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晃跹怯锌赡芑竦煤昃庖欢杂诨实酆箦此底钗呒兜娜儆坪拧�
但是他们看着允熥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和熙瑶一脸心安的表情,谁敢上去提醒?只能由他们去了,然后侍卫们把守住所有的方向,保证不让其他人看到。
不过这样一来允熥和熙瑶的视线也就被遮挡住了。熙瑶有些奇怪,然后感受到了她的右手好像还握着另外一只手,顿时明白过来,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忙松开了抓着允熥的手。
允熥轻声笑了笑,也没有执着于抓回熙瑶的手。这毕竟不是宫里,允熥也害怕自己和熙瑶明日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称号。
走到了灯会的地方,熙瑶一看从前就来过,说道:“夫君,灯会晚上最好看吧,现在还差一点儿。”
允熥回道:“当然是晚上最好看,可是……”
他话并未说完,不过熙瑶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要说这灯会自然是晚上最好看,可是允熥身份特殊,继位之前还下午溜出来看过晚上的等会,可是继位之后就不敢了。
熙瑶带着允熥在灯会四处走动,不时指着某个卖花灯的人说“这个人我从七岁到十五岁每年都见过,只不过比这年轻一些,没想到还在这里卖花灯。”
熙瑶当然不只是看,也买,并且买的很多。或许是这里勾起了她的很多童年回忆,平时稳重的熙瑶也变得孩子气起来,不时和从前见过的老卖家说几句话。
你还别说,长相差不多的姐妹花很少见,熙瑶今日又打扮的和未嫁之前差不多,只是发髻不一样了,所以记得她的人还不少,很多人都打听:“你那个姐姐或者妹妹呢,怎么没和你一起出来?”
熙瑶也不知怎么回答,就没说话,不过大多数人马上恍然大悟:“你们都已经嫁人了,自然不方便一起出来。”
还有很多人在他们离得远些了以后互相谈论着:“你说这姐妹二人长得如此相像,就是入错了房估计也认不出来吧。没准真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呢。”
他们以为允熥夫妻听不到,允熥夫妻也确实听不到,但是还有侍卫在四周分散护卫啊!所以就有侍卫听到了。
不过侍卫也没敢把话和允熥说,只是狠狠地瞪了那几个人一眼,心中暗想:‘回头有你们几个好看。’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允熥晚上还有事情,他们夫妻二人就打算返回了;但是就在他们要出去的时候,熙瑶听到一个疑惑地声音:“瑶儿?”
熙瑶马上侧头,就见到了自己的兄长薛熙冉、嫂子魏氏,和弟弟薛熙扬。
允熥也转过头来,见到是他们几个,马上对看着有些激动地熙瑶说道:“别喊!”又吩咐了身边的侍卫几句,然后带着熙瑶来到了附近的一间酒楼中,要了一个隔间。一路上,熙瑶都魂不守舍的,想着你的兄弟。
不一会儿,煕冉带着妻子和弟弟走了进来,刚想要行礼就被允熥拦下:“不必了,你们兄妹见面的时候也不多,就不必行礼了。”
允熥随后站起来,对熙瑶说道:“我在外面等你。”就走了出去。
煕冉想说话,但是还没等他说什么,熙瑶首先说道:“大哥,好久不见了,……”
熙瑶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的兄弟了,话有很多,她又知道时间不多,所以又急又快的说着,煕冉和煕扬有时候都没有回答的机会。不过熙瑶看起来只是单纯的想和自己的兄弟说话,对于他们是不是回答了不怎么在意。
过了一会儿,煕冉才捞到机会问道:“大妹妹,陛下今日带你出来逛灯会?”他到现在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熙瑶红着脸点点头。
煕冉顿时有些感慨:“陛下对你真是,”他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宠爱?
煕扬也趁机问道:“大姐,二姐呢?没有一起出来?”
“怡儿留在宫中看家。”熙瑶摸着煕扬的头,笑着说道。虽然现在煕扬已经比她还高了,但是在熙瑶心中,他永远是那个小小的小男孩。
他们又互相说了几句,煕冉嘱咐道:“瑶儿,就算是陛下宠爱你,你也要做好皇后的本分,不要恃宠而骄。”
熙瑶点点头说道:“我知道,父母也嘱咐过我多次。”
之后煕冉带着妻子、弟弟首先走出来,对允熥行礼之后走了。熙瑶整了整头发,又擦了擦脸,走出来跟着允熥一起返回皇宫。8)
第467章 幕后台前()
在回去的路上,允熥说道:“平日里你也确实见自己家人时候少了些。从下月起,每月十五许岳父、煕冉、熙扬兄弟入宫觐见,不必再每次都报我。”
允熥对于熙瑶的感受很能理解。这并不是感同身受,他只要想一想自己在亲征路谢之乱时对家人的思念就理解了。
所以允熥决定放松对于熙瑶父亲和亲兄弟入宫的管制。当然,仅限于父亲和亲兄弟。
“谢陛下恩典。”熙瑶十分高兴的就要跪下谢恩,脑袋一转已经屈膝半蹲了才发现自己此时还在大街上,忙止住。不过她还是又道:“臣妾谢过陛下。”
“你我乃是夫妻,不要总说谢字。”允熥说道。
不一会儿他们回到了皇宫,留守宫中的太监王喜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皇帝皇后同时出宫微服,这要是出了一点什么纰漏他就是万死莫属了,即使他其实影响不了允熥的决定。
王喜凑过来一边对允熥诉说着自己的后怕,一边说道:“陛下,今晚的宴饮已经准备好了,人也都入宫了。”
允熥点点头:“让他们再等一会儿,先上一些甜点,朕换一身衣服再过去。”
之后他们回到坤宁宫,允熥在熙瑶的服侍下换了一身常服,去了那个位于乾清宫内,今晚他宴请了一些人的小宫殿。
……
……
此时这间殿阁之中,七八位年纪都已经不小了的书生模样的人正坐立不安的待着,虽然身旁的桌子上摆放有点心,但是大多数人一口未动。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一个已经年过花甲、满头白发的老人就淡定的坐在椅子上,不时拿起身边的点心吃着。
他旁边另外一位年纪也不小了的人呵呵笑道:“罗兄,都这个岁数了还吃这么多的甜点,也不怕贵公子所说的糖尿病?”
被称之为罗兄的人也笑道:“我也认识过不少名医,从来没有听过什么糖尿病。况且就算是真有糖尿病又如何?我今年已经六十六了,也没几年好活了,也不用害怕。”
他们两个平静的人这样平静的聊天,其它坐立不安的人终于忍不住了。一人说道:“贯中兄,玉朝兄,今日陛下召见咱们,你们两个就丝毫不紧张?”
“虽然平日里王爷贵公子也召见过咱们,但是一个王爷如何可以与皇帝相比?”
平静聊天的二人就是罗贯中与吴玉朝了。其它人也都是允熥这二年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专业编写剧本话本的人,搁在后世就是全国著名受人尊敬的剧作家、作家、编剧等。
罗贯中听了这人的话,即不生气也不辩白,只是说道:“过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然后他还与吴玉朝相视一笑。
那人有些生气,正要再说,就听到门口有人通传:“陛下驾到!”
这下子,不管刚才是坐着的还是站着的人都站了起来,紧张的整理衣服和帽子,生怕有一点点的不恭之处。就连刚才十分淡然的吴玉朝和罗贯中也颇有一些紧张,双手不经意的抓住了衣服下摆。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皇帝常服的人走了进来。他们马上跪下说道:“草民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一个声音从他们身前传来。
他们又跪了跪,之后才站起。不过有人马上暗想:“这个声音怎么这么熟悉?”
他们都站起来之后,也不敢过于放肆的抬头看皇帝的脸,只是稍稍扫了一眼。但是就这一眼,有人就顿时呆立在了原地。即使是那些表面上并未呆住的人心下也非常惊讶,心思转的最快的张耳转过头偷偷看了一眼罗贯中:“原来如此,所以他才不会像我们一样紧张。只是,吴玉朝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允熥对于那些呆呆的看着他的人也并未责怪,自己坐了下来然后笑道:“怎么,不认得朕了?”
认得,怎么会不认得?虽然这半年多的时间他们没有见过允熥,但是之前几乎每个月都要见他一次,怎么会不认得。只是这个已经认识了两年多的人忽然变换了一个更加尊贵的身份,他们一时之间无法接受。
‘怪不得从八月以后就没有见过那位贵公子,当时我还以为是跟随着陛下去亲征了,原来王爷贵公子就是陛下。’马成想着。
允熥有些享受他们的反应。允熥现在身份贵重,轻易不会在民间之人面前显露身份,也基本没有‘扮猪吃虎’的机会。而允熥一直以王爷的身份在这些‘御用作家’面前露面,今日是首次以皇帝的身份召见他们。他望着这些目瞪口呆的表情,很享受这一刻。
过了一会儿他们消化了这个消息,表面上平静下来。说起来,虽然允熥一直以来都没有以皇帝的身份在他们面前出现过,但是一直以来显露的王爷身份也挺高贵的,所以他们调节的还不算慢。
允熥吩咐道:“都坐下吧。”同时吩咐王喜:“叫御膳房上菜。”
几人先后忐忑的坐下。允熥笑道:“几位先生,不必如此拘礼,就如同之前朕召见你们之时即可。”
他们几人心下稍缓,稍微放松了一些。不过另外一个疑问也在他们心中冒出:‘陛下为何要在此时向我们显露真实身份?就为了在我们面前装逼不成?’不说皇帝没有这样肤浅的,就是根据从前与允熥打交道是对他的了解,他们都能确定允熥不是这样的人。就连熟知允熥身份的吴玉朝和罗贯中心中也很疑惑。
允熥当然不会如此肤浅,他之所以不再隐藏,公开以真身示人,之后还会给予他们公开的身份,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已经藏不住了。
京城甚至整个直隶地区越来越多的从中取材的案子改编的戏曲、话本,层出不穷的表现蒙古人占据中原之时多么残暴的戏曲、话本,以及各种展现太祖陛下神威的小故事,还有在允熥宣布承认传国玉玺之后迅速出现、包括大量连六部尚书都不知道的细节的关于传国玉玺重新问世的戏曲,都让京城的人不可能不注意到他们。
在京的文官们虽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允熥还想继续偷偷地让他们写新的话本、剧本是不可能了。
既然已经无法隐藏在幕后,那么干脆让他们转到前台。特别是虽然这些人已经放弃了文人的尊严从事了正统文人看不起的剧本创作,但是也希望自己能够如同正常的文人一样获得荣誉。允熥适时的将他们转到前台,即能满足他们的希望,同时鼓励那些暂时得不到官位的人更加努力。
允熥一边让御膳房的宦官一道道的上菜,一边说道:“你们这二年也是劳苦功高,书写剧本、话本教化世人,善莫大焉。”
他们几个顿时激动起来,还有人激动的浑身颤抖,几乎要昏过去了。戏曲、话本一向是被认为低人一等的东西,虽然普通百姓挺喜欢,至少比看什么的有意思,但是就连普通百姓也认为戏曲、话本低人一等,更不必说其他人了。
但是允熥现在竟然说他们教化世人、善莫大焉!这是能够给他们的评语吗!
允熥还在说着:“那些经典之作,一般百姓岂会通读?就算是小时候读过,除非是走科举或者学校的人,其他人多半长大以后就会忘光了。”
“平日里大家看的最多的,还是戏曲;听得最多的,还是说书人说的话本。”
“你们写出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其中蕴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让不识字的普通百姓也能受到教化。若论教化,你们比蒙学的塾师、亲民的知县要大得多!”
这些人更加激动。对于人来说,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之后,需要的就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了。若是能够当官,他们当然会感到满足,可是绝对不会比允熥这一番对于他们半生或者一生的事业的肯定更加满足。
一般情况,就算他们混到了一官半职,仍然是受到主流文官鄙视、瞧不起的、不愿与之为伍的,心里上的满足更多的来自于家乡那些无知乡亲的称赞,京城的人就算是不为官的举人甚至秀才都可能瞧不起他们。
但是允熥称赞了他们。这可是来自大明皇帝陛下的称赞,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情形就这样发生了。
很多人激动地不能自己。这时突然响起了“哐当”一声,众人回头看去,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