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反犹浪潮,其实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犹太人自己太过封闭高傲导致的。
在世界金融风暴之中,犹太人操控资本赚取巨额的利润,却又不愿意融入自己所在的国家,把自己看成是异类。
所以他们在这些国家本土平民的眼中,就是不合群的寄生虫,当然是应该被消灭掉的。
如果要比较一下的话,犹太人类似于那些在国内赚钱,却拿着外国国籍,张口闭口就说我其实是外国人的那些人。
这类人往往都被人讨厌,因为人都有一些仇富心理,再加上民族主义思想作祟,能喜欢这类人才怪。
也正因为如此,有当权者站出来,决定要把这些人全部都干掉的时候,吃瓜的群众其实是非常支持的。
现在,元首给了这些犹太人一个重新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好好的劳动,为第三帝国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在内!
“战俘要尽量妥善管理,毕竟我们无法看押他们一辈子,释放之后,他们都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李乐真的很害怕,第三帝国再一次走上原本的老路。
如果他们不好好思考与乌克兰人还有白俄罗斯人的关系,那德国就有可能再一次失去这两个地方的支持。
“世界是巨大的,而德国是渺小的。”李乐用很沉重的语气,对自己面前的这些官员们说道。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做了一个强调的拖延,再继续开口说道:“即便是我们战无不胜,依靠几百万军队征服全世界,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们需要帮手,有意大利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帮手,乌克兰还有白俄罗斯,都将是我们征服苏联的兵源基地!”李乐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他的属下们面前,强调拉拢乌克兰还有白俄罗斯两地的事情了。
事实上这两个地方也确实值得他如此重视:白俄罗斯被德军占领的地方,可以说是治安最好的一块占领区了。
所有人都很配合,游击队的清缴工作也进行的非常顺利。看押在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俘虏,甚至有很多都是在由投降的白俄罗斯部队在管理。
“好好治理这些地方,我们就可以在1942年,或者是1943年,获得100万可靠的兵员。”李乐很保守的给出了自己的估计。
如果他真的需要,可能白俄罗斯还有乌克兰两地,可以针对苏联动员200万人,甚至更多。
有了这200万人,德军和其仆从军的总数,就可以提高到1000万左右。
那个时候,即便是有美国的援助,苏军在总兵力上也无法超越德国,反击也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我需要在这些地方减轻税赋,恢复到我国本土农户的水平。苏联强加在这些地方上的负担太多了,我们可是来解放他们的!”德国需要口号,需要一个大义凛然的继续战争的理由。
“我的元首,您的要求我们已经在执行了。目前来看,至少在白俄罗斯境内,民众是稳定的。我们的投入得到了回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一名官员对李乐说道。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就更不能松懈!”李乐又嘱咐了一句,才看向另外一群人。
这一群人可以说是有科学家,也有企业家,同时还有一些金融财团的投资人。
身份上很庞杂,不过他们的目的可是只有一个。元首手里有很多开发方向,同时这些开发方向,也同样是赚钱的新利润点。
比如说微波无线电领域的研发,晶体管之类的新设备的研制,在商人们眼中,都是可以发财的好东西。
李乐需要有资金来支撑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后续的普及,而德国商人们的资金,同样需要一个投资的环境。
前线依旧在战争状态,可在国内,战争却绝对不是主旋律。大家还是在以发展为主,只不过状态有些过于紧绷了。
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施工队伍也在没日没夜的建造。城市里的摩天大楼还有越来越宽的公路,成了德国这半年变化最快的方面。
“我的元首,交流电的普及,我们已经开始了。”一个主管电能的官员开口汇报了自己部门最近的成绩。
电网内的技术千千万万,交流电的使用确实方便了发电以及用电,也是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的主流电能投送方式。
现在德国正在努力的普及交流电,同时在规范整个欧洲的用电标准。
有的时候,资本绞尽脑汁耗时无数的标准规划,机枪还有大炮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搞定了。
说服不了对方,那就用大炮来说话手段虽然野蛮,有的时候也确实节约了时间。
另一个有关家电新兴企业的代表,开口说起了最新的研发进展:“电机的研发也已经完成,一切都很顺利。”
有了小型廉价的电机,洗衣机还有抽油烟机这类家电就都可以普及到平民阶层。
而这些细节,一方面可以确实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巩固国家的统治;另一方面,它们也确实是军事领域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87属于李乐自己的战争()
比如说小型电机,事实上就有很多军事装备需要这类设备。坦克的炮塔转向,就需要电机替代手动。
有了成熟并且稳定的电机,坦克炮塔的转动就会更快,瞄准反应速度也会大大缩短这在今天来说并不复杂,在1941年却算得上是难能可贵。
同样的,电视机的显示器技术,放在军事领域,就可以作为雷达屏幕等使用,更直观的表示出雷达波束发现的目标位置。
反过来,军用领域的金属材料研发,也可以通过民用生产来尽快回血:武器更轻更小巧的追求,也变相的支持了民用电器的轻便以及小型化。
如果不是材料学的进步,根本不可能有更纤薄的板材出现,也就不可能在未来诞生随身听之类的小型电器。
要知道,在1941年前后,人类还没有如今这么先进发达。很多东西那个时代根本就没见过,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希特勒绝对想不到,就在他自杀的地方,70年后的人们真的每家都有汽车,而且拥有家用计算机享受无线网络,用着只有几毫米厚的电话……
时代确实在飞速的进步,但是这些进步每一项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古老的钻床,谁能想到在未来会诞生五轴加工中心这样精细的生产设备?
而在车床铣床旁边操劳了一辈子的六十年代的老工人,谁又能想到通过计算机数据,现代的年轻人可以在家里玩3d打印?
洗衣机在1858年就被发明了出来,在1910年,就出现了电动洗衣机。可是洗衣机的普及,一直到二战后才逐渐开始。
而李乐不打算等那么久了,他打算立刻就在欧洲普及洗衣机等民用设备,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之前元首曾经豪言让德国人每家都拥有自己的汽车,可一直到今天,李乐改良的简化版桶车依旧无法完成这个承诺。
虽然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德国生产出了200万辆各种各样的汽车,可真正留给民间的数量,最多最多也就只有100万辆而已。
当然,这可不代表着,有100万人拥有了自己的汽车。这些汽车还包括运输用车,企业用车。
就好像如今的中国,某城市拥有200万辆机动车,并不代表着有200万人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一样。
汽车的承诺短时间内看来是无法兑现了,所以李乐决定在其他方面给自己圆一个场子。
比如说,戈培尔为了提高自己的宣传效率,提出了一个十年三步走的信息发展计划。
在他的计划中,第一年,也就是1941年这一年,德国的每一户家庭,都会普及上收音机。
听起来这个计划似乎很容易就实现,可是这后面其实并不那么的简单。
首先,收音机是要用电的,这也就是说,德国和其占领区,在未来的一年之内,大部分地区都会通电,并且由国家提供充足的电能。
而在1942年到1945年这4年的时间里,戈培尔希望可以普及电视机,让德国每一家每一户都可以收看电视节目。
这个计划就了不得了它一旦实施完毕,那德国的宣传部,将获得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信息普及平台。
拥有了这个平台,宣传将变得立体。想象一下德国版的新闻联播出现之后,人民群众相信的一切,都是由国家转达的样子吧。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国家的掌控力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一个远远超越对手的至高境界。
这就好比是一个修真的高手,在对手还在练三路长拳的时候,他就已经学会了御剑飞行……
剩下的五年时间里,戈培尔的计划是将电视普及到整个欧洲,让欧洲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就连鸠占鹊巢的假元首李乐都不得不承认,戈培尔这个人却是有宣传天赋。
仅仅是由李乐给他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未来,戈培尔就可以自己发掘出这个未来的无限魅力。
“电视机的实验,进行的如何了?”看着一个负责这方面事情的官员,李乐开口询问道。
并不是他凡事都要过问,而是因为电视机这东西实在是太有时代意义了,李乐不得不重视。
如果德国可以搞出这种全新的设备来,那德国就可以在无数个科技方向上,领先全世界了。
也不是李乐不重视核技术的发展,毕竟核技术是严格保密的,也无法放在这样的会议上来说。
关于德国的核技术发展,海森堡等人和元首李乐是有一个单独的会议定期碰头的。现在也急不得,毕竟核技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技术。
好在德国领先世界的教育体系,给德国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人才储备梯队。
二战开始的时候,德国受教育的人数比例,是全世界数一数二高的。而德国取得的专利技术数量,大学内的科研人员基数,都是世界一流。
这给了李乐无限的信心,也让他敢于将自己的研发力量分散开,涉及到很多个领域。
“我的元首……电视机的显像管技术,实验室已经攻克了技术难点……我们正在压缩成本,很快就会有结果。”负责这方面的官员,赶紧开口回答道。
李乐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关心的东西,似乎每一个细节都没落下。这让他感觉到了些许轻松,最近苏德战争的压力,实在是让他有些透不过气来。
尽管他不用为前线的战斗操心,可是他要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压力别人是没有的,只有来自未来的他的内心,才会存在。
要知道,全德国可是只有他,见识过元首落难在柏林的地下室内,开枪自杀的画面的。
他不想死,也不想让自己苦心经营到了现在的帝国崩溃陪葬。所以他只能事无巨细的抓他所有想起来的方面,安慰他自己那孤独幽闭的灵魂。
只有上帝知道,李乐有多么的希望自己可以真的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这场属于他李乐自己的战争的胜利。rw
688死守莫斯科()
斯大林现在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他很想把葬送了大好局势的布琼尼给枪毙了,可是现在的布琼尼和死了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位苏联元帅,现在已经被包围在了斯摩棱斯克,基本上算是没什么好结果了。
如果布琼尼投降,那他可以说是身败名裂了,苏联元帅的头衔,就注定堵住了他投降的出路。
至于说他战死在斯摩棱斯克,那正是斯大林想要的结果。可是丢掉斯摩棱斯克之后,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莫斯科眼看就要变成前线的城市了,德国人的飞机实际上已经有足够的航程,飞行到莫斯科进行轰炸。
未来的某一天,也许德国真的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轰炸,把莫斯科彻底变成一片废墟。
斯大林很恐惧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他真的不愿意在自己的统治时期,出现首都被敌人摧毁的事情。
可是事实就是这么的无情,现在德国的新式JU…118轰炸机,已经可以飞到莫斯科的上空,投掷炸弹问候斯大林同志了。
“媾和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死了!”此时此刻,这位苏联的领袖,敲打着桌面,对自己的手下人咆哮道。
他不愿意接受一个屈辱的和平,哪怕再牺牲100万人,他也不想结束这场战争。
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在幻想着将红旗插遍整个欧洲。
列宁都没有办法完成的愿望,他斯大林一定要做到。这样才能彰显出他的优秀,这样做才能保证他的名字在苏联千秋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