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8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耸荒艹耍扛鲋莼蚋钔饽苡幸凰堇锶耸荒艹耍锊荒艹氖恕�

    他的本意,大概是防止宗教界对于百姓有太强的影响力,将普通百姓都纳入到乡绅的统治之下,以儒学教导,让他们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但这个政策很显然失败了。儒学虽然也有宗教化的倾向,但与真正的宗教还是有区别的,最为关键的是,只有读书人才能成为儒教的信徒,普通老百姓想成为信徒也不可能。所以虽然凡是家里能挤出前来的都会送儿子读书,但儒家思想是不能占领他们的头脑的。而且大多数人是连个童生都考不中的,等他们返回田间地头种地,儒家思想也会从头脑中褪去。

    有一位很牛逼的人曾经说过,思想领域,我们不去占领,就会有别人去占领。既然儒学不能占领普通老百姓的头脑,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又让正规宗教没法去占领普通老百姓的头脑,那结果就是各种各样不在国家监管之内、乱七八糟的东西在民间流传,骗老百姓的钱;白莲教这样的邪教也获得了喘息的余地,甚至重新开始扩张。

    允熥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继续泛滥下去。所以他继位后放宽了限制,地方上僧道录司的官员也加俸禄,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去打击乱七八糟的东西和邪教。几年时间过去,总算有了些成果。

    同时为了更好的管理宗教界,以方便对外传教为名,允熥在各省组织了佛教、道教协会,由本省出名的寺庙、道观的掌事人为理事,所有在官府登记的寺庙、道观为成员。

    “我们苏藩内从本土而来的僧人几乎都是广东人,也都出身于广东的寺庙。虽到了苏藩后就不归广东佛教协会管辖,但互相之间仍然联系密切,若是我不还广东佛教协会的钱,他们定然会联合起来生事;我也不敢对他们如何,所以只能还钱。”朱高煦说道。

    “怎么,还有你不敢对付的人?”朱模问道。朱高煦治理封地之狠,连他在吕宋都有所耳闻。

    “正是靠着他们我才能压制住本地的佛教势力,若是处置了,我还如何压制本地的僧人?本地僧人对我的危害更大些。我也只能容忍他们了。”朱高煦道。

    ps:书友们,我是七帅,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327章 汉洲攻略(二)() 
“为兄这次来落金城,是要请你派兵助兄长一臂之力。”朱桢说道。

    “六哥你有何需弟弟助一臂之力?汉洲的野人虽然凶悍,但没有纪律,在山林之中或许凭借地利还能抵挡,在平地多是一触即溃。可他们又从未见过火器,即使在山林中打仗,只要用出火器必定跪地投降,哪里还需要借助弟弟之力?除非,”朱柏忽然想到什么,又道:“莫非六哥你要去攻打南边那个探查到有许多高大建筑的山谷?”

    “知我者十二弟也。”朱桢先是笑着说了一句,之后说道:“兄长的土地不如你,落金城以北一直到金川城,入内陆好歹有数百里平原,虽然此时大多覆盖着树林,但以后能开拓为田地。可为兄现下占的地方平原少而山地多,就如同贵州一般,难有发展。”

    “为兄又派人略微探查了一番那座山谷附近,发觉其位置极好,地形开阔,有险可依,气候也很适宜,唯有占了那一处兄长才能有所发展。所以兄长请十二弟你助兄长一臂之力,帮助兄长夺下那个地方。”

    朱柏命服侍的侍女又续了一杯茶水,一边慢慢抿着一边思量起来。朱桢说的不错,分给他的地方远远比不上朱柏自己留的地方。不论是汉武昌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还是其他地方,不仅平原少,而且雨水也不多,比不上自己的土地。自己因为私心将这上千里平原都留了下来,也确实应该出兵帮助他夺取南边的好地方。

    可根据当初方鸣谦传回来的消息,那座山谷有十分高大的建筑,可见当地人绝非野人,多半不好攻打。若是为了帮助朱桢损失太大也是他不愿的。

    朱柏想了一会儿,问道:“六哥,攻打那座山谷,你可有把握?咱们兄弟二人可只有这点儿家当,禁不住折腾。”

    “若说万全的把握,当然是没有的。”朱桢比较诚实的说道:“还未直接接触过,从周围部族打探到的消息也模糊不清,甚至有人说那座山谷已经荒废,也不知真假。但还是应当料敌从宽。”

    “不过你放心,即使不能击败山谷中的人,夺取那座山谷,咱们也不至于败的太惨。”

    “这话怎么说的?”朱柏问。

    “因为咱们有马!”朱桢道:“十二弟,在汉洲大陆这么多年,你可见过如同马匹般供人骑乘役使的牲口?那些野人,头一次见到咱们的骑兵,不都是十分害怕?”

    “确实如此。”朱柏道。他们至今还没发现过任何如同牛马般供人骑乘役使的大牲口,当地人对于马匹也十分害怕,马匹是仅次于火器第二能吓唬他们的东西。

    “若说山谷中的人能造很好的兵器,我信,但若说他们有大牲口,为兄是绝对不信的。野人没法学会打造兵器,偷两匹牲口还不容易?可咱们遇到的所有野人都没有大牲口,可见汉洲大陆就是没有大牲口。”

    “这样一来,骑兵之利就为咱们所独享了。为兄的打算是,带上大多数骑兵,步兵只带你编练的野人步兵,去攻打那座山谷。即使败了,骑兵也能顺利撤走,不过是损失一些野人步兵而已,回头还可以招募,也算不得多大损失。”朱桢说道。

    “这,这些野人步兵编练可不容易。”朱柏犹豫着说道。

    “罢了,若是此战成功,咱们到时候对半分战利品,不,六成的战利品归你;若是不成,你每损失一人,为兄赔给你一匹布!你的兵这一路上的吃喝和分发的兵器,也都是为兄负责。”朱桢咬咬牙说道。

    “成交!”朱柏马上答应。这里可不是大明,而是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汉洲大陆,虽然朱柏早就开始在所辖领土上种植棉花,进行纺织,但他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人手太少,每年纺织出来的棉布很少;而当地人,尤其是当地的女人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穿起来比兽皮要舒服很多的东西,愿意拿黄金、白银或者兽皮来交换,朱柏的一件虎皮大衣就是用五丈布换来的(一匹布五十丈)。所以在汉洲大陆布匹的价值很高,一个野人换一匹布绝对值了。

    朱桢见他答应的这么快,忽然有些后悔,觉得不应该开价这么高;但此时话已经说出口,朱柏也已经答应,他也不能反悔,只能暗自在心里说道:‘一定要夺取那座山谷!’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朱柏心里高兴,下令杀一头牛来招待朱桢。汉洲大陆没有大牲口,所以不论是牛马还是驴都很珍贵,杀头牛绝对是非常隆重了,堪比在大明用熊掌、鹿茸招待,朱桢也因此感觉好受了些。

    第二日二人醒了酒,就开始商议出兵的具体事宜。经过一番讨论,朱柏最终决定出兵手头八十名骑兵中的五十名,另出动野人步兵一千五百人,二十辆大车,总计出动自己手头军事力量的一半以上,也是下了血本。

    既然朱柏下了血本,朱桢也不能太吝惜了。他也出动了手头七十名骑兵中的五十名,另派出三十辆大车,差不多也有自己军事力量的一半。

    为了将这么多人马车运过去,朱柏还将镇守金川城的方鸣谦叫了来,调动他手上的水师运送。

    方鸣谦对于两位王爷的出征决定十分反对。他亲自去过那个山谷,知道那些高大的建筑有多少。据他估算,山谷中的人少说也有数十万,有几千常备兵很正常,兵器也不会差太多,打仗还能征召青壮,凭着一百骑兵就想获胜是痴心妄想。

    但根据允熥特别为汉洲大陆的封藩定下的规矩,方鸣谦的反对无效,只能执行命令。

    出兵那日,朱桢瞧着方鸣谦的脸色不好看,在上船前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别好像我们已经打了败仗似的。没准我们能如同南梁陈庆之一般,数千人马击败敌人数十万大军呢。”

    

第1328章 南洋风雨——借钱打仗() 
“正是靠着他们我才能压制住本地的佛教势力,若是处置了,我还如何压制本地的僧人?本地僧人对我的危害更大些。我也只能容忍他们了。”朱高煦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笔钱若能不还,他肯定不会还,封建统治者大多将商人看做肥羊,若是长大了就要薅羊毛,他也不例外;可广东佛教协会事关他压制本地僧人,他也只能还钱了。不过佛教协会对于他这样的王爷也不敢得罪,若是打输了先欠着也没什么。

    “可是你,还有贤烶,你们二人到底是怎么想到从钱庄借钱打仗的?”朱模又问道。他对于这点很好奇。

    “这说来就话长了。”

    原来朱高煦得知满者伯夷即将发生内乱后,就要筹措军费,准备出兵。大军出征,需要提前预备粮食,军械也要检查一遍换成新的;可他手上虽然还有粮食,但钱不够了,没钱给将士换新的军械。拿着旧军械倒也不是不能打仗,但若是让本地僧人与大户人家得知,以为自己实力衰弱,指不定闹出多少事情来。

    朱高煦思来想去,决定向朱赞仪借钱打仗换兵器。安南虽然比不上中原富庶,但前几年打过来的时候朱赞仪也不知灭了多少不听从号令的大户人家,很是得了一大笔钱。安南虽然小打小闹不断,但没有大规模战争,应该还有不少钱。正好有一批本地的特产也送到宝安市舶司售卖,朱高煦就让水师护送着顺便去一趟宝安。

    可不想借钱的请求被朱赞仪拒绝了。他在接见前派人与使者闲聊,得知朱高煦借钱的缘故是为了出兵攻打满者伯夷,顿时起了心思,也要派兵参战;可他这一派兵参战,也要筹备军粮、军械,就没多少钱能借给朱高煦了。何况朱赞仪也怕万一打了败仗朱高煦不还钱,就只答应了很少的数额,根本不够。

    使者几次劝说都不成,只能带着船队离开河内前往宝安。

    去宝安市舶司做生意的商人也知晓使者去越藩的目的是什么,就将此事当做奇闻趣事与旁人说了。本来这也没什么,大家说过去就忘,却不想此事传到了当时正好在宝安市舶司的萧卓耳中。

    由于宝钞携带方便也不容易丢,所以市舶司内不论本国、番国商人手里都有不少宝钞,也是宝钞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允熥害怕听闻能够用宝钞兑换金币后市舶司的商人纷纷兑换,于是提前派人去两个市舶司与商人沟通,让他们相信宝钞的信用,不要将宝钞兑换成金币。萧卓曾经在海上做过海商,后来又在上海市舶司做买卖,认识的商人极多,正好能办这个差事。

    萧卓自己也愿意办。虽然这件事很有难度,可做成了必定会让陛下对自己更加看重,所以在萧涌成婚后不久就去了两个市舶司。

    经过反复劝阻,和许下的一些承诺,他总算让大多数商人答应不将手头的宝钞兑换成金币,心里松了口气,就带着下人去市舶司内逛一逛,打算买些大明不常见的珠宝带回去让儿子送给公主,就听说了此事。

    萧卓当时就心中一动,马上带着随从离开市舶司,找到广东佛教协会理事之一的六榕寺主持俞坚和尚,告诉了他此事,说道:“俞坚大师,我看不如由贵寺开设的六合钱庄借这笔钱给苏王殿下。我估算过了,六合钱庄定然能够拿出这么一笔钱来。”

    对方也是内行人,俞坚也不说假话,实话实说道:“萧老爷,这笔钱鄙寺的六合钱庄自然是拿的出来的,但为何要借钱给苏王?你也说了,这笔钱借出去苏王是要拿来打仗的,若是胜了还好,若是败了,得多少年才能把钱还上?”

    “而且借钱给官府利息一向不高,年息大多只有二分四,远不如借给私人,我为何要借钱给苏王?”

    “俞坚大师,您说的不错,苏王殿下若是打败了,这笔钱估计得拖欠好些年;把钱借给他利息也不高。但大师,六合钱庄现下可是将储户存得钱都借出去了?许多钱都在钱庄里面干放着,借不出去吧。既然如此,为何不借给苏王殿下,即使利息低一些,也是利息,总比干放着强。而且苏王殿下这些年在南洋打仗,也没打输过,此战得胜的可能较大,不必担心收不回来。”萧卓不慌不忙的说道。

    他这话打在了俞坚的软肋上。这个年代一般人的观点都是能不借钱就不借钱,城里借钱的人很少,他们作为寺庙也得要点儿脸,在乎点儿名声,不能做出把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