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感觉丽蓝的呼吸急促起来,猛地撒手。

    有收工晚的牧子赶晚场来泡池子,他们三两个结伙儿,说说笑笑、闲适地进入院子,往这边一看,就加快脚步钻到里面去了。

    丽蓝站直了,倚着炭火不吱声,高峻道,“以前是我不好……只是以前我是怎么个德性?怎么记不起来了!连你多大年纪都忘了。”

    丽蓝低声说,“我如何不觉得……以前你人太好……反倒是这阵子不像人了!”

    高峻大窘,听丽蓝再道,“说我是老九,但老八也没有我大,你看看你……弄得一本乱帐!怎么一到我这里就清楚起来。”

    他已再牵起马缰,“你能闻出土味儿,但那边有十二只鼻孔也闻得出水味儿……总之丽容不在,我怎么能眼看你吃亏呢!”

    他牵马走出去,大声道,“钱不许借。”

    看来他是真变了,再不是以前那个见便宜就上的家伙,不过从他最后的一句话上,丽蓝又好像听出了些希望。还有,他没有否定自己的“老九”之说。

    她拿定了主意就按他说的办,但已经答应的事怎么与谢大说?直接去谢二嫂家回绝,又怕谢大有什么数目瞒着谢二嫂,自己冒然说上去别再惹了麻烦。

    ……

    一天后,柳中牧场议事厅人头攒动,新旧村的大小财主们提钱交款。谢大也来了,昨天手气不错赢了几百大钱,今天一到场看到丽蓝也在,他的心踏实下来。

    头一份儿就是谢广,然后是高峪,再然后就是丽蓝交了自己的三千缗,接下来就该是谢大了。

    但在此时,总牧监高峻忽然站在议事厅的门口,当了众人对丽蓝大声道,“丽蓝你少交些,长安的二妹一两个月就要大婚,我们得留些喜礼!”

    丽蓝被他当众这样说,仿佛高大人就是与她商量长安家中的大事。但她知道他突然冒上来,一定是与谢大借钱有关。

    不过丽蓝仍很高兴,寻思着道,“那你不早说,要留多少呢?”

第880章 热火朝天() 


    高峻道,“我只剩高尧这一个老妹子了,西州这边儿嫂子就有**个,拿少了不成,怎么不得三千两。”

    丽蓝道,“可我已应出了三千两了,怎么办?”

    高大人道,“好办,不是还剩九百缗,你就交九百罢,三千莫动了。”说罢,高峻走了。

    麻大发连忙道,“丽蓝,高大人说的更是正事,你就交九百,多的退还你,我给你记上九百缗。”

    丽蓝也没不好意思,大大方方退回两千一百缗大钱,帐目也改了。

    谢大不会想到高峻和丽蓝在演戏,但他来得快,知道丽蓝那九百缗已经无望,便大声埋怨,“长安有这么大的喜事也不告诉,害我也没预先留出余富!我也少记一千缗,那一千就给长安的妹子!”

    谢大嫂是陪丈夫一块儿来的,闻言对谢广道,“那我们也得上一千两的喜礼,这事不能含糊!”谢广点头,两口子记了两千五百缗走了。

    但把谢大气了个够呛!心说我还算亲兄弟,把织绫场的大股押给你都借不出钱来,这回一说给长安上喜礼你们倒有钱了。

    钱筹集起来,高都督又不大过问,司马刘敦行有了个大展身手的机会。他与户曹罗大人仔细研究了两处村子的走向、规划了街道布局,立意要比牧场新村搞得更好。

    牧场村要再度扩建新村的消息立刻传出去,临近各县都瞧出了牧场村良好的发展势头,壮力们茶余饭后谈论的大事就是,“你有没有打算去牧场村?听说天山牧新扩建的三座牧场都在招牧子……”

    年轻姑娘们放下了手中的织梭、绣弓,跑到闺中好友那里嘀咕,“要么,我想去牧场村,同样织绫,干嘛不去天山牧的织绫场?”

    老人撺掇自家的小子,“你也去试试,到了高都督的眼皮子底下要好好干,万一干得好,也穿一身官袍子来、到你祖父的坟上去烧纸!让我和你娘高兴高兴!”

    高峪重操旧业,在两村新址的中间地带再起了三座砖窑、请了烧窑师傅,窑上的烟火再度日夜冒了起来。

    刘敦行亲历亲为,带着麻大发和几名手下洒着石灰、在新村址上划线。而建筑的壮役们也在招募中。

    他现在没有旁的想法,刘家官职最大的是他了。

    他在西州干的好与坏,就代表着中庶子倒下后刘府的气数。一位大员的倒掉往往伴随着一连串的人事变动,但这次却是个例外。

    西州的安静似乎也影响着长安,大哥刘弘业的官职也没有动。

    但高大人对他反而比之前客气了,这让刘敦行更加认为,自已家中的变故与高峻没有任何的关系。刘敦行的职位没变,对一位失了根基的司马大人,就连那些普通村民们尊重之意也让他感动莫名。

    桑林扩植了,从柳中牧场的北大门外,往东一直扩到了旧村的村西、往北到了丽蓝的温汤池子院墙外面。

    丽蓝的温汤再往北的悬崖下、便是高峪的紫花苜蓿草场,这里也有一拔儿壮役在施工,他们在修砌一条石渠,将温汤池子中的废水引到草场的地头上去。

    修水渠的工钱和石料钱居然由丽蓝出,然后每天泡过的废汤水再朝高峪二哥要钱。

    高峪一点儿意见都没有,那些牧子们天天一身的汗泥、马粪,正是草场所需。而丽蓝每一天的每一锅水就收了两次钱。

    谢广和谢大听说后,不由得再一次暗叹丽蓝的精明,这哪是温汤池子,聚宝盆又能什么样儿?!

    有一次谢大输了个狠的,回家后瞅着媳妇发牢骚:

    “穷命脑袋!脑筋怎么和模样一样的不堪!以前天天在那里出出进进,可曾想过建个池子?看看人家丽蓝,脑筋就和模样一样的水灵!我怎么碰不到呢!天生的一副好根基全让你个村妇毁了……”

    谢二嫂像斗鸡似的,“你想过!你们哥俩一对儿活宝都没想过凭什么让我想!”

    庭州那边,由别驾改任长史的王达,带领一州民众挖渠引水也取得了极大进展,人工水渠已经修过了浮图城,很快便到田地城了。

    织绫场的成品绢成批下了机,质量有很大提升,苏殷做了长史后很少再来织绫场,但她画出的许多图样子,这时都在那一匹匹的彩绢上。

    有花鸟、有四时景致、还有西州女子们生活、劳作和游玩的片断,有天山牧野牧的、万马奔腾的画面……这就比内地传统的暗格绢、条纹绢更有卖场。

    有西域来的专门贩卖丝绸的胡商,先到长安去游玩一番,看看那里的丝绢价格,有的就空手返回来,在天山牧的织绫场进货后西去,而长安的东市里也开了西州的丝绢门市。

    当陈赡护着妻子乘坐马车进入牧场村时,他的眼前就是这么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之前他与年轻的牧子们住的通铺,在牧场村没有合适的地方,就直接将马车赶到了新村高大人家,把他从黔州带来的信交给高都督。

    柳玉如等人把陈赡的妻子吕氏拉进家里,她们都知道陈赡当初为什么从黔州来这里,因而对这位脸上略显旅途劳顿的女子十分热情。

    高峻看信,原以为信是苏殷写来的,但打开后却是崔夫人的口吻,里面也没有黔州抗旱的只言片语。信中说,“赡去西州后,其妻吕氏于都濡县,一人无依,县令李引遣其随赡同返,望为安顿……”

    这封信让高峻好生奇怪,按理说,黔州之下一座县中的普通女子,大可不必由一位刺史夫人亲自写信叮嘱。而既然是一位县令出面,怎么不是刺史出面写信?

    一封信中的三个人:吕氏、李引、崔夫人,似乎刻意避开了一个人。

    这个李引身为县令、多半知道陈赡刑徒的身份,陈赡不满期限而回,他非但不提、还将吕氏送出来。再看看吕氏随身带来的东西,除了几件衣物之外再无其他,这也不正常。

    高峻一时想不明白,当陈赡对高大人说,这位李引县令曾说与高都督是故交时,高峻没有细问,马上对柳玉如道:

    “旧村已经没有闲房了,要有也就是苏殷那个院子,让高白把那里收拾出来给他们暂住,一应日常用具、米粮让高白操办。安顿好住处后,再让婉清带她到蚕事房,有事情天天做着,就算安家了。”

    吕氏一下车就在打量这位高都督,知道他就是黔州刺史的独生公子,他说话不打官腔,也没有黔州刺史的威严。

第881章 时来运转() 


    他看了只有几行的信,也不多问她在黔州的事情,寥寥几句就把她与陈赡的生活安排妥贴,而且都是都督的夫人们亲自过问,吕氏忐忑不安了一路的心这才平稳下来。

    中午,她和陈赡在都督家用饭,饭后就有个中年人进来回禀说,旧村苏夫人的院子收拾好了,请他们过去。

    想来这就是那位叫高白的管家了。

    他们随高白去旧村,都督的六夫人也一同过去,先去看了她们的住处,被褥和家俱都换了新的,炊具、粮食、连佐料、柴草也已备好。

    随后,六夫人李婉清带吕氏去蚕事房记了名、划归在谢大嫂那一组。婉清对她说不计休息几天,只要想来上工,随时可来。

    都督夫人领来的人,蚕事房的女子们对吕氏很热情,拉着手问长问短,当时就带她各处看、讲解每个环节。

    吕氏当天就留在蚕事房,新生活一眨眼这就开始了。

    而在新村高大人的家中,谢金莲与这些人说,“怎么我看这个吕妹子,眉眼就与婆婆有几分相似!怪不得婆婆有亲笔信到。”

    思晴就偷偷瞪她,谢金莲不知自己又哪里说错了,跑下去到厨房啃咸菜。

    崔嫣说,“但苏姐姐怎么不加上一笔,说说抗旱的事……一只鸽子也不来!”

    ……

    正如高峻所说,苏殷到了黔州,与丽容就是来玩儿的。长安的诏书只说协助,又不明确西州来员的抗旱职责,苏殷便从“协助”一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高审行很满足于奉诏而来的西州长史是自己的八儿媳,这样,就没人敢对他的抗旱大事指手划脚了。

    而苏长史偶尔不得不陪同刺史大人下乡时,在那些当地迎来送往的官吏面前,所有的抗旱意见都是高审行在指点江山似地发布。

    这位远来的女长史总是低眉顺首,就连跟随苏殷长史一同出行的七夫人、女子卫队,仿佛也给高审行增了不少的脸面。

    后来苏殷就尽量避免再随刺史出去看他显摆,她每天只与丽容在一起,带着她的卫队、陪着崔夫人外出。

    她们先是把夫人花圃中的桕树苗移去了澎水县的盐井边。这些还远远不够,既然县令张佶说那里只能种桕树,婆婆对种树、栽树又有着极大的兴趣,她们当然更乐意。

    有西州长史和刺史夫人参与,张佶再也不怕刺史大人骂,栽树一事就成了澎水县半官方的行动。

    别的县都在挑水浇地,而澎水县发动了不少的人,到高僻的山林里挖取野生的桕树苗儿,借着当年适于植树的最后时光,把它们移栽到开垦出来、却长不出庄稼的土地上。

    马洇便是栽树大军中除了县令、县尉之外的具体负责人。他跑前跑后,大声地吩咐手下人,“栽到这里……去提水……”

    一见刺史夫人和她的两个儿媳提着花锄、拎了树苗儿走过来,马洇赶紧一路小跑过去说,“长史大人,崔夫人,丽容夫人,你们能到地头来就是对小人们的鞭策了,不必亲历亲为!”

    他拿来锹镐,不须别人干,亲自上手给她们在地下刨好坑,只由她们抓着树苗稳到树坑里,土早被他抢着埋好了。

    苏殷和丽容对马涸很是欣赏,有一次当着县令张佶的面夸奖马洇。

    丽容从苏姐姐那里得知这个马洇曾经就是个县令、正是因为判错了案子,被高审行一脚踢下来的。于是就嘀咕,“正是个勤干的,如何偏偏就把他撤下……”

    马洇听到后眼含热泪,“怪不得小人早就听说西州蒸蒸日上,从两位美貌夫人的身上,小人就看到了西州大都督不是平凡人物!两位夫人在大都督面前说话,也一定最受重视!不然怎么会放心让两位夫人到黔州来抗旱?”

    多数女子最在意自己的容貌,谁夸她好、就对谁有了好印象。丽容便对苏姐姐道,“抓机会,我们与张县令说句话,让他人尽其材!”

    苏殷算计精明,但离了家中那些人的比较,在黔州处处有人明里、暗里的赞她与丽容的容貌,此时竟然也瞧不出马洇哪里不好。

    她觉着这事没有多难,又不是再让他升回县令,于是打算与澎水县令张佶提一下,崔氏一边干着活儿,也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