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奈幕铮旧隙际俏目频姆段А@砉た频某隼茨嵌际枪こ淌Γ庑┤硕际歉骼嗥笠怠⒐こУ墓歉伞T谑颗┕ど痰姆掷嗬铮笠怠⒐こ桥旁诤竺娴墓ど汤锏模鹊刂鞯牡匚欢疾蝗纭N目粕攀鞘康闹髁Α�

    这样一来,北大之类的学校不在搬迁之列,那岂不是说,现在华夏的当权者,对这类学校不重视吗?这意味着,这些学校会从太学或者国子监的地位,沦落成县学府学的地位。在讲究师承学派的官员阶层里,这就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于是,这就是现在的国民政府不重视教育的一个具体实证。

    消息传到杨寰宇这里,杨寰宇听了之后,真的是感觉有些哭笑不得。不错,杨寰宇的认识里,发展理工科的学校教育肯定要优先于文科教育。

    这倒不是杨寰宇觉得文学、语言、历史、法律、哲学这些学科不重要,而是杨寰宇觉得华夏的理工科学校太少。想要加快华夏的工业发展,理工科人才的培养无疑比文科人才的培养更重要,而且对人才的缺口来说更大。

    矫枉必得过正,华夏从来不会不缺少官员,但理工科人才的缺乏确是制约华夏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想要快速的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无疑是,提高理工科大学在华夏学界的地位,提高理工科人才在这个国家里的话语权。这也是为什么北京的这几所学校不在搬迁范围的原因之一。

    可现在,这几所学校不搬迁,竟然成了国民党指责政府不重视教育发起倒阁的理由,这实在是出乎了杨寰宇的预料。

    在孙宝琦主持下的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杨寰宇还是非常满意的。他自己不长于处理政务,但国防军的发展却离不开国民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

    打仗打什么?各个国家的军队和军队在战场上拼杀的表现之下,是各个国家在科技水平、工业生产、资源供应、兵员素质、武器装备等等各个方面的比拼。可现在的华夏,除了杨寰宇有基地这个作弊器的因素得到的武器装备优势外,和欧美日俄等国家相比,其它方面都处于劣势。那怕在兵员数量上都没优势,虽然华夏人口众多。

    在这样的形势下,杨寰宇绝对需要一个能和自己默契配合的政府,需要一个能服从他的意志的政府。老泰山孙宝琦为首的这个政府无疑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可现在国民党的发难要如何解决呢? ——&#

    “35828;——

第116章 虚心的杨寰宇() 
事情牵扯到了国会,这让杨寰宇非常头疼。冰火!如果他默认让老泰山孙宝琦下台的话,也未必就不能*作,大不了换周自齐或者颜惠庆来当这个国务总理。可是,这不是杨寰宇心里不情愿么!他觉得现在和孙宝琦这个老泰山的配合就很好。怎么说也是自家人不是。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杨寰宇只能前去拜访段祺瑞。好在段祺瑞也正在琢磨这事呢,很快,徐树铮、孙宝琦、曹錕、阎锡山等也都被叫了过来。搬到武汉之后,杨寰宇小团体的第一次密谋,就在武汉的东湖之滨召开了。

    “胡展堂这次看上去,有点志在必得的架势,不光国民党籍议员支持他,一部分gcd的议员也支持他,甚至一部分进步党议员也支持他,大家看看,我们该如何应对?”做为召集人,段祺瑞点明了要商议的主题。

    “梁任公的进步党的议员也参与了?”曹錕感到有点诧异,梁启超一向反对国民党的政治主张,怎么会也搅合到这次倒阁中了呢?

    “这事啊,任公倒没参与,但是部分进步党议员掺和进去了,任公也不好说什么。”徐树铮帮着梁启超解释了一下。

    “那寰宇对这事有什么想法?”曹錕转头看着杨寰宇问道。

    “我在想能不能解散国会!”杨寰宇语出惊人。

    “这个不合适吧,你怎么会这样想?”段祺瑞吃了一惊。在段祺瑞的想法里,做为共和制的国家,国会肯定是必要的,不管这事装样子用还是真有用。

    “国会不宜解散,没准胡汉民他们这次这样折腾,就想利用国会*宫呢!要是解散了国会,没准他们又会用这个借口,搞出什么护法运动之类的事情出来了。那样的话,咱们现在好不容易得到的和平环境可就又没了。”徐树铮也不赞同这个做法。

    “难道被他们这么一捣乱,我们就又要换总理?换谁?周自齐吗?”杨寰宇有些气不忿。

    “周自齐怕是不行了,他得了重病,这次能不能撑过去都没准呢,怎么可能出任总理啊。”徐树铮和周自齐关系不错,周自齐得了重病,自然不会瞒他。

    “我是在想,不管我们换谁,都不可能答应北京那几所学校的搬迁,胡汉民要捣乱,依旧有充足的借口。”杨寰宇叹了口气说道。

    “他这次这样做,根本目的上,还是想为他的国民党捞些好处。我看给他们几个职位也许就能平息下去。”阎锡山插话道。

    “怎么给?他自己是副总统,总不可能再兼任下面的部长。汪兆铭是督察院长,也不可能在政府兼职。蒋志清在军委会,倒是可以让他在军中兼个职位,廖仲恺在安徽做省主席,权力只有比在政府做个部长更大。至于象伍廷芳、唐绍仪他们那些人,就不过如此了。”曹錕对国民党的这些人有些看不上眼。在他眼里,胡汉民由于在辛亥之初就任过广东都督,有足够的资历。汪兆铭独自刺杀过摄政王载沣,留下过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也算允文允武。廖仲恺长期为孙文理财,算是个人才之外。其它人还真入不了眼。

    “倒是可以让颜惠庆接任总理,空出来的外交部长让伍廷芳做。”当事人孙宝琦提议道。虽然他心里也有点不舍国务总理这个位置。可看到杨寰宇为了保他,竟然连解散国会都提出来,自然也不想杨寰宇难做。毕竟是自己的女婿,有心向着他,已经足以欣慰了。而且,他心里也不赞成解散国会的做法。

    杨寰宇没想到,他的解散国会的想法,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或许是因为前世的影响,在他眼里,国会就是个橡皮图章,样子货而已。有和没有区别不大。既然现在国会成了政敌的工具,那就不要好啦,却没想到所有人都会反对这个做法。不由得有些悻悻。

    “我倒觉得,还有个办法会好点。这次倒阁,除了国民党议员还有gcd和进步党议员,如果没有他们两个党派的掺和,仅仅国民党也不可呢在国会通过。与其把职位给国民党,还不如给gcd和进步党。这两个党得了好处,只要不再继续掺和,谅国民党一家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来。”徐树铮想到一个新思路。分化瓦解胡汉民组织的倒阁阵营,如果gcd和进步党得了好处,不再掺和,不也算反敲了国民党一记闷棍么。

    “又铮的说法也有道理,国民党现在虽然没掌握多大的实权,可政治地位已经不低了。副总统和督察院长可是和两院议长相当的职位,并不比国务总理的地位低,差的不过是实权。要是再给他们实权的话,影响力无疑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对我们来说,绝对没有好处。”徐树铮的提议得到了曹錕的认同。

    “要是解散国会,重新选举会怎么样?以我们现在的影响力,能不能在新选举的国会里占多数?”杨寰宇依旧盘算着怎么做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我知道你不仅是兴华会成员,也是gcd员,但你能影响国会的选举吗?这次倒阁,就有你所在的gcd议员的参与。”段祺瑞看了杨寰宇一眼,叹了口气说道。

    兴华会的骨干成员大部分都是在保定军校的学生里发展起来的,现在基本上都在国防军里担任各级军官,是杨寰宇掌控国防军最大的依仗和臂助,但对地方上的议会选举却影响力微弱。而在gcd里,杨寰宇也明显是少数派,与陈绍禹、李大钊等亲苏俄成员间,现在更是势同水火。这些情况向座的人多少都知道一些,段祺瑞更是心知肚明,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我是觉得,我们现在搞得国会在制度上出了问题。这些议员们在评议相关提案的时候,既没有站在国家利益上去考虑,也没有站在民众的角度思考。更多的是在考虑一党之私和一己之私。虽然我们在名义上实现了共和,但在内心里,依旧没有摆脱封建。所以,这样的国会除了掣肘和内斗,并没有为我们带来任何的积极因素。”杨寰宇的话里,依旧倾向解散国会。

    “你刚才不是说要重新选举么?”阎锡山觉得杨寰宇今天怎么说话有点前后不一致,禁不住脱口而出的问道。

    “实话说,我觉得在我们追赶上列强们之前,还是应该独裁!当然,这个独裁不是谁要当皇帝。在我们具备了和列强对等的话语权之后,再考虑国会制度也来得及。”杨寰宇又抛出一个炸弹,把在座的人都震得不轻。

    “既然你这样想,干嘛刚才还提议选举?”徐树铮再次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如果能选出一个附和我们要求的国会,那留着这个国会也没什么么。我只是不想让我们的精力都消耗在这种内斗上!我们聚在这里讨论那么久,可讨论的问题并不是怎么建设这个国家。这不纯粹浪费时间吗?如果总是这样下去,还真不如不要这个国会。”杨寰宇的话让在座的人都有点作声不得。

    “可是,不受制约的权力,一旦出现失误,破坏力就太大了。我们谁能保证我们所想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万一错了呢?”段祺瑞想了想,终于找出一个理由。

    “我们可以组成一个决策委员会么,或者就由军委会集体决策也可以啊,一个人也许想不周到,大家一起想,应该能避免吧?”针对段祺瑞的说法,杨寰宇提出个集体领导的解决办法。

    “还是不妥当,比如说寰宇你,在军事上你无疑是个优秀的统帅,可在政务上,你就差的太多了!军委会里,大多都没有从政的经验,怎么可能做出完全正确的决策?”段祺瑞仔细的想了半天,还是出言反对。

    “是啊,芝泉说的不错!”曹錕也随声附和道。他这个总统已经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了,并没什么实权,要是由军委会决策,他辞去军委会副委员长去当这个总统可就真的是亏大了。

    “我觉得,你们还是理解错了我的意思。实际上,我并没有要插手政务的想法。我只是想避免内斗,维持现有的格局。政务当然依旧由国民政府去考虑。”杨寰宇解释道。他认可自己不善于处理政务,之所以会提出这样极端的提议,无非是出于对胡汉民为首的国民党的厌恶。

    在杨寰宇的认识里,国民党从孙文时代开始,就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挑起内战、分裂国家、出卖国家权益。如今孙文死了,但他的继承人胡汉民、汪兆铭之流,依旧延续了国民党的这种传统。为了争权夺利,不惜让政府内阁倒台。

    “政治是需要妥协的,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团体,在怎样治理这个国家上,认识不同,理念不同,想法也会不同。倒不能因此就认定他们一定是错误的。人有私心也很正常,寰宇你也同样有私心!有些人追求权力,有些人追求钱财,有些人追求名声,我猜想你是追求青史留名。目的不一样,行事方式就会有不同。不能说和我们意见相左就一定不对。”段祺瑞轻声说道,颇有些语重心长。不可否认,他的这番话是站在一个相对公正的立场上说的。

    “芝老的话,我认可。国家与国家之间,现在适用的依旧是丛林法则。强国欺负弱国是不需要讲道理的!列强欺负我们,在我们来说是耻辱,是压迫。但在他们的国家利益来说,那就是荣耀。所以,我关心的就是怎么让我们这个国家,从弱国变成强国。怎么从被别的国家欺侮的对象,变成欺侮别的国家的强者。我认为这应该成为每一个华夏人共同的目标。”杨寰宇既认可段祺瑞的说法,又不赞同他的说法。这说起来很矛盾。

    认可,是因为段祺瑞的说法讲到的是人的本性。自私是人类的天性,没人不自私,只是程度不同。不赞同,是杨寰宇觉得,那怕再自私的人,都要认清一个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处在丛林法则之中,只有是强者才能保住这个皮。有了皮,才有了自私的基础。保不住皮,这个国家都没了,再怎么去自私呢?

    权力、名声、钱财都需要一个载体,而国家就是这个载体。有了这个载体,权力、名声、钱财这些才会具有现实意义。那么现在的分歧无非就是自己的这个小团体有了这个觉悟,而胡汉民为首的国民党他们还没有这个觉悟。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只是,你的想法依旧不够客观。因为我们在座的人和胡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