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模笑道:“高煦,贤烶,你们也来了。”
朱高煦笑道:“二十一叔,我们不来这里,去哪?”
几人寒暄一阵,又与前来迎接的其它诸人行礼,一行人前往苏王宫。
待与这些人又寒暄一阵后,朱棣借口路途劳顿让他们退下,但是之后他却并未去休息,而是来到了议事厅,与朱模等人商谈起来。
“今日那个一身戎装、站在首位的,是花英?”朱棣问道。
“是。”朱模答道。
“那右手边第一个,穿着一身很像是僧人之服的那人,就是当地的右相?”朱棣又问。
“对。此人名叫苏科达利,取了一个汉名为苏达方。”朱模回答。
“这个人,是个什么背景?好像,不是很难对付。”朱棣问道。
“四哥,你可不要看他一身肥肉、又面相和善就觉得他软弱易欺。这人其实颇狠,对待敌人从来不手软。”朱模说道。
“他们家是原来三佛齐国的四大家族之一,家中世代有人在军中为将,还包揽了从印度到大明的茶叶生意,家资巨富。”
他说到这里,见朱棣嘴角好像有一丝讥笑之意,忙说道:“四哥,你可不要以为南洋一带就是穷困之地。这里富裕的很!”
“南洋之地,气候炎热一年并无四季之分,人当然很不舒服,但这也让这里的庄稼长得极快,稻米可以一年三熟。”
“什么!稻米一年三熟?”朱高煦惊讶的说道。他也不是不食五谷之人,知道就是广枺淮荒暌膊还绞臁�
“确实如此。这里不光稻米长得快,什么作物长得都快,并且还不需要怎么侍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里的大米不怎么好吃,不如京城附近的大米。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才不会在乎好不好吃。”朱模说道。
朱棣此时也耸然动容。粮食可以一年三熟,这可是大明国内无论如何达不到的。此时他有些理解允熥为什么要派人占领南洋了。南洋可绝对不是自己之前以为的穷山恶水之地。
“只不过或许是因为他们想养活自己太容易了,种子撒下去不必管就可以长出粮食,即使粮食绝收去树林中采些野果也足以充饥,所以当地人都很懒散,什么都不愿意做。刚才四哥走过来的时候应该见到了不少在城中闲逛或者躺在角落的人?这里的土人十之**都是这样过日子。”
“这个苏家,是当地少有的勤快人,加上这里物产丰富,又处于从印度到大明的中间地方,积累下了大量的财富。据我估计,至少相当于数百万贯钱。前一阵子满者伯夷的军队打过来,他们家虽然损失可一些产业,但是仍然巨富。”
刚才朱棣从码头走过来的时候,就见到很多当地人无所事事的闲逛或躺在角落。他还以为只是少数人,但听朱模这么一说,原来当地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日子。
朱棣心想:‘这样富饶的地方,竟然被这么一群懒散的人占据,真的是太浪费了。’
之后他说道:“就算他们家再有钱又如何?现在这里的军队不都是咱们大明的人?找个借口抄了他苏家就好。”
“万万不可!四哥,当地人崇信佛教,并且极为虔诚,而这苏家历代的先祖多有老了以后去寺庙出家的,因为他们家资巨富资助寺庙,所以当地大寺的管事之人都有他们家的人。”
“我好不容易才安抚了当地的佛教,若是抄了他们的家恐怕僧人们都会闹起来。那就大乱了。”朱模说道。
朱棣在过来之前对当地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知道南洋之地宗教影响很大,虽然不太理解,但也不会轻举妄动。
“但是,这么有钱的人放着不去动,总觉得不甘心。”朱棣说道。
“四哥,若是要动苏家,倒也不是不行。慢慢清除他们家在寺庙的影响,然后找个借口抄了他们家也没什么。只是现在大明在此立足未稳,施进卿等早年搬过来的汉人能不能相信还不好说,新从两广迁徙过来的人也不多,所以还需要倚重苏家这样的当地大家族。”朱模说道。
朱棣自然也懂这个道理,说道:“我也知道。我和高煦不会轻举妄动的。只是照你这么说,寺庙更加不能动了?”
“四哥,当地的大家族等以后立足稳了可以动,但寺庙万万不能动!四哥可以惩治某个不服从的僧人或者寺庙,但是绝对不能公开没收寺庙的产业,当地的百姓会群起反对的。他们甚至反对大明佛教的一些教义,要不是有大军镇守,恐怕我这个苏王已经被他们推翻了。”朱模说道。
“有这么严重?当地的百姓不怕死么?”朱棣疑惑。
“哎,四哥,高煦,我和你们说你们也不会相信,等过几天他们再闹事了你们看看就知道了。”朱模无奈的说道。
朱棣和朱高煦都更加疑惑,不过既然朱模这样说了,他们姑且也就信了。但是这更加坚定了他们对付佛教的决心。若是这里的佛教影响和大明内地一样也就罢了,就算全国都是信徒也无妨;但佛教威望如此之高,他们一定会坚决对付。‘不能容许不听话的寺庙存在。’父子二人同时想着。
第523章 南洋西域()
这里的详情也不急在这一日说,朱棣遂问道:“对面的满剌加,那个从三佛齐逃过去的王子愿意臣服我大明么?”圣旨早在他们来南洋之前就已经发出去了,所以朱棣问到。
“已经臣服了,上个月他亲自来了我这里一次,说等大明册封的蒲王就封时归降。”朱模说道。
“他还算识趣。”朱棣说道:“陛下已经预备好了两份圣旨让我们带过来,一份是如果他愿意归降,那么封他为侯,送回京城居住;若是他不愿归降,少不得拿他的人头祭旗了。”
朱模对于朱棣杀性这么大不太赞同,在他看来大明在南洋封王,虽然南洋所有的番国绑在一起也不是大明的对手,但还是觉得以怀柔为主,用兵为辅的好。不过此时既然三佛齐王子已经投降,朱棣说的第二种情况已经不可能发生,他要问的就另一个问题。
“四哥,不把他暂且留在当地稳固局面么?”
“不必,他也不过是洪武三十年才逃到的满剌加,手下也没几个人,我与允熥商议之后都觉得不必用他。”朱棣说道。
既然他们二人都这样想,朱模也就不在多话。只是他又想起一事,问道:“允熥又派过来两个卫的水师干什么?难道又要在南洋打一仗?”
听他说起这件事,朱棣说道:“是允熥听说了渤林邦国欲向大明朝贡,然后知道了渤林邦国现在也是汉人主政,并且还是横行南海的江洋大盗实力很强,害怕他有什么不轨之心,所以又派了两个卫过来。”
“原来如此。陈祖义的水师确实有些实力足以和大明两个卫周旋,可是他既然愿意朝贡,就说明他不会有什么不轨之心,允熥太小心了。”朱模说道。
“他大概不知道,又派了两个卫水师过来对南洋的震动有多大。这阵子无数南洋小国派出使臣来旧港小心翼翼的探听消息;本地的大户也都问我陛下是什么意思。”
“那你和他们怎么说的?”朱棣问道。
“还能怎么说,告诉他们大明有意探索西洋呗。不过我觉得他们并不相信。不过,他们信不信也无所谓。”朱模道。
朱棣忽然问道:“你说这陈祖义愿不愿意投降大明?”
“四哥你的意思是,陈祖义愿不愿意加入苏藩国吧。”朱模笑道:“这我可说不好。不过他之前一直是江洋大盗,未必愿意受到约束。”
“那要是我暂且不束缚他呢?让他地盘不变、手下的兵不变、手下的文武官员自行任命,只是名义上服从苏藩国,打仗时跟随咱们出兵;这样他会不会愿意投靠过来?而不是为番国国君?”朱棣说道。
“四哥,”朱模有些惊讶的说道:“你,愿意放权?”在他的印象中朱棣可不是这样的人。
“陛下都愿意放权,为何我不能?”朱棣说了这么一句话,见他们都不信,笑道:“自然不是永远让他如此,但现在首要之事是占据全岛,暂且让他逍遥一阵也无妨。”
“当然,”朱棣回过头对朱高煦说道:“高煦,你才是苏王,一切还要你最后拿主意,爹不过是建议。”
“爹的话很不错,先平定了全岛后再对付这些听调不听宣的人,儿子并无异议。”朱高煦说道。不过他内心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几人又商议了几句,眼见天色已晚,各自散去休息了。
第二天开始,朱棣与高煦一起接见了无数当地人,既有大户豪门,还有寺庙高僧,以及久居当地的汉人统领。
朱棣、朱高煦和这些人说着半真半假的话,许下去无数承诺,让这些人安心。
朱棣虽然一向杀伐果断,但此时将自己锋利的一面全都隐藏了起来,还表现出了对佛教的虔诚,成功让当地人都安下了心。
朱模见已经稳定下来,带着自己的左右相前往了南婆罗洲自己的封地。
又过了几日,朱棣与朱贤烶带着一卫水师前往满剌加接收逃过去的三佛齐王子的政权。朱高煦看着父亲的背影说道:“父亲,多在满剌加待几日吧,不是还要修筑蒲罗中城池?慢慢修,等到城池修好了再回来吧。”
===
西北,哈密城。
朱尚炳骑着马,缓缓跺进了城中。
与他并肩的黑得儿火者笑道:“怎么样尚炳?我们没有说谎吧。三个多月,让你主政哈密城;并且,还未动一刀一枪,让你的军队不折损一人。若是没有我们的帮助,你强取哈密,就算夺下也必定损兵不少。”
朱尚炳看着城中一个个面上显露出不明意味的人,心下暗道:‘若是没有你们的帮助,虽然必定会损兵不少,但打下哈密足以震慑城中的蒙古人和畏兀儿人,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之后要彻底安定哈密,让它成为稳固的都城还有的忙。’
不过事已至此,朱尚炳当然不会再退出哈密城,并且黑得儿火者的好意也得接受:“多谢大兄了。”
“那依照事前的约定,……”黑得儿火者说道。
“按照事前的约定,从仓库中拨五万石粮食给大兄你,马上就可以派兵去取。”朱尚炳说道。
“如此便好。我亦里巴力虽然也不算穷,但人口也多,粮食也是多多益善。”黑得儿火者嘿嘿笑道。
“大兄,这孟可帖木儿也是你们黄金家族察合台一脉的吧,大兄将他们带到别失八里吧。我不是黄金家族的人,甚至连蒙古人都不是,留他们在城中恐怕哈密城难以安定。”朱尚炳看黑得儿火者面色有些犹豫,接着说道:“就算是我求大兄了。”
黑得儿火者确实有些犹豫。现在他们的大敌是帖木儿帝国,他还不至于故意留孟可帖木儿在哈密故意给朱尚炳捣乱,他是真的不想带走猛可帖木儿。
猛可帖木儿的哥哥安可帖木儿就是被他使用诡计囚禁起来的,他们这一脉现在都恨他,他可不愿意留仇人在自己的国都。
但是朱尚炳如此求人,还有诛心之论,他也不能拒绝,只好说道:“行,我把他们带到别十八里。不过你虽然不是我们黄金家族的人,但是你不是扩廓特穆尔妹妹的儿子?身上有一半我们蒙古人血统,也可以算是蒙古人。”
听到黑得儿火者的话,朱尚炳说道:“大兄,你也不是不知道,敏敏特穆尔只是我的嫡母,并非生母。”
“唉,按照你们汉人的说法,所有的孩子都是嫡母的儿子,所以你也算是半个蒙古人。”黑得儿火者说道。
朱尚炳不太清楚为何黑得儿火者一定让他是蒙古人,但就此与他过多争论没有必要,笑道:“那我就是半个蒙古人了。”
之后转换话题:“大兄,今晚就留在我哈密城吧。不管怎么夺下的城池,总要庆贺一下。我把珍藏的从中原带来的美酒再开一瓶,让大兄痛饮。”
“如此甚好,正好上次从你那拿过来的酒都喝完了。”黑得儿火者笑道。
朱尚炳听他说这句话,又笑道:“大兄,你可喝了我三瓶酒了,我可一瓶你的酒都没喝。等过几个月去别十八里的时候,你可不要吝啬。”
“那自然不会。我的藏酒,哪怕是从西洋传过来的,也任你随便喝。”黑得儿火者豪气地说道。
“对了,你家那个许配给我儿子的孙女我还没见过,正好到时候看一看。”朱尚炳忽然说道。
“哈哈,尚炳,你还怕我孙女乌兰图雅不好看不成?我可是把我最漂亮的孙女许配给你儿子了。不过你好好看看也是应当,这可是你未来的大儿媳妇,也是未来秦国的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