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人真是太狡猾了!幸好陛下识破了朱高煦的诡计。”亲信大叫道。
他们说话间,军队已经做好攻城的准备,威格拉玛瓦尔达拿让侍卫给他穿上铠甲,戴上头盔,拿起宝刀,走出营帐亲自指挥这场空前惨烈的攻城战。
朱高煦大约是太得意忘形了,对于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如此坚决的马上开始攻城没有准备,满者伯夷人第一次攻城就差点儿攻上城头,还是成安见势不妙紧急调兵支援才挡住他们。
但之后满者伯夷人攻城一次比一次猛烈,明军即使已经全员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看起来也未必能守住城池。
……
……
“快,快上,谁敢后退,定斩不饶!”刘度也声嘶力竭的喊着。同时在他身边,数十个手持鬼头大刀的刽子手盯着前面,一旦有人后退马上斩首,不论明军还是降兵。
城头上,正熬制沸油、沸水的人一刻不停的搅动着手中的铁钳,一旦觉得差不多了就掀起大锅向下倒去,每次都有无数正在攀爬城墙和云梯的满者伯夷人惨叫着松开双手,掉到地上。虽然三宝垄城的城墙没有多高,土地因雨下得多也比较松软,但摔下去的人大多也摔得七荤八素,更兼滚烫的沸水沸油全身都是,多半也活不成了。
但满者伯夷人实在太多了,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又丝毫不在意伤亡,即使一批又一批的勇士战死,但仍然有似乎数不尽的人向城头攻过来,给明军造成了损伤。
除了正在轰击的大炮和投石机,满者伯夷人的弓箭手也抵近城墙向城头射箭;而明军匆匆赶来没有大炮和投石机,弓箭因为箭矢不多也极少使用,城头的明军只能用血肉之躯抵御满者伯夷人的箭矢,损失也越来越多。
“老天爷啊,不对,如来佛祖啊,弥勒佛祖啊,观世音菩萨啊,地藏王菩萨啊,……”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一遍后,刘度向天祷告道“求你们一定要保佑殿下,保佑所有在三宝垄城中的将士啊!千万不要被满者伯夷人攻破了城池。”
“求你们让雷公电母下一场大雨吧!只要下了雨,满者伯夷人的火炮就不能用了,投石机和弓箭的用处也大大减小,满者伯夷的士兵冒雨想要冲上城头也更难,那样城池想要守住就容易多了。只要能坚守到明日上午,第二批四千援兵就能赶到,城池就一定能守住。反正这些日子也下了不少雨了,也不差这一场;雷公电母你们只要投靠了佛祖,就能不用害怕天庭的天条,也就不用害怕像泾河龙王似的被砍了脑袋。”刘度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
“做什么呢!不好好指挥守城!”正好带领精锐巡视各个城头的成安见到这一幕,十分不满的凑近对他说道。
“成将军,我在向诸位佛祖与菩萨祷告,求他们保佑殿下与将士,让雷公电母下一场大雨。”刘度说道。
“你!”成安正想说‘你祷告这个有什么用’,就想起来朱高煦这些年大力推广佛教当然是经过改良有战斗力的佛教),军中信佛或者装作信佛的人很多,很多人都说要做降妖降魔的罗汉,朱高煦也很高兴,就将话咽了回去。
“只要咱们平日里对佛祖、菩萨心诚,佛祖菩萨自然会保佑咱们,不用临时抱不抱佛脚。”成安这样说了一句,马上又道“所以仔细盯着面前的战局,绝不能让满者伯夷人夺取城头!”
“成将军,再给我派点儿援兵吧。”刘度指着城头说道“城下的满者伯夷人无边无际,就这么点兵肯定守不住的!”
“守不住也要守!”成安斩钉截铁的说道“就算将人都拼光了,也要守住城池!”
“而且,你以为我要是有援兵会不给你?”成安又道“我手头这些人已经是最后的人马了,如果他们都填进去,哪里再出了意外,整座城就彻底守不住了!”
“成将军,我也知道,可是您好歹再派一百个人来。”刘度又道,声音带上了哀求之意。
成安正要再拒绝,忽然见到一名铺兵脸带喜色的跑了过来,对他说道“成将军,加查又让城中的三百精壮答应参与守城。”
“太好了!”成安也脸现喜色的说道“总算又有些兵了。”
“加查是谁?他怎么能劝城中的青壮愿意守城?”刘度却问道。
。
第1347章 汉洲攻略(十二)()
“用儒学教化蛮夷,岂会有问题!”朱允炆信心满满的回答,同时也隐含着对朱桢在墨西哥谷地所实行政令的不满。
他在墨西哥谷地住了数月,将朱桢的施政都看在眼里。在他看来,朱桢其它的政令都很好,不论是兴办学校教授当地的孩童汉话、汉字,还是以官府组织百姓织布、炼铜、开矿,亦或是编户齐民、征粮派差都是很正确的政令,都是应该做的;可有两项政令他觉得不是特别妥当一是将许多当地的蛮夷贬为奴仆,二就是不用儒学教化当地人反而使用神鬼之说。
朱允炆认为,将那些敢于反抗官府统治的蛮夷或野人贬为奴仆,让他们为国效力十分应当,但将未曾抵抗过官府的蛮夷都贬为奴仆就不对了。反抗官府当然要付出代价,放在中原大小头目都是要杀头的,被裹挟的民众也会发往边疆戍边,小孩阉割入宫;汉洲大陆的蛮夷只是被贬为奴仆,还在原来的地方干活,也没有人被阉割,实在是宽大为怀。
但那些没有抵抗过官府统治的人就不应该受到惩处。朱允炆其实对于朱元璋的一些政令都有异议,觉得太过于严苛了些,但即使朱元璋,对没有抵抗过大明天兵的蛮夷也是封官赐爵,从来没有抓来当奴仆的,这样做很不合儒家的教诲,即使按照允熥这些年提倡的方向,凡事探寻孔子与先秦诸位先贤如何说的、如何做的,可孔子他老人家也从来没有这样教诲过。
这一点在朱允炆看来十分要紧,但与第二点相比,又算不上什么了。让当地的蛮夷学习道家经典成为道教徒,那叫教化么?尤其是还肆意曲解《楚辞》等文化瑰宝,将中原的汉人信奉的神祗生搬硬套,同汉洲大陆的神祗凑为同样的,更让他不能接受。“六叔,儒学乃是圣学,是教化万民之学,为何在此却不教授当地的蛮夷儒学以教化他们,反而让道士去教他们道教典籍?”见到这一幕后,朱允炆当时就对朱桢说道。
“凡事不可拘泥于成法。”朱桢当时回应说“儒学自然是圣学,可蛮夷却对学习儒学不感兴趣。汉洲大陆的蛮夷都崇信神祗,对儒学这种经世之学不愿学习,如果勉强他们学习儒学,必定事倍功半,并无用处。”
“可让他们学习道家典籍就不同了。你也应当知晓你十二叔初到金川,是如何降服了当地的野人部族;也应当知晓我是如何降服的墨西哥谷地的蛮夷。不论是金川野人还是此地的蛮夷,被从未见过的火器和马匹一吓就以为咱们汉人乃是天神使者,而且是一位十分厉害的天神使者。只要以天神之名义让他们做事,他们就不敢不错,而且十分认真。”
“让他们学习道家典籍,他们因为认为学了《道德经》等就能成为天神使者,自然会用心学。从而学会汉话、汉字。”
“允炆,”朱桢又加重语气说道“我并非不想教授汉洲大陆的蛮夷儒学,我刚刚来到汉洲的时候也和你一样问过你十二叔为何不教导当地的孩童儒学反而教导《道德经》。只是事情要一步一步做,路要一步一步走。等我在汉洲大陆的治下的百姓都学会了汉话、汉字,也对大明的文明有所了解,到那时才是教授他们儒学的时候。”
“即使是教化中原周围的蛮夷也是如此。洪武初年父亲就曾经下令各蛮夷土司、羁旅衙门设立儒学以教化他们,但没多大用处;可在当今陛下派出医生前往各处部族为当地人治病治伤后,学汉话汉字的人越来越多,愿意看儒家经典之人也多了。”
“侄儿以为六叔你所说有些偏颇。”朱允炆说道“先教授他们道教,等学会汉话、汉字后再教授他们儒学确实能够让他们更快学会汉话、汉字,但这岂是教化?这只不过是让当地的蛮夷从信奉一种宗教改为信奉另一种宗教,从信奉几位神祗改为信奉另几位神祗,岂能称之为教化?”
“只有让他们知事明理才能称之为教化!”朱允炆十分严肃的说道“首先要让他们明理,懂得世间的道理,再学习礼仪成为知礼之人,再教导他们其他,才能称之为教化。借当地人不知火器与马匹,强行套以神鬼之说,吸引他们学习道家,不叫教化。”
对于朱允炆的这一番话语,朱桢自然也有答复,但朱允炆还有话对付,最后自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墨西哥谷地是朱桢的主场,当地的蛮夷都是他的子民,自然是朱桢能够决定他们学习什么,朱允炆说了不算;可现在终于到了朱允炆的主场,他当然要践行自己的想法。
朱桢听到他这句话,知道他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只能停止劝说,长叹了一声,说道“允炆,你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这句话他没有回答,大约是为了保全双方的体面;但从他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想法‘我一定没错,将来后悔的人应当是你。’
见到他这幅表情,朱桢再说什么的心情都没有了,也没有再留在玛雅潘城的心情,甚至晚宴都想推辞,还是朱柏力劝,他才答应留下吃过晚饭明日一早再走。
朱柏其实对于朱允炆的想法也不以为然,朱桢的这套说辞还是他最早提出的,他只是因为自己治下的金川野人对于信奉神灵没那么虔诚,所以没有完全效仿朱桢的做法而已,但对于他在墨西哥谷地的做法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只是他从前几日劝说朱允炆如何行事最后被拒绝的经历早就得出劝说无用的结论,所以不出言而已。
晚宴上大约是朱允炆也觉得下午反驳朱桢话说的太生硬,有意缓和气氛,一点儿有关这方面的话题都没说,只是说些闲话,小时候在京城的趣事,汉洲大陆的见闻。朱柏与朱桢也不断搭话,气氛变得又融洽起来。
不过三个藩王聚在一起,话题不可避免的渐渐向治国理政转变。朱桢又喝了点儿酒,说道“允炆,对于来到你封地的日本人还是要警惕。”
“日本人虽然也学我中华文明,但又与中华文明有所不同,不能将他们当做蛮夷,也不能将他们当做汉人,这其中的分寸可要拿捏准了。”
“侄儿觉得,日本人其实不用顾虑。他们才有多少人?分给侄儿从中原前来的人总共有一千二百人,其中日本人只有一百多人,只占一成,岂会做什么不利于侄儿的事情。”朱允炆道。
“可不能完全掉以轻心。《晋书》上可记得明明白边晋代许多胡人从北方、西方迁入中原,最后导致五胡乱华。”朱柏说道。
“乱华之五胡原本都是蛮夷,尚未教化就中原大乱,恰好许多晋宗室藩王任用他们为兵为将,才使得五胡做大;侄儿也不会用他们当兵打仗,更不会使得封地大乱,倒不需多加防备。”
“不过,”朱允炆又说道“二位叔叔的顾虑也有道理。既然如此,过几日侄儿就将所有的日本人拆散分开居住,那几个来自日本的勋贵,或者称为武士的人召入军中为将,但不招募日本人当兵,所指挥的将士也是汉人与当地蛮夷混编的军队。”
朱允炆这样做,一是为了防范日本人。日本人与汉人差别很小,甚至此时日本的语言都能当做汉话的一种方言,与日本人沟通并不比北方人与广枺斯低ǜ永眩灰谴蛏ⅲ挥肫渌毡救私哟ィ突岜涑珊喝恕=涫空偃刖校盟怯惺伦觯芄坏酱Υ氖奔渚突岽蟠蠹跎伲灿兄谕煌吹娜毡酒矫瘛�
第二,则是他手上确实缺乏能带兵打仗的将领。如果说像徐家这样的勋贵世家还曾出于狡兔三窟的主意考虑过派人来汉洲大陆建立分支,可中下级武将一点儿去汉洲大陆的想法都没有。
一来,就算皇帝清洗勋贵,中下级武将也只有少数会被波及,大多数人不会受到影响,不必担心家族被皇帝的一纸圣旨所灭;二来,勋贵人家的子弟来到汉洲大陆也能做人上人的人上人,吃穿用度不会缺了,不必担心战死,可中下级武将即使来了汉洲大陆也是做指挥军队的将领,需要亲自带兵与蛮夷打仗,虽然地位在当地的蛮夷之上,可他们在大明本土的地位也在平民之上,想要地位更进一步未必比在中原容易;三来,就是他们害怕半路上船沉了掉海里,白白的送了命。
因为以上三点缘故,使得愿意来汉洲大陆的中下级武将极少,朱柏前来的时候从自己原来三卫拐了一批人;朱桢来的时候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