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69章 苏州四大才子()
张超很没有面子,主动转移话题,“你年前不是说大名鼎鼎的祝枝山在给你打下手吗?什么时候让我见一见呀?”
丁淳嘿嘿了两声,毕竟是老板,不好太让他下不了台,“祝兄早就想见你一面。可是年前那么忙,你早出晚归的,一直也没捞着机会。
这不,他刚刚来信,说过完了元宵节,就过来。这一次不仅仅是他,他的好友文徵明,唐寅,都穆也会一起过来。”
张超立刻站了起来,兴奋的走了两圈,“我的名气竟然这么大了吗?苏州四大才子竟然会结伙拜访我,那可要好好招待一番。”
张超知道后世的苏州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周文宾。唯独这个周文宾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有人说是他们的后辈徐祯卿,但是张超看来这个人原型很可能是都穆。
因为徐祯卿一来不擅长诗画书法,二来年纪比唐伯虎还小了不少,算起来比祝枝山差了将近二十岁,他们活动的时期明显凑不到一起。
反而都穆在为官之前,跟其他三人有长期的交往,诗文书法也很出色,但是为什么他被开除出四大才子了?
也许就是源于让唐伯虎倒霉的那一起会试舞弊案,据说都穆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另外唐伯虎倒霉之后,跟老婆闹翻了,都穆又接盘了唐伯虎的夫人。
这两件事交缠起来,大家对都穆就有了看法,最终干脆虚构了一个周文宾,取代了都穆。
丁淳很是白了一眼张超,你现在早已经是妇孺皆知,还在我面前装蒜,太过分了吧。
“就算他们是什么苏州四大才子,在我大明首屈一指的大名士张子卓面前,他们就算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要卧着啊。”
张超很不好意思,“丁兄,言过了,言过了,我就是做了一点小小的贡献,不能这么说嘛!”
张超嘴上谦虚,却眉开眼笑,心里却乐开了花,丁淳很是鄙视的摇摇头,跟这样的装逼犯没办法共处一室,还是找我的宋娘子去。
再说祝允明跟着丁淳接待了不少订购永乐大典的客人,等临近新年,才陪着夫人一起回了苏州。
回去之后,祝允明就开始遣散身边的众多侍女,只留下了日常服侍的梅香。梅香以为是夫人容不下这些人,兔死狐悲,一直有些闷闷不乐。
祝允明回到苏州,最开心的就是唐寅,两人虽然相差九岁,但却是忘年交,唐寅来祝家都不需要通报。
唐寅进了祝家,见梅香一个个愣愣的发呆,就笑着说道,“梅香,怎么在发呆呀,赶紧泡去哉呀!”
这里面有一个轶事,梅香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也成了一个猜谜对诗的能手,时常和主人以谜语对答,非常默契,深得祝枝山的喜欢。
一天,唐伯虎来访,祝枝山说声:“梅香,来,泡茶!”梅香即应声道:“晓得,泡去哉!”少顷,梅香就端上两杯茶来,却都放在祝枝山面前,听主人发落。唐伯虎有点不解,心想,这又是要用谜来难我了。
果然,祝枝山笑着说:“刚才我与梅香的对话,是一则谜语,要求打七言诗一句,打得中方能饮茶。”
唐伯虎笑着边想边自语:“梅香,定与春有关,茶乃草、木、人……,他一下记起宋代张栻的春日偶成中有句“春到人间草木知”。
对了,他喊“梅香,来”,正是“春到”二字,“茶”就是“人间草木”,梅香答:“晓得”,正是“知”字。于是他大声把这句诗念了出来。
祝枝山笑说:“对了,猜得好,猜得捷,请用茶。”
唐伯虎接过茶来,忽然又若有所思地说:“这个谜很精彩,可谓字字相扣。可借你喊的是‘泡茶’,这个‘泡泡’字是多余的了!”
祝枝山哈哈大笑说:“君不闻梅香又说了声‘泡去哉’吗?”
唐伯虎笑得几乎把刚饮进口的茶都喷出来,大呼:“妙!妙!”
唐寅今天说起这个轶事,本来以为梅香会很开心的回应,没想到她惨然笑了笑,施了一礼然后就引着唐寅来到祝允明的书房,然后默默的离开了。
唐寅就十分好奇,“祝兄,你这个丫头梅香怎么这般魂不守舍?”
正在埋头苦读时文的祝允明抬起头,“原来是唐贤弟,你稍等等,我看完了这篇文章,在与你分说。”
然后继续埋头看书,唐寅见这对主仆今日都有些反常,他又随便惯了,就凑到跟前一看,简直是大失所望,原来祝允明看得竟然是八股时文。
唐寅天资聪颖,十六岁就中了秀才,立刻闻名了整个苏州,但是他天性洒脱不羁,即使今年刚刚新婚,也有宿妓喝酒,放浪形骸之举。
在家事如此,在八股时文上面投入这时候就更是少的出奇,整日里写诗作画,游玩作乐。
他见祝允明去了一趟南京,竟然变了一个人,身边的侍女少了,然后又开始拿起了八股,这也太奇怪了些吧。
祝允明放下文章,唐寅就憋不住了,试探的问道,“祝兄,你去了一趟南京之后,怎么变化如此之大,实在让我有些吃惊呀。”
祝允明叹了一口气,“我南京一行,却是受教颇深,你可知种痘秀才张超?”
唐寅当然知道,点点头,理所当然的说道,“这个人有些不务正业,身为秀才竟然因为种痘和神药闻名,只是不知道他的诗文书画如何?”
祝允明苦笑着说道,“不务正业的是你我才是呀!”
说完就开始介绍自己的南京之行,唐寅听到祝允明说起张超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只通了一样,顿时噗嗤笑了出来,
“这也算是我们读书人?这样的钝秀才也是少有呀!”
祝允明看了一眼唐寅,“我当日也是如伯虎一般认识,可惜呀,人家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祝允明就把丁秀才说的那番话告诉了唐寅,唐寅听完很不以为然的说道,
“祝兄你今日种种改变就是因为此言吧,在我看来,那只不过是张超才学不够的说词而已,你何必当真。”
祝允明沉思了一会,摇摇头,“伯虎,你没有去过南京,不知道张超现如今是何等的声望,无论是官场,还是士林,亦或是民间,都对他赞许有加。他是确确实实做到了所说的,而且还这般努力,要不然不会有此美誉。
我仔细想想这些年确实有些懈怠了。所以这一回家就遣散了诸多侍女,一心读书,梅香不乐也正是为此。你当以我为戒,不要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呀!”
第170章 开工()
祝允明见唐寅还是有些不以为然,他先是顿了一下,然后念出了一首词,却是张超当日在长江上唱出的那首临江仙。
这是丁淳告诉祝允明的,原来张超当日随口说是在南京的书店看到的,丁淳却留意起来,到了南京就在书店中寻找这首词,后来书社生意好了,很多书店过来进货,丁淳也问过,都没有人得知。
另外张超写给小妹的那些经典之作,小妹经常阅读研究,她身边的丫环当然会知道,然后丁淳也有耳闻,只不过大家都不愿意说开。
因此丁淳理所当然的认为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张超,但是他为什么死活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作者呢?丁淳脑补,张超更看重的是为国为民,不认为写诗作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所以也就不愿意公开。
但是作为好友兼下属,丁淳有理由有义务在祝允明这些人面前展现张超的高大上,所以这首词也就偷偷的告诉了祝允明,当然特别叮嘱不要让人知道奥。
再说唐寅,听完这首词之后,立刻鼓掌,“祝兄,这首词通篇点化了不少苏轼的赤壁赋,虽然达不到前人的高度,但也是一首绝世好词,不知道作者是谁?”
祝允明肃声道,“正是张超。”
唐寅也沉默了,他知道这首词的分量,也猜到了祝允明的意思。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张超,却对外宣称自己不通辞赋,一心读书,又潜心研究医药,就是为了实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理想。
那么他唐寅呢?论名气只是在苏州府小有名气,与天下闻名的张超想比远远不如,但却整日里不务正业,游玩作乐,是不是该感到羞愧呢?
小年轻唐寅这种羞愧的感觉来得快,但是消逝的也快。但是祝允明和唐寅的谈话很快就在苏州的文人圈流传开来。
因此就在年后,祝允明再次赴南京之时,他的另外两位好友文徵明和都穆也要求一同前往,要见识一下大名士张超的风采。
这两位为人要更加严肃,所以更能理解祝允明的做法,不像唐寅还是有点浑浑噩噩,自恃才高。唐寅见好友都跟去了,自己一个人呆在苏州也没什么意思,也跟着过去看一看。
这四人沿着水路来到南京,已经是弘治二年的二月初了,这个时候张超的印书局已经是万事俱备,只等着印刷了。
张超很懂得宣传,从年后济世报再版,他就把购买全套永乐大典的人士定期公布出来,并且公开宣称这些人是士林的英雄,天下学子的楷模。
要知道这些人中不乏有商人地主之流,他这样的说法让人很不理解,甚至是嗤之以鼻。但是张超有自己的一套解释,因为他早就在民间开始灌输万贯家私不如万卷图书的道理,而这些商人地主往往都是被他说服,参与购书的。
他的说法是,一个人很有钱,如果他的后代争气,那这个钱不如花在藏书上,让后人好好学习,更加争气;
如果后代不争气,那留着钱只会被浪费,甚至会遗祸子孙,与其如此,还不如藏书建立一个图书馆让读书人免费阅读,获得一个好名声,也可以让后人有个依仗。
在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因此他成功的引导了一大批人参与进来。
他们购书回去就准备建立大大小小的图书馆,让自己家乡的读书人可以免费阅读。从而不必如丘濬当年一般到处借书,那么这些人就应该是士林的英雄,天下学子的楷模。
张超的说法让人瞠目结舌,但确实有道理,又对推广文教很有帮助,所以士林和官场中人也不好随便反对,最后只好捏着鼻子承认这些人的贡献。
如此一来,这些商人地主就更有动力了,而这些人又是比较有远见的,张超自己不方便接触过多,身边的大哥二哥,孙老板,郑三却全力发动起来,与这些人密切保持联络。
因此到了弘治二年的春天,印书局预售永乐大典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合计将近两千万卷的空前订阅量也创造了大明朝的出版奇迹,那还等什么,赶紧准备动手吧。
符合要求的纸张厂投标的结果也已经出来了,因为所用的纸张来自于皖南,张超亲自跑了不少家,实地检查了厂家的情况,最后挑选了几家作为纸张专供商。
蒋琮,陈豹和一些打招呼的官员的纸厂也在其列,为了让他们达到要求,张超可是花了不少心思,让一些规模小的但是管理出色,又没有关系的小纸商跟他们合作,让这些小纸商管理,他们只要分成就好。
而为了说服这些小纸商,张超甚至不得不担保,也是他现在名气很大,大家都给他面子,所以才勉强实现了他的想法。
油墨用的却是华家的,也有让他们减少一些损失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玩活字印刷的人确实太少,合用的油墨只这么一家。
对于活字印刷而言,排字捡字和检查实际是最困难的,因为都是需要识字的人,而这个时代的识字率十分感人,所以张超加上华燧父子的人也远远不够,这个时候大批的监生和读书人就被动员起来了。
每一天都需要几百人帮忙捡字排字,现在印书局已经是国家行为,张超定金收的多,当然也舍得花钱,让这些人每天开开心心工作,高高兴兴回去。
这些监生大老爷脾气好的当然一切好办,遇到脾气怪异的也只能谢祭酒出马了,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印书局是磕磕碰碰的不断前进,但也算是有条不紊。
永乐大典不仅仅都是文字,还有很多图片,张华两家的雕版师傅们也忙的不亦乐乎,这还不够,后来又不断的添加人手。
由于雕版技术在唐宋时期已经成熟,所以相应的工匠就比较多,倒没有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也算是一桩幸事。
张超进行了一下计算,考虑到纸张生产,活字制作,机器生产,然后排字捡字,他们印书局用到的人力达到了几千人之多。
那么消耗的物力也更是夸张,好在明朝建国百余年的积累,民间财富众多,张超收集到的银子不断的转换成物资,甚至带动了北城繁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