫子只是看着他们不开口,一个汉子恼火了。

    “都他娘地闭嘴!你们识字还是咋滴?听刘老夫子说!”

    刘老夫子看向大怒汉子,知道这是被下了征调令的二牛,随着二牛怒吼,人群静了下来,全巴巴看向刘老夫子。

    “咳咳!”

    刘老夫子捂嘴轻咳两声,看向人群,说道:“被征调的可能有福了”

    “啊?刘老夫子,俺家男人都要去送死了”

    “闭嘴!”

    刘老夫子一声冷喝,还别说,那妇人还真被刘老夫子镇住了。

    “大帅府征调民壮与军卒等同。”

    “其一,三年内免除税收。”

    “其二,民壮在外期间,田地耕种皆由大帅府安置耕种。”

    “其三,此次征调民壮、军卒皆享有大帅府颁发,颁发那个纪纪念章,有了这个纪纪念章就可见官不拜,家中娃娃去官学不缴纳学资,过年逢节官服要登门拜访”

    刘老夫子看着皆是不解的样子,也是急了,大声说道:“反正好处多多!咱们不过是有把子力气,年前被洛阳扣住了好几万民壮,可到头来又如何?还不是老老实实放了回来,而且个个都发了老财!”

    刘老夫子一指二牛,大声问道:“二牛,你小子头年冬日得了多少好处?”

    二牛一想到自己得意之处,登时咧嘴笑了起来。

    “俺也没得多少好处,就得了三斛粮食,俺们管事得的才多呢!”

    人群一听二牛得了三斛粮食,全都羡慕不已,要知道三斛粮食足够他们很富裕等到麦子成熟。

    大牛听了刘老夫子话语后,仔细一想,一年不收税,那就是白得两斛粮食,而且地也有人给自己种,纪念章啥的自己不明白有啥好处,娃娃上不上学也无所谓,关键还是粮食,于是说道:“三年不收俺粮税,地也有人帮俺种,不过是出把力气,跑跑腿,俺这就回家准备。”

    “不行,俺也得回去,那死懒汉还躺在床上呢!”

    “好像挺不错啊!地有人种,免俺的税,俺也回家!”

    大帅令一下,好处送出去,同州立即行动起来,还未等到第五日,三万青壮全聚齐,看着手里告示,看着下面密密麻麻人群,独孤战心中轻叹一声,手却挥了起来。

    “出发!”

第630章 上火的刘景瑄【】() 
此次入川,皆以同州为主,对此李思钰很是重视,他很清楚三万人的离开会对同州造成多大的影响,故而也给予相应的补偿,这种补偿在后世是难以想象的低廉,而对于尚还易子而食的年代来说,这已经算是重利了。

    同州很快聚集三万人马,最难的一道环节,就这么被一道告示解决了,至于牛存节、刘寻两人在得到军令后,根本没有丝毫犹豫,仅带着十余人就来到了潼关,而马屿暂时还未进行调防,只有刘之孝、鄂尔斯领军一万前来后,他才能离开翼氏,所有的一切都在悄悄进行,长安却乱了套。

    刘景瑄在裴仲德一番分析下,也顾不得其他,直接返回了长安,可却有个难题无法解决,就是他们宦官们势单力薄,不是说他们实力不足,关键是朝堂上话语权不足,文官与宦官内斗很激烈,两者除非有共同利益时,才会携手共进,如今北衙说要去洛阳,长安内三支兵马,唯一的一支还算是朝廷的兵马,可如今却要离开长安,避开凶险,文臣们若能同意那才怪呢。

    刘景瑄也未敢传扬开,几个宦官几日来就躲在枢密院房中争吵,争吵了几日也未有个结果,这让刘景瑄很是火大,可他们还不敢张扬出去,唯恐乱了阵脚,唯恐朝堂上全都反对,自己兵马再被王行约控制住,那可就全完了。

    刘景瑄头大,刘之孝、鄂尔斯面前却摆了一封信,信件已经放在那好一会了,两人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谁都不言语,但沉默终究还是被鄂尔斯打破了。

    “老刘,昭义节度使这个位子可是很扎屁股啊!李存信可就在边上呢,咱们去那里,势必得罪了晋军。”

    刘之孝点了点头,有些不确定说道::“可是李死鱼既然这么说,他也不会不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