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本位的含义就是以黄金作为国家的储备金,其它所有能当做钱花的东西,不管是纸币、白银还是铜钱,统统与黄金挂钩,一个人拿着以上三种东西,在银行只能兑换黄金,不能兑换其它。金本位具体还分为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有人认为它是最好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到底是不是最好的货币制度不好说,但它确实是能够解决允熥面对的问题的货币制度。黄金是最坚挺的货币,除了与世隔绝、生产力也很低下的汉洲大陆外,其它所有地方都用黄金来做货币,将宝钞与黄金挂钩,足以打消人们对于宝钞的不信任。同时因为黄金太过通用,至少在整个东方地区,不同地方币值不会有多少差别,不至于让某个地方的人吃亏。
当然,其实银本位也基本能做到同样的事情,白银的流通范围不比黄金差多少,世界各地也普遍当做货币使用。但近代世界各国都通用的是金本位,只有极少数国家,比如中国、墨西哥等使用银本位。允熥的金融学学的不精,不知道金本位比银本位好在哪,但‘既然世界通用的是金本位,应该更加适合的吧。’允熥如此想着,决定实行金本位。
在从伊吾返回京城后,他就想进行货币金本位改革,但当时更加重要的是军事改革,货币改革就向后推了推。熙瑶又劝他即使想要改革也不必着急,不要累坏了身子,何况他在实行金本位之前也要做些准备,就推到了今年。
又恰好于此时,第二批从汉洲大陆返回的船只抵达,又运回来三万两黄金,让他实行金本位的信心更加充足,于是他决定正式进行货币改革,实行金本位。
但这一切他很难向陈迪解释,即使解释他也听不懂的,只能一笑了之。
陈迪见皇上笑了笑没有说话,知道允熥不会解释了,虽然有些不解,但也只能放弃询问的打算,问起了其它。允熥对于这件事很重视,十分详尽的向陈迪解释。
待陈迪的问题解答完毕,允熥又对他吩咐道:“你下去后先让户部准备起来,朕打算从下月初一起允许兑换金币,能提前准备的都要做好,以防到时候忙中出错。”
“另外,整顿京城钱庄、当铺行当之事,你也要提前预备起来。”
“是,陛下,臣遵旨。”
ps:书友们,我是七帅,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兑换()
六月初一。
这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城北宝钞兑换司的衙门前就已经挤满了人。三日前允许兑换金币的榜文贴满了整个京城,无数人因为这道简单的圣旨被惊动。虽然大多数小商人都不富裕,但还是咬着牙,冒着资金紧张的风险将手头的宝钞都整理出来,解除宵禁后就赶来排队。‘要是到时候钱真的不够了,大不了再将金币换成碎银子或宝钞。’许多人都这样想着。
等到了衙门要开门的时候,赶来上值的官员饶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被这架势吓了一跳。他们忙走进衙门,整了整官服,又将昨日领来的金币重新清点一遍,等时候到了下令开门。
随着大门打开的声音响起,堆在外面的人赶忙向里涌去,负责维护秩序的差役一边挥舞着大棒子一边喊道“都别挤都别挤,人人有份,这又不是下午怕排不到,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排不上?哎我说了别挤怎么还挤?找打是不是!”
随着木棒挥舞的声音响起,人群总算恢复了秩序,在门内排成六路纵队等着换金币。虽然仍有人试图插队,但宝钞兑换司差役手里的棒子可不认人,被打了几下后也就知道怎么做了,老老实实在后面排队。
随着天越来越亮,来排队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都是大商户或官员家的仆人。他们对于排的这么靠后十分不高兴,但也不敢今日在这个地方闹事,想了想掉头离开去别的地方兑换去了。前几日的消息不是说了,京城里所有寺庙、道观开设的钱庄也能兑换?何必在这里挤着?可大多数人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仍然只在这里排,队伍也越来越长。这么多人排队,总有熟识的,差役又不管他们说什么只要不张嘴开骂就成,大家纷纷闲聊起来。
“见过唐老爷,唐老爷好!”前几日围着张幕城询问的那个瘦高的人对身后之人说道。
“好好!”唐伯鹤随意答应一句。
“唐老爷,您派个下人过来排队兑换金币就成,怎么也亲自来了?”那人说道。
“老张,我家也没几个下人,都有活计,抽不出空来;正好今日上午我也没什么事,就过来排队了。老张,你怎么也这么晚才来?”唐伯鹤问道。他现在只经营自家的山东面馆,虽然生意火爆但上午也没多少人,自家婆娘看着足够了;可被他称为老张、大名叫做张石泉的人经营的买卖上午可正是忙的时候,在这排队得耽误多少生意?
“哎,别提了,昨晚上因为孩子读书不成又发了一通火,晚上也没睡好,早上就醒的迟了些。”张石泉一脸懊悔之色。他这一上午得耽误少挣多少钱。
“怎么不去寺庙、道观开的钱庄换?前几日朝廷的榜文不写了么,寺庙、道观开的钱庄、当铺也能兑换金币。”唐伯鹤问道。
“总觉得不放心。虽然都是京城左近的大庙、大观开的,但铺子里的人不是和尚和道士啊,万一不用朝廷发行的金币,而是自己私下里铸造的成色不够的金币怎么办?官府毕竟是官府,前几年兑换粮食也没出过岔子。”张石泉说道。他还是觉得官府更值得信任一点。
“寺庙、道观怎么会做这样砸招牌的事情?”
“这可说不准。”
“可排队的人也太多了。”唐伯鹤抬起头向前看了一眼,见前面排的队伍至少得有几百人,要是继续排着说不准得在这里待半天,他虽然有空闲,但也不愿意在日头底下排这么长时间。
“算了,你在这里排着吧,我去找钱庄换了。”唐伯鹤又瞅了几眼,见队伍前进的速度缓慢,越发肯定自己刚才的猜测,虽然他也觉得官府更加值得信任,但也不愿继续排下去了。
“这,”张石泉犹豫起来。他不信寺庙、道观开的钱庄,但自己在这里排着太耽误买卖了。
“行了,”唐伯鹤也看出了他的犹豫,又劝道“就算寺庙、道观要骗人,也不会在一开始就骗。”
“好,我也去钱庄兑换。”听到这句话,张石泉下定决心和他一起去找一家钱庄兑换。
二人随即一起离开这里,向最近的钱庄走去。
“前边,一过拐角就有一家正通钱庄,不过不是寺庙、道观开的,应该不能兑换金币。拐过去再走一个街口,就是能兑换金币的合生钱庄,栖霞寺开的。”一边走着,唐伯鹤一边介绍道。
“唐老爷,您这还挺熟的。”张石泉笑道。
“我家做这种买卖的,经常要和钱庄打交道。所以熟悉。”唐伯鹤笑道。
‘恐怕是您家这样买卖做的大的人家才需要与钱庄打交道吧。’张石泉闻言没有说话,但在心里这样想着。唐伯鹤家因为进货量大,已经不从农户手里直接买了,都是从‘市牙’手里买,即使宝钞也显得有些不太方便,都是使用某一家钱庄发行的银票交易。这个时候的银票还算不上货币,相当于后世的大额支票,因此只有买卖做得很大的才用得着,一般商人是用不着的。
张石泉这样想着,转过拐角,正要继续赶往合生钱庄,忽然瞧见不远处的正通钱庄门前也堆了不少人,顿时有些惊讶的说道“唐老爷,您看,正通钱庄门前也有这么多人,难道这家钱庄也允许用宝钞兑换金币了?”
“不应该啊,若是也允许兑换金币,前两日的告示上面应该写着才对。”唐伯鹤疑惑地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向正通钱庄走去。
“这位先生,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正通钱庄能用宝钞兑换金币了?”唐伯鹤对围在附近的一人问道。
“哪里是能用宝钞兑换金币了?”这人说道“是衙门来人了,说要查验他们家有没有开设钱庄的资质。”
“这‘资质’一词何意啊?”唐伯鹤不解。
“我也不知,适才从来查验的警察嘴中说出来的。听警察说话的意思,大约就是窝本吧。”那人道。
“窝本?”唐伯鹤惊讶的叫出了声。窝本是朱元璋发明的一种东西,大约相当于后世的特许经营权,凡是实行窝本制的行当都不允许没有窝本的人经营,违者最高可处本人死罪,全家流放。实行窝本制最著名的行业就是盐业,无数有窝本的盐商发了大财。
‘莫非以后朝廷对钱庄、当铺行当也要实行窝本制?’他暗自猜测道。
正想着,几个身穿警察制服的人从里面走出来,其中那个穿着类似于文职武官官服的九品所正,对正低声哀求着跟出来的钱庄东家说道“按照朝廷新定的章程,资质不够的商户不许经营钱庄、当铺行当。你们家资质不够,以后不能再经营钱庄、当铺行当了。好在我看了你们家的账目,又看了看仓库,手头的钱财足以冲抵欠债,限你三日之内清账,将店面盘出去或用来做其他买卖。三日后我们要再来查验,若是还敢继续经营就不要怪我们没提醒了。”
“大人,您行行好,我家从二十年以前就经营当铺,后来改做钱庄。只会经营这个买卖不会别的,要是关了张我家今后吃什么?还请您行行好。”一边说着,钱庄的东家左手好像是要拉住所正一般伸过来,但故意让所正的手指碰了碰手心,是几张宝钞。
谁知那所正脸上一闪而过喜色,但却转瞬变成严厉的神色,使劲抓住东家的左手掰过来,同时大声喊道“你竟然胆敢贿赂警察?岂不知我们乃是当今圣上继位后亲自设立的衙门?也一向得陛下与诸位朝廷重臣赞许,岂会接受你的贿赂!”
“来人,将这个钱庄的东家抓回派出所,枷号一个时辰!”所正又从他手里将钱拿出来,继续说道“这是罚银!”
东家没料想行贿不仅没起到作用,自己反而又要被枷号一个时辰。大惊之下他不敢再做什么,只是哀求;他的家人也赶忙冲出来向所正哀求。
“罢了,既然你们家就这一个男丁,若是拉去枷号确实不太方便。按照朝廷最新的章程,不到抓紧监狱的小过错能够用罚银冲抵,你这枷号一个时辰的过错要罚银两贯钱。”所正道。
东家颇为肉疼,刚才就被没收了几十贯宝钞,现在又要缴纳两贯钱的罚款。但不交也不成,只能忍着肉疼让老婆从店里取出两贯钱来给所正。
所正接过钱,掂量了两下,松开了抓着东家的手,又道“记得三日后,也就是六月初四我们还来查验,到时候绝不能再经营了。”随即带着两三个小警察走了。
周围的人都被刚才这一幕惊住了。警察做的对还是不对?“我觉得警察做得对,行贿受贿,受贿的官员当然有罪,但行贿之人也有罪,拉去枷号也很对。”“可最后不还是罚钱了事?”“那是因为朝廷有章程可以用罚银冲抵。”“但……”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但在这议论声中,在人群的边缘响起了一声轻笑,旋即又道“这个所正,真是个人才。”
。
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鹤的意见()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七十七周年,也是作者在起点中文网上上传本文的两周年,感谢所有书友的支持,本章赠送书友五百字)
“这算什么人才!”跟在这人身旁的另外一人有些气愤的说道“这不就是从商户身上要钱么!”这套把戏他马上就看明白了。
“但他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大明律》与朕最近命刑部制定下发的《治安条例》,就算让最刚正不阿的大臣来评判此事,只要论迹不论心,也找不出丝毫错处。”刚才轻笑了一声的人说道。
“可官,孙公子,这人德行有亏。”
“如何评定一人的德行?你只是认为这人德行有亏而已,但或许这个所正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公心。”
“这,”说话这人不知如何辩驳。他说这个所正德行有亏也只是判断,没有证据。
适才轻笑那人就是当今圣上允熥,说所正德行有亏之人是才被赐婚不久的准驸马张无忌。张无忌被赐为驸马后,宫里的侍卫是不能做了,但他从前除了在武当山学习武艺、道法和做侍卫也没干过别的,不知做什么好,允熥对于如何安排他也没想好,于是他暂时待业在家。
今日是允许用宝钞兑换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