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1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迕娴氖杖耄幕共淮怼�

    但你把老鹰关在笼子里,就算每天喂它吃肉,它还是会感觉不得伸展,蒙古分裂太久了,连自己的大汗也做不到令行禁止,如臂使指的指挥各个部落,现在和记却是把草原一统了,各台吉都圈起来,连养鹰都不如,直接把台吉们当猪养。

    现在还给台吉一些特权,估计十几二十年后,老台吉死的差不多了,现在的这些待遇会逐渐取消,直到台吉成为一种无意义的称号,慢慢彻底消失为止。

    和记很明显会在草原推行汉化,汉语教育,汉人的衣着,汉人的住宅,汉人的书,语言,历史,张瀚在这事上十分坚决,不会想着去保留蒙古特色。

    这种特色会使民族始终抱团,不利于大一统的国家,要么融入,要么就会始终有异心异志,所以明安等人心里都很明白,再过几十年可能就没有真正的蒙古人了。

    “这样也挺好。”明安又是呵呵一笑,说道:“我们扑腾过了,失败了,那就认命。实力不如人,就是这样。”

    张献忠冷冷的道:“你们打下襄阳,打下杭州,一直打到崖山,那时我们打不过,没说的。现在你们打不过了,你们当然也没说的。”

    明安坦然道:“我希望能不流血而死。”

    “这个可以。”

    张献忠上前一步,将闭目叹息的周文郁抓过来,准备用腰刀砍掉周文郁的脑袋。

    “袁大人会替我报仇……”

    周文郁话未说完,冰冷的刀锋掠过他的脖子,顿时就切断了大半,他话说不出来,只能瞪眼看着张献忠,鲜血从斩断的地方涌出来,也从口鼻耳等处涌出来。

    “报你娘的仇。”张献忠没斩断,有些烦燥,两手按在刀背上,使劲压了几下。

    血腥味更浓了,一群科尔沁台吉都在一边看着,几个台吉突然晕倒了。

    “没用的废物。”张献忠提着周文郁圆眼两眼的脑袋站起来,还有碎肉和鲜血抛洒在雪地上,看起来触目惊心。

    四周猎骑兵们倒是多半无所谓的样子,他们干这种事也多了去了。

    漠北是怎么降服的?总不会是猎骑兵们跑去和漠北三汗讲道理讲出来的结果。

    少量的新兵则面色苍白,他们多半是从龙骑兵部队调进来的,猎骑兵扩充到了两个团,不可能新兵都是桀骜不驯的土匪性子了,有很多就是普通人,性格有点儿刺头,难管,上司就把他们弄到猎骑兵营来。

    这些新兵也就是所谓的新,最少都服役一年以上了,猎骑兵营不会要纯粹的新兵,骑术不过关根本跟不上队伍。

    他们可能见过血,打过仗,不过看到眼前这样的场面,还是眼前一阵阵发黑。

    “都给咱老子把眼睁圆了!”张献忠提着人头走到一群兵前头,怒吼着道:“汉家男儿也曾经追亡逐北,和匈奴,突厥血战,不斫人头,人家就会来斫你的人头,不敢杀人,便被人杀。新朝将立,是用兵之时,要是一个个见不得血的样子,还当什么兵,建什么功,立什么业?大明不重武夫,咱们新朝当兵才是出路,受人尊敬,地位也高,那些百姓看你们时,想想你们见个人头就是这般鸟样么?”

    这倒是事实,所有的新兵都睁大了眼,努力把内心的不适和反胃的感觉,看着那颗血肉模糊 的人头。

    “很好,”张献忠满意的一点头,抬起被泥污弄脏的黑色军靴,皱眉看了一眼,然后令道:“现在你们开始抬绞架。”

    工具都是现成的,出动了好几百新军将士开抬搭绞架,几个军官凑到张献忠身边,一个军官不满的道:“弄啥弄,刀斫头多好,咱的人能练手,他们死的也痛快,这还得搭架子,拿绳子勒死,踢腾半天,咋想的。”

    张献忠看了眼那群没精打采的台吉,又看了眼不远处那些更多的俘虏,大量的中层军官被挑了出来,有几队龙骑兵押着挑选出来的军官往这边的雪地走过来。

    “他娘的……人不少啊,得多立一些绞架。”张献忠嘀咕一句,扭头对那军官道:“没办法,人家就是要讲究一个不流血而死,这么多好几万的俘虏看着,咱要是把他们都砍了脑袋,别说科尔沁人会不会闹事,上头就饶不了咱们。”

    蒙古贵族讲究不流血而死也是老传统了,其实现在他们都信黄教,以前长生天的时代才讲究这个,人流血而死就上不了天堂,这是老说法,说来也是好玩,杀人可以,还得讲究方式方法,避免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弹。

    一个军政官笑道:“北虏可能是这样想的,打不过我们被处死是应该的,但不能侮辱他们的贵人,也不能叫他们上不了天堂,要是那样的话,会有很多人不满。对我们军司来说,反正是小事,由得他们就是了。”

    这倒也是事实,一群军官都点头表同赞同,对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和记军司还是很大方的,最少不会弄的双方太僵,闹出太不愉快的变故出来。

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脏活() 
军政官说完之后,倒是提起另一个问题“老张,咱们也不向上请示,就擅自把这些台吉和贵人都杀了,这合适不?”

    张献忠咧嘴一笑,说道“上头给我们的命令是咋说的?”

    “彻底歼灭,打击科尔沁分离势力,迫使其回到正轨上来,对俘虏中的冥顽不化者不必姑息,坚决打击,消灭。”

    “什么叫坚决打击,消灭?”张献忠挤了挤眼,说道“还有什么事情比弄死他们更坚决,更彻底?”

    “这倒也是……不过毕竟是一群台吉,还有过百个军官,我就觉得事太大,怕咱们兜不住啊……”

    “你呀,把心放肚子里。”张献忠掏出银盒,先取了一根纸烟,再用银制的引火机把纸烟点燃,吐出一口白烟之后才又道“咱们就是一群干脏活的,命令为什么这么含混不清,就是要咱们尽量把科尔沁的上层诛杀一批。这么做有好几层的好处,第一是震慑奥巴台吉等人,使其再也不敢和东虏还有大明暗中往来,眉来眼去。二来是震慑普通牧民,咱们对台吉都是照杀不误,他们这些算个鸟,再跟着造反,未必能保命。三来就是敲打一下漠北漠南的那些台吉,咱们军司这一年来没啥大动作,就是扩军练兵,维持贸易,大明和咱们翻脸过后,不少台吉蠢蠢欲动,感觉咱们没有了大明内的根基,可能会有所不稳。这当口,科尔沁人敢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咱们不到两个月就歼敌数万,诛数百人,包括明安老台吉在内,这才能震慑的住人心。”

    张献忠叹口气,对众人道“不明白的人可能会说咱老张嗜血好杀,其实他娘的有时候是不得不杀,现在杀几百人,将来就不必再杀更多的人,咱老子才是一片仁心。”

    四周的军官露出要吐的表情,张献忠也不以为意,扭过头哈哈大笑起来。

    不一会绞架立了好几十个,不少腿发软的蒙古人被架过来,天气很好,人们折腾的开始出汗,巴不得早点把这事给了结了。

    一些蒙古牧民领了铁锹在一边挖坑,他们拼命用铁镐破开冰雪覆盖的冻土,然后将大坑越挖越深。

    很多要被处死的人经过挖坑的地方,都是情不自禁的看过去。

    这就是他们的埋骨之所了,更多的人无法行走,只能由猎骑兵架着走。

    “都给我站起来。”绞架一好,明安台吉就是第一个站起来的人,尽管已经是个年过六十的老蒙古人,但这一刻来说他也无愧黄金家族的血脉,站起身来之后第一个走向绞架,并且步伐沉稳,腰背挺直。

    “成吉思汗的子孙,不要畏惧死亡。”明安台吉对身边勉强跟来的人道“能不流血而死,毫无惭愧的去见祖先,这是好事。”

    他环顾左右,不远处冰雪之下似乎能听到河流经过的声音,这里是老哈河,会流向不远处的嫩江,也是科尔沁人牧场的西端,科尔沁草原是东低西高,站在这里眺望远方,似乎能看到绵延不断的草场和大片的牧群。

    明安深深吸了几口气,看着陆续来排队等着上绞架的人群,嘴唇动了几下,终于没有什么可值得再说的了。

    是的,他们失败了,除了慷慨赴死之外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他们也别无选择,根本没有第二条道路让他们选。

    当明安的脖子套上绞索时,他终于说道“这一片土地,从此之后是汉人的了。”

    “好好打理这里,不要糟蹋了。”老头子被套上黑头套时,又说了这么一句。

    张献忠起脚踢开明安脚下的支撑物,说道“放心吧,肯定比你们强。”

    明安似乎闷在头套里笑起来,声音很闷,并且很快他被勒住了脖子,笑不出来了。

    张献忠歪着脑袋看着眼前的情形,这一瞬间他有一点迷茫。从一个陕北穷苦人家的娃子出身,倒走南荡北的小贩,去过山西,关中,四川,他父亲辛苦半生也没有置下一分银子的产业,张献忠也是流离失所,他干过的差事也很多很杂,最终在榆林当边军的时候,他被和记所吸引,半夜投奔之后成了和记商团军的一员。

    然后这两年多时间里张献忠从普通的小兵到营级指挥,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军官了,未来可期,和记就要大举进犯九边,时间应该是春夏之交的时候……这是张献忠判断出来的时间节点,应该相差不多。

    只是在这一刻,这个厮杀汉子有一点迷茫,似乎自己原本的人生不该是如此发展,似乎是什么地方出了错?怎么就模模糊糊的走到了现在这种地步?

    张献忠突然咧嘴一笑,他从上衣兜口里取出银盒,又拿了一根烟出来点燃,在他吐出烟雾时,又一批俘虏中的高层从绞架上落下来,张献忠瞟了一眼,对这样的场面已经不是很感兴趣,他深深吸了口烟,想象着大军进攻长城之南后的情形,也想象着自己可能会一直厮杀到两广或更南的地方,不知道未来的界限在哪里?

    无论如何,更大的舞台和更长远的战事都近在眼前了,风云际会,英雄用武之时,想到未来,张献忠突然大笑起来。

    ……

    “我等愿更换银印。”

    一群皮肤黝黑,身形极度瘦弱,身上披着厚实毛皮衣物土司指挥,从卫指挥到所千户,数十人密密麻麻的跪在大河河边,手中高捧着祖先世代相传下来的银印,做出任由处置的模样。

    张彦升向卢四努了下嘴巴,卢四笑骂了一句,带着人走向前去,将那些银印一一收到手中。

    一路行来,抵达的这个地方就是黑龙江的出海口,据当地的土人称,从江口架小船出海,一两天内就会出现苦兀岛的踪迹,岛上也有为数不多的土人,大明也曾经在岛上颁赐印信,册封土司。

    这些事卢四和张彦升一路行来已经做过很多次了,对这些废弃的银印他们也不会随意丢弃,而是相当郑重的收集起来。

    不光是为了照顾眼前这些土司指挥,千户,百户们的心理,也是有军司的严格命令。

    特林地方的碑石,水道遗迹,还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印信,腰牌,这些是大明曾经在这不毛之地派兵驻所,建立卫所都司,确立统治的证据,哪怕千秋万代之后,银印在,就说明了曾经过往的一切。

    把大明的卫所印信收好之后,卢四开始郑重的将和记商团军印信颁赐给这些土司们。

    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也造成土著争夺地盘的借口,和记的印信基本上也是照大明的官职和范围来,各部落,不管是哪个族的人,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本的官位名称和大体的统治范围,以免造成混乱。

    “多谢天兵上使。”

    接受新印之后,这些土司们开始在地上叩头,冰雪覆盖下的泥地坚硬如铁,这些人也是碰的头皮砰砰直响,一直到张彦升和卢四一起把他们扶起来为止。

    “这里是原本的野木河卫地方。”一个鼻尖冻的发红的文官展开地图,兴致勃勃的道“现在江口被冰雪盖住了,不然的话往我们的南边看应该就是大江所在。”

    卢四走过来道“这样说顺着冰雪一直能走到苦叶岛上?”

    “那不成。”文官道“你们看看就知道了,往外头走一阵就是碎冰浮冰,再走一阵子就是大海,大宽广了,冻不住。”

    张彦升道“听这里的人说,岛夷都是用大树挖空树心制成的小舟往返,拿毛皮珍珠和他们换东西,可是他们也不缺这些啊,所以岛上的人过的很是辛苦,也就是茹毛饮血过活了。”

    文官点头,说道“咱们一路北上,越往北密林越多,动物也多,可是他们手里的兵器少,打猎也打的困难,冬天雪下的太多对他们来说就是白灾,要死不少人……”

    张彦升由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