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季犛从他手里接过奏报,看过后冷哼了一声,说道:“明军一共大概只伤亡了三四百人,能认定阵亡的不过一百多人,打出了几十发炮弹,这根本就是佯攻,要么是在试探东兴城有多少军队,要么是在试探咱们坚守东兴城的意愿如何,根本不是真的在攻打。”

    听到胡季犛的话,胡奃又仔细看了一遍奏报,才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说道:“原来明军不是在真的攻打。”他之前没有指挥过千人以上规模的战争,对这次和大明的战争又十分紧张,所以之前没有看出其中的问题。

    “不过在对各州县的邸报上,可以依照你刚才说的话来写:东兴城的守军挡住了上万明军的第一番攻打,击杀明军五百人,打伤一千多人,首战告捷。”胡季犛又说道。

    随即他开始教导胡奃:“将佯攻说成是真的进攻可以让我军大部将来在对付明军的时候不至于手脚发软,知道明军是可以对付的,也不是天兵天将。”

    “但战果又不能说的太过。若是战果说的太过,除非有足够的尸首可以证明,否则大家都不会相信,只会以为是朝廷在吹牛,不会有任何用处。”

    “所以父王说了这么一个战果。大虞在东兴城也驻兵数千人,还有坚城可守,上万明军没能攻下城池反而战死五百多人、受伤一千多人停止攻打、等待来日再战十分合理,不会引起人的怀疑,所以这样安排。”

    “我明白了,父王。”胡奃说道。若是给他时间慢慢想他也能想到这些,但这样短的时间内他还想不到。

    他随即走出去,叫来自己的内阁官员,吩咐几句,随后又返回了这间宫殿。

    “父王,您还有什么要吩咐的?”胡奃问道。刚才是胡季犛说让他先去将此事吩咐下去,之后再回来。

    “虽然这只是佯攻,但代表着大明的军队即将对大虞开战了。在此之前的三个月明军可是从未攻打过大虞边界上的城池。”

    “所以必须马上做好对明国开战的准备了。所有的军队除了留在各地预备镇压叛乱的军队外全部调往北方,准备对明国的战争。”胡季犛吩咐道。

    “是,父王。”胡奃说道。

    他随即又好奇的说道:“父王,您之前说过的那个会给明国的皇帝增加麻烦的人或者事情,到底何时发动起来?”

    “快了,他们很快就会发动。明国的皇帝已经到了广州,并且未必会在广州城待多长时间,他们没有时候来犹豫。错过了这个机会,他们就不会再有机会了。”

    “并且事情竟然还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另外一些人掺和了进来,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但是局势肯定会更加混乱。情形对咱们大虞更加好了。”胡季犛说道。

    “父王,这到底是什么事?”胡奃忍不住又问道。

    “你以后会知道的。”胡季犛再次说道。

    “杨任生病了?重不重?”允熥坐在早饭的餐桌上,把手里的包子放到碗里,问面前这位广枺颊顾狙妹诺墓僭钡馈�

    他面前的这位官员十分紧张地低着头。这不仅因为他是第一次单独面见皇上并且得以和皇上说话,更是因为和允熥坐在一起的还有两位皇妃,并且刚才没有回避,即使允熥不在意皇妃被他看几眼,他自己也不敢随便乱看。

    “陛下,杨布政使病情并不怎么严重,但却有些怪异,迟迟不能治好,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这才让臣前来告知陛下。”这个官员说道。

    “朕带来的太医可以为杨卿治病。你回去时就带上随同朕一起来到广枺奶饺ノ钊慰床 A硗庖菜崖薰銝|所有的名医来为杨卿治病。即使不是广枺模俳》萦惺裁粗囊缴部伞!痹薀姿档馈�

    允熥知道,这个年代不管是那个国家的传统医术治疗效果都有限,都有很多治不好的病,而太医虽然理论上是全国医术最高明的一批人,但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未必比民间的医生更会治,所以除了让自己身边的御医去给杨任治病,他还让广枺颊顾菊髡倜窦涞拿健�

    “是,陛下。”这名官员马上答应道,并且见允熥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吩咐了就退了下去。

    允熥继续和两位爱妃吃早饭。但或许是上天注定他这顿早饭就像他这一世的第一顿早饭一般不能好好吃下去,很快王喜又过来通报:“陛下,本地锦衣卫的主事之人请求面见陛下。”

    “让他进来吧。”允熥看了看面前的食物,说道。然后他赶紧开始吃没吃完的早饭。

    没过一会儿,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仍在人堆里找不出来的人走了进来,对允熥行礼说道:“臣广枺跻挛乐魇路睹骷菹拢菹峦蛩晖蛩晖蛲蛩辏 �

    允熥赶忙将最后一个包子吃下去,让也已经吃饱了的熙怡和李莎儿回避,和他说道:“范爱卿起来吧。”

    等他站起来后,允熥又问道:“有何事奏报给朕?”他之前从未见过这个叫做范明的人,也没什么好寒暄的,所以直接问话

    “陛下,有件事情臣不知是否应该报知陛下。按照一般的情形这样的事情都是上报京城的锦衣卫。但是陛下现在此处,臣以为或许他们或许会惊扰到陛下,所以臣前来向陛下请示。”范明说道。

    “到底是何事?你这么犹犹豫豫的?”允熥不耐烦的说道。因为早饭接连被打扰,他现在的脾气可不怎么好。

    “陛下,是臣发现,最近广州城内有些原来为牙人、行会之人的人有些不寻常的动静。”范明马上说道。

    “不寻常的动静?是什么动静?”允熥问道。

    “陛下,这些牙人或者行会之人都是因为陛下之前的改革致使家传了数代的本事再无用处坐吃山空之人。他们在听闻陛下下令暂缓施政后很可能会得寸进尺,希翼恢复之前的情形,有可能惊扰到陛下,所以臣来向陛下奏报。”范明说道。

    =================================

    感谢书友菜园上的菜菜、龍之魂魄的打赏。

第761章 三元宫() 
“这样么。”允熥说道:“朕知道了,你退下后,将此事告诉护卫朕的当地卫所和警察。”

    “是,陛下。”范明答应一声,见允熥并未再有吩咐,躬身退下。

    允熥又将自己的侍卫统领宋亮叫来,和他说了说让他做些准备,就将此事抛在了脑后。他并未把这当回事:几个商人而已,影响不了太多。

    随即他依照昨日定下的行程,将熙怡等人叫出来,继续在广州城内游玩。

    今日允熥要去游玩的地方是三元宫。三元宫始建于东晋,初名越岗院,为当时的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修道行医之所,因地处市北,后人又称“北庙“。很久以后才被称为三元宫。单单提起鲍姑很多人应该都不知道,但她的丈夫可是大名鼎鼎,就是中华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中华最早的化学家之一:葛洪。

    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葛洪很可能在三元宫也曾经修行过。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宫内残存的房屋最早是宋代的建筑,当年葛洪夫妻住过的房子早没了。但允熥仍然对于这里有些好奇,要过来看一看。不过为了平衡,允熥下午也会去在三元宫附近的光孝寺转一转。

    去往三元宫的路上,李莎儿坐在车中,念念有词的说着什么。允熥于是笑着问道:“你这是做什么呢?”

    “当然是在念经。”李莎儿说道:“臣妾和陛下说过的,臣妾崇道,如今马上就要去往抱朴子(葛洪号)当年曾经修炼过的地方,当然要在到那里之前诵读一些他所著的经典。”

    “朕记得抱朴子是以炼丹为主,没写过什么道教的经书吧。”允熥说道。他在中华极力推广佛道二教,虽然自己不信,但宫里的人崇奉佛道并不制止。所以听到李莎儿说起自己信奉道教没有什么反应,平静的谈起了有关葛洪生平的事情。

    “虽然抱朴子认为想要修行成仙需以丹药为主,守一、行气都是辅助,但也写了些有关修行的经典。并非完全没有。”李莎儿认真地回答道。

    允熥又说了什么,李莎儿再次出言回答。就这样,他一路和李莎儿说着话,一路来到了三元宫正门口。

    三元宫的主持早就在门口等着呢,他见到一个身着皇帝常服的男子和两个衣着华丽的女子从车上下来,马上躬身说道:“贫道阳栋子见过陛下,见过皇妃娘娘。”他身后的一众道士也纷纷躬身行礼。

    “阳栋真人免礼,诸位真人免礼。”允熥受了他们一礼后说道。

    阳栋子又行了一礼,直起身来走到允熥面前说道:“陛下今日来到我三元宫,真是蔽观的福气,令蔽观蓬荜生辉,贫道不胜惶恐。”

    这不过是惯常的马屁,允熥也不怎么在意,说道:“阳栋真人说的过了。三元宫为前代修炼成仙之人曾修炼之地,就算是朕也十分敬仰,岂能说朕前来使得三元宫蓬荜生辉。”

    “使得,使得,陛下乃是天子,就算是成仙之人也得听从天子的命令。”阳栋真人说道。

    允熥又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就要跟着他一道走进宫内。

    可就在这时,宋亮走到他身旁轻声说道:“陛下,宋青书看见两个正在拐骗小孩儿的拐子,已经去解救那个小孩子了。”

    “宋青书做得对。等他将小孩带回来问清住址后,让他再送回去。”允熥点点头说道。

    宋亮领命而下。阳栋子也听到了宋亮的话,又称赞道:“陛下宅心仁厚,为万民之福。”

    “都是朕的子民,朕岂能弃之不顾。”允熥道。

    说过了这句话,允熥在阳栋子的引路下,带着自己的两个妃嫔走进宫内,开始欣赏起宫内的风景。

    同时阳栋子也不停的介绍着:“陛下,虽然早在晋代当时的南海太守鲍靓就修建了这座道观,但这之后这座道观几经荒废,还曾在唐代沦为佛寺,一直到南汉时。后来宋太祖灭亡南汉后虽然又恢复为道观,但一直香火不盛。”

    “蒙古人时,道教再次衰落,这里又被改建为了佛寺。一直到先帝收复广枺饫锊庞直唤ㄎ拦邸!�

    阳栋子前面说的那一段历史允熥不了解,但最后这一段他可知道:当年2基本统一全国后,觉得佛教的势力太大,所以强令废除了全国许多佛寺,其中一些被道士趁机改建为道观,三元宫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三元宫再次成为道观的时候还不长,所以虽然从其他道观过来的道士将佛教的痕迹都已经抹除了,但他观内的建筑仍旧比较简陋,比普通小观小庙当然要强得多,但和与他同一层次的道观相比差得很远。

    所以三元宫内可看的地方也不多,允熥先是参拜了一下供奉着三元的正殿,又参拜了一下供奉着鲍姑的侧殿,又看了一下据说是鲍姑当年用过的水井虬龙古井,也就没什么可看得了。

    不过李莎儿倒十分兴奋。她没有受到观内简陋的建筑影响,在三元正殿内跪了半天默诵经文,又去鲍姑侧殿继续跪着了。熙怡虽然既不信道也不信佛,但对于佛道二教也有些敬仰之情,于是也跟着跪了一小会儿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在李莎儿参拜的时候,允熥和阳栋子在殿外一边看着周围的建筑一边说话。允熥有些奇怪的问道:“你们为何将供奉鲍姑的殿定为侧殿,将供奉三元的宫殿定为主殿?”

    允熥知道三元是啥,所以他才这样惊讶:三元大帝在道教神仙中的地位不算高,为何要供奉他?供奉也就罢了,为何要位列主殿?

    “陛下,重建三元宫的时候贫道的师父说:天卫三台列宿,应运照临穗城。越秀山气势雄厚,应将越冈院改为三元宫,以祀奉三元大帝,以应上天瑞气。所以就以供奉三元的宫殿为主殿。三元宫之名也是这样来的。”阳栋子解释道。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这时李莎儿参拜鲍姑的神像完毕,从殿内走了出来。

    见到她也参拜完毕,允熥也没有在此继续逗留的欲望,就打算回去了。有些奇怪的是,阳栋子也没有太过挽留,就送别了他。

    等允熥离开三元宫后,阳栋子马上前往后院的一栋房屋,推开门走进去,恭敬地对屋内的人说道:“真人,陛下已经离了,真人可以出来行走了。”

    “知道了。”屋内之人答应道。这人随即放下手中的物品,站了起来。

    阳栋子对于他为何要躲着皇帝十分不解,但他也不会多问,告知了他此事后见他没什么要说的,就又退了出去离开了。

    屋内这人走到门口,抬头看了看天,喃喃道:“这个天象,可不太好啊。”

第762章 大案——采生折割(补昨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