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谋总长河合*张口道。
“嫁祸给支那国防军吗?现在支那那边有什么反应?”加藤高明转头看向外相币原喜重郎。
“支那那边暂时还没有反应,不过河合君的提议倒是个办法,毕竟支那和张汉卿正在交战。做出这样的举动也很正常。但是这个事情倒不用很急,我觉得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承认满州国,只有这样,我们向满州派遣军队才具有合法性。”币原觉得河合*这个嫁祸的主意还是具备可*作性,但是他觉得需要在第一时间认可满州国。
“哎,看看你们陆军这些人,胆大妄为到如此程度。他们的目的也许是为了帝国的利益,但事情做的如此毛糙。帝国是一个岛国,如果因此使帝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那就会得不偿失。”加藤高明叹了口气,向着两位陆军首脑埋怨道。
宇恒一成和河合*不约而同地红了脸。这件事做得确实太草率,刚刚炸掉张作霖的专列,不到半天,就占领了奉天城,一天以后就宣布了满州国的成立。就算傻子也能看明白,是谁搞的这次爆炸,是谁刺杀了张作霖。
“哎,你们去商量下增兵满州的事吧,其它事就我来办。”看着不说话的宇恒一成和河合*,加藤高明再次叹了口气。
同一时间,武汉的华夏军委会的大会议室里,段祺瑞、杨寰宇、阎锡山、曹錕、胡汉民、颜惠庆等也在开联席会议,商讨着对策。
事实上,在会议召开以前,杨寰宇就已经发布了几道命令。让驻扎在蒙古的第四装甲师和第八装甲师通过铁路运送,绕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前往海参崴。派张治中前往北京拜访张汉卿,劝说张汉卿易帜,共同对付日本人。相信和日本人有杀父之仇的张汉卿应该不会拒绝。
在会议上,杨寰宇的态度也异常强硬。应对满州事变,华夏已经别无选择,只有拒绝承认满州国,并对日本宣战!而面对杨寰宇的观点,没人会提出反对意见。当然,对日本宣战后,能不能打赢,近半的参会人员还是忧心忡忡的。和张汉卿的奉军都打得半斤八两的国防军会是日本军队的对手吗? ??[本章结束]
第133章 颜惠庆的建议()
想这种联系会议杨寰宇并不喜欢参加,但又不得不参加。。。因为这也是一种身份和尊重的象征。实际上会议上达成的两点共识中,不承认满州国这是绝对的,没人会脑残到反对。但是对日本宣战就比较难说,但以段祺瑞、杨寰宇为首的军方态度肯定会主导会议的决议。这样一来,杨寰宇还真的是参加不参加都无所谓,他知道,即使他不在,段祺瑞也会提议宣战的。
又是迁都又是减少京津地区驻军,最后还耐着性子和张汉卿打拉锯战,目的不就是引日本人动手,给自己一个向日本宣战的借口么。这些都是杨寰宇和段祺瑞沟通过的,如今好不容易这个机会来了,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会议一结束,杨寰宇就站起身匆匆离开。在会议开始前,杨寰宇虽然已经下了几道命令,可还有许多事要做。一旦对日本宣战,陆战还好处理,可日本还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现在的华夏无法对付的。
现在华夏的海军还只是略有雏形,除了从苏俄赔付过来的那艘战列舰之外,巡洋舰、驱逐舰也没几艘,提供给海军军官学校做训练舰都不够。新建成的湛江造船厂里,美国提供的航母图纸和驱逐舰图纸还在消化,最终的建造方案都还没确定。
一旦和日本宣战,沿海一带,包括湛江这个新船厂,肯定会成为日本海军的重要目标。现在能和日本海军抗衡的,就只能是部署空军了。好在张家口的航空学校,这几年在秦国镛的*心下,不断扩大规模。如今已经训练出了三千多名飞行员和四千多人的地勤保障人员,应付日本海军的袭击,应该勉强够用。
不过用来打海军的话,现在空军配置的飞机型号却不怎么合适。杨寰宇着急离开,就是打算飞往张家口,给空军去配备新机型,希望通过简单的训练以后,空军能对付日本海军。至少,要保障上海、青岛这样的沿海重点城市和湛江军港的安全。
“寰宇将军,等一下!”杨寰宇还没走出军委会大楼,就被后面匆匆赶上来的国务总理颜惠庆给叫住了。
“颜总理,您这是?有事?”杨寰宇疑惑的问道。现在华夏的大多数事务,或多或少的都有着杨寰宇的意志的影响,但杨寰宇却很少和政界的人打交道。即使是他的岳父担任国务总理那会,他也很少和他交流政府方面的事务。一般情况下,这些事都是由段祺瑞出面去协调沟通的,他自己一心就扑在军队和军工上。所以他对颜惠庆会直接找到他,很是奇怪。
“是这样,刚才会议上通过了对日本宣战的议题。但是在具体*办上,我还想和你商量一下。将军你看?”颜惠庆匆忙说明自己叫住杨寰宇的原因。
颜惠庆心里并不想直接找杨寰宇的,当他知道,华夏的国防军完全是自成体系。自己领导的政府根本无权干涉国防军的任何事物,而对国防军有最终决策权的,实际上并不是段祺瑞,而是杨寰宇。这一点,颜惠庆非常清楚。
对日本宣战他并不反对。自甲午以来,华夏大多数人对日本人的情绪是既恨又怕。如今,国防军有能力和日本人开战,他们除了支持,还是支持。可他认为,华夏并不能就这样直接对日本宣战。毕竟说起来,日本只是接受了满州国的邀请而已,并不是直接和华夏翻脸。所以说,傅仪这次干的事,让人觉得可恨的就在这里了。
“这样啊,那我就先不急着走,我们去我的办公室谈吧。”杨寰宇听了颜惠庆的话,想了一下才回答道。顺势转过身来,先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来到杨寰宇在军委会的办公室,两人相互客气了一下,才各自在沙发里落座。副官王以哲急忙沏了两杯茶送了过来,随后离开了办公室,并掩上了房门。
“是这样,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像这样的事,我们不应该第一时间宣战,而是应该先向日本方面交涉。如果日本对我们的交涉不积极反应,我们才好向他们宣战。毕竟,他们驻军东三省,是受了伪满州国的邀请,并不是直接和我们发生冲突。”颜惠庆喝了口茶,直言道。
“伪满州国的问题是我们华夏的内政,他们派兵进来,就是干涉我们华夏的内政,应该和傅仪的邀请没什么关系吧?”听到颜惠庆的话,杨寰宇直觉上就有点不爽。
“我是这样想,这件事本身,也算是突发事件。我想我们的国防军也并没做好和日本人全面开战的准备吧?我们前期交涉的时间,其实正好用来给国防军做战前的准备。以我对日本人的了解,对于我们的交涉,他们是不会理会的。也不会想到我们敢于向他们宣战,所以,我们交涉时,他们也不会做好和我们全面开战的准备的。”颜惠庆耐心的解释着自己的观点。
“你是说,我们还能利用交涉的时间,把战争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杨寰宇点了点头,对于这个说法,他能够认可。事实上,如果称杨寰宇的心的话,国防军的准备工作确实还远没有做好。最起码现在还没有跨海打到日本本土的能力。
“尽管我是个文人,不懂军事,但有些事我也能看出来。这事一出,对国防军来说,趁机收编张汉卿应该是最好的机会吧?这个需要时间。一旦开战,士兵可能有损失,用于补充的兵员需要征召训练吧?这也需要时间。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国防军需要按照战时要求,调动换防吧?这还是需要时间。各种战备物资需要重新分配调运,这依旧需要时间。将军觉得呢?”颜惠庆看杨寰宇并没有直接答应自己,就继续说他的理由。
“颜总理说的对,那么,你觉得这个交涉需要多少时间?”杨寰宇肯定了颜惠庆的说法。
“这就要看将军你的这些准备工作需要多少时间,我就给你争取多少时间。我是真心希望国防军能一雪甲午之耻,好好教训一下日本人,当然要按照将军的需要来安排。”颜惠庆强调自己的立场,反问杨寰宇的准备工作需要多久。
“那就按半年来计划吧。”杨寰宇给出答案,心里有点自责,还是没把问题想全面啊。 ??[本章结束]
第134章 双张会()
张治中大大咧咧只带了一个副官和俩个卫兵,乘了一辆别克车,越过国防军和东北军中间的停火线,停在了东北军的防线上。防线上的守军眼见来的是一位国防军的少将,要求见他们的司令官张汉卿,总算没有刁难他,但还是要求他在防线上等候。同时派人向司令报告。
张治中现在国防军里,虽说是杨寰宇的嫡系,但也只能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他同期毕业的同学里,许康、吴石、张定藩都已经是带兵的实权中将师长了,更别说任第一装甲军军长的徐庭瑶了,据说很快会升为上将。就是和他一样,毕业后去地方军阀里混的白崇禧,也已经是第一装甲军的中将参谋长了。
早知道跟在杨寰宇身边升职快的话,当初毕业的时候,去什么广东啊。张治中相信,如果他不走,做为兴华会里的骨干,那么现在他肯定也会在装甲军里有一个不错的位置。装甲军可是国防军里王牌中的王牌了。兴华会十三人组成的理事会里,竟然有三个人在装甲军里任职,可见杨寰宇对装甲军的重视。
接到报告的张汉卿自然很清楚,张治中此来的目的。从内心来说,他一点都不想见张治中。和国防军之间虽然停火了,但是现在,满洲事变这根打闷棍,已经把他敲晕了。老爹被日本人谋杀,东三省也丢了。不仅有家不能回,就连他想去老爹棺前尽孝都成了奢望。
皇姑屯的爆炸和傅仪的通电先后传来的那一刻,张汉卿是准备带兵杀回关外的。但随后传来的奉天陷落以及在锦州城外出现日本正规军的消息,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日本人占据锦州,切断了沿京奉铁路回家的路还不算太麻烦,就算不走锦州,还可以走赤峰、阜新那一条路,无非是路不好走,走得慢点。可张家一大家子人和老爹尸骨落入了日本人的掌握,就不得不让他投鼠忌器了。
张作霖被炸之后,救援人员找到了重伤的他,随后被送回了奉天的家里。随后就因伤势太重断了气。就在全家都为此手忙脚乱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奉天。留在奉天的一大家子家人,兄弟姐妹们如今也尽数被日本人软禁在家里失去了自由。父亲的部下们,一部分撤到了关内,一部分撤往了黑龙江,正在向华俄边境撤退。还有一些则直接背叛,投靠了日本人。
日本人软禁张家人的目的也很清楚,那就是希望张汉卿投降,率领二十万在关内的东北军一起投降。用他张家人的性命,用他老爹的尸骨来要挟他。华夏人不是讲究入土为安么?你只要投降,就可以保全家人性命,为父亲风光大葬。
可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张汉卿又怎么能下这样的决断?在这个节骨眼上,张治中的到访,无疑是国防军这边也要给他施加压力了。对于国防军,张汉卿现在也清楚,他已经没有本钱再打下去。东北一丢,他的后勤补给就没了着落,还能拿什么去和国防军拼呢?
可不见还真不行。现在国防军还只是派了个代表来见他,没有落井下石的发动军事行动。要是现在国防军发起进攻的话,张汉卿估计,他的二十万东北军顷刻就会瓦解。到那个时候,不管他想投降日本人还是国防军,都没了任何本钱。事已至此,我忍还不行吗?张汉卿心里无奈的大喊。
“让他们放行,算了,我亲自去迎接他们。”本来还想留在司令部等候张治中到来的张汉卿,在命令下到一半的时候,就又改了主意。既然服软就服的彻底一点。
在东北军防线上已经等了几个小时的张治中,越等心越急。离开武汉的时候,杨寰宇亲自向他交待了目前张汉卿面临的困境。现在,等待的时间越长,则意味着张汉卿倒向日本人的可能性在增大。这时候,张治中不禁想到在武汉机场遇到的,姜大柱带领的那支突击队了。不知道他那里的进展怎么样了。
杨寰宇原来的卫队长姜大柱,现在已经是情报局的副局长,陆军上校,管辖着国防军的特种作战部队。据张治中所知,他已经很少亲自带队执行任务了。但这一次,他亲自率部执行行动,和张治中是属于配合关系。张治中是谈判代表,而姜大柱的任务是潜入奉天,接出张汉卿的家人,如有可能的话,还要运出张作霖的尸体。任务可比张治中艰巨得多!当然,他们两个人虽然执行的任务不一样,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