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大宋-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走时,钟浩又想起一件需要在岭南必要注意的事情,于是向狄青禀道:“禀元帅,这防瘴气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便是西军到了岭南,万万不能喝生水,一定要把生水烧开后再喝!这瘴毒很多都会溶入水中,而且岭南湿热,这水有时虽然看着干净,但水中却又很多看不见毒物的!只有将生水烧开了才安全,这点非常重要!”

    这年代的水源还是很干净的,远没有后世那种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河水、井水大都是直接喝的,在北方并没有问题,但是到了岭南怕是不行。因此,钟浩特意郑重的提出这一点。他怕西北的汉子喝惯了生水,到了岭南会依旧不加注意,随意喝生水,那样很有可能造成腹泻、痢疾等疾病,重的还会导致中毒身亡。

    狄青以前也听人说过,在岭南地区和生水容易得病,只是未曾大加在意,此时听见钟浩说得郑重,不禁也是凛然,当下道:“文轩说得,本帅理会的,到时南下,一定严禁战士们喝生水!”

    事情说完了,钟浩便起身向狄青告辞——

    狄青笑道:“某今晚并无要事,正颇有谈兴,文轩不必着急告辞!”

    钟浩还真不觉得自己除了这条陈外,还真没有什么好和狄青这一军元帅聊的。不过狄青人家这一军元帅都如此说了,自己自然不能再告辞离去。狄青对钟浩已经很客气了,现在连本帅的自称都变成某了,可见对钟浩还是很随和的。

    “末将遵命!”钟浩当下恭敬的道。

    “某不是说了,在某面前不用拘束。你也别自称什么末将了,以表字自称便是,听着也不那么生分。”

    “文轩遵命!”

    这狄元帅可是一直是以治军严格著称的,一直威严治军,是以钟浩一直谨守本份,不敢逾越。没想这狄元帅却对自己这么随和,倒是朕让钟浩有些受宠若惊。

    狄青微笑着开口道:“文轩当真是文采无双,那首《满江红》读来酣畅淋漓、真是痛快,某当是喜欢不已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当真是令人向往。”

    “文轩只是一介无用书生,也就纸上谈兵发泄一下情绪罢了!若是大宋当真有人带兵能‘踏破贺兰山阙’,那也非元帅您莫属!”

    狄青听了钟浩的话,不禁双目泛起了一片向往的神色,不过片刻之后,却又苦笑着摇摇头道:“虽然此事确实令人向往,但就算大宋真能有朝一日‘踏破贺兰山阙’,也绝对不可能是某来领军。更何况,“踏破贺兰山阙”之事谈何容易啊!”

    狄青想道:若真是大宋有人能带兵‘踏破贺兰山阙’,那这就是灭国之功了。在大宋,由自己这样一个武将,带兵进行国战,怕是绝无可能的。这次南下平叛,官家委任自己全权负责,总管两湖、两广事宜,已经是承受了莫大的压力了。日后若是真要同西夏国战,也是由像范仲淹、夏竦那样的文帅来统领。就算官家想要用自己为帅,也不可能抵挡住文臣们的压力。估计让自己这一个武将全权负责国家一隅的平叛战事,已经是文臣们能够承受的极限了。

    钟浩见狄青一提起这事情来,竟然有些意志消沉,不禁也是有些后悔,自己没事为啥非得说只有狄青才能带兵“踏破贺兰山阙”啊!这不是正戳到他的痛处嘛!虽然大宋真要和西夏国战,狄青绝对是最合适的统兵人选,但是钟浩也知道这事儿是不可能的。大宋那些文臣们,必定抱着祖制和传统,拼命的防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当下钟浩只得强自安慰狄青道:“元帅放心,以官家对元帅信重,既然这次能够顶住压力,令元帅总揽两湖、两广之事,到时若是真要和西贼决战,那这统帅之职,也定非元帅莫属,官家定然心中有数!”

    狄青摇摇头苦笑道:“官家对某之恩重,某粉身碎骨难报,不过这事儿,怕是也不能完全由得他啊!”狄青是深深的知道大宋文官们的力量之强大的。

    钟浩心道:这和西夏国战还是没影的事情,如今便纠结这事儿,怕是没多少意思,没来由的弄得两人心情沉重。

    当下,钟浩忙避重就轻的道:“呵呵,这和西夏国战,还有‘踏破荷兰山阙’之事,怕是还遥遥无期。元帅也不必纠结,到时定然车到上前必有路,官家说不定自有办法,咱们现在没有必要想太多!”

    狄青听了钟浩的话也是忍不住道:“哈哈,是某太着相了,遥不可及的事情也能为之纠结,实在是令人汗颜。如今岭南的侬智高还没平定呢,咱们说得事情还很遥远呢!”

    钟浩点头,表示赞同。

    待了片刻,狄青又另外找话题和钟浩聊道:“明年便是大比之年,文轩文采风~流,这次随军南下,难道这次不准备参加这次大比了?这一科错过了,怕是一等,又是要等上三、四年啊。”狄青虽然是武将,但是也知道在大宋若是真要得到广大世人的尊敬,还是文官更容易做到。说到底,大宋是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狄青对钟浩很是欣赏,自然也是希望他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钟浩听了狄青的话,不禁心下有些感动,狄青看来还是很细心的,这是真心希望自己能有个好前程啊,当下道:“回元帅,文轩此次还是想要参加大比的。这侬智高在元帅面前,怕是弹指间就会灰飞烟灭。到时等平定了侬智高,文轩再赶往东京应该是可以赶到的!”

    大宋驿站制度和官道系统都很发达。就像侬智高攻破邕州的八百里急报,那些红旗使者只要八天便能从岭南将消息传递到东京城。当然,若是像八百里急报的红旗使者,那样到驿站换马不换人,一路基本不作多少休息的八天到东京,钟浩觉得自己等不到东京就会吐血而死。不过就算八天到不了,钟浩觉得要是有官方勘合,用上驿站的驿马,半个多月的功夫,应该就差不多能到的。

    钟浩记得历史上狄青是在正月便结束了对侬智高的战斗的。狄青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一战而定侬智高叛乱,这事儿后来都是有戏文的,钟浩自然是知道的。“锁厅试”是在明年二月中旬举行,自己应该还是有时间赶到的。

    当然,如今会不会还会如原先的历史上那样,钟浩并不敢保证。

    不过钟浩对这“锁厅试”,本就没抱太大的希望,就算赶不上,也无所谓。

    钟浩甚至隐隐觉得,赶不上或许还是件好事儿,自己如今凭借那几首剽窃的牛比诗词,到哪都被人认为是大才子。若是这“锁厅试”自己考得太差,这不但考不上进士,反而让自己的才子身份露馅,那反而不是件好事儿。虽然自己可以找理由说是因为自己这两年军务繁忙,耽误了学业,但到时总是尴尬。

    狄青听了钟浩的话,不禁微微一笑,开口道:“你小子倒是对本帅有信心。这打仗的事情,谁有把握说是一定能速战速胜!若是侬智高敢于和本帅野战决胜,本帅倒是有速战速决且速胜的把握,可是就怕他龟缩城内,坚守不出啊。若是陷入逐一攻城的战局,那可将是旷日持久的苦战!只是这邕州怕是就得攻打很长时间啊,这邕州可是岭南重镇,城高墙固,不是那么好攻打的!”

    钟浩道:“那就想办法,让侬智高骄兵自大,敢于出城与我们野战决胜。”

    狄青听了,笑道:“文轩倒是与某的想法不谋而合。文轩可有什么好主意,能让侬智高敢于出城,寻求与我们野战?”

    这个真没有,钟浩连侬智高军的面都没见到呢,说有好主意,怕是连自己都不信啊!

    不过要是一点主意也没有,也显得自己太没价值了,当下钟浩还是泛泛的道:“或许可以佯败几阵小规模的接触战,让侬智高对咱们西军慢慢起轻视之心。当然,这事情还是要等到了岭南之后,再具体作计较。”

    狄青刚才也是随口一问,毕竟还没跟侬智高军接触呢,谈什么诱敌之计,确实有些早了。听了钟浩的回答,不禁点点头,开口继续刚才关于“大比”的话题。

    “文轩你放心,就算不能与侬智高军速战速决,倒是某也会特批你可以回京城参加大比!”狄青打算倒是随便给钟浩安排个需要回东京的任务,让他可以回京城顺利参加“锁厅试”。

    虽然钟浩对这参加“锁厅试”,并不是那么迫切,但是狄青这安排确实是很为自己着想了,钟浩还是非常感激的。

    当下,钟浩诚恳对狄青道:“文轩谢过元帅!”(未完待续。)

第二一一章 履霜曲() 
“据说文轩是范公举荐为官的?”狄青问钟浩道。

    这年代,举荐人和被举荐人,是有着千丝万缕的扯不断的联系的。也正是因为钟浩是范公这个自己平生最佩服之人举荐,狄青才对钟浩颇有欣赏和亲近之意。

    “嗯,正是范公和富公、欧阳公一起举荐的小子,可惜范公如今已经……唉!”说起范仲淹,钟浩不禁有些心中沉重。虽然钟浩只是与他有过一个月的接触,可是范公对自己的言传身教,一直让钟浩受益匪浅。钟浩对这位可敬的老人,一直心怀无限敬意。

    狄青见说到范公钟浩一脸悲戚的模样,自己不禁也是有些伤怀,他想起了范公对年轻时的自己的器重和爱护,若是没有范公的器重和提拔,自己绝难到如此成就。

    狄青想了想,从书案上拿起钟浩进帐时,他正在看的那本《左氏春秋》,递给钟浩道:“这本《左氏春秋》是当年在延州时,范公赠予某的。范公希望某能读春秋、明事理、正是非!十几年来某一直收藏着,已经翻阅无数遍了,如今便送给文轩你吧,到时看到这册书,你也算是对范公有个念想!”

    自汉朝开始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以来,《春秋》一直便是儒家至典,文人们都认为读《春秋》可以明事理,辩是非。

    据传孔子写《春秋》的目的就是要原始察终,见盛知衰,惩恶扬善,拨乱反正。为达此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一部《春秋》不仅是史书,更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对每个事件和人物,在记述时都有褒贬在其中。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或是“微言大义”。

    可也因为他简练,后人读起来太有难度,各种各样的理解都有。为了世人能够更好的读懂《春秋》,于是后来便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左氏春秋》便是这些“传”中,阐述和解释最接近孔子意思的“传”之一,也是其中最为有名的春秋传书之一,和《谷梁传》、《公羊传》合成春秋三传,是儒家认定的对《春秋》补充、解释和阐发最为到位的三本“传”。

    《左氏春秋》又***秋左氏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据说和孔子同为鲁国人的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孔子著作《春秋》的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左丘明对孔子极为佩服,也对《春秋》研读极为深刻,于是便有了对《春秋》进行阐释和补充的《左氏春秋》。这《左氏春秋》也被认为最为接近孔子所著《春秋》中的意思的“传”。

    钟浩见狄青竟然要把范仲淹送给他的那本《左氏春秋》转赠给自己,不由忙推辞道:“此书乃范公赠予元帅的,文轩不才,愧不敢收!”刚才狄青自己都说了,这本《左氏春秋》他自己十几年来一直手不释卷,钟浩如何好意思要。再说,自己对这种晦涩艰深的儒家经书,也实在看不下去。

    狄青郑重的道道:“这本《左传》,是十几年前范公赠予某的,那时某正在范公帐下听命,那时某还很年轻,刚及而立之年。范公赠予某这本书,是希望某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坚守本心,立定做人。某自问这些年来,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俯仰无愧,对得住自己本心。如今便赠予文轩吧,希望你以后能够从中学到点什么!当然,文轩学问深厚,这《左传》或许早已熟读,那你便当做一个对范公的念想也好!”

    钟浩当下不再推辞,伸手接过那本《左氏春秋》,虽然自己不认为从这书里能学到什么做人的道理,但正如狄青所说的,留着做个缅怀范公的念想也好。

    “谢元帅赐书!”

    狄青摆摆手,示意钟浩不用客套。他把这本书赠予钟浩,是真心的希望钟浩以后能成为一个想范公那样的大宋文官,能为大宋多做一些实事。钟浩本身文采无双,又得到富相公等人的赏识,钟浩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