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顺皇朝-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扶你起来真是瞎了眼!你也算倒霉,好碰不碰,碰到了陛下跟前去,这不是茅厕里打灯笼,找死吗!幸亏你当日便死了,要是迟个一两日,供出我来,那就糟了……不行,晋阳城的事,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

    这人起身,拿出火折子,晃着了,把纸条付之一炬后,才想起来:“对啊,这贪心不足的呆子已经死了,死无对证,我怕甚么?”

    再转念一想:“不对,他是我的人,监察司里肯定有人知道,这怎么办?”

    此人坐立不安,正待起身的时候,突然走进来一个人,劈头盖脸就说道:“他甚么都没说!”

    这人松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你确定?”

    “确定!他是咬舌自尽的,估摸他也知道,我们安排了人在他家附近,一旦说了,便是同归于尽。他还有三个儿子,不会跟我们冒此险的。”

    “好,算他识相,总算聪明了一会!唉,这人贪心不足,在天子脚下也敢伸手,简直不知所谓!这样吧,你准备一下,我安排你出去避避风头。过了再说罢,切记不能再伸手了,陛下这次不是说笑的!”

    “这个我晓得!”

    “行了,你出去罢!”

    房间里又只剩下一人了,只见此人嘴角弯起一个残忍的微笑:“许景淳,你斗不过我的!终有一日,你那监察司司长的位置,要换我来坐!”(。)

第七百七十三章:连绵暴雨() 
“滴答滴答……”

    声音越来越大,陆承启在梦中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问道:“什么时辰了?”

    身旁的妙人儿娇声答道:“陛下,还没到卯时呢!”

    陆承启半睁开眼,问道:“外面为何这么响?”

    “不过是雨水天罢了,夏日大雨,也是很正常的事……”

    陆承启喃喃地念叨两句:“原来是下雨……”,然后又熟睡过去。没办法,昨晚在西厢这太辛苦了,淑妃瑾萱“羡慕”皇后和贵妃都有了身孕,她自己的肚子却不争气,一再诱惑,陆承启不得不抖擞雄风,继续征伐。翻云覆雨过后,半夜才入睡。运动量这么大,疲乏是难免的。

    瑾萱媚眼如丝地看着陆承启,毫无睡意。窗外雨点敲打着绿瓦,滴答声不断。

    说来也怪,哪怕陆承启用力耕耘,瑾萱的肚子却毫无反应,也难怪瑾萱这么急了。在皇家,都是子凭母贵的,要是膝下连个一儿半女都没,今后的日子就难过了。瑾萱也算是使了手段,通过太后刘氏施压,暗示陆承启多点去西厢。这一个月都过去了,还是不见反应,瑾萱都快急出毛病来了。

    不过这段时间她独得圣宠,也算是慰藉一二。

    半个时辰的光景,须臾即过。今日又是例朝,陆承启还要早早起身,准备上朝。抛开善妒而言,瑾萱确实是一个好女人。陆承启连侍儿都不用,瑾萱就服伺他穿好龙袍了。又传来御膳,吃过早饭后,便由强壮内侍撑着大伞,一同前往大庆殿。

    “怎生这雨下了这么久,还未见歇势?”

    陆承启皱着眉问左右,高镐连忙答道:“陛下,不知为何,今年的雨水特别多……”

    “特别多?”

    陆承启心中有点警惕了,连绵暴雨,就是后世也有洪涝的危险,更别说在这个时代,连运河都未曾挖通。要是雨水致使河水暴涨,下游便是汪洋泽国,要真的发了大水,那梁山水泊岂不是又大了?到时八百里梁山,变作千里梁山,连带良田都淹没了。黄河沿岸百姓,更是流离失所,经济将会损失惨重!

    “唉,不知李诫能不能扛过这一关,要是扛不过的话,那御史台……我也顶不住啊!”陆承启想到御史中丞李然那股不弹劾至死不罢休的狠劲,从心里打了个冷颤。

    高镐注意到了陆承启的异常,连忙问道:“陛下可是觉得有冷意?”

    陆承启摇了摇头,说道:“朕没事!”

    嘴上是这么说,眼中却看向了阴沉沉的天空,眉头皱得甚深。

    大庆殿中也开了偏殿,所有文武百官都进殿了,端着朝笏等候上朝。“你听说了么,河南府又发大水了!”

    “哦,竟有此事?”

    “也不算是发大水吧,不过是冲毁了几道桥梁罢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国库都快见底了,俸禄还不知道能不能发出,这又来大水……”

    “要我说啊,都是降低税赋的错。一成的农税,实在太低了,这和免除税赋有何区别?若是升至两成,说不定情况还好些……”

    “税赋倒是一方面,现在百姓几乎都跑去荆湖北路、荆湖南路、江南西路、江南东路、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去了,中原之地,抛荒农田不计其数。江南土地贫瘠,虽能一年两熟,可这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嘘,给御史台听到你们在诋毁新政,免不得又是一阵弹劾。这段时日来,御史台弹劾的人还少么!”

    “依我看呐,那工部尚书李诫,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围在一起的几位官员,都有些幸灾乐祸地笑道。唯有一人,低声吟道:“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箱空。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塞翁。”

    在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一听便知道,这是前朝大诗人杜牧的一首《题白云楼》,题作汉水伤稼。这几人都知道,此人乃是河南府人士,河南府历来都是洪灾高发区,有感而发也是正常的。

    他们正待出言相劝,乍闻殿外传来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条件反射似的,立时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端端正正地拿着朝笏,准备迎接皇帝。陆承启跨步进入大庆殿,目不斜视,径直走向了皇位。

    待得陆承启在龙位上坐下后,百官齐声说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众卿免礼,有事早奏,无事退朝!”这是陆承启上例朝的开场白,其实五日一次例朝,哪里会没有事发生啊!有事早奏是真的,但无事退朝,却是一次都没发生过。大顺疆域那么大,莫说五日一次例朝,就是一日一朝,都有些嫌不够。幸亏大顺的例朝只是廷议,一般都是各个衙门决断不下的事情,拿出来大家讨论罢了。多数人附议,便实行;多数人不同意,那就算了,下次再找机会说。而陆承启有独揽大权的权力,哪怕众臣都反对,他一旦决定了,经过再多次的廷议,也只能无条件实行。换过来也是,哪怕众臣都附议,陆承启反对,那这道政令也难以通过。但大多数情况下,陆承启都是按照廷议结果来办事的。

    先前的权臣,就是有这样的只手遮天的权力,那是因为朝中多是其党羽,一旦开启廷议,十之七八都是要按照权臣的心思办事的。要不怎么那么多人羡慕宰辅这个位置,为的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决断权!

    陆承启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人端着朝笏出来道:“陛下,臣听闻,河南府这几日来大雨不断,恐有洪灾之危也!”陆承启定睛一看,这人并非御史中丞李然,而是刚刚升任尚书列曹侍郎的曹方。

    陆承启见状,心中一宽,说道:“敢问曹卿,可是有灾祸发生了?朕并未得到任何河南府的消息啊!”

    曹方答道:“回禀陛下,这倒是未曾听说,只是黄河暴涨,已冲垮数座桥梁,再如此下去,必定决口!有道是未雨绸缪,洪灾又危害极大,所到之处,百姓流离失所。臣恳请陛下,及早做好准备为上!”(。)

第七百七十四章:弹劾李诫() 
“嗯,曹卿说得对,是要未雨绸缪。那曹卿不妨说一下,要如何未雨绸缪?”

    陆承启“深思熟虑”一番后,反问曹方道。

    曹方一愣,他就这样一说,具体怎么未雨绸缪,他却不知道了:“回禀陛下,臣以为,要调派粮食钱银去赈灾……”

    陆承启摇了摇头,说道:“若是大水将至,道路不通,车船不行,如何调派粮食钱银?”

    “陛下,那应该疏浚河道,或盖以谨力役而重水患,及早堵塞决口,维护河堤也……”

    陆承启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如今黄河咆哮,如何疏浚河道?加之黄河泥沙淤积已久,相当严重,黄河水势几乎高出周围民房一丈左右,何处不是决口之处?便有河提,也是杯水车薪,早晚决口。”

    曹方端着朝笏思虑良久,额头上都渗出细密汗珠了,良久方才说道:“陛下,臣才疏学浅,并不能为陛下出谋划策,实乃惶恐!”

    陆承启淡淡地说道:“术业有专攻,朕不怪曹卿。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若非真正有治水之策,还是不要夸夸其谈才好!”

    这话虽然不重,可听在文武百官耳中,便知道曹方的仕途应当就到此为止了。小皇帝最恨的就是只会说,不懂做之人;更恨的是那种做得不对,说得更离谱的人,曹方便是后者。被小皇帝记住了,终此一朝,想要出人头地都是难事了。前不久曹方升任尚书列曹侍郎,乃是正三品大员,正当踌躇满志的时候,却得意忘形。今日遭到小皇帝一一驳回,众官暗地里都在偷笑。

    曹方讪讪地退回文武百官行列中,陆承启才环视众人,说道:“赈灾一事,无须担忧。河南府各地,皆有常平仓。据监察司奏报,各地常平仓皆有余粮,可渡过难关。至于黄河河道,朕早已派工部尚书李诫前去疏通,料来便是决口,亦能立时堵上……”

    话音未落,下面有人高声喊道:“启奏陛下,臣有异议!”

    说罢,一人当先走了出来,陆承启认得,这是左谏议大夫云枫。陆承启眉头一皱,他很想撤云枫的职,但一直捉不到他的痛脚。这人又神烦,每每都要发表一番反对意见,好彰显自己的存在。云枫多次顶撞于他,都未被撤职,弄得群臣的脾气都见长了,动不动就“臣有疑议”、“不敢苟同”……反正朝廷里面,就没有一次有过一致的声音。

    “元绶初年,澶州商胡埽决口,黄河改道北流,泛滥河北数州军,军民流离失所。时朝廷派翰林学士宋祁、入内都知张永和前往商胡埽决口巡视决口,计算所需堵塞决口所需的人力、物力。上奏先帝曰,商胡决口,大概宽五百五十七步,征发兵卒河工一十万四千一百六十八人,一百天就能堵上决口。不日,观文殿学士丁度等上奏说道:‘天圣年以来,堵塞滑州之决口须几年准备,方才可以着手河役,何况今年商胡之堵尤其繁重,何不疏浚减水河,以待来年堵塞决口?’时先帝忧虑大兴河役的劳民伤财、堵塞商胡决口工程浩大,以及北流有减水之用,是以并没有立即堵塞决口。后贾昌朝上奏称‘请下京东州军兴葺黄河旧堤,引水东流,渐复故道,然后并塞横陇、商胡二口,永为大利’,即主张兴修黄河旧堤,堵塞横陇、商胡决口,断绝北流,回河京东故道。其时朝廷尚未派出使者巡查黄河决口,只是让待制以上官员及台谏官们商量利害并上报。十二月,贾昌朝又上言述回河之利害:自横陇决口后,黄河自下游不再经行禹之旧迹。虽然历代都有河决,但河道都没有越过郓州、濮州之北,魏州、博州之东。黄河行经之横陇河道,已是淤塞过重,尤其是出海口为甚,无法疏浚也。商胡改道后,横陇河道止有原来三分一的河水,且下游的金、赤、游三河,皆以湮塞,河水大污民田,乃至于海。若契丹胡骑南下,则一马平川,不回河东流乃是国家之害。因黄河不复故道,沧州、棣州、滨州、齐州地区之良田必将遭受水患,税不齐十之一二。按祖宗之法,国家正是依仗黄河从而内固京都,外限敌马,如今黄河北流,则失去了这条屏障。时国情复杂,加之大军北征,无力回复河道,先帝只是让翰林侍读学士郭劝、入**侍省都知蓝元用与河北、京东两路转运使再次讨论回复故道利害与否,并上报天听。”

    陆承启耐着性子听他说完这段历史,然后问道:“云卿想说些什么?”

    “臣斗胆,请陛下顾虑百姓,效法先帝,断不可大兴河役,劳民伤财也!”

    云枫见陆承启反问,立时抓住机会,劝谏道:“同时,臣还要弹劾工部尚书李诫,每年糜费国库钱银数以百万计,却治河效果甚小,此非尸位素餐乎?”

    陆承启心中一紧,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果不其然,很多人跟着云枫后面摇旗呐喊,尤以御史中丞李然为甚。

    良久,陆承启才淡淡地说道:“李卿治河,素有大功,如何能撤?水利第一人,非其莫属,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也。再者,治河乃是朕钦定国策,岂能说改便改,因噎废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