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1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朝廷在新平堡弑羽而归,巡抚和兵备道战死,一万多大军被和记击溃的事也是在其后不久传入京师。

    这件事,就更没有多少人敢议论,只有几个御史可能是得到示意,虽然卢象升与洪承畴战死,他们犹上奏弹劾,巡抚和兵备道举措荒唐,用兵不善,居然败于一群民间团练之手,定然是平时不用心于军务公事,文恬武嬉,乃至有此败。

    皇帝在听闻新平堡兵败之后,据说在宫中连续砸了多个花瓶,也打了十几个不开眼的内监,同时还指派御史弹劾战死的两个战死的文官,集火之下,居然有言官建议抓捕两个犯官的家属问罪,男子十六以上处斩,女子发教坊司,年少者充军辽东……皇帝虽是年轻气盛,脑子还没有蠢到这种地步,并没有把事做的这么出格。

    但卢象升和洪承畴是肯定没有恤典了,朝廷没有为难他们的家人遗族,但也没有褒奖纪念,死了两个大员,好象没有这回事一样,这比起当年战死辽东的袁庆泰,自杀殉国的高邦佐来说,相差甚远。

    这些事都和许显纯没直接关系,但也间接影响到了他。

    新平堡战败,宣府到紫荆关一带戒严,榆林山西甘肃各镇戒严,京师也差点就戒严,还好傅宗龙和张家口参将周遇吉上奏称商团军已经奉新平堡百姓和张瀚北撤,大举撤军之后在短期之内再度大举南犯,似乎不太可能。

    当然,宣府那边奏报也只是推断,傅宗龙等人有一百个脑袋也不敢断言和记在短期内不会犯边,张瀚已经被救离开,新平堡成了空地,黄得功等诸将失巡抚之后迅速赶到新平堡大杀一通,斩杀了一些没有逃走的附近的村镇居民,号称斩首二百级,又把新平堡烧成了一片白地。这番作为实在不当名将所为,不过黄得功原本也是天启矮子里头拔将军,为了自保,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黄得功算是把自己摘了出来,当时跑掉的诸将有一个参将被逮至京师,还有游击和守备在内,十五人被逮拿问罪,不到一个月时间,全部被问成死罪,和今天要问斩的田尔耕,李实,许显纯等人一起上法场。

    一日斩二十多人,全部是正四品以上的文武大员,这事已经在京城引起轰动,秋后问斩一般是在九月,秋高气爽之气也是肃杀之气,象现在这样大雪纷飞的时候杀人,也实在是少见的很了。

    许显纯算是最倒霉的一个,原本已经上了岸,上次杀过一次阉党,不过是以客氏的侄儿和魏忠贤的侄子等人为主,许显纯巴结上了王德化和曹化淳等人,原本是无事了,但办砸了差事,加上新平堡惨败的消息传来,京师震动,皇帝盛怒之下,谁还敢保这个铁杆的阉党?

    ps:书友们,我是淡墨青衫,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将门() 
“小心戒备了,今天定会有不少人观刑,要小心出事。”京营参将打断了部下们的议论,有些事说多了只会招祸,现在谁不知道和记和朝廷彻底决裂,原本先帝与张瀚勉强维持了相安无事的格局,谁都知道和记兵多将广,财雄势大,能维持还是维持的好,毕竟沙战厮杀,血海里活下来的才能建功立业,但谁又敢保自己是活下来的那个?

    而且参将心情沉重还不是因为这事,有消息传来,新平堡惨败,被击溃的一万多大同镇的主力损失惨重,而击败他们的并不是和记商团军的战兵,而是和记派出几百军官,临时用矿工和庄丁组成的民兵。

    如果这事儿是真的……参将心事重重的打量了一下四周,他带着几百兵丁在刑部这里等候,沿着刑部到天街和东市,沿途还有别部兵马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在戒备,巡城御史已经派人催过一遍,问斩可以等午时,但最好早些从刑部出来,沿途百姓现在还不太多,等人们都听到消息跑出来看热闹,那时候戒备的压力就比现在要大的多。

    “催里头快点儿。”参将对一个刑部的小官儿道“甭耽搁太久了。”

    “断头饭照例要给的,没听说过叫人饿着去砍头。”刑部的文官哪会把个参将看在眼里,斜着眼看了参将一眼,拂袖走了。

    这话倒也有理,参将没法反驳,只能沉着脸吆喝自己的部下再多加几分小心。

    ……

    牢房里头许显纯已经叫人给自己换了一身衣袍,他已经免官了,本朝官员问斩定罪前照例免官夺职,似乎只有英宗年间的于谦,因为杀的仓促,罗织罪名问斩时没有免官,一身大红官袍潇洒至东市上路,成就了于谦忠义无双的传奇。

    许显纯几个肯定没这待遇,几人中许显纯知道自己勋亲的身份,又曾投效过,算是办砸了差事掉的脑袋,所以并没有太多怨气,而且也不曾担心要被凌迟处死。

    崔呈秀自杀死掉的,还有几个也自杀死了。

    田尔耕吓的魂不附体,因为有不少人吓唬他,说皇帝甚恼什么五虎,五彪的魏党余孽,要将他们凌迟处死。

    锦衣卫的高层害死的人可是不少,特别是折磨东林那几个,什么残酷的刑罚都往那几个犯官身上用,不过事情要到自己头上却又是承受不了,许显纯看到田尔耕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就是一阵鄙夷。

    适才刑部的官员过来,通知各人今日问斩,很多人当时就吓昏了过去,田尔耕先是高兴,因为免了凌迟酷刑,但想到过一会自己人头落地,却是坐在原地念念有词,有时哭有时笑,精神明显是不太正常了。

    许显纯斜睨各人,见十来个宣大过来的武官都还撑的住,便是将自己眼前案上的酒杯一举,说道“各位将军,咱们都是有过错的人,你们在京师也未必有亲朋,不会有人在路上奠酒送行,咱们在这里多饮几杯吧,黄泉路上,搭一个伴。”

    宣大过来的武官都是西北各镇挑出来的豪杰汉子,都是武官中操守好,能力强的厮杀汉。这样的汉子一般都是将门出身,有一腔热血和忠义之心,洪承畴和卢象升在大同一年多时间,挑出来的将领都是合自己心意的忠枕勇武之辈,这一次战场厮杀惨败,这些人被部下裹挟,未曾在战场死战,亦未受伤,被逮拿至京师后,他们当然也曾不服和叫屈过,后来却是自己想通了,一万多人被打跨,巡抚和兵备道都战死了,他们身为将领却逃脱性命,国法无情,杀头其实不冤枉。

    听到许显纯敬酒,众军汉却是有些不屑的样子,后来一个粗豪军汉一拍腿,对许显纯道“许大人,你是锦衣卫指挥,说实在的我们这些厮杀汉子向来不把锦衣卫的人也当武臣,说更难听点,是一直瞧不上你们。咱们西北将军出身的,不尿你们这一壶,也不象那些文官儿怕你们。若是在大同哪,咱们最多表面敬着你,心里骂着娘,躲着你远远的就是。今日大伙真的是要一起掉脑袋,这是一。其二,我们这些人是死在和记手里,打仗打输了,没甚说的。听说你许大人也是栽在和记手里,算是死在一个题目上。到了地府,也就不分什么锦衣卫九边,都他娘的大明朝的死鬼,来,咱贺人龙敬你一碗!”

    许显纯知道这粗豪汉子出身却是不凡,西北将门贺家出身,少年时就很有名,打起仗来有点疯劲和不要命的劲头,万历年间中过武进士,对将门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加分,现在三十左右的年龄位至守备,说话就能转为游击,一声“将军”的名号是跑不掉的。以贺家在延绥甘肃一带的势力,最终把贺人龙扶到总兵的位子上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惜贺人龙的事业完了,性命也保不住,贺家是有些势力,但贺人龙这一次是被乱兵裹挟逃亡了,贺家的人只恨他为什么不死在乱军中殉国,自己保不住脑袋,还使家族蒙羞。

    这可不是玩笑话,西北将门,不管是麻家还是贺家,或是尤家,张家,其家风要比辽西将门不知道强到哪儿去了。

    整个明末史,卖队友的,捞好处的,见敌就逃,最后反水投降的,十个有九个出身蓟辽。勇猛善战,忠义守法的,十个有九个是西北将门出身。

    贺人龙在历史上出身于万历年间,考中武进士后在延绥入伍当兵,正好洪承畴在延绥镇起家,贺人龙就在洪承畴麾下效力,然后洪一路到总督,贺人龙也升到游击,参将。

    等洪承畴调任蓟辽的时候,贺人龙已经俨然是重将,“贺疯子”之名传扬天下,有贺家派出的武官帮衬,加上内丁和亲兵为核心,贺人龙麾下虽只有几千人,远不及另一个大将左良玉兵多将广,但就实力来说,其和左良玉相差不多。

    杨嗣昌以辅臣身份任督师,以十面张网之策对付张献忠的时候,贺人龙和左良玉都是其麾下大将,左良玉兵马更多,发挥作用不小,但数次突袭追剿,贺人龙更加勇猛善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但到那时朝廷纲纪败坏,军饷经常拖欠不发,对犯罪的文官朝廷绝不姑息,对武将则优容放纵。

    这种法纪的败坏带来的后果远比逼反几个将领更严重,贺人龙在洪承畴麾下时如忠犬一般,打仗勇猛也十分听话,如臂使指,到了杨嗣昌时,虽然杨是督师辅臣,但手段比明末第一流的文官真的是差的很远,没有多久就因为捧贺抑左导致两员大将决裂,后来左良玉不听命令,贺人龙怨恨杨嗣昌耍弄了自己,也开始拒不听令。

    后来几次大事,贺人龙都是坏事的急先锋,到了孙传庭第二次出山掌兵的时候,崇祯终于老帐新帐一起算,下密旨给孙传庭,在大集诸将商议军机的时候,孙传庭出示密旨,斩杀了毫无防备的贺人龙。

    贺人龙现在也是被洪承畴在延绥发觉,并且引为抚标武官,准备大用的得力部属。只是历史在此时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原本贺人龙会跟着洪承畴大杀四方,十几年后才会被处死,现在则是功名未立,又早死了十多年,说起来是相当的窝囊了。

    不过贺人龙本人倒是一脸无所谓,这些要被问斩的武将一个人坐的腰背挺直,而且象模象样的品着酒,他们的酒都是托人从西边带过来的番薯酒,正经的和记出产,杂质少度数高,大冷的脸,人人喝的满脸红光,龇牙咧嘴,甚是满足。

    一个游击拍着腿道“老子算是死在和记手里,不过临走之前能喝这么一大碗烧酒,总算死的不那么憋屈。”

    “算了。”另一个有些醉意的道“老子十一岁就杀人,当时我大父扔过一把大刀,叫老子去砍一个北虏的脑袋,老子砍了十几刀才把人头砍下来,溅了自己一身的血。后来看看,他娘的那刀断了多少个豁口,我大父成心用这朽刀来给老子练胆量……”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他们全部都是将门出身,从小大抵接受过这种血腥的教育,待他们成年了,死在他们手里的北虏或别的什么人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杀人者,人恒杀之,将门出身的人,细数祖宗的功过,死在床上的有一半,死在疆场上叫人砍了脑袋的,也是有一半。

    将门,不光是享受和奴役军户,作威作福,而是要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来。

    在西北将门,这一点还得被人们执行和贯彻着,辽西的将门和贺家,尤家这些将门相比,真是愧死先人。

    这些西北来的武夫不把锦衣卫看在眼里也是有道理的,除非是直属的上司,这些武夫真正看的起的只有更强力的人,锦衣卫不过是皇家的狗,如何能与他们这些守边的猛虎相比。

    许显纯先是有些愕然,接着仰天大笑,大喝了一口烧酒后红着脸道“咱们都算是死在和记手里,这题目不错。唉,等将来张瀚到了地下,咱们一起找他算帐去。”

    “算个鸟毛。”贺人龙一脸郁闷的道“现在打不过,将来能打过?张瀚将来不一统天下,最少也能占半壁江山,开国君主,人家死了没准直接就成了神仙,咱们这些小鬼,还敢去近身算帐?”

    这话也就是在牢房里敢说,并且能说个痛快了。

    。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 
一直在一旁没说话的李实摇头叹息着,他小口饮酒,这酒实在太烈,刑部的人为了省钱,只要犯人没有送来好酒的,一律和记番薯酒对付,李实文人出身,向来讲究饮食之道,如何喝过这般烈酒,但现在可不是挑三选四的时候,一般人犯上刑场,好歹会有三五亲朋友路上设奠酒相送,这是人间最后的礼仪,只要不会误了时辰,押解人犯的也会叫车停一停,好歹给问斩的犯人告别和饮酒的时间。

    李实自知他们已经坏了名声,不要说设酒送行了,估计一路上臭鸡蛋烂菜叶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