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道理,这两个御前侍卫不懂,身着内侍服之人更不懂。不过,他们都会有感觉,进入皇宫之后,浑身都舒坦了一些。
“是了,这里便是皇宫。快走,陛下急着见你。”一个架住他的御前侍卫,不耐烦地说道。
三人如同连体娃娃一样,自拱宸门到宣佑门,期间长达八里路。这是从延福宫到皇宫,而不经过后苑的必经之路。八里路,差不多就是大半个大顺皇宫的规格了。由此看来,大顺皇宫真的不大,甚至还有些小。不过,若是带上后面延福宫的话,这就不输任何一朝皇宫了。
宣佑门往左走,会经过紫宸殿门。紫宸殿门再走一段路,垂拱殿门才在眼前。
此刻,高镐早就在垂拱殿门外候着了。那两个御前侍卫连忙上前施礼道:“高公公,人已经带来了。”
高镐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番身着内侍的那个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神色。
“就是这人吗?”
两个御前侍卫都点了点头,笃定地说道:“绝无偏差!”(。)
第五百三十章:将计就计()
高镐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密旨,此事不得张扬。若是你们办事不力,传了出去,后果你们是知道的。还有,那个狱卒……叫什么来着?”
“王大郎……”一个御前侍卫提醒道。
“对,那个王大郎,你们先看好。陛下不怎么放心,据王大郎所言,要挟他之人,武艺高强。监察司那些人,查案还行,保护不得力。你们身为御前侍卫,保护一个人应当绰绰有余。但平日里,你们不得打草惊蛇,明白了吗?”
那两个御前侍卫点了点头,高镐才说道:“你们退下吧!”
待到此间无余人之后,高镐才说道:“你且候着,咱家去通报陛下。”
那人连忙拱手道:“多谢高公公!”
高镐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你也是命大,这都死不了。现在有了陛下的庇佑,你肯定死不了了。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般看来你的福气快到了……”
那人点头哈腰道:“高公公说笑了……”
“咱家可没说笑的心思,陛下很恼火这件事,你如实回答就好……”说罢,高镐头也不回,径直走入了垂拱殿之中。
垂拱殿之中,陆承启用手扶着额头,正头疼一件政务。这是监察司送上来的,全国各州府秀才举子对十品官制的态度。很明显,对于这项新政,持支持的人不在少数,可反对的人更多。其中大部分是跟随大众,很多州府的支持率高了,那反对就少了;反对多了,那支持就少了。而支持和反对势均力敌的,几乎没有。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有人在故意闹事,煽动士子的情绪!
这是在故意和陆承启做对,其目的何在?
陆承启想破头脑都想不通,谁有这么大的势力,居然能把整个大顺搅动得风云色变?这种人,最遭帝皇忌讳,万一这人有不臣之心,想要造反,岂不是一呼百应?
不过幸好,现在看来,没有这种迹象。陆承启正头疼的时候,高镐弓着身子进来说道:“陛下,人带来了……”
陆承启正头疼新政的事情,现在眼皮子底下又出现了天牢狱卒被“买通杀人”的丑事,他放下手上的奏折,揉了揉太阳穴,缓了缓神才说道:“带他进来吧!”
高镐见陆承启烦恼的样子,连忙说道:“陛下龙体初愈,莫要动气劳神,再伤了龙体啊!”
陆承启站起身来,走了两步路,才说道:“朕自认为还是会偷懒的,这就不用你担心了,去吧,把人给朕带上来,朕要好好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镐万般不情愿,还是躬身退了出去,在殿外找到那人,低声说道:“你此刻身份不得见光,且慢慢进去,学着点做内侍的礼仪,莫要被人拆穿了!”
那人点了点头,尖着嗓子说道:“高公公吩咐,小的记住了。”
高镐见他会做人,也点了点头,说道:“进去吧,陛下等急了。”
那人再躬身拜了拜,才步入了垂拱殿之中。因为光线问题,他第一时间没有看清楚陆承启面容,却倒地便叩首拜道:“罪民王元士,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陆承启觉得他有点意思,缓缓地说道:“你且起来!”
那人抬起头来,赫然便是已然“死去”的王元士。要是旁人见了,肯定会大吃一惊,陆承启却毫不在意,盯着他看了好一会,把王元士看得毛骨悚然,起身后整个身子簌簌发抖。
“你抖什么,朕又不会吃人。朕不过想看看,大顺最大的盐枭长什么模样罢了,居然还有人要杀你灭口?”陆承启饶有兴趣地说道,“现在看来,你也不过是一个糟老头子罢了。”
王元士强挤出一个笑容,说道:“陛下活命之恩,罪民永世难忘。”
陆承启没赐坐,王元士也没那资格。一个起兵造反不成被俘虏的盐枭,哪里值得他这般尊敬?陆承启只是缓缓地开口说道:“你说吧,王大郎为何最后关头放了你?”
王大郎,便是那个天牢狱卒了。他出身正经,用后世的话说,乃是根正苗红,土生土长的长安人。要不是家中困难,也不会被人趁虚而入,胁迫他做了这等杀头的事。不过好在最后,王大郎见王元士同出一姓,再看他在潮湿的天牢里,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怜悯之心大起,才弃了这个念头,直奔监察司,找到许景淳说明了情况。
许景淳不敢懈怠,先派人暗中保护好王大郎,然后进宫觐见陆承启,当面直陈此事。陆承启与许景淳两人合计,打算将计就计,才有今日一幕。
王元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维,突然再次倒地,痛哭道:“陛下,罪民已然知错,望以一人之罪,换太原王家平安……”
陆承启皱了皱眉,说道:“太原王家,朕又没拿他们怎么样。你们家族这么多人,还在晋阳城里吃好住好,半根毛发未掉,你还想朕怎么样?”当然,陆承启不会说王家族人都是通过劳动换取粮食的,毕竟这个时候,就不宜再刺激王元士了。
王元士感激万分:“陛下宽宏大量,太原王家感激不尽!”
陆承启不耐烦地说道:“行了,行了,朕不喜欢拐弯抹角。说罢,你和谁有甚么深仇大恨,居然让对方买凶杀人?王大郎为何又放了你?还有,你当初为何要反抗朝廷大军?你都给朕,一一从实道来。若有半点虚假,朕定叫你们王家,再无翻身之日!”
王元士身为太原王家家主,一生都在为太原王家奔波劳累。要不是上次决策失误,太原王家也不会沦落到今时今日这个地步。其时也,命也,运也,王元士一个举动,太原王家便分崩离析。除了几个能逃出生天,逍遥法外,其余人等都在用劳动为自己的罪孽进行救赎。陆承启还是很讲仁义道德的,太原王家男丁,就送去河南府治水。女眷和老弱病残,则关在晋阳城中。这一点,陆承启倒是没有说假话。只是派去治水的王家太过辛苦,还没工钱,需得和被俘的契丹人一同劳动。这些都是王元士不知道的,要是知道了,陆承启不敢担保他会做出什么惊人的举动。
正是对太原王家倾注太多心血,陆承启故意用这个套他的话,饶是王元士比陆承启多活了好些年头,却关心则乱,立时中了计,连忙说道:“陛下,罪民愿从实招供!”(。)
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皱一池春水()
陆承启坐在龙椅上,端起一杯香茗,惬意地喝了起来,好整以暇地听着王元士的诉说。
“罪民原是太原王家家主,太原王家自魏晋以来,王家都显赫异常,曾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陆承启听到这就觉得不对劲了:“我让你吐露真相,你跟我扯这些家族历史做什么?”
当即说道:“说重点!”
沉浸在太原王家荣光中的王元士,被陆承启当头一棒喝醒,连忙说道:“是,是,是!太原王家自本朝以来,每况日下,竟沦为盐贩世家,为世人不齿。自罪民高祖以来,皆为挤进官宦想破了头脑。奈何自古官商不两立,哪怕从王家分支出去,亦不得科考……”
陆承启也知道,这确实是太祖的不对。商人怎么了,商人就不给科举,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虽然他知道,这是太祖笼络人心,准确来说是笼络寒门子弟的人心,而刻意打压高门贵第的政策,可一直延续到现在,高门贵族已然名存实亡。政治目的达到了,却还在损害一个阶级的利益,这就是朝廷的不对了。
或许这时候的商人并无多大的势力,但陆承启知道,一旦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商人联合起来,那股力量是惊天动地的。毕竟商人都是有钱的,有钱却没有地位,这是多么畸形的结构!难道有见识,有资本的阶级,还要被一群蛀米大虫耍得团团转?万一逼反了这些有钱人,可比一群泥腿子更难办!
商人诉求政治地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陆承启不明白,为何王元士要选择反抗朝廷政策?哪怕是放开盐禁,把盐税归入商税之中,王家不至于伤筋动骨啊?再说了,王家做的是高档生意,大部分都在做井盐、青盐的生意,陆承启让《大顺民报》刊布的晒盐法,所得不过是粗盐罢了,对于精盐生意,几无影响。
那王家为何还要走上武装对抗的道路?陆承启最想不通这个。
王元士并没有注意到陆承启奇怪的神色,而是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太原王家历经六代,想要重塑门风。奈何家族中子弟不成器皿,竟无一成才。幸得陛下宽宏大量,准许商人科考,罪民本打算依法纳税,获得科考资格,怎奈罪民忘了,太原王家尚有把柄落在别人手上……”
陆承启听到这,忍不住问道:“把柄?”
王元士点了点头,说道:“陛下,都怪罪民一时糊涂,竟被太原府尹梁仲文说动,竟让一个王家嫡系子弟改名换姓,纳输捐官,也当上了一个从九品的县主簿……”
陆承启一愣:“捐官便捐了,这又有何罪?”
王元士苦笑说道:“陛下有所不知,纳粟捐官,本乃太祖所定之法,并无犯法。只是这王家子弟,过于飞扬跋扈,竟露出了马脚……”
陆承启一听,便明白了。这是典型的富家子弟的作风,仗着有权有势便横行霸道。一不留神,就犯了众怒。果不其然,王元士继续说道:“……他竟弄错了晋阳城的税收文书,慌忙中求救于太原府尹梁仲文。这梁仲文,亦是纳粟输捐的牵头人,事情出了纰漏,他也在责难逃。是以梁仲文帮忙盖了下来,弄了一份假的税收文书……”
陆承启听到这,猛地一拍桌子,喝道:“好大胆!”
王元士吓得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此乃陛下登基之前所发生的事……”
陆承启收敛了一下脾气,沉声说道:“继续说下去!”
王元士不敢起身,跪倒在地说道:“遵旨!那梁仲文又收了我王家奉上的万贯钱银,才帮忙把此事盖了下来。我王家虽家大业大,可屡屡被此敲诈勒索,也是不堪重负。陛下有所不知,单单是纳粟一事,我王家便已输捐了万石粟米,方才换来一个小小的从九品小官……”
陆承启一愣,他之前是对纳粟不了解,可自从恶补了一番之后,总算明白了纳粟的用途。按理说,输捐千石,已然可以换来一个九品芝麻官了。怎么王家输捐万石,才换来一个主簿?
陆承启觉得王元士是在说谎,厉声说道:“莫要欺朕不懂,万石米粮,就换来一个主簿?王元士,朕告诉你,若再不从实说来,朕定叫你生不如死!”
王元士喊冤道:“陛下冤枉啊,罪民句句属实!”
“那你说说,为何捐粮万石,方才换来一个从九品主簿?”
“陛下有所不知,太原王家本是商贾之家,若要隐瞒身份,自是要四处打点疏通,方才能安稳当上一个小官……”
陆承启愣住了,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一层。
“算你说对了,那这事与害你之人,有何牵连?”
不愧是重生而来的,陆承启一点都不糊涂,紧紧扣住问题的症结所在。
“梁仲文捉得住我们王家的把柄,我们王家又如何没有他的把柄?”王元士恨恨地说道,“既然陛下已然封查王家,那王家密室里的账本,自可证明梁仲文贪污受贿……”
这句话如同一股风吹来,把陆承启心中那池春水轻轻搅动了下。
“朕颁过圣旨,只要交出贪污所得,既往不咎。此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