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军侯-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传遍了整个监牢,一时间上上下下的牢房之内全都充满了沮丧懊恼的情绪,这些前一天还是朝中官吏一地大员的人们知道了自己已经没有了未来一说。

    事实也正是如此,所有牵扯到这官粮赋税一案的高层人员全部罪无可恕,最轻的也要落个发配边远之地的下场,不过那些不入品或是不经意间涉入其中的官员倒是处罚的轻一些,毕竟朱元璋不可能一耙子将所有人都打死。

    现在毕竟不是刚建国的时候了,血腥手段那时候用用还可以,现在为了将来天下稳定不留后患还是能免则免。

    像今天在北平城当中李丰府邸发生的一切在全天下间都进行着相似的事情,只不过北平这里赶巧而已,碰上李丰之子与李彧之女结亲,一众官员道贺之下被燕王朱棣一网打尽,省了不少功夫。

    而就在北平李彧等人被下狱的同时,于被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境内自县一级往上各部都有人落网,就论知府一级的官员也有两人被抓,正陆陆续续的押解送至北平而来。

    北平都是这般,那天下十三布政使司自然是统一进行,湖广,山东,山西,河南等等全都在行动,一时间乱象迭起,趁机作乱者数不胜数,那些打着各种旗号的逆贼就好像问了腥的猫,如雨后春笋一般接连冒头。

    可这一切早就在朱元璋的预料当中,那些被派往各地镇守的公侯爵爷们可不是吃素的,大军出动横扫四方,那些人蹦跶不了多久就会被剿灭的一干二净。

    当然了,这时候打算出头的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被镇灭也是他们自己找死,明眼人在各部行动之时便有所察觉,聪明的他们自然不会傻呵呵的当出头鸟,就比如说白莲

    而云南一地是天下十三司当中可以说最顺利的一处,一则是那里初建明官较少,官粮一系的人还涉足不多,二者则是当地土司盛行,更有沐英坐镇于此,就算是有人想要背地里做些手脚也实在是无力施展。

    自此洪武十八年三月初二这一天,整个大明王朝庞大的国家机器便在朱元璋老爷子的一番谋划之下开始轰轰烈烈的运作,在面对天下之主的时候,在面对能动用全国资源之人的时候,所有的阴谋,所有的对抗都是无力脆弱的。

    巨龙睁眼的时候才是他发力之际,任你是铺满天下的错横巨网也要被龙爪挥击之下消散殆尽,这等有损国家有损社稷之祸根终将被铲除。

    况且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忘了,天下的官可都是朱元璋封的,既然有胆子做出了这样的事,那就要准备好承受相应的后果

第232章 人皆有怒() 
匹夫一怒尚且血溅五步,更何况如今当朝天子震怒。

    自从毛驤在官粮一案上有很大的进展开始,朱老爷子的桌子上便多出了一份名单,一份记载着天下所有参与到这私吞官粮以贩卖,巧立名目收赋税的官员。

    刚开始还仅仅只有十几个人,其中还包括已经证实死亡的赵楚河,不过随着毛驤锦衣卫调查的进度的延续,这份名单便开始大幅度的扩大。

    从十几人变成了整整一页人,在到现在的整整两页,密密麻麻的人名写在这两张薄薄的纸上面。

    从知府到知县,从布政使到按察使这一个个人名让朱元璋感到愤怒,极度的愤怒,他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被这些自己委以重任示以信任的官吏所欺骗。

    不过真正让他点燃心头怒火的还是最后的这几个名字,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等,六部主事官员自左右侍郎尽皆在列,尚书都有好几个。

    要知道在他去掉丞相一职以后便直接是六部负责天下,没想到这盗卖官粮私征赋税一事竟然牵扯到了如此多的六部大臣,二品三品大员尽皆在列,这岂能不让老朱心痛,不让他心寒。

    亏他将这些人任命为六部主事官员,让其协助自己管理天下大事,可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竟然辜负自己的信任,贪污成瘾屡禁不止。

    前朝因何而亡,除了对天下汉民的苛责之外,当朝官僚集体的腐败成性,只顾自家荣华富贵肆意搜刮民脂民膏,取百姓之财填自己腰包,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在喝人血,也正是这群贪官污吏加剧了前朝灭亡的脚步。

    他老朱自穷苦出身,从小便见不得这些贪腐之辈,今朝坐得龙椅披得龙袍更是下定了决心提倡清正廉洁,勒令天下各级官吏遵纪守法,廉政爱民。

    不过他也知道这些话说出去也得有人听才行,不然当面笑呵呵的背地里另一套做法,那岂不是白费功夫。

    所以朱元璋便将其从战时就设立的校检司委以监察天下的重任,首要的便是监督天下百官,要将他所提倡之事尽数推行下去。

    可真要校检司暗中观察的时候才发现这天下何其糜烂,上下勾结官官相护无所不用其极,有些偏远一点朝廷政令不及的地方更是恶劣不堪,一县之长竟堪比土皇帝一般的存在,为所欲为为非作歹。

    为此他又特地设立监察御史,负责天下十三道的官员清查,时不时的就要走访地方明察暗访一段时间。

    当然了,这人各有别,监察御史也并非全都是清廉之人,所以已经发现有所受贿便严加处罚,轻则流放重责斩首。

    然而就算是如此这天下还是贪污不止禁之不绝,更是有胆大滔天之人在官粮赋税上动了心思,中饱私囊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校检司在查到这件事的时候却没有了下一步的进展,其调查进度收到了严重的阻碍,就算是有所猜测却也并无真凭实据,一度让朱元璋很是恼火,毛驤在那个时候没少被老爷子骂。

    可这终究不是毛驤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校检司权力不够,所以才有了现在的锦衣卫,而且当时的大明国策是攘外安边,对付境内境外的敌对势力,自然对这一份贪污之事有所忍让。

    但现在边境已定,剩下的不过是些纤芥之疾无须担心,朱元璋这忍了多年的事终于要动手了,锦衣卫的成立便是他第一步棋,毛驤也不负他的期望,果真将这困扰了大明朝多年的贪污一案调查的清清楚楚。

    为此朱元璋亲自筹划准备,先是将几位老将侯爵们分派各地以防变故,而后再暗名天下卫所加强戒备,以免国内出现动荡之时可以快速镇压。

    随后便是命令毛驤加紧搜查各部证据,将这官粮一案所涉人员全都揪出来一个也不要放过,并暗中通传天下藩王,最后便是这一切的准备时间。

    其实这筹划准备搜集证据一直持续到今年二月末的时间,老朱为了不打草惊蛇没有盲目行动,而是通传天下各地想约三月初二统一开始。

    要打就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不留隐逆,同时行动也能让那些人没有防备,这样才能保证没有漏网之鱼。

    而就在今日,在天下锦衣卫各路藩王各部卫所公侯等人行动之日,他朱元璋也紧急召开了一次大朝会,其目的显而易见,既然庙堂之下都开始了行动,那他这庙堂之上又岂能毫无动静

    三月初二,南京城。

    身为京师自然是天下汇聚之地,可现在身处京内的六部官吏却不知道外界正进行着一场天大的风暴,正在疯狂的席卷天下。

    而他们还按照日常出班列席,该当值的当值,该办公的办公,知道大家都接到了朱元璋临时朝会的消息。

    对于这种突然而来的朝会大多数官员都是习以为常的,当今天下的主人朱老爷子可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秉烛批阅奏章都是稀松平常,经常有各部大臣被深夜唤至宫内商量事宜,所以大家对这一次的紧急朝会也并没有什么惊奇之处。

    随着百官在皇宫外汇聚,人齐了之后便由守门将军开了宫门大家鱼贯而入,匆匆的感到了朝会所在之地,大明紫禁城奉天殿。

    可这些官吏按照品阶入位站好以后等了半天却发现皇帝老爷没来,这倒是有些令他们奇怪了,以往只要是百官前脚站定后脚朱老爷子便出现上朝,可今日这是怎么了,向来不曾有过偏差的圣上竟然不曾出现。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人内心情绪不一,若不是明文规定朝堂之上禁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话说不定这时候一众大臣们早就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了。

    召集百官自己却不出现,不是朱元璋有什么事耽搁了,而是他故意这样做的,殿内这群官吏让他憋了这么多年的心头怒火,又岂能轻易地放过他们。

    先晾一晾他们,顺便也让自己酝酿酝酿,想一想怎么将这怒火全都浇到这些贪官污吏的脑袋上面

第233章 庙堂之上() 
金碧辉煌的奉天殿上,六部尚书文武官员已经在这里站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在等待面前龙椅上的人出现,可朱元璋有心不出又能奈何,只有一两个小内官在一旁侍立,不过却也是低着头默不作声。

    一众大臣们无奈归无奈,可他们也毫无办法,在场之人又没有谁有权利擅自出列,现在只能恭恭敬敬的在这奉天殿里面待着,谁让人家皇帝老爷不出来呢。

    就这样站了约莫有大半个时辰,都已经站的有些退发酸的大臣们终于等到了朱元璋的出现,一个个连忙摆正姿势准备听候圣上这朝会目的所在为何。

    “诸位臣工想必等急了吧,可朕也是没有办法啊,刚刚得到了一些消息,朕初始感到惊讶随之而来的便是愤恨,可有带着一些疑惑,朕竟然不知这表面上百姓安康风平浪静的大明朝之下隐藏了这般龌龊之事!”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面无表情声音冰冷地说道,最后一声更是严厉的呵斥,却又不知是在呵斥何人。

    皇帝陛下怒了他们下面这些臣子自然是诚惶诚恐,一瞬间纷纷跪倒在地,很多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总之现在是朱元璋怒火正旺的时候,还是不要做什么出格的事触霉头。

    “哼!”朱元璋沉哼一声冷眼看着台阶下面跪倒在地的大臣们,眼神里的杀机越来越重,内心的火气也已经是按耐不住了。

    “郭桓!郭侍郎!你来给朕说说你们这些大臣们为何跪倒在地”

    正在文官一侧跪倒在地的郭桓一个颤栗,他不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问到了他的头上,虽然现在是他兼着户部尚书的差,但前头这么多在职尚书为何却偏偏找到了他。

    可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朱元璋话说的明明白白,就是让你郭桓来回答,皇帝发话了他作为臣子的又岂能不听。

    “回陛下,臣臣以为”郭桓支支吾吾的也说不出可所以然来,大家跪下说白了就是因为皇帝生气了,可你当着朱元璋的面说这话岂不是找死不成,思来想去郭桓没有找到能糊弄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实在是难倒了他。

    “行了,别在这里杰杰巴巴的,朕不用你回答,朕现在就告诉你因为什么!”话音刚落老朱大手一挥,身旁的老太监会意,连忙将早就准备好的两分奏章拿了出来。

    “这里有两分奏章,分别是都察院御史余敏和丁廷举所奏,现在就由这两位御史自己念出来,郭侍郎,你可听仔细了!”

    随着皇帝说话的功夫从殿外匆匆走进来两名官吏,正是御史余敏和丁廷举两人,只见他们二人恭敬的接过奏章站在郭桓的身前,先有余敏翻开手中之章册开始念到。

    “臣听闻浙江布政使司西境今年秋粮所收减少,顿感疑惑,遂开始调查,经过多方时日得果结论是浙西今年秋粮本为四百五十万石,然我户部录册账目上只有两百三十二万石,两者相差整整两百一十八万石,足足减少了一半,而此事是有当职户部主事官郭桓亲自盖章确认无误!”

    余敏面无表情的将手中奏章念了出来,当庭百官一阵哗然,御史职责是监察天下,十三道御史共计一百一十人,每天都会有一些各地的风闻奏章送到京城来。

    可现在这一篇奏章之上的内容实在是太过惊天动地,小小七品官正在弹劾六部堂官正三品大员,这等事情自大明朝开过以来只发生过一次,那便是五年前那一场政治风暴,而那一次的最终结果是丞相胡惟庸被除,当时牵连杀死天下官员数以千计,而其牵连之事由自今天还没有结束,前前后后加起来一万多人被株连杀戮。

    而当今皇帝陛下更是顺势取消了中书省的编制,废除了丞相一职,可以说正是五年前那一次才让六部官员更上一层,真正的成为朝廷权力中心一层。

    而如今又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时间朝堂之上的官员人人皆感觉到一股凉意袭来,天知道这次又要有多少人掉脑袋。

    “郭卿先不要说话,还有一份奏章没有念呢,不着急,先听着。”朱元璋打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