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与徐晖祖的关系还行,不过他与徐增寿的关系更好,所以即便是徐晖祖要上朝不在家中,仅仅只有徐增寿请假在家朱棣也去魏国公府了。
徐增寿把朱棣夫妻迎进府里,分宾主落座之后双方就亲热的聊开了。从北平的趣事聊到京城的趣事,宾主尽欢。
他们这种人物聊天自然是不可能仅仅是说些趣事的。不一会儿,徐妃说道:“四弟,三妹妹可在家?”
徐增寿说道:“当然在家。陛下都让我们家准备三妹出嫁的事情了,以大哥的性子怎么可能还让三妹出去玩?”
徐妃笑道:“那我去和三妹妹说说话。以后出嫁了随着安王分封到地方上,我能见到她的时候就更少了,趁着她还在家的时候多说说话。”说完,徐妃就去了后院,也没等徐增寿的回答。
朱棣却心下了然:徐妃这看似鲁莽的行为是给他与徐增寿单独说话的机会呢。
果然,等到徐妃走了,徐增寿明显有松了口气的感觉。
然后徐增寿又随便聊了几句,就问道:“陛下可说了把你封到什么地方去?”
朱棣答道:“还没有说,我稍微试探了一下他也没有反应。陛下应该还不至于听不懂我的暗示。”
徐增寿愤愤然的说道:“怎么还不给你实封?我看他是不想给你实封吧,一辈子守着大明的北大门。”
朱棣反而替允熥辩解道:“也不能这么说。咱们大明旁边能封出去的地方也没有多少。西域封出去了,辽东封出去了,缅甸封出去了,连海外的地方都封出去了,也不好找地方再实封了。”
“再者说了,一直给大明守着北大门,驻守北平也不错。这本来就是父皇给我的责任嘛。”
其实朱棣心中也纠结。按照允熥目前的架势,在分封的话一定是很偏远的地方,朱棣其实也不愿意去太偏远的地方。在他看来,辽东非常不错,可惜封给别人了,并且朱松封到开原是朱元璋还在的时候就决定的,他也不能因此有什么意见。
所以朱棣也纠结。他其实不愿意离开北平,但是北平又基本不可能实封给他。降低要求的话附近地区也行,但是辽东、辽西、大宁都有人,他也够不到了。
并且朱棣今年都四十岁了,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活多久,到了一个新地方没准连局面还没有打开就故去了,那还不如在北平待着呢。
徐增寿缺没有猜到朱棣的心思,继续说道:“依我看,陛下是知道你本事大,怕你实封出去以后就不听号令了,所以一直不封你。”
朱棣心中一震。他还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道衍不知道为什么,也从来不从这个角度分析问题,所以朱棣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话。
然后不谦虚的朱棣马上就觉得徐增寿的话未必没有道理。他自认为还是很有本事的,处理事情还在允熥之上,所以允熥忌惮他一直不给他封也是可能的。
不过朱棣并未就这个问题继续说话,徐增寿也知道他其实说的有些过了,就是关系好也不能随便聊这样的话题,于是也打个哈哈就聊起了别的。
===========================================================
魏国公府后院,徐妃正与自己的三妹妹和四妹妹在一起。
徐妃本来只是来找她的三妹妹徐梦羽的,但是自从允熥下令让徐家准备嫁人的事情之后,本来十分跳脱不爱在家待着的老四徐妙锦也改为在家陪着三姐渡过婚前最后的时间,所以她们三姐妹就撞到了一起。
实话实说的话,其实徐达本名徐菲絮的大女儿与自己的三妹、四妹都是不怎么熟悉的。她出生于至正二十二年,而老三徐梦羽出生于洪武十五年,这一年她已经跟随朱棣就藩北平了,之后也顶多两三年回京一次,女儿又不像儿子可以出去办差练兵,所以徐菲絮与徐梦羽其实也没有见过几次,其实是陌生的很。
而徐妙锦更是出生于洪武十八年,与徐菲絮就更加的不熟悉了。
但是徐菲絮却是非常富有亲和力的,说了没一会儿的话,就已经与两个妹妹十分熟悉了。
徐菲絮与她的三妹笑着说道:“梦羽,你可就要出嫁了,现在的感觉如何?”徐梦羽害羞着,不说话。
老四徐妙锦说道:“大姐,你就别打趣三姐了,她这段日子可是忐忑不已。”
徐菲絮笑道:‘有什么可忐忑的?是怕安王的品行不好?你应该听辉祖说过了吧,安王为人不错,我也见过几次,沉稳的很,挺不错的。’
不过徐菲絮也知道这个话题不宜多说,两口子过日子的事情是说不好的,虽然她觉得安王朱楹不错,但是她也不太了解这个三妹妹的喜好,要是她们婚后过得不如意,自己在这里说的太多还有可能让三妹埋怨自己,所以忙转移话题。
徐菲絮于是对着四妹徐妙锦笑着说道:“也好,那就不说三妹妹的事情了,说说你吧。”
“妙锦,你今年也十五了吧,就是辉祖不着急把你嫁出去,但是现在也该在寻摸人家了吧?青年才俊可不多,你的身份又不能低嫁了,现在是该寻摸寻摸了。”
徐妙锦虽然平素是胆子不小的,但是谈到自己的婚事也是很害羞的,闻言低头不语。
徐梦羽其实在徐菲絮来之前已经被徐妙锦打趣了一阵了,这回可是有机会打趣徐妙锦了,马上笑着说道:“大姐,大哥确实是在为妙锦寻摸人家呢!”
“不仅京城的勋贵家庭被琢磨了个遍,就连那些世袭武职的人家也被一一探寻过了。”
徐菲絮对着徐妙锦笑道:“哦,辉祖对你的事情还是很上心的嘛!”
徐妙锦更加害羞,低头仍然不说话。
徐菲絮接着说道:“我们家四妹妹这么好的人,容貌出众,又及其聪慧,不管嫁到哪家都是他们家的福气。”
徐梦羽笑着接着说道:“大姐,你在北平可不知道,妙锦可淘气了,虽然才貌双绝,但是估计娶了她的人家会很伤脑筋的。”
“洪武三十年的时候,妙锦竟然就带着四个随身的侍女偷偷溜出府里,要独自去老家。当时大哥看到她的书信的时候差点儿没有气晕过去。马上就派人出去找,还让四哥亲自追寻。后来等到妙锦回来的时候还恨恨地惩罚了她一番才罢。”
徐梦羽还想着接着往下说,这时徐妙锦辩解道:“我那不是从小一直没有回过家乡,所以想回去看看嘛。谁让大哥总也不带我回去的。”
“并且路上一点也不像大哥、三哥他们说的可怕,我一路上所遇到的所有店家都是非常好的。再加上妹妹还算聪明,所以不是平安的回家了吗?干嘛等我回来了大哥还那样责罚我!”
说到这里,徐妙锦大概是想到了徐晖祖对她的责罚,脸上浮现出了气鼓鼓的表情。
徐梦羽马上说道:“你快拉倒吧。除了你在京城吃饭的那个店家是你自己运气真的很不错没有遇到黑店,之后的店家都是四哥提前安排好的!”
“就在你从京城的那家店吃完了饭要出城的时候,四哥就现你的踪迹了。不过四哥没有把你抓回去,而是调动人手,在从京城到凤阳的这一路上所有的店家都提前派了人手,以防止你出事。”
“不仅如此,你当时有没有现你走的这一路上路过的人太多了?那也都是四哥提前安排在路上护着你的。并且四哥知道你还有些小聪明,轮番的换人看护,就是怕被你现。”
“就是在四哥安排的这一路看护下,你才平安的到达凤阳的,要不然你怎么可能到得了凤阳?”
“并且四哥为了陪你做戏这一路,回来之后可是被大哥恨恨地一顿教训。大哥当时还说,四哥的一番举动连先帝和皇太孙殿下都惊动了。先帝还特意把大哥叫进宫里问怎么回事。”
“还据大哥说,当时先帝听了大哥的解释倒是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表情,但是当时皇太孙殿下的表情惊讶极了,嘴张开以后半晌没有合拢。就因为你的事情,让殿下都那么惊讶,你说你给咱们家添了多少事吧。”
徐菲絮与徐妙锦都听得呆住了。徐妙锦呆了半晌,说道:“那为何当时不跟我说?”
徐梦羽说道:“事情已经生了,当时看你挨了训斥以后认错态度也挺好,大哥于是就没说,也嘱咐我们不说。毕竟当时你年纪还小。”
徐妙锦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现场一时间没有了说话声。
徐菲絮感觉气氛尴尬,马上出言调节气氛。她在北平这些年也历练不少,几句话把话题转向了别的方向,屋子里的气氛又好了起来。
三人又说了说给徐妙锦挑夫婿的事情,徐妙锦虽然红着脸不说话,但是也一直支着耳朵听着,又让徐菲絮好一番打趣。8
第338章 出嫁与江浙()
过了一会儿,徐菲絮看着时候也不早了,就告辞离去了。 不过她还没有走到二门处,就遇到了下班回家的徐晖祖。
她们姐弟的关系很不错,站在一起聊了几句,要不是现在确实是时候已经晚了,没准会多聊一会。
最后徐菲絮提到:“辉祖,妙锦的婚事你还是多上心。”
徐晖祖说道:“哎,我也没有不上心,但是现在京里年纪合适的勋贵子弟我没有看得上眼的,都配不上妙锦,低一等的又身份不合适。大姐你们三个都是王正妃,总不能把妙锦嫁到普通人家去。”
徐菲絮也知道徐妙锦的婚事不好决定,所以只是说道:“你多废废心吧。北平倒是有几个人不错,可惜也是身份太低了。”
徐菲絮又说道:“你可是见过你姐夫了?”
徐晖祖说道:“自然是见过了,不过我这风尘仆仆的也不好多说话,就先回后院换一身衣服再去前院。”
徐菲絮心下明白,徐晖祖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不愿意与朱棣多接触也是真的。朱棣是藩王,他们家是大明最顶级的几大权贵之一,虽然现在允熥看起来是个大度的人不忌讳这个,但是皇帝的心思还是不要乱猜,谨慎一些最好,所以徐晖祖一直与朱棣接触不多。
徐菲絮又与徐晖祖说了几句话,出去了。朱棣此时也已经与徐增寿说完了话,然后婉拒了徐增寿与换完衣服赶来的徐晖祖留饭的请求,与徐菲絮一起走了。
在路上,徐菲絮与朱棣说道:“与我四弟说了什么有用的事情没有?”
朱棣说道:“主要就是京城生的一些事情,邸报毕竟是干巴巴的文字,不如徐增寿说的清楚。至于其他的,还是没有什么。即使在京,徐增寿也完全不知道允熥下一个有可能实封的地方会是哪里。”
“看来,想毛遂自荐是不成了,连地方都不知道,怎么毛遂自荐?等到知道了,咱们又在北平来不及反应,还是等着吧。”
朱棣不愿意就此事多说,忙转移话题说道:“你听徐晖祖说了为什么允熥让徐家准备你娘家三妹的婚礼的事情了吗?”
徐菲絮忙说道:“没有,他完全没有和我说,你快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
徐晖祖与徐增寿送走了朱棣夫妻,返回大堂以后,徐晖祖对徐增寿说道:“赶快预备着徐梦羽的婚礼吧。”
徐增寿说道:“怎么?他还真的不顾孝期就让安王成婚了?”
徐晖祖坐下,说道:“你今天没有去上朝,因为燕王要来的事情估计也没有出去吧。今日陛下已经在上朝的时候决定了,从明日起,皇室宗亲、文武百官斩崔服只服一年,若是心中仍然悼念过世的父母可以自己在家哀悼,但是不影响为大明尽忠和婚嫁。”
徐增寿也坐了下来,但是讽刺的说道:“他自己做的决定,却让安王第一个践行。他自己倒不会有太多的非议,毕竟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以日易月,倒是三妹夫却会遭受非议。”
徐晖祖说道:“也不会像你说的这样。陛下下旨,安王还能不遵从?大家也都知道。”
“别说这个了,陛下已经让钦天监选黄道吉日去了。他们的六礼也已经走了一多半了,要不是先帝突然驾崩去年就已经举行婚礼了,估计六月底七月初就该举办婚礼了。”
“嫁妆什么的早就准备好了,可是其他的你也多费费心。”徐家虽然是徐晖祖是家主,不过日常家里边的事情打理都是徐增寿来办,所以徐晖祖嘱咐徐增寿。
徐增寿虽然对于允熥让这么早的举办婚礼很不满,但是对于自家妹子的婚礼还是很重视的,闻言也说道:“知道了。”
徐晖祖又与他说了几句婚礼的事情,最后说道:“增寿,你以后还是远着点儿燕王吧,咱们家与燕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