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

    “这可使不得。”允熥忙走上前,双手扶起允炆,又命宦官扶起马氏,对他说道:“二哥,咱们兄弟之间讲这些虚礼做什么?何况二哥是我的兄长,该是弟弟对二哥行礼才是。”

    “国礼重于家礼,陛下为天下之君,我虽然为陛下的兄长,但也是臣,自然要向陛下行礼,又岂敢接受陛下行礼。”允炆马上说道。

    对于这番话允熥还是很喜欢的,不过还是说道:“哎,这怎么好。不过在宫里咱们私下里见面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如此,就依照兄弟们见面的礼节就好。”允炆推脱几句,也点头答应。

    允熥又叫文奎上前对他爹行礼。文奎建业三年入京在皇家学堂上学,一直没有回过杭州,只是每年过年父母朝贡才能见一面。允炆与马氏每年都入京,也有想见文奎的缘故。

    允炆见到自己的长子还是很激动的,不过克制住了情绪,只是问了问学业;可马氏却忍不住了,一把抱住自己的儿子哭了几声,又连声询问他在京里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下人听不听话,等等。

    允炆撑不住面子,呵斥道:“这成何体统!京里有陛下与皇后照看,岂会缺了文奎的吃得用得!”

    马氏似乎有些怕允炆,闻言不得不放开抱着文奎的手,擦了擦眼泪又对允熥行礼道:“妾失礼了,请陛下恕罪。”

    “母子相沐乃是天性,有何失礼之处?又何必请罪。”允熥笑道。

    他们兄弟又说笑几句,允炆忽然看着允熥身后的一个小姑娘问道:“陛下,这可是敏儿?不过二年不见,已经长这么大了。”

    “不,她不是敏儿。她是梁国公蓝珍的侄女蓝思齐。”允熥笑道。

    “我说呢,长相与敏儿差别确实有些大,一直不敢认。”允炆随即抬起头来对允熥说道:“陛下,来迎接臣,为何带着她来?”

    允炆一直反对将思齐养在宫里,认为对蓝家荣宠过盛了。不过允熥和当年还在世的朱元璋都愿意,他也管不着。但是来迎接他还带着思齐就不妥了吧。

    “噢,是思齐要回家过节,正好今日出宫,弟弟就顺便带她一起出来了。待会儿弟弟还要将她送到梁国公府。”允熥说道。

    “陛下,再怎么说,她也不过是臣子之女,陛下亲自将她送回府邸,不太妥当。”允炆马上说道。

    “也不仅仅是为了送她。弟弟想着今年先后有四位老将军过世,深感当年为大明浴血奋战的老将军愈发少了,所以过年前去拜访一番,路过梁国公府门前的时候将她放下就是了。”允熥解释道。

    既然允熥这么说了,他即使仍然觉得不妥,也没法说什么了,又与允熥说了几句话,拜别允熥,带着文奎向吴王府而去。

    允熥也坐上马车,下令仪仗队返回皇宫,其余的人向洪武街而去。

    思齐也坐在车上,牙齿咬着嘴唇,轻声对允熥说道:“舅舅,是不是思齐在场,让吴王殿下有些不高兴?”

    “他只是太过于守规矩,倒也不是不高兴。”允熥安慰道。

    “舅舅,可是,”思齐欲言又止。

    “不必担心。”允熥摸着她的头又道:“舅舅是不怕这些流言蜚语的。整天顾忌这个顾忌哪个,什么也不必干了。舅舅既然把你养在宫里,就不会在乎别人说什么。”

    “是,舅舅。”思齐点头道。

    不一会儿马车来到洪武街,开到长兴侯耿炳文的府邸门前。允熥留思齐在车上,自己从车上下来,命侍卫去叫门。耿炳文是洪武三年朱元璋封的第一批爵爷,也是现存的唯一一位洪武三年加封世爵的人,资历之高在当今大明无以伦比,允熥来拜访老将,当然要头一个拜访他。

    长兴侯府上的门子一开大门见到叫门的人,就知道是宫里来人,马上恭敬的说道:“见过这位侍卫大人。可是陛下有东西要赏赐给我家老太爷?可有圣旨,是否需要我家老太爷到中庭接旨?”

    “赶快将中门打开,皇上来拜访耿侯爷了!”张无忌伸手抓住把手,又拍了一下说道。

    门子听到这话心里一颤!乖乖,皇上亲自过来了!马上答应:“就开门!就开门!”随即吩咐另外两个门子赶快将中门打开,自己一溜烟跑进了府里。

    两个年纪略小的门子也吓得不轻,一时间竟然楞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张无忌又不耐烦的敲了一下门把手,他们两个才如梦初醒,忙不迭的开门。

    不一会儿,耿炳文带领全家男女老少几十口子人全部穿着正装,来到门口跪下说道:“臣耿炳文见过陛下,陛下万……”

    岂料他这番话还没有说完,允熥已经快步上前将他扶起来,笑道:“老将军不必行礼了。这天寒地冻的,老将军再染了风寒可就不好了。”

    耿炳文知自己虽然现在还没生过大病,但身子也一年不如一年了,若是冻病了也有违皇上的本意,也就没有坚持行全礼,而是又寒暄几句就与允熥一起走进府里,在客厅落座。

    允熥坐在主位,喝了一口茶,笑道:“这是洞庭碧螺春?确实不错。”

    “臣对于茶是没有讲究的,能喝就成,也不管是不是茗茶,这都是臣的儿孙们寻摸来的茶叶。能入陛下的口也是它们的福气。”耿炳文陪笑道。

    “茶叶又不通灵,什么福气不福气的。你也是大明的老将军了,可不能像有些人一样,只顺着朕拍马屁。朕要想将大明治理的好,可不能每天只听到阿谀奉承之词。”允熥说道。

    “是,是,臣知晓了,下次一定改,一定改。”耿炳文忙说道。

    允熥又问他身子现在如何。耿炳文答道:“托皇上的福,臣身子还硬朗,没病没灾的,腿脚也还利落,即使让臣上阵杀敌也不含糊。”

    “这就好。你们这些当年跟随皇爷爷一起南征北战的老将是越来越少了,朕年纪还轻,没了你们的辅佐,遇到战事就心里发慌。”

    “陛下,如今蓝珍等诸将也都显露出了自己的本事,就是臣也自叹弗如,陛下不必忧心。”

    “这可不一样。你们都是经过大战以及逆境的人,现在的这些将领都是一领兵大明就处于鼎盛之时,前后打的几仗也都是占尽优势,即使胜了也算不得太过本事,还需要你们教导。”

    允熥这说的是实话。现在这些中生代将领,即使年纪最大的徐晖祖之流,长大领兵的时候也已经是洪武十几年了,大明早就占尽优势,除打蒙古之外的仗相当于吊打幼儿园小朋友,即使打蒙古只要带兵的将领谨慎也不至于吃败仗;最近的这次攻打安南之战虽然他很重视,但也是以众欺寡,胡季犛又即无官心也无民心,大军必胜无疑。

    但即将开始的对撒马尔罕之战可不同。双方出动的总兵力不会差很多,帖木儿因为战无不胜所以军心士气也高,允熥虽然早先对于此战很有信心,但在确切消息传来后也不免惴惴不安。

    而耿炳文又是大明最为出名的守将,允熥不由得在他面前就吐露出了自己的担心。

    耿炳文也知道他在担心对撒马尔罕之战,待允熥说完后宽慰道:“陛下,臣等也不是天生就会打仗,也是在战火中历练才历练出来的这些打仗的本事。现在这些将领都天资聪慧,必然不会比臣要差。”

    听了耿炳文的话,允熥心情稍缓,正要再说什么,忽然笑道:“瞧朕,说是来探望你的,怎么说起了这些?”随即不再提刚才的话题,改为说轻松的话。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979章 要不要() 
    又与他说了一会儿话,允熥起身告辞。耿炳文不敢留客,只能站起身来送他出府。允熥笑道:“不必了,爱卿虽然身子还硬朗,但也要注意防寒,不必送出门来了。让耿璇来送就好。”

    耿炳文也不矫情,推脱一次就留在了屋里,让长子耿璇代替他送皇上出府。耿璇答应一声,与弟弟们一起陪着允熥向府外走去。

    “耿璇,你现在中军都督府里为都督,为朕将这一府打理的甚是有条理,让朕省了不少心啊。”一边走着,允熥一边问道。

    “启禀陛下,臣在中军都督府里不过是依照规矩办事。”耿璇谦虚的说道。

    “就是依照规矩办事才不易。”允熥叹了口气,说道。耿璇站在一旁,没有搭话。

    允熥也无意和他对此多说,又道:“自从朕即位已来,你一直在五军都督府办差,虽然差事办得不错,朕离不得你,但一直办这样的差事,以后的史书上可就不会有你的名字了。自古以来,指挥将士打仗的将领都有赫赫威名,如卫霍、二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谁知道在他们领兵打仗之时管着太尉府或十二卫的人是谁?”

    “你是朕的藩第之人,朕岂能不照看于你!所以朕决意明年派你出征西北,你可愿意?”

    “臣决不辱命!”耿璇马上大声说道。他身后的几个弟弟听到这话也都十分高兴。

    耿璇早就想领兵出征了,不光是为了自己以后在史书留名,更是出于现实考虑。

    虽然掌管五军都督府这样的衙门也算是位高权重,但武将要显露自己的本事最直观的地方还是战场,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功勋才能有赫赫威名,才能让人服气;若是没有战功,在五军都督府里也坐不稳当。他已经遇到很多在战场上立下过功劳的将领了,或许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这些人对他略带轻视之意。

    并且不仅是他,他的几个弟弟虽然曾在地方任职,但也没有带兵出征过。若是长此以往,他们家有可能就败落下去。

    所以他一直想要带兵出战。但是允熥不知怎么,一直没有让他出去打仗,他也不敢主动去求,一直蹉跎至今。好在皇上终于想起了他。‘这一战我一定要好好表现,立下战功,让皇上知道我还有些本事。’他想着。

    好,那朕就等着爱卿的捷报了。”允熥笑道。

    允熥又勉励耿璇几句,起身上了马车,去往下一座府邸。

    下一座要去的府邸是景川侯曹震的侯府。朱元璋当年先后在洪武三年、洪武十二年、洪武十七年和洪武二十年大封功臣,绝大多数公侯伯都是这三年加封的,曹震也是洪武十二年册封的世爵中唯一一个存在至今的,现在资历仅次于耿炳文。

    去曹震的府邸就没有这么多啰嗦事了。曹震的长子统领上直卫的两个卫,次子尚公主现又在台湾镇当总兵,都是很受信任的差事,他也没什么多余的追求,安心在家养老。

    兜兜转转又去了几家,将所有尚存的老将全部拜访完毕,允熥下令马车开往梁国公府。蓝玉虽然封公爵很晚,但很早就加封为永昌侯,所以府邸的位置很好,从他拜访的最后一位老将的府邸过去还有段时间。

    趁着这点时间,允熥坐在马车上闭目思量。‘这次出征西北,要不要让李须虎等人也都去前线打仗?他们终究是朕的藩第之人,若是一直捆在京里,不仅他们的名声不太好,朕的名声也有碍。但是,他们到底能不能将仗打好?’

    耿璇与李须虎都是他还在当皇太孙时候的东宫大臣,情分不同,一直不重用说不过去;但是他一直很怀疑他们的水准,所以对安南之战无意间就将他们二人忽略了。

    可最近他听到秦松奏报,有很多人议论此事,才惊觉五军都督府里还放着两个东宫旧臣没打过仗呢,再这么放下去可不好,只能想着给他们安排仗打。但又因为怀疑他们两个打仗的水准而迟疑。

    思量半晌,他下定决心:‘罢了,安排给五军副将当副手吧。也算是出去打了一仗。’

    思量已定的允熥表情恢复正常,恰好在此时从车外传来声音:“官家,再有二里地就是梁国公府了。”他低下头去看向思齐,就见到她昂着小脑袋瞅着自己。

    “怎么?舅舅脸上有花?”允熥笑道。

    思齐摇了摇头,只是说道:“皇上虽然是天底下最富贵的人,但也是最忙碌的人。”

    “这是怎么说的?”

    “思齐往日回大伯的府邸里住,虽然大伯也很忙,但每次休沐日都在府里逍遥,也没什么事;可舅舅即使休沐日也很忙碌,过年这么喜庆的日子,满朝文武都休息了,大伯也只是有时请朋友喝酒而已,也不像舅舅这么忙碌。还有,”思齐双手托腮,靠在允熥的腿上说道。

    允熥心说你还没见过皇爷爷工作时候的样子,那才叫忙,自己与他一比差得很远。不过她说的也是事实,天下大概没有官员会比他更忙碌。

    这是当然的么!大明现在基本算是他的,即使算作一个股份制公司他的股份也最多,又不可能这边合着股那边还经营着自己家独资的事业,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