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顺皇朝-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考虑得真是周到……”周芷若笑将起来。

    韩凤儿也明白过来了,陆承启不过是打趣罢了。其实是男是女,还不是自己的?只要是自己的骨肉,做爹娘的哪有不喜爱的道理!

    “陛下的想法是没错,可惜这个计划,有很大的漏洞。”周芷若心情好,也跟着逗笑道。

    陆承启一听,连忙虚心请教起来。这会韩凤儿的智商也跟上来了:“要是生了几个儿子,几个女儿后,又该怎么办?”

    “对呀,失算,失算……”陆承启总是想着计划生育,却是忽略了这是古代,只要有能力,生多少也没有问题,好歹自己也是个皇帝,百八十个也养得起,组成个蹴鞠队完全不是问题。

    “陛下还想生这么多啊?”韩凤儿有点发怵,她便是觉得怀上一个都不易了。

    陆承启笑容可掬,上前拉着两人的纤手,憧憬说道:“那个时候,他们在场下比赛,我们在旁边裁判就行了……”

    后世的女孩,听到这话,多半是娇羞抱怨,你当我是猪呀。然而,身在古代,大家闺秀的周芷若,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理所当然以为这是陆承启的心愿,也是自己努力的方向,自己不行,不是还有别人嘛。韩凤儿、瑾萱都是可以生的,要是不行,再给陆承启网罗一些妃嫔便是了。

    周芷若抚着小腹,温柔笑道:“臣妾争气,陛下也要努力,贵妃、淑妃配合,不须十年,人数就够了。”韩凤儿听了这话,小脸羞红,娇艳夺目,胸中柔情荡漾,美丽的丹凤眼中,温柔得快要滴出水来。

    “哈哈……”陆承启就知道傻笑,心中感慨万端,古代,真是男人的天堂。

    “对了夫君,这事要谢过钦天监陈监正才是,若不是他,怕臣妾等心愿难了……”周芷若降低了声音说道,“世人常说,生不出孩子,是女子的问题……”

    陆承启这才明白,周芷若身上担负了多大的压力,可她都一个人扛下来了。心疼地把她揽入怀中,柔声说道:“世人愚昧,阴阳和合,衍生万物,自然之理,上古的贤人早就明白了,其实与播种差不多。种子坏了,怎么育苗,田地再怎么肥沃,也没有用处。陈卿说了,这是甚么艮位出了问题,也就是阴阳不调。现在好了,朕自是要好好赏他一番。”

    当着韩凤儿的脸被陆承启拦着,周芷若受不了了,红晕上脸,灿若彩霞,嘴唇动了几下,干脆闭上眼睛,细若蚊呐道:“陛下……”

    话音还未曾落下,殿外便传来内侍的声音:“太后驾到!”

    “母后也来了?”

    陆承启稍稍诧异,很快便想通了。贵妃有喜了,估计太后也是坐不住的。莫说韩凤儿又有了身孕,便是只有周芷若一人怀孕了,太后刘氏每日往坤宁殿跑也是正常的。

    “见过母后!”

    三人起身相迎道,太后刘氏眼中藏不住的喜悦,慈声说道:“都起来吧,起来吧。天佑我陆家,天佑大顺啊,皇后有喜,贵妃也有喜了,陆家香火有继了……”感慨了一番后,陆承启才注意到淑妃瑾萱也跟在太后刘氏的后边,脸上无喜无悲。

    想了想也就明白了,他只有三个妃子,两个都怀孕了,就她不见动静,怎么能不妒忌?脸上无喜无悲都还算好了,要是像后世那些宫廷剧一样,施些毒计那就糟了。不过料想淑妃也没这么傻,陆家无后,对她也没有什么好处。

    “臣妾参加陛下!”

    瑾萱对着陆承启施礼后,才乖巧地站在太后刘氏身后。其实她最聪明,莫说她肚子不见动静,就是有了动静,也比不上周芷若和韩凤儿的恩宠。但瑾萱只需抱紧太后这棵大树,陆承启也奈何不了她。

    太后刘氏撇下陆承启,慈祥地拉着周芷若和韩凤儿,唠叨地说道:“有了身孕,身子有一些不适也正常,慢慢的也就习惯,天下女子,莫不是如此,不要害怕,平时……”也不管两人是否在听,刘氏就开始指点起来。她也是生育过的,虽然最后夭折了,但也算是“过来人”。

    瑾萱在旁边听着这些话,心中老大不是滋味:“不就是怀了龙种么,有什么大不了的……要是我也有了,看到时候太后怎么对我?”

    她也是委屈,要是第一个献身陆承启的是她,平日里同房次数也差不多,为什么就是她没怀上呢?

    刘氏又逗留了许久,陆承启只能按捺住性子,一旁陪笑着。

    “要是照顾不来,干脆搬去景福殿吧,老身亲自照料你们……”太后刘氏有点不放心地说道。

    周芷若连忙说道:“娘娘,此间有侍儿照料,无需劳烦你老了……”

    刘氏知道不可能,又过来叮嘱陆承启:“我儿,这些时日你便要忍一忍了,切忌不能再贪图享乐……”话外之意,当然是要陆承启须克制。

    瑾萱听了这句话,眼前登时一亮。陆承启不去她们那里,不是只能来自己的西厢了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陆承启涨红了脸,也听出了弦外之音,唯唯诺诺地应承了一句,周芷若和韩凤儿见状,都偷笑起来。(。)

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银矿() 
一时间,皇后有喜,贵妃也有喜的事,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半天时间便传遍了长安城,更是在三日内传遍了大江南北。原本躁动的人心,倏地被安稳下来了。尤其是当官的,再也不用发愁会不会改朝换代,他们的官位还能不能保住。随着喜讯传出,一切都烟消云散。

    哪怕陆承启“时运不济”,生了两个女儿也好,他还这般年轻,总是能生出儿子来的。皇帝有了子翤,代表着大顺又能延长国祚,这些官员就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了。

    当然,前提是你得清廉如水,就算贪赃枉法,也不要给监察司捉住痛脚才行。最重要一点,是不要“尸位素餐”,不然的话,谁都难保得住你。自从小皇帝狠抓官场风气以来,大顺朝廷上下的行政效率提高了不少。再加上皇家银行为了“开展业务”,竟不惜巨资铺桥修路,中国有朝以来,政令破天荒下达到了村正乡里。这也是出于陆承启的“高瞻远瞩”,他知道为什么古代的农民这么容易就被“裹挟”起来造反,是因为他们的信息匮乏,只能听信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谎言。道路不通,是信息不对等的罪魁祸首。

    除了信息不通之外,政令也不通,往往在村正乡里,一些“大家族”族长的话,比皇法还有用。里面到底造就了多少冤假错案,没人能说得清。更要命的是,信息越不通,财富就越是流不进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道路不通,等于财路不通,哪里还能富起来?

    当然,皇家银行再厉害,也不可能短时间内修得了这么多路,不过是京兆府周边几个州府的道路贯通乡下罢了。便是如此,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陆承启相信,要是他在位三十年,坚持不懈地修路,应该能把整个大顺的道路网给打通。当然,一些深山老林、世外桃源之地是去不到的,因为根本没有那个技术。

    陆承启这几日的心情更是好得不得了,破天荒第一次缺席了例朝,给文武百官放了半天假。这是人之常情,文武百官也没有因此事进谏小皇帝。倒是一些正在有事的人,却急坏了。

    这不,在坤宁殿中,高镐已经几次通报,内阁首辅徐崇光求见了。

    “陛下,国事要紧,臣妾并不觉得有甚么,你也不用陪着臣妾,消磨意志的……”周芷若好声好气地劝道。

    陆承启苦笑道:“朕难得寻个由头,给自己放几天假,梓童就忍心看着朕没日没夜地扑在奏折堆里面,不见天日?”

    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了,周芷若是万万不相信的。她也明白,陆承启这是孩子气起来了,要哄着去才行:“是了,陛下还有内阁,自是不用事事亲躬。但是徐阁老为内阁首辅,他要求见陛下,肯定是有什么他决定不了的事,才让陛下出面的。想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陛下只要一去,给个主意便是了。”

    陆承启故作叹息道:“唉,这点小事都决定不了,朕不知这内阁要来何用……”

    “嘻嘻,陛下这是得了便宜卖乖,要知道太祖每日夙兴夜寐,每每处理政事到深夜,二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哪里有陛下这般清闲?”周芷若揶揄他说道。

    陆承启洋洋自得:“这是朕用人得当,也是太祖分宰辅之权得当也。”这不是瞎说,大顺的宰辅虽然权力也极大,但还有副相、计相,也就是参知政事、三司使在掣肘,更是不能沾染兵权,兵权统归枢密院。虽然后来改制,但这种分权的思想,一直延续了下来。到了陆承启亲政后,更是直接裁撤宰辅之位,设立内阁,更是将权力分散开来了。

    “是了是了,快去罢,莫要徐阁老等急了……”周芷若好说歹说,才算是把陆承启哄出去了。

    陆承启被“轰出来”后,耍帅地一手撑开折扇,叹息道:“想偷个懒都不行,做皇帝难啊……”

    要是旁人听了,肯定内心诽议,说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做皇帝,天下都是他的,好东西用着,好女人享受着,他却在这里说“做皇帝难”?要是可以换个地位的话,天下所以人怕都抢着跟他换了。

    陆承启意兴阑珊地出了坤宁殿,摆驾前往垂拱殿,尚未进门,便看到徐崇光焦急地在殿门前走来走去,一副焦急的模样。

    “徐卿,出了甚么事,怎生急成这般模样?”

    陆承启有些好笑,不待徐崇光说话,便先一步跨入了垂拱殿之中:“徐卿进来说,其余人等,一律守在外间,不得入内。”

    “遵旨!”

    陆承启登上龙椅后,放下了手中折扇,随意地问道:“徐卿这般急,难道是天塌下来了?”

    徐崇光一愣,说道:“不曾塌下……”

    “那便是地陷下去了?”

    “亦不曾听说有‘地龙翻身’……”

    “那你为何急成这般,莫非是辽国来攻?”

    “辽国最重承诺,今三年之期未到,其不会来攻……”

    陆承启心道:“要是信一纸盟约,那才是笑话。辽国是腾不出手来,上次把他打疼了,窝在临潢府舔伤口呢!再加上开了榷场,两国互市,他不用打都能获得茶、布、瓷器这类东西,何必打生打死?要是真的换起人命来,汉人三个换一个契丹人,契丹人都要死光!”

    心中是这般想,嘴上却说道:“那究竟是甚么事,让一向镇定的徐卿这般惊慌失措?”

    徐崇光苦笑道:“陛下是没看今日奏折,不然亦会如此的。禁军厢正指挥使卢尘洹来奏,大理府发现一银矿,其量之大,非能想象!”

    陆承启皱眉道:“大理府产银,非是今日所知。早在汉代,便有朱提县山出银,律高县东南監町山出银;贲古县西羊山出银之记载,有何大惊小怪?再者我朝严禁私人开采矿山,一经发现处以极刑,又有何惧?”

    “陛下有所不知,国库近来空虚,若得此银矿,则国库无忧也!”徐崇光到底是做过户部尚书的人,看问题一针见血。(。)

第七百六十章:官贷() 
陆承启到底不是这个时代的灵魂,他知道银两并不是越多越好的。要是短时间内大量银两充斥市场的话,货币就开始贬值了。陆承启把这个道理说给徐崇光听之后,徐崇光很快便醒悟过来:“陛下的意思是,暂且不用大肆开采?可国库空虚,万一……”

    陆承启笑道:“朕并非这个意思,银矿该采还得采,只是暂缓发行罢了。发行的数量,要与市面上流通的铜钱为基准,或高出一成,或降低一成。当大顺商品滞销的时候,就要增加发行;当商品供不应求之时,应减少发行。如是,才能确保百姓手中的钱,不会今日能一文钱买两个鸡蛋,明日一文钱连半个鸡蛋都买不起了。”

    徐崇光也知道,这小皇帝看似没有接触过买卖,可对钱银一道,却说得头头是道,不容其他人反驳。而奇怪的是,他每回都能准确预判,并做出正确的对策。就拿铜荒来说,一招银币、金币,就把市面上的铜荒盘活了。原来大顺并非缺少铜钱,而是铜钱购买力不够国外足。小皇帝发行银币、金币,通过银币、金币与铜钱的差价,顺利地把铜荒解决了。不仅如此,还使得铜价下降,银价、金价上升。如此一来,作为基本货币的铜钱,就不虞有“荒”了。

    这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堪称经典。人人都知道,银比铜贵,金比银贵,有了差价可赚,为何不置换银币?等到市面上的银币渐多,银价也稳定下来了,趋于一个银币换八百枚铜钱的时候,也就没人在乎到底是用银币,还是铜钱了。

    银币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