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日子隐瞒的事情都和吕妃说了。吕妃忙安慰他。

    ===============================================================

    李侧妃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得到了同样的消息,也马上意识到允熥要做皇太孙了。虽然此时再贴过去就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但她并不后悔放过了雪中送炭的机会。当时允熥并不一定能赢,贸然押注风险很大;宫廷之中危机重重,若是没有这份谨慎,她早就死了无数次了。但该贴上去的时候,她决不会犹豫。

    李侧妃叫来文英,叮嘱她道:“从今天允熥回来起,你每天去东暖阁拜访他,风雨无阻,记住了吗?”

    文英不知道为什么母妃这么说,但是出于对于母妃的信任,她点点头,答道:“知道了。”又问道:“那我跟他说什么呢?允熥哥哥去看我的时候,我们根本说不到一块去,每次都是允熥哥哥努力的理解我的话题,应和我。”说着,想起允熥努力应和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

    李侧妃误会了文英的笑容,心想:“他们兄妹的感情不错。”说道:“你不是也读过《诗经》,《世说新语》等书吗?跟他说书上的内容就好。”文英其实不太喜欢,但仍点头。

    娘俩又说了会儿话,李侧妃让女儿走了。但是女儿走了后李侧妃并没有休息,她调动了自己的人手,对吕妃和她的下人进行注意。她跟吕妃相处十几年了,在相处之前她当宫女时也在观察吕妃,她知道吕妃骨子里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现在允炆败局已定,吕妃是有可能做出什么事情来的。‘就算吕妃什么也不做,也要在她身上栽赃,不然我现在投靠过去也是不被重视。’李侧妃想。

    ===============================================================

    允熥回到文华殿的东暖阁以后,刚进阁内,跟随他参加葬礼的王喜就呼了一大口气,说道:“哎今天坐陛下的马车,周围又有那么多人服侍护卫,我大气都不敢出,真是遭罪。”

    留守东暖阁的王进迎上来一边服侍允熥脱衣服,一边说道:“王喜你看你,这高兴的日子说这些干什么!”

    王喜一拍脑袋,也说道:“看我,说这些干什么!”然后整理整理衣服,一个大礼对着允熥参拜下去,说道:“恭贺殿下心想事成,成为储君。”

    王步和王恭跟随允熥时间短,不知道如何跟允熥说话,但是此时也跟着一个大礼参拜下去,“恭贺殿下成为储君。”

    允熥笑道:“还没当储君呢,你们这么大礼恭贺干什么?要是以后当不上储君怎么办。”但是允熥的嘴角也忍不住咧开了。他毕竟城府没有太深,刚才参加葬礼就是反复忍才忍住不在现场笑出来的(要是在葬礼现场笑出来就爽了,估计老朱就要改变想法了)。现在是实在忍不住高兴了。

    王步和王恭听了允熥的话正心里惴惴不安,王喜说道:“哎,这还不是十拿九稳嘛!陛下还会改变观点不成?”

    王进也说道:“殿下,虽然平时我觉得王喜说不出什么正确的话,但是我这次觉得王喜说的挺对的。陛下不可能改变主意的。”

    王喜见到王进发言力挺他,赶忙说道:“殿下你看,我说的对吧。”

    允熥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说道:“什么对不对的,赶紧收拾收拾,还有任务派给你们呢。”

    王喜赶紧停止卖萌,和王进等三人收拾好,走进屋内。

    允熥看他们都进来了,让王步出去看门,别让人进来,然后对王进说:“王进,接下来等皇爷爷正式下命令了,估计要搬家,你整理一下这里的东西,不要搬家的时候手忙脚乱的。”

    王进说道:“我知道了。”

    允熥又对王喜说道:“王喜,你平时就好与其他的太监交际。咱们搬家以后,估计服侍的太监人数要大增,你先列出来文华殿内谁可以留,谁可能是别人的眼线,谁必须赶走。我不要求你写在纸上,也找不着一个识字的人来配合你,但是你心里要有底。”

    王喜领命。

    又对王恭说道:“你以后注意管理衣服,不要被其他人下了手。另外,你平时多帮着王进,王喜他们点儿,以后事情会很多,两个人顾不过来的。”

    王恭高兴地说道:“是,殿下。”

    允熥又对王恭说:“你出去,把王步叫进来,我有事嘱咐,你替他去看门。”王恭领命出去。

    王恭出去的空儿,王进说道:“吕妃那边,还用不用特意盯着点儿?”

    允熥思索片刻,觉得吕妃应该是没有胆量下毒手,但是有备无患,况且王进的提意见的积极性不要打击,所以还是说道:“那你也多注意一下。”王进答应着。

    王步进来,允熥说道:“,王步,你以后注意一下伙食。”王步明白这是自己以后要替代王喜的工作…试毒了,但是这仍是对他的信任,躬身领命。

    允熥说道:“暂时没有其他的事情了,你们退下吧。”四人退下,各自去忙。

    允熥情绪激动,于是翻开左传决定用看左传的方式平复一下心情,但是看了半天还是没有平复下来,他就想大喊一声,发泄心中的高兴,但很可惜不行。

    正在这时,王步进来通报:“文英郡主殿下来了。”允熥开始时不解,但反应过来,这应该是李侧妃要反过来巴结他了。但文英毕竟是自己的妹妹,忙命让文英进来。

    文英像一阵风一样轻快地走进来,对允熥说道:“三哥我来看你了。”

    允熥说道:“大妹妹来了?今天怎么有空上我这来?”他想逗逗文英。

    文英说道:“前几天三哥不是每天都忙到很晚才回来嘛,太晚了我都睡了,自然没有时间来看三哥了。今天白天三哥就在,我自然有时间了。”文英虽然说得很轻松,但是心下想:幸亏我有准备,不然还不知说什么好。

    允熥一笑,这话题就这样过去了。

    文英问道:“三哥在看书?看什么书?”

    允熥举起手中的书给她看,说道:“你看,是左传。你看过不?”

    文英说道:“先生讲过左传,但是没意思,古人的话我也半懂不懂的。世上看左传的人多是附庸风雅,因为世传关二爷看左传就都学,真是无趣。”又想起允熥也在看左传,忙补充道:“三哥,我可不是在说你啊,你不要误会。”

    允熥又被她逗乐了,哈哈笑起来。文英也忍不住笑起来。

    接下来兄妹俩又说了会儿话,文英方走了。允熥跟文英说过话后,心情奇特的平静过来,开始干正事。

第27章 景隆之谋() 
北门桥,是京城中间靠近城北的一个繁华的商业区,有许许多多的店铺,酒家,这其中有一家名叫‘玉泉楼’酒家,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朴素,店面也不大,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人也不多,但是如果你细细观察,会发现所有在这里进出的人,他们衣服的料子都十分的华贵。这家店是京城有名的高消费场所,所有的可以在这里进出的客人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类似于今天beijing的高级私人会所。

    其中有一间包间,坐着三名颇为孔武有力的人在喝酒,又有三名女子在陪酒。但那时的这种地方的女子可不像我们在一般古装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三名陪酒女的动作十分自然,态度十分端庄,不知情的,还以为是那家的大家闺秀,让在场的两名男子十分的不自在,只是在那里喝闷酒,为首的男子每跟他们说一句话,他们都要过一会儿才能答话。为首的那名男子看出他们的不自在了,想到酒也喝了不少,怕喝醉了就没有办法正经谈事情了,所以给身边的女子打眼色,那女子起身说道:“李公子,小女子不胜酒力,怕是要醉了,我再找人陪公子喝酒如何?”说着,退了出去。其他二名女子亦相继退出屋子。

    等到她们出去,那二人马上喘了一口大气,其中一人说道:“我真受不了这地方,浑身不自在。”另一人虽未说话,但表情一样。

    为首的男子就是李景隆,另二人,一人是原神武卫指挥使杨国兴之子,世袭神武卫指挥使杨益,另一人是朱元璋的老乡燕山侯孙兴祖之子,因功封为全宁侯的孙恪。二人都是李文忠的旧部之子,也都与李景隆交好,所以今天被李景隆请过来。

    李景隆笑道:“京城里边儿就流行这个调调,与你们在下边去过的地方当然不同,以后你们多在京城,得适应。”

    先头说话的杨益说道:“我可受不了这样,宁愿去那看起来不那么高级的地方,也不来这儿。”说着,又喝了一杯酒。

    又说笑一会儿,孙恪问道:“今天李大哥叫我们俩来到底什么事情?”

    杨益也问道:“是啊李大哥,叫我们来到底有什么事儿?”

    李景隆笑道:“不急。”说着,拍拍手,走进来一个仆从,李景隆低声说了什么,仆从出去,不一会儿,带进来一名年约四十许,一身标准的泰山派道袍的中年男子。

    杨益和孙恪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在这种地方会看到身着道袍的人。

    那人走到李景隆身边,行了一礼,坐下,一幅标准得道真人的模样。

    李景隆介绍说:“这位是公孙述,公孙先生。公孙先生是我这二年结识得高人,看人论事颇有见解,我深为叹服。为了方便,我在泰山给他办了一个泰山派的记名弟子的身份,所以先生才一身道袍,你们可不要误会公孙先生是道士。”

    孙恪和杨益明白了这个公孙先生怕是李景隆的智囊了,于是也起来问好。不过他爱理不理的(好像所有所谓高人都是这个德性),孙恪不动声色的坐下,杨益看起来要发火,但是看了看李景隆,还是忍了。

    李景隆赶忙救场,说道:“啊,公孙先生不爱说话。”

    又赶忙说道:“今天叫二位兄弟来,就是商量一下如何讨好三殿下。”

    “讨好三殿下?”杨益不解。

    “就算三殿下要当储君了,不是听说三殿下的观点对于武将有好处嘛?”孙恪也说到。

    李景隆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们:“你们的脑子就不能多转个弯儿?三殿下是谁的孩子,先太子妃是谁的女儿?开平王的女儿!”

    见杨益和孙恪仍是不解,继续说道:“现在天下能打仗的武将有多少?并不是就指着咱们几个!现在仍在的开平王旧部,和能打仗的二代武将不少,三殿下要当了皇帝,能不偏向他们嘛!如果不现在就讨好殿下,等将来殿下登基了,咱们几个就会边缘化,不要说打仗的机会,就是现在手里的权利也会失去的。”

    李景隆的观点在这时是有道理的。李景隆打仗虽然不行,但看问题还挺明白的(也有公孙述的功劳)。现在蓝玉案还没发生,并且这个时空蓝玉案未必会发生,还有40%左右的能打仗的将领还在,并不缺厉害的武将。即使是大将之才,除蓝玉,冯胜,傅友徳之外,王弼,曹震,张温,陈桓(明史列传二十)等也可以。另外,可能是因为常遇春死的早,朱元璋借胡惟庸案除掉的武将大多数都是徐达,李文忠等的旧部,反而常遇春的旧部大多存活。所以要是允熥登基后,他们边缘化的可能很高。

    杨益和孙恪也听明白了这个道理,也着急起来,杨益说道:“那应该怎么办?”孙恪也问道。

    其实这里李景隆偷换了一个概念。虽然杨益和孙恪都是李文忠的旧部,但是并不是一定得和李景隆绑死啊!杨益还罢了,实在是和常遇春蓝玉扯不上关系;孙恪洪武二十一年参加了捕鱼儿海之战,跟蓝玉也是扯的上关系的。但是这里李景隆在公孙的指点下,使用语言把杨益和孙恪忽悠住了。所以李景隆见杨益和孙恪入套,心下正暗爽不已。

    然后这时,那公孙先生说道:“依本人所见,蓝雨必然会在三殿下登基之前殒命,当今圣上必然不会允许他活着,避免外戚势力过大;宋国公冯胜,和颍国公傅友徳也是劳苦功高,而三殿下又太年轻,恐有功高震主之忧,当今圣上也必不允许他们活到自己百年之后。”

    这时杨益打断道:“你这老道,叽叽咕咕说了这么多,到底如何才能让我们在三殿下登基之后不受到排挤却不说。”

    杨益听到他说话就烦,但是怕他说的对自己有用就没有打扰,看他说了这么多句话还不进入正题,是以出言打断。

    李景隆忙说道:“怎么跟公孙先生说话呢!”又跟公孙述道歉:“公孙先生,不好意思,抱歉了。我这兄弟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公孙先生当然是恼怒的,但是也不便发作,忙心下安慰自己:“当年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战之前,也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