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列训练,射击训练,火炮发射训练,捕鲸模拟训练,等等,这一轮轮下来几乎震瞎了围观者的氪金狗眼。谁都看得出来参与演练的人都整齐划一,气势高涨,似乎确实有着不错的战斗力,怪不得能够捕杀鲸鱼。
与外行们大多看个热闹不同,刘大夏长期在兵部担任主事郎中等职,所以对于各地官军十分了解,看完之后他立刻给荡倭营下了判断,从目前看来,在场上的都是大明一等一的精锐,也许是张超精心挑选出来的,但即便如此,他也可以看得出来,荡倭营的战斗力绝不能小瞧。
谁都知道荡倭营是一只新军,即使老营也不过成军刚刚一年,现在就有这样的表现,要是再经过几轮厮杀,这只荡倭营那还了得,所以刘大夏立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另外刘大夏感兴趣的是荡倭营使用的火铳和大炮,这些兵器他从未见过,不知道是不是制式武器。但是这些军器演练的效果非常明显,什么时候大明有了这等利器,有没有装备北疆边军,刘大夏立刻就想寻找张超来问一问情况。
但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张超的身影,听说是张超不放心下面做事,一直带着人在下面监督,唯恐有失,刘大夏暗想,原来张子卓是这般事必躬亲的人物,日后见面了倒要说说他,要做大事,不仅要用人,还要信人,不必要事事都抓在手上。
很显然,因为荡倭营的精锐,刘大夏对于张超这一后起之秀十分欣赏,内心不自觉的把他当做后辈,想着教导张超如何做事。这也是此时高品文官的通病,看到能力出众的年轻人,都想着栽培一下,因为官场上充满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找不到张超,倒是找到了汪直,刘大夏还在犹豫要不要问汪直情况,汪直倒是看见他,首先开了腔,“哎呀,这不是职方司的刘郎中吗,好久不见了,在哪里高就呀!”
刘大夏见汪直阴阳怪气,不卑不亢的回道,“原来是汪公公,在下现忝人浙江左布政使。”
汪直听完,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正人君子,官升的就是快。这一回来松江府,又想着藏什么图册?”
刘大夏也是天顺八年的进士,而且是翰林。成化元年,翰林院拟请留职,他自己要求出任吏职,于是就任命他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又调升职方司郎中。
他通晓兵事,宫署里的积弊全都革除。刘大夏所奏复的大多很合皇帝的旨意,被兵部尚书当作左右手。
汪直好邀边功,后安南黎朝被老挝打败,汪直想趁机攻取安南。他对宪宗说了此事,就索取明成祖时南征安南的文书。刘大夏藏着不给,并秘密地向兵部尚书余子俊说:“兵祸一开,西南立刻就糜烂。”余子俊醒悟,此事遂得停止。
汪直后来知道这件事后,对刘大夏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今天见到他就冷嘲热讽,老刘倒也不在乎,笑着说道,“汪公公,图册就藏在兵部,有本事你自去拿!”
要是年轻时代的汪直,他肯定会气的狠狠的抽刘大夏几鞭子,但是到了现在,汪直反而看得开了,他指了指正在演练的荡倭营,说道“要是当年有此雄军,尔等又如何藏得。”
这句话一说,刘大夏反常的沉默了,事实上汪直确实说到了根本,文官当然怕打仗,战争一起,就会出现无数死伤,这对于天然的秩序维护者文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更麻烦的是还有一大堆后勤要他们去做,可是论功行赏时,却轮不到他们,所以对绝大多数文官来说,打仗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实。
但是对于刘大夏这样的佼佼者而言,他们并不怕打仗,与打仗相比,他们最怕的是战争得不所偿,要是变成了长期战争,那麻烦就大了。到了成化年间,刘大夏这样的名臣早就看出了明朝外强中干的实质,所以他们不是不想打,是怕打不赢。
刘大夏突然对汪直有些刮目相看,这个当年只知道胡闹的太监没想到也成熟了,他拱了拱手,问道,“汪公公,荡倭营是如何训练的?还有这些火器,老夫从未见过,却效果非凡,荡倭营又是如何得到的?”
汪直听完,有些骄傲的说道,“荡倭营有今日的成就多半可以说是张子卓之功,你可以去问问他,此子善于练兵,咱家虽然对他很不喜欢,倒也佩服不已。
至于这两件火器,兵士手持的是火绳枪,据说是张子卓剿灭倭寇时所获的战利品,他仿制之后装备荡倭营。倒是这神勇的大炮,则是张子卓所制。”
汪直说完,刘大夏脸色大变,“倭寇竟然持有此等利器,远胜三眼铳,那还了得?”
汪直点点头,他确实相当担忧,但是他回身看了看这一只荡倭营,却有放下心来,有这么一支大军在东南沿海,又有何惧?
第345章 刘大夏的担忧()
就在刘大夏与汪直交谈时,步炮联合演练开始了的,荡倭营步营迅速摆好阵列,在长矛兵的保护下,先是火炮射击,然后是火铳兵排成三队,击毙冲过来的一大群狗,显然这群狗代表着敌方的冲击。
而这群狗已经饿了几天,又闻到兵士阵前的肉味,所以汪汪叫着冲了过来,这时候火炮火铳先后开始射击,阵地前顿时就是一阵烟雾,但是还是有一些狗躲避着冲到近前,兵士们需要用长矛刺杀这些狗,两侧的刀盾兵也需要冲上前肉搏。
看到这一幕,汪直摇了摇头,“这些军士还是缺乏训练,如果射击得当,这些狗是冲不到军阵的。”
刘大夏不假思索的回道,“这样就足够了,足够了,对付蒙古骑兵可谓是绰绰有余。本官要上书朝廷,边军也这般演练。”
汪直哈哈大笑,“刘东山,要是这般演练,朝廷是承担不起的。
为了筹备这场演练,张超就花了三万银半两,另外平日每月还要用上二三万银半两养军,这只是日常花销。
这些火炮火铳,都是精钢所制,巧匠打造,价值十分不菲。
整个荡倭营装备有二千杆火铳,二十门陆战炮,六十门船用巨炮,还有十五条大船,还有其他的军资,这加起来用了三十万多银半两。”
听汪直这般娓娓道来,刘大夏张大了嘴巴,开玩笑吧,这整只荡倭营不过五千人,就花了这么多银子。那朝廷九边百万大军,要是都装备上,把皇帝卖了都不够呀。
刘大夏惊呼道,“那要是边军都装备上,朝廷每年用于九边的四百万银子岂不是远远不够?”
汪直无奈的说道,“这就是张子卓的治兵理念,不惜重金打造精兵,然后用钱压死人,谁让他会来钱呢。
但是这五千淮军战斗确实不俗,最起码远胜数万京营,如此一算,还是划得来。”
汪直这么一说话,刘大夏也只能摇头苦笑,现在京营在弘治皇帝的治理下,已经成了工程队了,今天给皇帝修坟,明天整修宫殿,就是难得进行几次军事训练。
所以像汪直刘大夏这些人对此事深恶痛绝,但也是无可奈何,刘大夏疑虑的问道,“光靠捕鲸就足够养军?”
汪直笑着说道,“一条鲸鱼就价值不下数千银,一年捕上一百来条就足够了,现在荡倭营有十多条大船,足够捕鲸了。”
汪直这么说话,刘大夏还是将信将疑,捕鲸这么容易?事实上,汪直对此也有怀疑,几百年后有一位兵部尚书说了一段名言,恰如其分的表明了汪直此时的心情。
“据我们所知,我们已经知道一些,我们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一些,我们还知道,我们有些并不知道,也就是说,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我们还不知道,但是还有一些,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这些我们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
汪直不是傻子,他确实已经猜到了一些事情。但是张超很懂得分享,上至汪直陈豹,下至普通军士,除了基本待遇之外,但有行动,都有一份厚厚的补贴。除此之外,每到节礼,各式各样的福利不断,即使是阵亡的将士家属也不例外,可以说对于荡倭营,没有比张超做的更好了。
最关键的是,军中来自于张超济世学院的学生很多,事实上已经成了这只新军的骨干。这些人朝气蓬勃,悍不畏死,有他们处理军务,荡倭营可以上下一心,为了已经名存实亡的海禁,毁了这只新军,汪直十分舍不得。
张超要带着这只军队扫荡海疆,消灭倭寇,就算他有些私心,借着捕鲸的名义走私,但是他拿到的钱都用在了正路,不是用于奢侈的生活,汪直对此十分赞赏。他比较喜欢张超这样的做事风格,咱家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朝廷的禁令又岂是为我辈所设。
张超与自家女儿的那些勾当,虽然汪直也知道市井留言不可相信,但他还是恼火不已,当然对张超有所迁怒。特别是张超澄清此事,表明自己不愿意纳妾,更是火上浇油,汪直这段时间对张超横竖挑错,不断的找麻烦。
但是究其内心,汪直对张超喜欢的不得了,甚至带有老丈人看待女婿的感觉,只是限于身份,汪直不仅需要跟张超保持距离,还要处处显示对于张超的不满,如此才能让张超能够不受天子和大臣们的猜疑。
汪直与刘大夏这对冤家竟然快乐的交谈起来,这就引起了其他参观者的好奇,这两位应该打起来才对,怎么能聊起来?
面对众人奇怪疑惑的眼神,汪直和刘大夏只能停止了聊天,焦芳与刘大夏是同科,当然感情不一样,所以两人开始交谈起来,对于刘大夏与汪直交谈的内容焦芳没有问,反而是刘大夏开了腔。
刘大夏首先发问,“孟阳兄,你受命组建捕鲸公司,对于此事如何看待?”
“确如张子卓所说,捕鲸的收益很高,怎么时雍兄也有兴趣?”
看着焦芳志气高扬,刘大夏有些担忧,他小声说道,“听说捕鲸船都是特制的大船,这样好防止被鲸鱼掀翻。但是这么多大船出海,若是夹带走私,又当如何是好?”
焦芳虽然在南京通政司为官不久,但为了对捕鲸有所了解,他也问过不少人,当然知道刘大夏的担心在理,但是他现在负责组建捕鲸公司,正是心头火热的时候,刘大夏这么说什么意思?
只要捕鲸公司能够弄来钱,谁在乎是怎么来的,再说张子卓这个人十分聪明识趣,这一次张超大肆甩卖工场,他也通过自己的御用商人获得了不少股份,所以于情于理,他都需要为张超说好话。
但是焦芳说出来的话却十分有意思,他并没有为张超辩解,反而从得失分析起来,这也是焦芳的个性。
“时雍兄,只要捕鲸公司一年有十几万几十万银子奉上,荡倭营又能扫灭了沿海的海贼倭寇,就算夹带走私,朝廷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朝廷多事之秋,又是用人之际,计较太多反而不好。”
焦芳这么说,刘大夏也只好不再言语,他知道焦芳说的在理,他担任过广东右布政,占城王子来大明求援,朝廷竟然让一个海商送他回国,说明海禁一事已经名存实亡。
要不是去年倭寇连续侵扰了浙江福建多次,朝廷也不会重申海禁,现在让张超带着这只精锐的荡倭营去扫荡,如果真能扫平了倭寇,那也值了。
想到这里,刘大夏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张子卓热心于捕鲸出海,恐怕不是那么单纯吧。但是看着眼前的火铳火炮,又想到了黄连素牛痘,刘大夏摇了摇头,这样的人物只是贪点财那倒没什么。
第346章 坦白()
当然刘大夏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他并不疑心张超会造反,在这个上有明君,下有诸多清流的大明王朝,虽然有着种种灾祸,但国势还是蒸蒸日上的,除了那些愚昧的白丁,还没有士大夫会想着造反。
刘大夏也是读过运河谈的,他很明白张超对于帝国的朝觐贸易很不以为然,所以张超借用荡倭营出海走私是有可能的。只是焦芳说的确实在理,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是随他去吧。
最后一项是阅兵式,数千军人按照排着整齐的队列向主席台上的高官汇报,第一次见到这样场面的官员再次表示非常惊讶,甚至有些被荡倭营的气势压倒。
但是这一天值得惊讶的事情太多了,刘大夏反而不太惊奇。他斜眼瞥到汪直连连摇头,却赶到有些奇怪。
刘大夏再次不避嫌疑的找汪直询问他摇头的原因,汪直解释道,“这些兵士大部分只训练了一两个月,都是新兵蛋子,看起来排列的整整齐齐,但都是样子货,与朝堂上的大汉将军们一样,张子卓还是太着急了,这么急着成军,让他们与倭寇厮杀,死伤一定会很严重。”
刘大夏理解的点点头,要是训练几天就比得上老兵,那张超岂不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