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军的改编,甚至没提其它的任何要求。
张汉卿现在最急迫的,是马上飞去武汉,为父亲举办葬礼,和家人团聚。至于国防军如何改编东北军,那就让杨宇霆和杨爱源这两个参谋长去商讨了。
随着东北军的易帜,国防军原本兵力空虚的京津和热河一带,立即变成了重兵云集。根据杨爱源的方案,二十万的东北军将移驻山东、绥远等地,整编成两个军十个师。第二十二军,下辖第七十一至七十五师,由孙烈臣担任军长。第二十三军,下辖七十六至八十师,由杨宇霆任军长。与东三省接壤的热河、京津防线将有原来在京津战区和东北军对峙的国防军第二师、第三师、第十五师、第四十八师、第五十一师等接防。
尚在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一带的东北军如马占山部等,则要求他们就地构筑防线,梯次阻击日军。军需供给则由国防军从俄国一方输送。遇到日军大部队的话,允许他们撤退。他们的任务就是尽量拖延日军占领东北的脚步。
对还留在东北,暂时无法改编的东北军残部的命令是以张汉卿的名义下达的。其实,在这个命令送到马占山那里的时候,国防军的两个装甲师,已经在徐庭瑶的率领下,分别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到达了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只是杨寰宇一点动用他们的意思都没有。
这不是杨寰宇放任日本军队在东北肆虐,而是他憋着劲要拖到华夏做好准备后对日本宣战。以现在日本人在东北的那点关东军和朝鲜军来说,国防军的两个装甲师就足以横扫了。但是,若没有对日本宣战,那么,根据以往的条约,华夏依旧无法名正言顺的拿回南满铁路和旅顺等日占领土。
未经宣战,华夏和日本之间只是局部的小冲突。华夏如果单方面毁约,马上就面临着美国、英国、法国等列强的反对。而现在,在杨寰宇的规划里,海军还想依托美英的力量来建立。这时候翻脸,明显不是个好时机。
当然,拖到向日本宣战之后,就没这个顾忌了,交战国双方,废除以往签订的条约,那是再正常没有了,谁也不能说什么。那么在准备工作没做好之前,既然不能宣战,那就先和日本人拖时间吧。
第137章 日本增兵了()
明明能狠狠地教训日本人,却不得不装孙子示弱,这让杨寰宇心里很是难受。。。在这一刻,他对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又有了新的理解。至少在国防军反攻之前,东北百姓的牺牲绝不止万古枯。想要东北百姓少点牺牲,那就只能抓紧一切时间,尽快的部署力量。
陆上战场,杨寰宇对麾下的国防军有着绝对的信心。现在麻烦的是对付日本人的海军。以杨寰宇前一世的经历,对付这个时空的日本海军的办法,那就是夺取制空权。
用空军进攻海上的舰队,原来的ju52容克大婶显然不行。杨寰宇为空军选择的新飞机是前世美国人的p38l闪电,这款飞机即可用做俯冲轰炸的轰炸机,又可用做空中格斗的战斗机。这款飞机配备四挺m2机枪和一门20毫米机关炮,两翼还能各挂载一颗五百公斤的炸弹。无论作为火力压制的扫射,还是精准的俯冲轰炸都很合适。关键是,单一型号的飞机,有利于现在大批量的训练飞行员。
按照杨寰宇的计划,将在半年内,在唐山、连云港、南通、宁波、福州、揭阳、江门、湛江和钦州部署九个空军基地,在每个基地部署一个空军师,各配备一百八十架p38飞机,并在各个基地架设雷达。相信足以应付日本海军对华夏沿海的骚扰。
好在张家口做为杨寰宇的分基地所在地,军工这一块,一直就是禁区。就是在国防军内部也只知道这里有杨寰宇设立的武器研发中心。张家口的兵工厂和飞机制造厂又都是在五号周卫军的严格管控之下,倒也没人怀疑这些新型飞机的来路突兀。
可想而知,当空军司令秦国镛在机场看到这些怪模怪样的p38时,那副吃惊的神色。相比国防军空军原先装备的双翼亨克he37,单翼双发动机的p38的样子就太怪异了,好在这款飞机的*纵并不复杂,极易上手,一经试飞,就让绝大多数的飞行员都喜爱上了这款新机型。没办法不喜欢,比起原来的亨克,p38不仅航速快,机动性好,火力也格外强大,加上良好的俯冲性能,投弹的命中率也高得吓人。站在塔台观看飞行员们试飞的杨寰宇心里暗笑,提前十五年问世的p38,还不能让你们喜欢,难道真要把喷气式也搞出来?那可就真的要吓坏别人了。
杨寰宇在紧锣密鼓地备战,日本人却感到有些骑虎难下。东北军的易帜,在满州的关东军的对手,就从东北军变成了直接面对华夏国防军。但是现在日本不顾华夏的抗议,已经在国际上率先承认了满州国,当然,也是唯一一个承认国。
可让他们感到吐血的是,刚刚向国际上宣布接受满州国的邀请,承担满州国的国防。包括还在吉林、黑龙江抵抗的东北军就摇身一变成了华夏国防军,这样的时候,退缩已经不太现实,那样会让日本成为国际上的笑料。但不退缩,那就意味着再次和国防军发生武装冲突。虽然日本的陆军省和参谋本部都有了国防军不可怕的研究成果,但是在胶东半岛的失败阴影依然笼罩在他们心头。
又一次的会议召开了,但这一次会议的召集人,不是首先加藤高明,而是日本的摄政王皇太子裕仁。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内阁官员,闲院宫载仁亲王,还有陆军参谋总长河合*大将、海军军令部长铃木贯太郎大将以及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冈田启介大将等将领们。
“诸君,今天是裕仁太子殿下代天皇陛下主持御前会议,商议满州问题的解决办法。还请诸君畅所欲言。”闲院宫载仁亲王代替裕仁主持会议,坐在主位上裕仁,手拄军刀头也不抬,双眼紧紧盯着刀柄上的菊花纹章,不知道在想什么。
看见裕仁的这副神情,分两列跪坐着的大臣和将领们互相望着,谁也不肯先说话。如今日本正处在一个分叉的路口上,是退缩收成还是强硬地选择战争,这可事关国运的!开玩笑,太子不知道是什么想法,让我们怎么开口?
“帝国的勇士正在满州浴血,诸位大臣难道都无动于衷吗?”看见没人说话,载仁亲王感到非常不满,沉声说道。听到载仁亲王的这句话,大家都明白了过来,太子殿下这是支持占领满州了。
“我提议立刻向满州增兵,关东军和朝鲜军已经为帝国争得了在大陆上发展的机会,我们绝不应该放弃。而且由于支那的张汉卿的投降,还应马上进行战争动员,征召更多的士兵,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拥有百万之众的支那国防军。”陆军大臣宇恒一成第一个发言道。对于河本大作他们的行为,他并不支持。但是,他却认同他们的满蒙生命线的说法。现在既然有机会实现这个主张,他当然要表示支持。
“你们这是准备和支那国防军进行全面战争吗?他们现在正在向我们抗议。”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问道。
“从目前形势来看,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支那国防军在关内的军队并没有向关外运动的迹象。现在和帝**队交战的,是原东北军改编的那部分国防军。”参谋总长河合*回答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没必要进行战争动员吧?从本土调集几个师团过去就行了。”海军军令部长铃木贯太郎哼了一声说道。满州的军事行动并没有日本海军的什么事,他担心陆军大肆扩军的话,会挤占海军的军费。
“目前情况虽然如此,但以支那国防军首脑杨寰宇的强硬性格,我们并不能排除支那国防军会向我们发起进攻。或许他们只是现在还没准备好,正在积蓄力量。我们不可能不预先做出准备。”河合*反驳道,他非常清楚铃木贯太郎在担心什么。日本陆军和海军相互争夺有限的资源已经不是一天二天了。
对于河合*的反驳,铃木哼了一声也不再言语。他肯定不会说华夏国防军就一定不会向日军发起进攻这种话,事实上,河合*的担心,只要稍具军事常识,就不会认为没道理。
以此为开端,这次御前会议顿时热闹起来。但最终,裕仁还是倾向了陆军的观点,在向满州增派六个师团的同时,日本国内将再动员二十个师团,以防国防军对满州发起进攻。 ??[本章结束]
第138章 海军的新理念 上()
御前会议最终达成了出兵满州的目的,但是,说白了,无非是体现了皇太子裕仁的意志而已。日本的大正天皇如今已是朝不保夕,还时常犯糊涂,裕仁做为摄政王已经主持了几年的国务。毫无疑问,裕仁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对于华夏大陆的觊觎之心比日本陆军的那些满口满蒙生命线理论的少壮派军官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的大正天皇是个脑残,幼时得过脑膜炎,后来又因为脑血栓的影响,就完全精神失常了。但由于明治天皇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在明治天皇死后,他还是继承了皇位。做为这个一个精神病的儿子,裕仁的思想压力可想而知。所以他迫切的想要一展身手,证明他是个正常人。
但是日本的门阀家族,对大正皇帝是个脑残,是持欢迎的态度的。天皇不能管事,那么自然就不会抓住权力。没有谁希望做事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裕仁的行为,明显是想改变这种状态。出于对皇权天然的敬畏,裕仁表现出了他的倾向性,至少在明面上,是不会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的。
有了御前会议的结果,陆军大臣宇恒一成和陆军参谋总长河合*稍一商量,就做出了决定。免于现任的关东军司令官岗村长太郎中将的职务,任命陆军大将植田廉吉为新的司令官。( 第二师团、第四师团、第八师团、第九师团、第十师团和第十二师团前往满州,原关东军部队编成第二十一师团,由这七个师团组建新的关东军。为了便于指挥,新的关东军司令部将从旅顺迁移到奉天。
日本大肆增兵的情报很快就通过情报局的情报员传回了武汉。刚从张家口回到武汉,正在和海军司令兼华夏海军学校校长的汤芗铭,讨论华夏海军将要建造的舰艇型号。看到副官王以哲送来的情报,牵起嘴角冷笑了一声,就把文件夹丢在了一边。坐在他办公桌前的椅子上的汤芗铭瞟了一眼文件夹,却不敢问。
“没什么,日本人在满州增兵了,他们又从国内,派去了六个师团。不管它,我们继续。”看到汤芗铭有点局促的神色,杨寰宇不屑的解释了一句。
“司令,您要取消安装在航空母舰上全部的大炮,那遇到敌人的战列舰和巡洋舰,这航空母舰还不成了人家的活靶子?”汤芗铭指着面前摊开的图纸,轻声的问道。
根据美国人提供的航空母舰的图纸,航空母舰上安装有十六门280毫米的舰炮和十门220毫米舰炮。但杨寰宇却要求把这些舰炮全部取消,换装各种口径的高射炮。
在这个年代,航空母舰依旧是以舰炮做为主要武器,飞机只不过是一种辅助。是介于战列舰和巡洋舰之间的一种舰种,它可以打不过战列舰,但火力绝对能压制巡洋舰。
“都叫航空母舰了,关键肯定在航空上,尽量多的装载飞机才是正途。别的不说,就是现在图纸上装的280毫米舰炮,算它能打到二十公里外的目标吧,可是飞机呢?不说攻击两百公里外的目标,打击一百公里外的目标总没问题吧?既然如此,这些大炮要来做什么?”杨寰宇耐心的说服汤芗铭。
“飞机能行吗?就算陆地上的一个固定目标,飞机想要炸中都不很容易,况且在海上的移动目标?”汤芗铭不是一点都不了解空军,但显然,他了解的空军还是老黄历了。
“等湛江的空军基地建好,你亲眼去看看就明白了。”杨寰宇觉得空口白话的解释,还不如让汤芗铭眼见为实。
“那好吧,那你说的这个雷达又是什么?”汤芗铭看着面前的笔记本上记录的新名词再次问道。在刚才和杨寰宇的交流中,太多的新名词了,他既然听不懂,只好先记下来。
“这是一种新式的侦察装备,可以发现几百公里外的敌人目标。这个在新部署的空军基地里也会安装,到时你一起看看吧,那个可是个好东西。”杨寰宇有点无奈,雷达是新的军事技术,解释起来就更困难了。
“这是美国人、英国人他们也没有的?”这一刻的汤芗铭,一点也不象一个海军中将,完全像一个好奇宝宝。
“那是当然,我们的空军可是比外国人领先很多的,不管美国人,英国人还是德国人,都想要我们的飞机技术呢。对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