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24章 平鞑国债() 
就在王越与马文升撕逼的时候,张超也同样忙的不可开交。对于这一场战争的胜负他并不太担心,毕竟荡倭营的战斗力摆在那里。他的任务是招募训练军人和粮食辎重,只要做好了,想必没有什么大碍。

    整饬军备一事由张超主持,由王守仁负责日常训练,以参军处和训练营为核心,从荡倭营抽调得力人手,又从甘肃,固原,宁夏,绥远四镇辅兵和沿边百姓那里挑选五万人,另外从投降明朝的蒙古人也就是土达和善于骑射的边人挑选万人作为骑兵,以荡倭营的体制组建复套军。

    在未来这只军队和他们的家人将作为驻扎河套的守边兵团。为此,张超不惜训练新军,也不愿意与九边旧军扯上关系。

    他这个练兵计划明显与王越的想法不同,相当于以荡倭营为模板,训练一只新军。王越看明白了张超的计划之后,叹息了一声,很显然张超并不信任九边驻军,宁愿重新招募,也不愿意与旧军凑在一起。

    由于荡倭营的出色战绩,朝廷一直有心推广荡倭营的模式,只是由于勋贵的阻拦,一直难以实现。

    张超这个计划呈报之后,兵部眼前一亮,扩充荡倭营,然后再见机压缩旧军,如此温水煮青蛙,虽然缓慢,但总有一天会达成目标。但是这样一来,新军的战斗力不知道怎么样。

    张超的说法是,复套军的战术不同于旧军,旧军那一套用于新军恐怕会水土不服。张超也希望有一部分年青的基层军官充实军队以提高战斗力,但是需要重新训练以适应荡倭营的体制。

    所以根据张超的请求,兵部从各地抽掉了数百名有作战经验的年青军官充作千户百户。好笑的是,这些人大部分是被所部主官挤出去的,要么不通人情,要么做事刻板,张超审查之后发现,这些人反而很适合新军的需求。

    另外复套军也招募各地的读书人充作教化,这一点得到了礼部和国子监的大力支持,很快人手就齐备了。

    因为荡倭营从两千多人到现在五六万人,有了一套十分成熟的扩军模式,所以张超除了偶尔上上课,抽查一番,主要精力并不在此。

    他目前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后勤上,如果新军成型,到时候加上其他辅助的人员,差不多要动员二十多万人,尽管可以通过水路运输一部分物资,但是黄河的条件十分恶劣,要是遇到凌汛怎么办,他必须做好充足的打算。

    二十多万人需要的军饷粮食,还有数万匹战马需要的豆草,新军需要打造的战车,火炮,火铳,火药,行军需要的帐篷军服,每一样都是天文数字。

    朝廷原来预备打仗的一百万两远远不够,经过营务处计算,这个数字至少需要翻几番,所以张超报给朝廷的军费开支是五百万两。

    当户部拿到这个开支时,头皮发麻,目瞪口呆。就算有了日本金矿又如何,朝廷多出来的钱到处都有用处,哪里不需要用钱,就算有些结余,也不能这么花呀,怎么可能为你这场战争花上这么多钱。

    你张子卓不是能耐吗,也想想办法跟讨伐日本一样,不让朝廷花上一分钱呀!

    张超气的差点一口盐汽水喷死叶淇,鞑子连衣服都没得穿,这一仗除了捞到一些马牛羊之外,亏本是必然的。

    可是这是复套战役,只能往宽处想,而且一旦胜利,三边四镇至少可以减少一半的军费开支,这样一算,怎么都是赚的。

    但是叶淇就是一个字没钱,除非你张子卓有本事从钱庄贷款四百万两。

    所以张超经过仔细思考之后,就提出了一个国债计划。他希望以佐渡金山为抵押,发行四百万两的平鞑十年期国债。

    国债年利率高于济世钱庄的存款利率,达到每年10%,不考虑复利,约定以五年为期,每年归还本息八十万两。

    当这一套方案弄出来之后,户部尚书叶淇恨不得敲开张超的脑袋看一看,他是怎么想的出来的,很明显这是透支未来用于筹措战争经费。

    因为这一套体系谁也没有玩过,所以叶淇也不敢做主,只好领着张超来到内阁,内阁又喊来其他的部院大臣,大家坐在一起商议这套方案。

    对于户部来说,张超开辟的这条先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如果朝廷没钱了就可以发行国债借钱,那么这将极大的改善国家的财政。至于归还,呵呵,叶尚书没有想过,十年后他早就退休了,麻烦留给了后人,功劳可是自己的。

    从兵部的角度来说,打仗筹措的钱粮越多越好,而且这个先例一开,以后遇有大事,大家也有一条筹款的办法,所以马文升的内心同样是支持的。

    事实上对于朝廷而言,只要能弄来钱,管他是借的还是抢的,都是好办法,但是问题是,这国债卖的出去吗?老百姓认不认账?

    济世钱庄是张家的产业,张超弄一套肯定有一定的把握,所以刘健就让张超好好解释一下发行国债的利弊。

    出乎意料的是,张超拿出了一张纸,列举了前代遇到战争和财政危机时想出来的解决方案。

    汉武帝时期,为了讨伐匈奴,发行白鹿皮币,然后又搞出了告缗令,弄得中产以上之家十室九空;

    东汉灵帝时期,为了讨伐羌人,卖官鬻爵,官场风气一塌糊涂,很快强汉就灭亡了;

    唐代为了讨伐安史之乱,发行大钱,下放财权,导致军阀割据;

    宋代为了征伐西夏,被迫进行王安石改革,后来蔡京又发行大钱,最后亡于金国;

    等张超列举出这几个朝代危机时期的财政举措之后,这些在座的国家大臣脸都绿了,这些人都是饱读经史,当然明白张超所说的十分正确。

    现在大明有一座金山,但看来并不太够用。但是这场仗该不该打,该打,鞑靼三天两头的侵扰,现在金山产量这么大,国家财政支出还没有大增的时候不打,以后还怎么打,所以晚打不如早打。

    所以张超就想出来发行国债这一招,拿未来的钱用来打仗。以后遇到同样的紧急事务,咱们还可以这么干。

    这句话一出,保守的大臣们就不干了,这债总是要还的,我们今天钱花的爽快了,子孙后代万一还不上怎么办?

    张超很明确的答道,“在下官看来,现在有了佐渡金山,到第一天还很久。另外就算有这么一天,大明还可以借旧债还新债。

    诸位部堂,借债的人都是国家的豪强士绅,他们才是国家的支柱。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大明的江山才能巩固。要不然哪一天大明出问题了,他们的债权也会荡然无存。”

    轰的一声,几乎所有人立刻都明白了国债原来还有捆绑士绅的深层含义。当然谁都明白大明总有一天会出现债台高筑的局面,但是要出现这一天那要很久很久了,与捆绑士绅的巨大利益相比,这一点小小的瑕疵也算不得什么。

    当然为了让士绅积极购买国债,为了保证国债能够按时还上,监视国债用到正路上,可由购买国债的士绅组成国债监事会。

    监事会派人检查国债的使用,派人监控佐渡金山的开采,等等。如此一来,也就不必担心国债没有人购买了。

第425章 未来() 
张超汇报完毕后,众大佬也不再询问,一个个沉默不语。在座的都看明白了张超的路数,朝廷没钱,可以借嘛,只要有抵押,加上朝廷的信用,肯定是借的到的。

    事实上只要不是傻瓜执政,或者到了有上顿没下顿的时候,朝廷一定会坚持信用,这样一来朝廷发行的国债就极具诱惑力了。

    国债数目很大,一万两银子借出去,五年可以回本,十年可以翻倍。但凡大家豪族,都存着一大堆银子,以前是偷偷存着,后来济世钱庄兴起,就存在钱庄。但是相对安全,敢于大笔收银子的济世钱庄利率不高,而中小钱庄虽然利率高,但风险也大。即便如此,大家也很乐意借给济世钱庄,毕竟可以稳定增值。

    但是一条腿走路,总不如两条腿走路来的稳当,所以把钱借给国家购买国债也是一条不错的理财方式。更让人欣喜的是,国债无记名,大家买上多少,没有人知道,也不用担心家财露白惹来什么麻烦。

    在这个时代民间借款利息很高,动不动都是高利贷,或者家里有钱可以兼并土地,但是请记住能被逼到借高利贷的,往往都是穷光蛋,所以谁也不敢借太多银子。

    而兼并土地,各地官府可不是善茬,更麻烦的是,这两条弄钱的方式,往往名声不好,士大夫们是不敢碰的。

    所以士大夫集团家里有钱的,藏着一大堆银子不是他们不知道理财,是没有一条稳定的路子,而国债恰恰是最稳定的途径。

    最起码在佐渡金山挖光之前,国债是很安全的,事实上就算挖光了,大家也能找到别的抵押,比如盐税等等。

    有了多余的银子,不管是修桥铺路,修城墙还是铸大炮,甚至是给皇帝修坟,都显得宽裕的多,这样可钻的空子也多,当然正直的士大夫们是不会这么做的。

    所以想明白这些,叶淇就首先说道,“要不咱们先试一试?”

    没有人愿意说不,大家都看向了首辅刘健,刘健想了想说道,“四百万两太多,十年时间又太长,这样吧,改成一百万两,三年为期如何?”

    张超想了想,“这样一来,军费可就不够了。”

    刘健撇了撇嘴,咬着牙说道,“张超,你喊出五百万两,里面肯定有水分,朝廷也给不了你这么多。除了先前承诺的一百万以外,国债一百万,明年朝廷再挤给你一百万,但是后年王越一定要复套,要不然,”

    刘健没有说下去,但是话里面的威胁张超听得明白,张超笑着说道,“首辅,三百万两够不够,下官心里没底,下官认为还是实报实销的好,户部兵部都察院可派人与大军营务处交接,定期查账,以避免贪污。

    这一次这么多银子都用在储存粮食,训练新军,就算复套不成,朝廷也会获得一只精锐之师,不会如过去那般被动挨打。”

    刘健听完,脸色稍微缓了缓,“但愿如此。”

    到了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一次新发的不记名国债是一百万两,利率10%,分五年偿还,一年偿还三十万银子,这点钱对于财政的影响不大,试试水正好。

    另外张超所说的监事会一概不予同意,开什么玩笑,这个口子开了,日后朝廷财政岂不是谁有钱就听谁的,这怎么可以。

    张超也不太在乎,只要国债这个口子一开,慢慢的国债借多了,自然而然,张超今天的提议就会有人支持,总有一天监事会是一定要召开的。

    先是监事会,然后是议会,先是监督金矿收入,然后是监督税务,只要这个头一开,慢慢的该有的都会有,不着急。

    这一次重臣会议之后,请求发行国债的奏折呈上,司礼监此时也得到了相关的消息,皇帝欣然应允。大明天子决定从内库中拿出十万两支援讨伐鞑靼,当然利息还是要收的。

    张超得到这个消息后,哭笑不得,皇帝挖起自己家的墙角也是照挖不误,佩服,佩服。

    有了皇帝带头,大家伙就放开了,因为这两年朝廷和勋贵大臣从日本弄来了很多钱,这一百万国债几乎是眨眼之间就卖的干干净净。对于张超提议的监事会,很多勋贵很有兴趣,但是在这一点上,太监和文官利益一致,决不能开这个口子。只是大家伙对于朝廷还是很不放心的,这样的呼声越来越多。

    再说张超见这一次朝廷难得的大方一回,那当然赶紧去提钱,当然兵部户部该有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王越张超都是明白人。

    王越带着一部分银子和王守仁彭泽率领新军预备军官和训练营先行赶往固原,而张超因为要等待国债发行,准备稍后与荡倭营精锐一万多人一起出征前往固原。

    这是一条数千里的长途跋涉,而且道路崎岖,十分不便。荡倭营又是重装部队,配有大量火炮盔甲,所以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荡倭营同样装备了不少战车,既可以运输钱粮,又可以防范骑兵的突袭,还可以减轻士兵的负担。

    张超相信这一次千里之行,对于荡倭营的战斗力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荡倭营参军处,宣教处和营务处早就拟定了相应的计划,准备了除粮食之外的大部分物资。

    陈豹骑着马,跟张超说道,“子卓兄,要不是你成了什么三边协理,我等还真不太愿意去陕西?”

    “这是何意?”

    陈豹笑着说道,“你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荡倭营虽然出生入死,但是在日本哪一仗不是腰包鼓鼓,跟着穷鞑子打来打去,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