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锌赡艿幕埃挂顺稣抛髁氐氖濉H挝窨杀日胖沃屑杈薜枚啵〉比唬橇礁鋈怂淙恢葱械娜挝癫灰谎康亩际且乐拐藕呵涞瓜蛉毡救耍偈拐藕呵浣邮芄谰母谋唷�

    终于,远处开来了一个四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看着疾驰而来的车队,张治中心里终于送了一口气。从过来四辆车的规格来看,来的人地位不会太低,这倒说明张汉卿对他的到来还是比较重视的。

    可张治中还真没想到,来迎接他的竟然是张汉卿本人。当张汉卿从车里钻出来的一刹那,张治中就认了出来。

    张治中没有见过张汉卿,但根据国防军情报局提供的资料里的照片,张治中还是在第一时间就认了出来。看到张汉卿走过来,张治中急忙正了正帽子,快步迎上前去,立正向张汉卿行了一个军礼。

    虽然目前国防军和东北军还属于敌对双方,但张治中还是得依照军中的规矩,先向张汉卿敬礼。在东北军中,张作霖死后,张汉卿无疑就是东北军的最高长官。虽然他现在的那个上将军衔并不被华夏军委会认可。但是,如果东北军接受国防军的改编的话,就凭张汉卿现在统帅的二十万东北军,授予一个上将都是铁铁的。没准还能获得个华夏军委会副委员长或者华夏国防军副总司令之类的官衔。

    看到张治中规规矩矩的向自己敬礼,张汉卿的心里舒服了不少。看来国防军并没有趁着自己处境尴尬就以势压人。这样的话,估计接下来的会谈应该还是会比较顺利。张汉卿心里这样想着,扭头和走在他身后的参谋长杨宇霆交换了一下目光。 “

第135章 虎穴救援() 
就在张治中和张汉卿在北京城外的东北军防线上会面开始会谈的时候,在奉天城东浑河西岸的一个土坡上,姜大柱正爬在一棵大松树上,举着望远镜在观察。

    他现在所在的位置,距离奉天的东塔机场大约一公里,距离张汉卿家的大帅府也不到四公里。而他此行的任务就是短时间占领机场,然后把张汉卿家里的人接到机场,把人运走。如果有可能,还要把张作霖的尸体连同棺木也一起带走。

    这个计划是非常冒险的,姜大柱只带来了二百余人,国防军空军动用了六架ju52通过空投伞降的方式,输送到奉天郊外的。这应该是这个时空里,世界上第一支空降兵了。而他们的任务既要占领和守卫机场,为空军赢得起降运输的时间,还要从奉天城里,日本人的看守下,把张家人抢出来,最后还要尽可能的撤出自己率领的力量。杨寰宇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算死了日本人想不到国防军会采用这样空降加空运的方式,突袭奉天城,解救被他们扣押的张家人。

    现在,根据姜大柱的侦察,唯一的一个好消息是奉天城里,驻扎的日本人关东军数量不多,只有一个大队,另外还有大约二千人的一支伪军协助。这也是杨寰宇事前就有准备,相对来说反应比较快,第一时间就派出姜大柱这支秘密部队的原因。日本关东军一共就两万多人,而日本国内的援军还没来。目前唯一一支支援关东军的朝鲜军第二十师团,任务是占领锦州,阻击张汉卿的东北军回援。在奉天城内外,现在正是日本军队兵力最空虚的时候。任务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由于事件的突发性,让措手不及的关东军司令岗村长太郎没有时间去完善他的临时兵力调配。这也是岗村长太郎对河本大作的行为感到恼火的原因之一。

    关东军自身除了依旧要保障南满铁路的安全之外,既要留守保护旅顺,还要向吉林方向和阜新方向派出警戒部队。留守奉天的这一个大队,既要看押北大营被缴械的东北军第二十八师的降兵,还要保护傅仪的安全,所以,除了几个城门各安排了一个小队的日本兵之外,象机场、火车站之类,也最多只能安排一个小队的兵力看守了。这已经是岗村长太郎在目前状态下,兵力分配的极限了。

    “给空军的秦司令发报,请他的飞机在晚上八点到达东塔机场上空,我们占领机场后,会按照约定,点起信号火堆。”姜大柱从树上跳下来,向手下吩咐道。

    “头,去联系东北军的刘队长回来了。”一个队员向他报告。

    “快让他过来。”姜大柱眼光一亮,急忙说道。派人去联系东北军残部,是他临时想到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行,所以他派了几个人,化妆去寻找。只要现在还不投降的东北军,那一定是忠于张家的,这是姜大柱最直观的想法。至于他们愿不愿意协助,那就只能尽量争取了。现在看来,运气还不错。

    “头,我在距这里大约十五公里的铁岭方向的虎石台那边,找到了东北军第十九旅,他们本来就想去解救张家人的,只是觉得没把握,正在等从黑龙江过来的马占山部,想在两部会和后,向奉天发起进攻。知道我们的目的之后,他们愿意配合我们,只是他们提了个条件,希望我们能带他们一起撤离。”刘队长神情兴奋的向姜大柱报告。

    “跟我们一起撤离肯定不可能,不过还好不算远,这样吧,你带一部电台,去他们那做联络官。现在是中午,只要他们在晚上五点,能够对北大营的日军发起进攻,吸引城内日军增援。我在这边任务完成后,通知你们撤离,如果能把北大营里关押的东北军解救一部分的话,也一起带走,向吉林撤,然后乘火车退往海参崴。”姜大柱想了想安排道。

    “撤往海参崴吗?”刘队长确认道。

    “没错,那边会有接应的,嗯,到时候我也会过来和你们会合。”姜大柱没有多做解释。做为情报局的副局长,他很清楚在不久,就会有两个国防军的装甲师到达海参崴,但是,没必要说出来。

    刘队长领命走了,姜大柱开始为晚上即将发起的战斗开始准备。有了东北军十九旅的协助,他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按照事先的计划,他派出三个小队化妆潜入奉天城,做为内应。

    下午大约三点钟的时候,国防军空军从张家口机场飞来的飞机在南铁路上距离奉天约八十公里的地方进行了一次轰炸,炸毁了约三百米长的一段铁路。这次轰炸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奉天的战斗打响后,迟滞日军的增援部队。但这次轰炸给岗村长太郎却带去了不小的困惑,根据他得到的情报,在绥远和蒙古的华夏国防军并没有什么异动。可国防军的空军怎么会轰炸满州腹地的铁路呢?

    两个小时后,当东北军十九旅对奉天北大营的进攻打响后,岗村长太郎才有点醒悟。看来国防军的目标是奉天,只是进攻的明明是东北军的部队,国防军什么时候和东北军勾结上了?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他。但是很明显的,他想对奉天派出增援的难度变得很大。

    看守北大营东北军俘虏的日军只有一个小队五十多人,在东北军的进攻下,只能一面依托建筑物进行顽抗,一面向奉天城内的守军呼叫支援。守城的日军,派了一个中队的日军和大约五百名伪军,前往增援。

    但让日军觉得出乎意料的是,进攻的东北军的攻势依旧凶猛。无奈之下,做为预备队的日军也被派了上去,希望能打退东北军的进攻。可当奉天城的东门也响起枪声的时候,守城的日军就有点顾此失彼了。只是城内的守军没人会想到,在东门作战的会是华夏国防军,更没人想到,国防军的目的是要解救张家人。

    守城的关东军,包括收到报告的关东军司令官岗村长太郎等,都以为这是东北军发动反攻,企图重新夺回奉天。所以,面对丢失了的东门,日军并没有马上组织反攻,而是把精力放到在各个路口构筑街垒,准备用巷战的方式守卫待援。

    直到姜大柱在占领大帅府后停止了继续进攻,守城的日军才渐渐发觉不妥。但是,就算张家人逃出奉天,可入关的路已经被切断,能逃哪去?

    等枪声逐渐平息,日军重新占领大帅府后才发现,整个张家已空无一人,不仅人没了,连盛殓着张作霖的棺木也都不知去向。

    东塔机场上,随着一架又一架的飞机降落起飞,在姜大柱的指挥下,张家亲属以及国防军的伤员和阵亡者的遗体都被装上飞机运走,最后只留着姜大柱亲自率领二十余人的地面警戒人员,在最后一架飞机起飞后,消失在夜幕里。

    而随着国防军的撤离,进攻北大营的东北军,也在收拢了一批趁乱逃出来的二十八师官兵后,。。。??[本章未完,]

    本章共2页当前是第1页1

第136章 东北军易帜() 
“?载着张家人和张作霖棺木的飞机在武汉汉口的机场降落的时候,张家人被机场上迎接的规格下了一跳。华夏大总统曹錕、华夏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段祺瑞、国防军总司令杨寰宇等在机场迎候。但当看到以杨寰宇为首的八名国防军将军亲自为张作霖抬棺时,张家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这是以国士之礼相待了,就算是国葬也不会有这样高的规格吧。

    张汉卿在杨寰宇的眼里,也不过就是个纨绔子弟、空心大少。但在东北军,他的影响力却是毋容置疑的。如果说曹錕和段祺瑞亲自前来接灵是出于顾念和张作霖之间的一段香火情的话,杨寰宇亲自扶椁就完全是为了更好的收服张汉卿了。此举不但能获得张汉卿的归心,还能得到张作霖的那些老兄弟的感激。

    这事其实是杨寰宇的即兴之举。他本来是到机场,打算乘飞机去张家口的。到了机场才知道,运送张家人和张作霖棺木的飞机已经从张家口再次起飞,前来武汉。这才灵机一动,急忙派人通知段祺瑞和曹錕,在机场上上演了这么一出收买人心的大戏。

    机场上的仪式做完,张家人以及张作霖的棺木都被送往东湖边上的一座大宅。这座宅院本来是为国防军副总司令吴佩孚准备的,因为吴佩孚常年坐镇库伦,还没入住,所以就空着。张家人既然来了,杨寰宇大手一挥,就先拨给张家了。至于吴佩孚,再建一座更好就是了,反正他还要在库伦呆很久呢。

    忙完迎接的事,杨寰宇直接就在机场乘飞机走了。颜惠庆能给他争取的时间并不多,他要在和日本人开战之前,把相关准备工作都做扎实了。海军的建设无法一蹴而就,但想要提高空军的实力还是可行的。不仅如此,杨寰宇还打算祭出另一个防御大杀器—雷达。可要把这些都落到实处,半年还是非常紧张的。

    在杨寰宇的飞机起飞后一个小时,另一架飞机也起飞了。这架飞机里坐的是杨寰宇的参谋长杨爱源。张家人虽然被救了出来,但在张汉卿那里的张治中还没接收到情报。他正在北京城里和张汉卿扯皮呢。

    前文说过,张汉卿现在也是犹犹豫豫的拿不定主意。做为旁观者,一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说起来很容易。可作为当事人,这份纠结就不用提了。家人亲情又岂是那么容易轻易可以割舍的?更何况,他的部下们又有那个的家不是在东北?只不过,他们的家属没有张家那么受日本人的关注罢啦。所以,张汉卿对待张治中,眼前肯定是不愿意谈实质性的东西。

    这样的情况,是很容易让人想到的。所以,杨寰宇对张治中那里没有好消息传来,也没有什么说辞。只是派自己的参谋长在机场迎接张家的仪式上拍的照片冲洗出来后,带着照片也跑一趟北京。先派一个少将联络官,再派一位实权的中将参谋长,也算是变相的施加一点压力。杨爱源带的照片,这是明显的示意,你个人的麻烦已经解决了哦,至于其它人,那可就爱莫能助了。

    要说国防军送出的这份人情,真的算是非常大了。姜大柱麾下的特种大队,一共就大约一个营的规模,五百多人清一色的都是军官。这是从近百万的国防军里选拔出来的尖兵,是杨寰宇的心尖宝贝,轻易不舍得使用的。但这次行动姜大柱就带去了近一半,最后撤退时,仅阵亡军官的遗体就有三十多具,挂彩的更是有一百多人。这些挂彩的人里,有些人伤愈后肯定在特种大队里呆不下去了。这样的损失,无疑会让杨寰宇感到肉痛。

    一如杨寰宇的预料,当张汉卿看到这些照片,接下来的事就完全不用再*心了。张汉卿最担心最纠结的问题,国防军帮他解决了,还有什么是比这个还大的诚意呢?

    在张汉卿和日本人之间,原来有两种关系。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和家人陪葬的要挟。现在就只剩一种杀父之仇了。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张汉卿爽快的明确认可了国防军对东北军的改编,甚至没提其它的任何要求。

    张汉卿现在最急迫的,是马上飞去武汉,为父亲举办葬礼,和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