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的是,直到其它官员都离开了水泥作坊,这个人还是笑眯眯的站在那里。
安和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去,一躬到地这才说道:
“小侄参见张相!”
“呵呵,安中郎将是来赶老夫出去的?”
张行成一笑道。
安和却在心中腹诽,既然你都知道,那为什么还如此不知趣?可是这些也只不过能在心里想想,他可不敢当面说出来。
“张相言重了。这里对别人来说当然是保密的,可对您老人家当然用不着。”
安和口不对心的笑道。
“行了,安中郎将就不要在安和面前耍你那些小花招了。”
我的那点小心思,怎么可能瞒的过他这个官场老狐狸的双眼?他之所以留在这里,当然是有事要找他,安和也隐隐约约猜到了这一点。
张行成斟酌了一下,然后又说道。
“安中郎将对修路之事如何看?”
安和却是一愣,没想到张行成留下来就是问修路的事,这可和水泥不是一个性质,水泥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新东西,他献上去只有功而没有过,但修路就不同了,这可是关系到大唐根基的政事,他这个皇子没有李小九的允许,是不能妄议朝政的。张行成在朝堂上打滚这么多年,不会连这个也不清楚,那么他这么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
安和一时猜不透张行成打的什么主意,幸好他反应快,愣了一下急忙笑道:
“张相您这可问错人了,我一个闲散之人,哪里懂得朝堂之事?”
张行成炯炯有神的双眼一直观察着安和的一举一动,看到安和反应如此之快,心中也是暗暗赞赏。做为大唐的丞相,观人之术可是为官的基础,从上次马球场上安和大战吐蕃队开始,张行成就已经注意到了安和,经过这段时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张行成可以断定,如果无论胆识、才能、聪慧,安和都屈一指。
张行成无心再和安和转圈子,于是开门见山道:
“安中郎将,这次我是有要事和你商量,你也别有那么多的顾及,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今天老夫就卖个老,咱们就当是长辈和晚辈聊天,你看如何?”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安和还能说什么,而且自己与张行成无怨无仇,以他宰相的身份,也用着对自己耍什么阴谋手段,于是安和也就不再打哈哈,转而正色说道:
“既然伯父这么说,那小子就说一下自己的浅见。”
安和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看张行成听的认真,于是接下去说道:
“修路当然是百年大计,道路的重要性小侄也就不多说了,以伯父多年为官的经验,想必看的比任何人的都清楚,所以小侄认为,这路是一定要修的,但这路不是一两天就能修起来的,所以不能急于一时,可以在剑南或其它重要之地,先修几条主干道试行,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大肆修建不迟。”
安和话说的很婉转,刚才张行成对修路可是十分热心的,态度也十分的激进,甚至说要拼着几年亏空也要将路修起来。当然安和就有些奇怪,按说以张行成的稳重,应该不会如此激进才是,更加奇怪的是,他这一说法竟然还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呵呵,看来贤侄是觉得老夫太过激进了一些吧?
”张行成当然听出安和的话外之音,却也丝毫不生气,反而微笑说道。
“小侄不敢!”
安和急忙躬身施礼,嘴上虽然说不敢,但意思却刚好相反。
“唉!其实老夫又何尝不知道这事急不来,但为了安和大唐社稷,我却又不得不急啊!”张行成忽然长叹一声,说出一句让安和感到无比震惊的话。(。)
第二0三章 谏言犯上()
“伯父此话怎讲?”
安和震惊过后,却又是一头的雾水,现在才是永徽元年,也是李小九继位后的第一年,正是国家强盛百业兴旺的时候,永徽之治是被称为贞观之治的延续,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之一,历史上也没听说有什么事情能威胁到大唐的江山社稷啊?
“贤侄可知陛下之志?”
张行成没有回答安和的问题,反而又问了一个让安和摸不到头脑的问题。? ?
“这……”
安和迟疑了一下,答不上来。
“陛下看似柔弱,其实心存大治,与太宗相比亦毫不逊色!”
张行成说到这里,语气转为高亢,“现在突厥已灭,北方草原乱成一团,吐谷浑也已被平定,只剩下东南的高句丽还未征服,虽然这两年吐蕃日渐强盛,但在陛下心中,最想征服的还是高句丽,当年高句丽趁着中原内乱,占据了辽东,前隋炀帝和太宗几次征伐,却都是无功而返,反而使得数十万大汉儿郎战死辽东,每每讲到此处,陛下都为之扼腕叹息……”
张行成不愧是大唐丞相,对李小九的想法十分清楚,在他的解说下,安和也明白了张行成迫切想要修路的原因。原来这段时间大唐外无强敌,国内也十分安稳,李小九也动了征伐高句丽的心思,张行成和李世绩虽然全都反对,但却无法改变李小九做下的决定。
正当张行成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安和忽然明了水泥,这让张行成灵机一动,想到如果大肆修建全国道路,肯定会耗费大量钱财,就算是大唐的国库也拿不出多余钱粮支撑大规模的征战,这不但可以极大的改善大唐的交通状况,而且还能拖延征伐高句丽的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毕竟修路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再加上修完路积蓄实力的时间。这一下七八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到时说不定李小九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正是有此打算,所以他才如此积极的赞成修路。
政治果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搞政治的人更是没有一个简单人物!听完张行成的解说后。安和心中不禁哀叹道,本来一件挺简单的事,可一到张行成这些人手中,却又变得无比复杂,谁能想到修个路竟然还牵扯到征伐高句丽的事?
“伯父所言小侄听明白了。可……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张行成极力主张修路的原因安和是明白了,可张行成为什么要对他说这些,水泥是他明的没错,但方法已经教给了将作监这些人,以后怎么用就没他什么事了。
“呵呵,修路之事因水泥而起,水泥又是安中郎将明的,怎么能说这件事和你没有关系?”
张行成笑道,安和刚要辩解,又听他接着说道。
“陛下虽一心想要征伐高句丽,但之前安和与百官的劝阻,也不是没有一点的效果,现在又有了修路这一正当理由,陛下就算是心有不甘,可也不得不慎重衡量两件事的得失,以安和对陛下的了解,他肯定会再次召见安和们这些心腹大臣商议,而安中郎将做为水泥的明者,也一定会被叫去参加。现在你可明白了?”
“噢,原来是这样!”
安和恍然大悟,搞了半天张行成是来当说客的,“您是想侄儿在那天。与您以及各位大臣统一口径,一起劝诫皇上,让他打消征伐高句丽的念头,不知小侄说的可对?”
“哈哈哈~,贤侄果然聪慧!”
张行成大笑道,他费了这么多的口舌。其实就是想说服安和站在他们这一边。
“呵呵,其实房伯父不用转这么大的圈子,小侄对于现在就对高句丽用兵的事,也是不赞成的,毕竟现在时机未到,我大唐周边也不太平,为了一个小国而大动干戈,实在是得不偿失。”
安和微笑道,对于李小九的高句丽情结,安和倒是有一些了解,他记得在原来历史上,李世民举全国之兵征伐高丽,虽然前期顺利的收复了辽东,但后来却被一个小城挡住了脚步,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兵,根本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地,一直到李小九当政的时候,大唐第二次征讨高句丽,这才一举灭亡这个给中原带来无穷麻烦的小国。
“没想到贤侄郎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识,真乃我大唐之福啊!”
张行成有些惊讶的说道,安和同意站在自己这边他并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安和竟然能看到,现在不是征伐高句丽的时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有这种战略眼光,这可比绝大部分朝臣看的还要明白。
“哈哈~,伯父谬赞了!”
安和最喜欢听别人夸自己,更何况夸他的还是大唐的丞相,更让他高兴的差点连北都找不到了。
正事谈完了,张行成也不在停留,打道回府了,怕安和这小子以为他要偷学水泥的制造技术似的。
第二天早上安和睡的正香的时候,宫里却来人宣他进宫,昨天安和喝了不少酒,睡的又那晚,所以无论尉迟阿敏怎么叫,他就是不醒。尉迟阿敏虽然心疼安和,但又不敢耽搁,急忙让人将安和抬上马车,自己在车上服侍安和穿衣。
进了宫之后,安和迷迷糊糊的跟着引路的小太监去两仪殿,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李小九在殿内在大声咆哮,吓的他浑身一哆嗦,脑子立刻清醒了。
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又想到昨天张行成对自己说的话,安和立刻明白了召自己进宫的原因。听声音里面的情形好像不妙啊,要不然李小九也不会这么大的火?
难道是张行成和李小九扛上了?
“陛下,前有炀帝三征高句丽之败,致使损兵折将动摇国本,后有太宗征高丽无功而返,陛下不听劝诫,难道也要学隋炀帝做一个无道昏君吗?”
安和刚一进去,就听见一个毫不畏惧的声音说道。殿中的人不多,但大部分都是身着紫袍,个个都是位高权重之辈。现在李小九正一脸怒容的坐在殿上,一个老臣满身正气的与李小九对视,刚才的话就是他说的。
看到说话的老臣,安和心中立刻释然:也就只有他才敢这么对李小九说话。这个老臣不是别人,正是以直谏出名的褚遂良。
“褚遂良,你竟然敢将朕比作昏君,真当朕不敢杀你吗?”
李小九也是气的够呛,本来他今天想要说服群臣同意先征伐高句丽,修路之事可以向后推迟一下,但没想到下面的群臣无论文武,都是一致反对。
张行成他们顾及李小九的面子,劝诫的十分婉转。但褚遂良这家伙却根本不顾什么情面,直接就和李小九硬顶起来,现在更是连昏君都骂出来了,气的李小九杀气四溢,恨不得亲手宰了褚遂良。
“陛下要杀要刮,那是陛下的事,不过征讨高句丽一事,老臣是万万不会同意!”
褚遂良牛脾气也上来了,硬着脖子又将李小九的话顶了回去。周围的张行成等人都默不作声,心里却对褚遂良佩服不已,连那些胆包天的武将也都不得不佩服他的胆量。(。)
第二0四章 平辽三策()
“你……”
李小九气的说不出话来,指着褚遂良的手都在颤抖,虽然恨不得想杀了对方,但他却知道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一个帮派,又是太宗临终前指定的辅政大臣,他还真有点耐何他不得。
正在李小九满腔怒火无处发泄的时候,忽然看到了站在角落里的安和,当下手指转向安和道:
“安爱卿,现在文武百官都反对皇上征讨高句丽,你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反对朕?”
安和听到李小九的问话,心中是暗暗叫苦,这明显是李小九的怒火没处发,要拿自己出气啊!只要自己敢站在大臣这边,估计立刻就会引来李小九的滔天怒火,他拿褚遂良这些人没有办法,欺负一下自己却没有任何问题。
“启禀皇上!臣……臣……”
安和左右拿不定主意,说话也是吞吞吐吐的,如果说支持李小九,那未免有些太不负责任,毕竟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征伐高句丽的时机,去了也只能损兵折将,原来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昨天他已经答应了张行成,如果现在变卦,那不成反复无常的小人了吗,绝对会让张行成等人看不起自己。可要是说反对,看李小九愤怒的样子,自己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哼~,支持就是支持,反对就是反对,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子?”
李小九本来就是想找茬,看到安和的样子,当下就要发作。
张行成和褚遂良等人也都很同情的看着安和,可是却没有一点办法。
安和急的汗都下来了,放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可无论选哪个。后果都十分严重。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人是一种十分奇怪的动物,在强大的压力下,有些人会因为无法承受而崩溃,有些人却在压力下表现超常,能做到平常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安和明显属于后一种人,在李小九的强大压力下。他忽然感觉自己竟然变得十分冷静,脑子里也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