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7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他们。”允熥嘀咕一句。这些人与一年多以前因为徐景昌骑马撞死人之事暗地里指使人弹劾他的高度重合。

    “大明也不是非要有这么多的武将派系才好,汉武帝时双子星将领卫青与霍去病乃是舅甥,汉武帝也没受到什么威胁。”他又轻轻说道。随后允熥又极快的瞟了一眼熙瑶:‘不知薛宁说没说过这样的话。回头问问秦松或郭洪涛。’要是薛宁说过,不仅说明他坏,更说明他傻。薛家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派系,就急吼吼的参加这样的事情,不是傻是什么。

    允熥说这句话的时候熙瑶坐直了身子,没有倾听。他不知道允熥想说什么,但直觉认为自己不应该听到。

    允熥又思考起来。正沉思间,忽然听到从外面传来声音,侧头一看刻漏见已经是亥时中了,连忙将自己脑海中正想着的事情强行祛除,对熙瑶笑道:“瞧为夫,回来第一夜竟然在与你谈论正事。”

    他随即站起来,轻轻抱住熙瑶:“这七个多月,你独自一人在京城为为夫打理宫里宫外的事情,非常忙碌,都瘦了。”允熥搂着她的腰说道:“多谢你了。”

    “夫君既然不在京城,这些事情就是妾的本分事,何谈谢字。何况夫君与妾乃是夫妻,本就是一体,更不必谈谢谢。”熙瑶靠在他的肩膀上,笑着说道。

    “这可不对,”允熥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即使是夫妻一体,可外朝之事不是你的分内事,你帮助为夫分担了这么多事情,为夫自当感谢。”

    “不过以后你放心,除非发生大变故,否则为夫不会再离京了。天南海北除了四川、雲南,哪一省为夫没有去过?既然都已经去过了,也就不会再去了。这些重担也不会再压在你身上,让你喘不过起来。”

    “妾多做些没什么,可妾还是为夫君能经常留在京城而高兴。夫君不在京城的时候妾很想念夫君,敏儿他们也都很想念爹爹,想夫君多陪陪他们。”说到这里,熙瑶抬起头看向允熥:“夫君,等腊月二十三学堂放假后,你可要多花时间陪陪他们。”

    “我知道了,肯定会多陪陪他们的。”允熥马上说道。孩子健康的成长父母双方缺一不可,当然敏儿他们几个现在都相当于有两个母亲,可父亲的位置仍然不能替代。

    允熥这样想了几刹那,感觉到自己右手正在抚摸的完美的曲线,忽然笑道:“瑶儿,孩子们需要陪伴,可为夫看你也需要陪伴。现在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安歇吧。”

    “夫君,你今日刚刚回京,周师劳顿,还是……”熙瑶话没有说完,再次被允熥打断:“即使刚刚回京,周师劳顿,陪伴你的力气还是有的。再说,还可以你来主动。”允熥贴近她的耳边,轻声说道。

    熙瑶挥舞着小拳头捶了他几下,却没有在说话,而是将头埋进了他的环抱中。允熥哈哈一笑,将熙瑶打横抱起。在门口侍奉的宫女赶忙熄了灯,退了出去。

    ……

    ……

    第二日一早允熥起来,与熙瑶一起用过早膳,起身前往乾清宫。允熥因为已经告知外朝今日不上朝,所以前往乾清宫的时候已经不早了,四辅官与舍人们都已经来到乾清宫,他们见到允熥前来马上跪下行礼。

    “都快起来。”允熥连忙扶起暴昭,又让宦官扶起郭镇与解缙,笑着说道:“怎么,这才七个多月未曾见到过朕,就对朕这样生分了。朕不是吩咐过,平日里不用行大礼。”

    “陛下,昨日陛下回京,今日是陛下回京后第一次处置政事,臣等当然要对陛下行大礼。”夏辅官暴昭说道。名义上担任春辅官的曹震仍然在家休养,所以由他来领衔说话。

    “这也不必。昨日已经行过大礼了,今日不必。以后切不可如此。”允熥吩咐。

    “臣谢陛下恩典。”暴昭推让几句,躬身答应。郭镇与解缙也连忙说道。

    允熥又与他们说了几句话,又柔声对舍人们说了几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暴昭等人也回去继续做手头的事情。

    允熥首先将王喜、王进、王步他们三人都叫到身旁,对他们笑着说道:“朕昨日已经同皇后说过了,她说你们这些日子做的不错,没有疏漏,尤其是王步,你还算出了许多地方报的物品数目与实际采买的物品数目不相符之事,为朕节俭了许多钱财,不错。”

    “谢陛下夸赞。”王喜与王进都躬身说道。

    “陛下,陛下能够赦免奴才往日的罪过,重新重用奴才,奴才感激涕零,自然要为陛下,为皇后娘娘分忧。”王步说道。

    王进略有些惊讶的看了王步一眼。往日的过错能不提就不提,怎么还挂在嘴边上,对皇上诉说?不怕皇上重新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

    可听到王步的话,允熥“哈哈”笑了两声,说道:“往日的过错就不必提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知错便改就成。”

    “谢陛下。”王喜他们三人又道。

    允熥又问了几句,大致了解了一番皇城内的事情,正要让他们退下,忽然好想想起来什么一般,说道:“有件事情差点儿忘了与你们说。”

    “王恭在兰州为了保护朕而受了重伤,现下还在兰州调养。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他是十月十八日受的伤,至少得在兰州休养到正月底才能回来。朕为了他的身体着想,嘱咐他等二月中旬甚至二月底再启程返回京城不迟。”

    “等他回京以后,王步,你办事妥当,朕很放心,就由你在宫里寻摸一处好点儿地方,让他居住。京城到了春夏阴雨绵绵,他又断了几根骨头,即使长好了也许静养。”

    “是,陛下。”王步带着对王恭的一丝妒忌说道。他几乎立下了救驾之功,不管之前如何,往后的日子肯定差不了,即使能力不如别人,在宫里的位置也会是下人中的第一人,甚至就连皇妃都不会敢招惹。

    可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你若是有了空闲,在宫外也寻摸一处地方,供王恭居住。地方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了。”

第1182章 锦衣卫的消息与想法() 
“陛下,这是?”王步猛地抬起头来。

    “你们说,救驾之功,应当如何赏赐?”允熥笑着反问。

    “陛下,救驾之功自当重赏,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王恭为朕挡了一下,若是没有他阻挡,朕即使不死也是重伤。朕已经决定,加封他为指挥使。朕还要派人去他的家乡寻找家人,若是没有家人了就让他收养一个孩子,将家业传下去。”允熥说道。

    “陛下!”即使已经有所准备,王喜三人仍然惊讶的叫出了声。

    这真的是太令人惊讶了,上一次加封宦官职位还是宋代,加封童贯为郡王,再往前就是东汉时期加封过许多宦官爵位了。虽然王恭没有被加封世爵,但一个指挥使,还被皇帝亲口允许将家业传下去,对他们来说可是天大的恩典了。

    “奴才谢陛下恩典。”王喜忽然跪倒在地,十分感动的说道。王步与王进也是如此。

    暴昭等人有些诧异的抬起头看着这一幕。允熥说话声音也不大,他们听不清楚允熥说了什么,但能让这几个宦官如此激动,应该不会是什么小事。

    ‘莫非皇上是又对宦官有什么恩典?’暴昭思索:‘这可不成。现在虽然陛下尚无重用宦官参政之事,但陛下对他们十分宽厚,未来未必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还是对陛下劝谏一番。’

    暴昭思量一会儿,将自己的劝谏思路记在纸上,打算过两日再说。现在皇上刚刚对三个大太监说过什么,自己马上劝谏,肯定会惹得皇帝不快,劝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被怀疑收买身边的人刺探消息,更是为官必须避免的怀疑,所以劝谏的时间必须推迟。

    暴昭正思量的时候,允熥已经将此事对他们吩咐完毕,留王喜在身旁伺候,另外二人退下去处理皇城内的大事小情。另外,他们临退下前,允熥吩咐:“你们派人去将锦衣卫指挥使秦松叫来。”

    吩咐过此时,允熥翻了翻摆在桌子上的、这段日子所有由熙瑶主持廷议决定奏折,没发现什么问题,吩咐王喜拿去存档,又批答了几封暴昭等人刚刚票拟的奏折,就听外面传来通传声:“锦衣卫指挥使秦松求见。”

    “来的这样快?”允熥嘀咕一句,传秦松进来。不多时他走进来,对允熥行礼说道:“臣秦松见过陛下。”

    “秦卿,你也与朕这般生分,快起来。来人,赐座。”允熥笑道。

    “陛下,礼不可废。”秦松恭敬的说道。之后搬来了凳子,他也只是坐了屁股的一小半。

    “秦松,之前朕给你的那道密旨你可看过了?”

    “臣在接到密旨的当日就仔细看了数遍,并且第二日就派人去山东与河南两处盯着,唐景羽等人从开封返回滨州的一路都会有人暗中跟随。”

    “臣也正向滨州派出常驻人员,侦查当地的白莲教。不过为防被发觉,明年上半年臣只打算派出两人,一人扮作商人,由许多年前就安插在滨州的人负责接应,能在当地存在下来;另外一人扮作郎中,开一处医馆行医不成问题。”

    “只是想向乡下在不打草惊蛇的前提下派出人十分困难。臣打算明年下半年再派出一人扮作商人,在滨州赚了一笔钱后忽然又破产,变成下乡的小商贩,以便探查当地的情形。这些人臣打算都用山东人,因为……”

    允熥挥手打断秦松的长篇大论:“这些事情不必向朕禀报。朕也从来没有做过探子,具体事情你们放手去做便好。”

    “朕只是再吩咐你一件事,注意这些可能是白莲教徒中为首的那个唐景羽的家人。他有一个女儿名叫唐赛儿,须得十分注意。”

    秦松一愣。一个女儿,有什么必要这么注意?但皇上说的话就是圣旨,他也不敢不听,只能躬身答应。

    允熥心里却有些小激动。他来到大明也见过不少名人了,其中比唐赛儿出名的人也有很多,但如果见到唐赛儿,这将是他见到的第一个还处于幼年期的名人,当然会有些激动。

    允熥就此事又吩咐了几句,想起一开始的事情,笑着问道:“朕派人去让你前来,可朕明明半刻钟前才派人去通知,为何此时爱卿就能前来?”

    “臣也有事要告知陛下,所以一早起来就向宫里赶过来,半路上遇到了陛下派出去传令之人,是以臣来的较早。”

    “你有何事?”

    “陛下,是几件有关军将之事。”秦松随后说了昨晚上熙瑶与允熥说的那几件锦衣卫探查出来的事情。

    “此事朕已经知晓了。”允熥说过这句话,忽然心里一动,对秦松说道:“朕有两句话问你。其一,文官议论监军之事,抛开他们的私心不谈,爱卿以为有无道理?”

    “陛下,”秦松斟酌了一会儿,说道:“臣以为,他们所说有些道理。”

    “大军出征,若是军权不再一人手中令出多门,必定产生混乱,致使战争失败;但将所有的军队交给一人,这人又有造反的可能,所以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会派出监军,以防主将有不臣之意。陛下关心军国大事,去往大军出征之处巡视,自然无须,可以后大明未必每一场战事陛下都能如此,是以应当派出监军。”

    “陛下,臣知晓陛下派出军医,既是为受伤的将士疗伤,二也有监督之意。但因为军医的权责不清不楚,至少现下,还难以承担陛下的期望。”

    “你说的也有道理。可若是监军权重,会影响统帅指挥打仗;若是监军权轻,未必能够实现防止主将不臣的作用。”允熥又道。

    秦松没有接话。他本身作为谍报机关的头子,话可不敢随便乱说。

    允熥也没指望他会回答,只是低头琢磨,大约是在考虑如何处置。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

    “朕另有一个问题问你。那些与人议论的武将中,可有薛宁?”

    “无,陛下,并无。”

    “你确定?”允熥盯着秦松说道。

    秦松不敢抬头看,额头冒出汗水,但还是说道:“并无。”

    “这就好。”允熥叹道。他相信秦松还不敢欺瞒他。

    问过这个问题的允熥轻松下来,又与他说了几句话,让他退下了。

    在秦松退下后,允熥拿出纸笔,在上面写了几行字,同时自言自语道:“这样看起来,也是时候对军队的制度,开始改革了。”

第1183章 军事改革——开端:文职武职() 
在秦松退下后,允拿出纸笔,在上面写了几行字,同时自言自语道:“这样看起来,也是时候对军队的制度,开始改革了。”

    “臣徐晖祖见过陛下。”“臣梅殷/李景隆/常升/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