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怎么犯傻了?
自己可不同于其他起义军,乃是闯王的亲舅舅,加入李家军之后,即便是得不到重用,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那也是数之不尽,地位也是崇高无比,无人敢轻易招惹!
而且,联军之中,以张献忠与罗汝才的势力最为强大,就算李家军毫无条件的支持了,拿下四川之后,起义军那么多,他高迎恩又能分得到什么?又能分到多少?又凭什么和张献忠这等实力强大的起义军首领争夺利益?
到时候,处境将会十分的难堪,还不如接受自己外甥儿的收编!
高迎恩扪心自问着,越想越有理,一个冒着生命危险,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什么;一个只要接受收编,未来的前途将会是风光无限,位列皇族一员,无人敢轻易招惹。
那可是未来皇帝的亲舅舅!
一想到这个身份,李家军即将建立新的王朝,高迎恩就兴奋不已,心里非常的火热,恨不得李自成立即夺得天下,坐拥江山,他也好跟着沾光。
自古以来,只要与开国皇帝沾亲带故,就会受到朝廷的特别照顾,关系再近一点,地方的官员就得巴结着,何况,自己可是李自成的亲舅舅!
即便关系十分糟糕,但碍于面子,也不得不给自己足够的待遇。
这一刻,高迎恩已经决心接受李家军的收编,但碍于那么一丁点的面子,在李过满含笑意的注视下,还是端起了架子,拿捏着说道:“过儿,加入李家军的这等大事儿,舅爷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可不好擅自决定,必须和其他起义军首领商议一下,才能给你答复。”
“当然,此事事关重大,确实需要众首领聚在一起商议。”李过点头应了一句,又怎能看不出高迎恩的暧昧态度?
与此同时,高迎恩已经无心再找哥哥的那些老部下,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南直隶,凤阳府。
深夜,明军的驻地,总兵黄得功的营帐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正是太监卢九德。
此刻,大帐里只有两人,烛火摇曳不定,散发着昏黄的光芒,两人的声音不大,却格外的清晰,愈发显得大帐里的安静,
“黄将军,福王世子乃是已故皇上的亲堂兄,相对于潞王,血缘最近,才是正统,本应该登基称帝,号令天下,收复北方山河。奈何,南京城的那些官员心存异心,想要扶持一个傀儡皇上,他们好任意施为,争权夺势,您不能坐视不理啊~!”
卢九德声音欲扬顿挫,充满激动之感,显得很是愤慨激昂,更是直直地盯着黄得功,希望对方松口,表明支持的态度。
然而,黄得功的反应却是很平淡,挑了挑眉,反问道:“公公,无论是谁登基称帝,都是皇家之事,咱们都不好插手吧?”
闻听此言,卢九德的心里顿时大急,就要说什么,却见黄得功的神情出现了波澜,态度变得暧昧起来,进而又说道:“公公,你也知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总兵,上面还有凤阳总督马士英,四镇总兵都得听他的,我也无能为力啊~”
然而,听到黄得功这样说,卢九德不怒反笑,当即就听出了对方的意思,这是在提要求,只要许诺的东西让对方满意,什么总督不总督的,一定会鼎力相助,派兵护卫朱由崧进入南京城,登基称帝。
“嘿嘿。。。黄将军,世子说了,只要你能够辅助他顺利登基,一定对将军你进行加官进爵,凭着拥立之功,最起码也是一个侯爵,品阶丝毫不在总督马士英之下。而且,有了您的支持,世子的皇位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谁又敢反对?”卢九德满脸的谄笑,话里充满恭维之意。
刹那间,黄得功心动了,态度不再暧昧不清,而是面露郑重之色,沉声说道:“公公,仅凭我一人还不行,江北四镇总兵,如若再获得其二,世子就能顺利登基。就算南京城的那些官员有总督马士英的支持,但也是无力回天,只能接受。”
“而且,以我对总督马士英的了解,此人长于世故,老于官场,一旦四镇总兵其三支持世子,也就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对部将的控制,为了避免窝里反,亦或是为了自己的仕途着想,他一定会转而支持世子。”
卢九德顿时兴奋了起来,激动地赞叹道:“如此就更好了!有了总督马士英的支持,将会更加的名正言顺,无人可撼动世子的地位!”
“哈哈。。。然也!”
黄得功大笑一声,回应了一句之后,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仰天大笑,那是对谋划的事情的一种自信,一定能够成功。
与此同时,凤阳府的总督府,总督马士英与凤阳巡抚史可法秘密商议着。
“马大人,既然如此,本官觉得,您应该立即率领一支军队,前往淮安府的湖嘴舟,迎接潞王,将其护送到南京城内,以此表明江北四镇的军队拥立潞王为主,如此才是万全之策,彻底压下反对的声音。”
“好,史大人,明天一早,本官立即就召集部将,率领大军前往淮安府,迎接潞王!”马士英轻轻点了点头,一副非常赞同的样子。
“呼。。。那我就放心了。。。。。。”
史可法的心里一松,长呼一口气,回应了一句之后,随即抽身站起,双手抱拳道:“既然如此,马大人,我就不再多留了。”
“哎~史大人,何必这么着急?也不在乎这一晚啊~”马士英一脸的惊异之色,劝说道。
“不不,马大人,返回南京城之后,我还有联系一些同僚,商议一下具体细节,如何迎接潞王进城?时间紧张,不能再耽搁了。”
史可法依旧在坚持,满脸的凝重之色,随之又语重心长地说道:“潞王一天不登基称帝,就意味着充满着变数,我等就不能放下心来。”
第四百二十一章 松动()
第二天上午,总督府的大厅之上,马士英神色难看的坐在那里,看着稀稀落落的几个部将坐在两侧,要么是守卫凤阳城的将校,要么就是自己的亲随校尉,都快到了日上三竿,四镇总兵居然还没有一个人到来,心里就是一股莫名的不快与躁动。
就在这时,相继有四名士卒跑了进来,向马士英汇报情况。
“报。。。凤阳总兵黄得功不在军中!”
“报。。。有乱军正在袭扰庐州府,庐州总兵一时脱不了身。”
“报。。。徐州总兵不在营中,大军无法调动!”
。。。。。。
渐渐地,马士英的心沉了下去,但并未想太多,而是交代道:“你们再去一次庐州、凤阳、徐州和淮安四府的驻军营地,若是没有见到四位总兵,就不要回来。一旦四位总兵回营,见到他们之后,传本官的军令,务必让他们亲自到凤阳城一趟,本官会在这里一直等着他们!”
“是,大人。”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带到三天之时,马士英再也无法坐住了。
书房里,马士英一只手捏着一封信,神色变幻不定,时而焦虑不已,时而木讷发呆,旁边的幕僚小声地说道:“大人,在这两天里,根据密探传回来的消息,除了刘良佐总兵真得是在围剿乱军,其他三镇总兵都在秘密接头,似乎在图谋着什么大事?”
就算是幕僚不说,马士英也早已反应了过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充满不同寻常之感,部将的脱离控制,不听指挥,他俨然成为了一直光杆司令,虽还是四府总督,但已经被人架空了。
看着马士英凝重的神情,愁眉不展,幕僚更是大胆地说道:“大人,如今之时,风云际会,南京城为谁当皇帝的事情,早已吵得不可开交,恐怕事情有变啊~!”
“我又怎能不知?”
马士英赞叹的反问了一句,将手里的信纸在空中扬了扬了,接着说道:“两天的时间里,史可法大人来了六封信,早中晚各催一次,让本官立即率兵前往淮安府,迎接潞王进南京城,造成既定事实。”
说话之间,马士英更是将信递了过去。
“喏,你看看,史大人的心里居然使用了这等过激的言语,不惜攻击福王世子的名声,由此可见南京的争论有多的激烈!可以说,此时此刻的南京城,官场的明争暗斗丝毫不下于真枪真刀的战场。”
幕僚接过信之后,立即展读了起来,眉头瞬间拧作了一团,紧接着提醒道:“大人,你要早作打算啊~!史大人居然使用了这等言词,可见以史大人为首的一方是被逼急了,拥立新皇的风声渐渐向福王世子倾斜,若无意外的话,恐怕无人可挡这种趋势。”
“怎么会突然这样了呢?”
马士英再也忍不住地吐出了这么一句,满脸的不解之色,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几乎是一天一夜之间,形势就发生了逆转,原本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潞王怎么就被动摇了呢?
此刻,马士英一点都没有将黄得功等人的反常举动,相继不听指挥,联想到他们已经转头支持朱由崧。
“大人,小的觉得,黄得功等三位总兵,恐怕不是有反叛之心,想要通敌,而是倒向了福王世子那边。”
一语惊醒梦中人!
想通了,马士英完全想通了,一切都变得那么顺理成章,完全能够解释的通了。
这一刻,马士英有一些愣愣出神,更有一丝恍然,喃喃自语道:“这就对了,南京城的风头突然发生转变,绝非是偶然之事,正好也就是发生在这两天,这两天也是黄得功他们举动异常的时候。”
“在这个档口,几乎南京城的所有官员都倾向于潞王登基称帝,而要想颠覆、扭转这种局势,唯有从军队方面下手,有了军队的支持和震慑,原本的中立派和墙头草,一定会纷纷倒向福王世子那里。否则,一切都无法解释。”
一语落罢,马士英还甚为笃定的重重一点头,又说道:“一定是这样的!”
“那。。。大人,咱们现在怎么办?”幕僚适时地问了一句,进而又提醒般的问道:“咱们还要继续支持史大人吗?”
在这个时候,南京城内,史可法与东林党人宛若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已,坐卧不安,心里很是烦躁,激烈的讨论之时,还不忘对远在凤阳府的马士英指手画脚,丝毫没有意识到,大局已定,他们败了,还是惨败!
“史大人,不行啊,还要修书一封,催催马士英,向其晓以其中的利害,讲明福王世子绝非皇位的合适人选,让他立即带兵前往淮安府,拥立潞王进南京。一旦福王世子登基称帝,那些阉人就会再次上位掌权,把持朝政,你我等人绝不会有好日子过!”
“各位大人,我现在担心的不是自己的仕途,而是江山社稷,大明的未来。如果那些阉人死灰复燃,再次主导朝政,要是真的能稳定朝局,为百姓着想,从而调动各方人马,堵御虎视眈眈的乱军,牺牲你我等人的仕途又如何?”
听到史可法这样说,一些官员的脸上闪过一丝难看之色,但更多的人是钦佩,立即就有一名官员发出了感慨。
“是啊,北面还有乱军在虎视眈眈,不断向南直隶的周边集结,现在这个时候,最需要内部团结,统一政令。如此一来,就迫切需要一个皇帝主持大局,作为主心骨,方能协调各方,调集南方各地的所有驻军,前来对付乱军。”
又一名官员站了出来,指出了明军的内部关键症结,无法抵御乱军的问题所在。
“现在这个时候,对于朝廷而言,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乱军的不断逼近,而是朝廷的军队不能形成有效而统一的指挥,一些将领根本就指挥不动,几乎是在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在征战。”
这时,一名在南方当官几十年的老人也站了出来,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声音格外低沉的紧接着说道:“这样的军队,不能统筹部署,协调行动,虽然朝廷还有百万大军,但也是形同散沙,无法力战于乱军。所谓天下一日不可无君,不外如此。”
“可是,老大人,新皇当以立贤为名啊!”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着急了,不甘地喊了一句。
然而,虽然没有人反对这句话,但凝重而异样的气氛说明,这些人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坚持的那个信条开始松动。
第四百二十二章 双喜临门()
这一天的下午,远在淮安府的湖嘴舟中,朱由崧的住处一片祥和的气氛,处处弥漫着喜悦的气息,卢九德更是拿着一封信,兴奋地说道:“世子。。。欧不,应该是皇上,咱们终于等来了这封信!”
然而,朱由崧却是满脸愤恨之色,冷声说道:“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从这封信不难看出,史可法与钱谦益那些官员有多么的反对本世子,不想让本世子登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