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这时候,如果当权者有意识的慢慢将权利过度,顺利的完成权利交接,皇族退居幕后,首相走上前台,只要中途不出现变故,完全可以保证大唐千年传承。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提出反对——欧洲的君主立宪成,那是因为各国都有极深的君主传统,无论是英国皇室,还是其他国家,短辄一两百年,长则近千年,底蕴深厚,统治者的影响力已经彻底深入所有人的骨髓,这是君主立宪制的最根本基础,大唐才立国不到三十年,你确定你的君主立宪制能成功?

    这么说的确有点道理,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欧洲各国的确传承悠久,但是和东方比起来算个屁啊?

    华夏的大一统思想注定了华夏的传承是一脉相承的,所有百姓都承认自己是华夏子民,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因此就算华夏偶尔有分裂的时候,但最终也会合并成一个国家——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别看大唐只立国不到三十年,但因为大唐这些年来发展的越来越好,所以百姓对于大唐的认同度绝对是历朝历代最高的。

    这一点和欧洲不一样——欧洲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整个欧洲民族众多,而且谁都不服谁,连年征战,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还是亚述人管事,明天就成了阿拉伯人的天下,今天是法兰西人管着这一片儿,明天就换成了德意志统治这里……

    这样混战下,也只有传承久远的王朝才会赢得百姓们的拥护——这就是东方与西方最大的不同之处了。

    而且君主立宪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就算统治者出现了错误,也会有首相政府作为挡箭牌,就算百姓暴动,也只会冲击政府,对于皇族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何况,自古以来,华夏民间对于皇族都是持信任态度的。

    君不见汉武帝晚期,整个国家被他打的七零八落,国家面临崩溃边缘,百姓民不聊生,烽烟遍地,但汉武帝也只是发了一张罪己诏,就立刻平息了国内的民乱,再加上他及时调整了施政方针,汉王朝立刻就稳定了下来,实现了王权的平稳过度。

    当然了,这些都是他目前的一点想法,在未来可能会实现,但是现在他连皇位都没有继承,那些事情就不用说了。

    接下来的日子,李贞又回复了半个月之前的生活,不过有一件事不能不提一下——那就是在李贞被解除禁足令的五天之后,李世民在朝会上正式提出了册立李贞为太子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朝堂上竟然出人意料的,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的,不光是李贞的支持者没有反对,就连那些恨不得李贞死的人,也都没有一个出言反对的。

    如此众口一词,反倒是让李世民心中犯了嘀咕——莫非李贞和世家达成了什么交易?怎么他将世家坑的那么惨,世家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的,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不光是李世民疑惑,李贞的支持者更是很是心惊胆战了一段时间,生怕世家又在搞什么鬼名堂,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非常平静,一点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不过不管怎么说,朝堂上没有人反对,李世民这个提出者自然更加不会朝令夕改,因此这件事就这么顺利的定了下来。

    (本章完)

第701章 《请迁宗疏》() 
    第六十八章《请迁宗疏》

    而后又过了两天,李贞上了一个奏疏,大家也终于明白了,世家为什么会同意李贞被立为太子的事情了,因为李贞放了世家一马,他们这是在投桃报李啊。

    “分家,将世家拆分开来,真是好计策,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看着李贞的《请迁宗疏》,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一边赞叹。

    迁宗就是分家,古代的分家,与古代的家族宗法制相关——“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一般来说,一个家族发展到一定时候,或者各种因素导致一部分家族成员长年生活在外地,原家族的族长或者嫡系继承人与外迁或非嫡系继承人就家产相关事宜进行分割,形成新的房头,房头独立出来,慢慢发展就从“五世则迁”的小宗向“百世不迁”大宗进化。

    “贞儿这孩子的脑瓜子就是好使,难怪别人都说他眼光卓远,目光独到,呵呵,几千年来历代君王,无数先贤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竟然给他想了出来,而且天时地利人和都被我们占尽,这要是不成功,那就是朕的问题了——这眼光的确毒辣啊。”

    李世民越看越觉得此计可行,当然了,他说历代先贤都没有想到这个办法,这就是有些夸张的说法了。

    华夏上下几千年,传承到唐朝的时候,也已经有至少四千年的历史了,这四千年来要说没有人想到用分家的方法拆分氏族,这点就连李贞都不相信——别的不说,就说商鞅变法的时候吧,他的变法内容中就有分家这个概念,因为分家就意味着税收来源多了,征兵和劳役的来源也多了(在古代,兵役或者劳役是按照户数征的,一户征出多少劳役,这个是有定数的,一般一家只出一个人就够了,哪怕这个家族有一百口人也是这样),国力自然就强盛了。

    只是想到方法归想到方法,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能实现——试问,除了现在,历史上哪一段时间的世家曾经衰落过?

    没有的事情嘛,就算中原王朝再如何衰弱,异族再如何强大,那些氏族不还是活的好好的吗,就算有衰落下去的,也很快就会有新的世家顶上来,各大世家你上我下,你下我上,总有接替者——而既然是世家,自然不会允许分家制度的存在,世家掌控朝政,法令颁布不下去,那就算是再好的法令又有什么用?

    也就是现在,世家被李贞抛出去的一个诱饵互相打了起来,最终将几乎所有世家的实力削弱到了极点,就算朝廷这时候宣布要剿灭他们,他们也不会有多少的抵抗之力——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说天时地利人和都被占尽的原因了。

    更妙的是,李贞这个奏疏上并没有针对世家,而是针对天下百姓的。只要家中人口超过十人,就必须要分家,并不是专门针对世家,所以就算世家有心反对,他们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去。

    不得不说,李贞这一次出招实在是太里厉害了,角度刁钻,目光长远,就连李世民都不得不欣赏。

    但是这并不是李世民最欣赏李贞的地方,他最欣赏李贞的是李贞那宽宏的气量和大魄力。如果换做一般人,在得知了世家的罪恶,并且这个世家对自己非常不友好,还出手刺杀过自己的话,恐怕难保不会在自己得势的时候干掉世家,彻底泯灭世家的存在,甚至就连李世民自己,都不一定能放过世家一条命——他在历史上的确以宽宏大量而知名,但是我们仔细看看李世民宽宏大量的对象就知道了,这些人都是对他没有威胁的。

    比如最出名的魏征,他屡屡和李世民作对,李世民却没有惩罚他,这的确是气量宏大的表现之一,但是不要忘了,李世民之所以原谅魏征,那是因为魏征没有触犯到李世民的底线——也就是危及到大唐帝国的利益,也没有威胁到他的统治。如果魏征的举动真的让他产生威胁感,不用怀疑,魏征是活不过第二天的。

    而世家的威胁程度远在魏征之上,尤其是结了盟的世家,这是一股真正的可以威胁到大唐王朝安全的势力,如果世家落在李世民手里,那么他们真的是活不过第二天的——至于世家手中的文明传承?

    别开玩笑了,和大唐的安全比起来,文明传承又算得了什么?

    然而李贞却没有在世家衰落的时候,趁势灭掉世家,而是以大智慧大魄力大气量饶恕了世家的罪过,并且给了他们一个生的机会,虽然走上这条路之后,世家注定不会再有起复的可能性,但是和灭族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这也是李世民最称赞李贞的地方,作为一个王者,你可以没有太强的能力,但是你必须有足够的气魄,否则一个君王小里小气的,下面的人又怎么能安心干活?

    王亭初在旁边笑道:“嘻嘻,陛下,据说这还是郑智华在越王殿下跟前苦苦哀求得来的结果呢,越王殿下据说是准备将世家一股脑的剿灭,彻底从根源上断绝世家的存在呢。”

    “这话别人相信,你也相信吗?”李世民看了王亭初一眼,不悦的说道。

    “是是是,是奴婢说错话了。”王亭初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跪下祈饶:“陛下,这主要是外间的传言都是这样说的,奴婢也是听外人说的。”

    李世民眉头一皱:“宫里也有这样的传言吗?”

    “是啊,奴婢就是在宫中听说的。”

    “看来,我这个侄子,能耐比我想象的要强啊。”李世民嘴角立刻就意识到了,这里面肯定是有人在从中作梗,而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洛克,也就是李承克。

    之所以怀疑他,首先是因为他是最近进入李世民的眼中的,其次也是李承克是李建成的儿子,李建成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要说宫中没有几个爪牙是不可能的,虽然李世民在继位的时候对宫中进行过一次大清洗,但是肯定会有漏网之鱼的存在,这些人一般都是李建成的心腹,如今洛克找上门来,他们自然愿意为其效力。

    只是洛克此举的目的……

    究竟是什么呢?

    (本章完)

第703章 孔家的反对() 
    第六十九章孔家的反对

    第二日,李世民便在超会上公布了李贞的《请迁宗疏》,并且商议拟定相关的法律。

    不出意外的,顿时引起了一大片的哗然,对于这件事,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反对的也不是没有——当然,世家是没有反对的,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活路,真正反对这个奏疏反而是那些儒道家族。

    不过虽然世家没有反对,但是有一股不比世家弱,而且在之前的银岛争夺战中没有损失多少的势力,却是对《请迁宗疏》坚决反对,几乎到了以死相逼的程度——逼得李世民不得不暂时搁置这个议题。

    下了朝,李世民黑着脸,怒冲冲的来到了立政殿。

    “陛下这是怎么了?”燕妃见状连忙端着茶水迎了上来,柔声问道。

    “哼,真是气死朕了。”李世民接过茶水,猛灌了一大口,气哼哼道:“这帮败类,真以为朕不知道他们的小九九吗?什么强行分家会导致家人反目,兄弟失和,有违人伦大道——说到底还不是抱着他们那一亩三分地不愿意撒手吗?”

    “是有人反对《请迁宗疏》吗?这不是一道好诏令吗?为什么会有人反对?”燕妃奇怪的问道:“何况,连咱们大唐最大的地主,世家都没有反对,他们为什么要反对?”

    李世民苦恼道:“你说错了,是有一部分世家不反对,但是还有一部分世家,并没有在贞儿的计谋下损失多少。”

    燕妃见状,立刻就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连忙问道:“这么说的话,这一股反对势力的影响很大了?”

    “没错,很大,非常大。”李世民略带纠结道:“这一股势力之前并不出彩,也没有怎么和大唐作对,一直与世无争,就连银岛都没有勾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朕便忽略了他们。谁曾想在这种关头,他们竟然选择了和朕作对,实在是可恶至极。”

    “不知道是什么人?难道是儒家?”燕妃追问道:“儒家在银岛争夺战的时候,不也是元气大伤了吗?”

    “不是儒家,也不是世家……”话出口后,李世民觉得自己可能形容的不太准确,又解释道:“确切的说,应该是儒家和世家的结合体。”

    “臣妾有点晕。”燕妃明显名义上世家子弟学的还是四书五经回不过劲来,不过李世民说的也的确是云里雾里——什么叫儒家和世家的结合体啊?

    确切的说,世家本身就是儒家的一种,最初的时候,世家的先贤都是儒门弟子,只是后来开宗立户,名义上依旧以儒家为最高学术——但也只是名义上罢了。

    世家子弟虽然学的还是四书五经,讲的是春秋大义,实际上已经行程了一套独特的,专门适合于世家自己的学术理论,其实已经和儒家没有什么关系了。

    “就是儒学世家。”李世民见燕妃的样子,原本郁闷的心情顿时好转了一些,耐心解释道:“就是孔家、颜家等家族。”

    “陛下您早这么说,妾身不就明白了吗?”燕妃嗔怪的看了李世民一眼,还什么儒学世家?

    在世家中,也是分为两种的,一种就是七宗五姓这样的,明着尊崇儒家,其实已经不将儒学放在眼里的家族,但也有一部分家族是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