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后,孙天泉和夫人领着女儿早早就过来了。
陈升不愿和叶管家一般见识,对叶管家的不敬视而不见,没跟他说一句废话,笑了笑直接往府里走去。身后的董大年等人,捧着礼物跟随着陈升,同样进了府。叶管家反而愣在了当地,陈升进去了才回过神来,以前遇到这种情况,陈升一定会对叶管家张口大骂,叶管家正等着呢。想着等陈升骂完后,再怎么刺激几句,陈升一气掉头返回去才好呢。夫人也就不用见着陈升生闷气了,可以好好过个年。没想到陈升这样反应,不但没生气,反而面带笑容的进府了。
后宅陈升进来过好几次,不需要人引路,领着人直接到了后宅客厅。陈夫人坐在上首,孙天泉和一美貌的妇人坐在下首,正在喝茶闲谈。陈升一进客厅,依照礼节先向陈夫人行了礼,之后才向孙天泉夫妇行礼问好。礼毕后,陈升就将带来的礼物呈给陈夫人,陈升人客气了几句,让身后的丫鬟收了。陈升在孙天泉下首坐下后,才对孙天泉道:“刚安顿好手下来晚了,请三叔不要怪罪,一会侄儿自罚一杯。“
”我也刚到不久,有什么怪罪的,升儿你不会为等会多喝几杯,先找好借口吧,哈哈。。“孙天泉低声笑着道。孙天泉对陈升越来越满意,也越来越重视。这次北上,刚开始陈升还经常说些孙天泉看来幼稚,不符合实际的话。不过时间一久熟悉了环境,陈升变了样,说的虽然不多,不过每次都能说到点上。遇到困境,没有退缩慌乱和一句怨言,而是和孙天泉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到山区招人就是陈升的人发现,陈升大力向孙天泉建议的,孙天泉当时抱着没有其他出路,不如试试的态度,没想到顺利的招到了人。
孙天泉发现陈升脑子特别活,懂得也特别多。比如沈知县不同意招人这事,陈升就能想到不同种可能:1,沈知县个人原因,嫌给的好处少了;2。受沈知县身边人影响;3,当地士绅阻挠;4。省府等有不许招人的命令;5。朝廷派系内斗,沈知县受派系影响。。等等原因。不仅自己想,也让别人一起想,将所有可能一一列出,之后再根据掌握的情报,一条条分析,能确认不是的去除,确认不了的待查。由于情报和时间都有限,最后也没搞清楚沈知县拒绝的真正原因,不过这样分析方法理清了头绪,比不靠谱的瞎猜可靠多了。
另外孙天泉还注意到陈升不仅做事牢靠,还擅长带领手下。不管是送信,还是招人,只要孙天泉安排了任务,陈升都能带着手下独自快速完成。从带来的的20多人,增加到后来200多人,还有60来个孩子,这么多人,陈升都能管理的井井有条,不出一点乱子,比自己亲自带领的人都强多了。更另孙天泉满意的是,陈升非常尊重自己,自己下的命令陈升都不折不扣的执行。有什么事情,陈升都先向孙天泉禀报,从不自己擅自行动。
陈升和孙天泉说了一会话,才知道陈大领着人到各处巡视了,一会就回来。
这时从后花园传来小女孩“咯咯”的笑声,笑声越来越近,不久从客厅的屏风后冲出来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头上扎着双环,全身穿着红衣,小脸胖嘟嘟圆圆的,张嘴正笑着,对着陈夫人叫了一声“娘”就一头向陈夫人怀里扎去。陈夫人这时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双手托住小女孩的腰,之后将小女孩揽到怀里。这个小女孩就是陈升同父异母的妹妹陈婷了,小名丹丹。
过了一会,又一个10来岁的小女孩从屏风后走出。同样头上扎着双环,不过穿着粉色衣服,面目清秀,脸上同样带着兴奋的笑容,没想到见到陈升这个陌生人,愣了一下才走到孙夫人面前叫了一声“娘”,然后挨着孙夫人坐下了。这个小女孩就是还没到十岁,陈升未过门的媳妇孙香了。陈升还是第一次见到孙香,不免就多看了几眼。
丹丹与陈升不仅认识还很熟。之前的陈升虽然与陈夫人关系恶劣,不过待这个妹妹很好,还偷偷带妹妹到海边捡过贝壳捉过鱼虾。丹丹刚才冲进来太快,这时才发现陈升,就坐在陈夫人怀里对着陈升挤眉弄眼,还时不时的吐舌头。陈升趁人不注意时回个怪脸,逗得丹丹大笑。
孙夫人是第一次见陈升,陈升去年回来后,孙夫人派贴身丫鬟偷偷见过陈升,在府里也听人说过陈升不少的传闻,对陈升是非常不满意的。没想到见面发现,陈升双眼炯炯有神,面目黝黑俊朗,身材健壮高大。表现的稳重有礼,谈吐不俗。现在正规矩的坐在下首,面带微笑着与孙天泉说着话,与传闻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又过了好一会,陈大才从外面回来。陈大一回来,所有人就都转到花园中间的暖厅里开席。陈升陪着陈大和孙天泉一桌,陈夫人等人在旁边另开一桌。
饭后,陈升趁着空档没人注意的时候,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交给丹丹,并让丹丹代自己给孙香转交了一份。礼物都是海螺号,陈升在即墨县城里闲逛时购买的,当时只想着给丹丹买些有趣的玩意,没想到现在有了其他用处。
过了午夜,到了万历44年,陈升才从府里出来。陈升喝的有点多,被人搀扶着回到了住处,躺在床上才意识到过年了,1616年来了。。。。。。。。。。。。。。
第二天一早,陈升不等手下起来见礼,就先到后宅候着,第一个给陈大磕了头拜了年,之后是孙天泉,接着是刘合。陈升辈分小,三人之后首先到老冯住处,给老冯拜年。没想到老冯刚见面,丢下一句“受不起少寨主的礼”,转身回屋了,将陈升晾在了客厅里。陈升与陈大谈过后,知道老冯对自己有意见,也没想到会被当面打脸。陈升明白现在闹起来不合适,压制住一起来的刘青等人,还是将礼物留下,才离开老冯家。
韩壮虽然对陈升同样有意见,还是沉着脸见了面。不过见了陈升送的从陈大那里强拿来的几坛好酒,就露出了笑容。等陈升稍微的恭维了几句韩壮勇猛无敌,并要以后跟着学习怎么打仗,韩壮就大笑着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等到老何家,就显得融洽了许多,陈升陪老何说了会话,喝了几杯酒才离开。
最后才到许四家,让陈升没想到的是,许四亲自到大门口迎接,表现的非常热情好客,没有一点对陈升的不满。交谈过程中,许四话里话外表示着对陈大的忠心,还不留意的恭维着陈升。一般人也许听不出,看不出来,陈升20多年业务跑下来,做到了客户经理的位置,什么人没见过。回来的时间太短,没有和陈大手下交流过,之前没留意到也罢了,这一细心观察,就发现许四说的话有点假,按现在的话说,有表演的成分。
将需要拜见的人都走了一遍,快到午时,陈升才回到老宅,接受了所有手下的拜年,并给每个手下都发了点过年钱。
在忙忙碌碌中,人们不经意的发现,年过去了。。。。。。。。。。。
第三十四章:重大消息()
大年初四,陈升就领着手下回复了训练,发现这次训练比之前困难多了。之前人数少,人还都是陈大和孙天泉送的精锐,这些人到湄洲岛最少的也有四年了。多年出生入死出海贸易或者打劫,已经训练有素了。都能服从命令,在头目的指挥下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熟练操船或者作战。陈升之前的训练,不过是加强了这些人陆地上作战的队形,配合意识;增强了个人的体力,作战的意志,杀敌的能力。并不需要训练这些人服从命令,听指挥以及相互配合。
现在有200多人,大多数都是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什么都不懂。没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意识,更不用说相互配合的意识。不过这也有好处,戚继光当年在浙江选的就是这样一批什么都不懂的兵,陈升相信这些人的身体素质比戚家军要强的多,一片白纸正好作画。之前的精锐虽然好训练,不过不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并且多年海盗做下来,都有这样那样没法根除的恶习。这批新人都刚到,正好严格要求,训练出来后就是自己的火种,可以以这批人为根基,不断扩编壮大。
所以陈升非常有耐心,一边手把手的训练手下的体力,武技,一边严格的训练集体意识,从集合到解散,跑步的队形,吃饭排队,对战配合,晚间站岗等等方面入手。将服从命令听指挥,事事要相互配合,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等理念灌输到新人头脑中。对刘青等队长和小队长更是严格要求,训练时要处处做出表率,队长和小队长首先做好,才能要求队员做到。每天晚上的会议,之前只有五个人参加,现在所有队长和小队长都要参加,一下子增加到了二十来人。
年后快一个月都很平静没什么大事,陈升除了参加了陈大召集的几次会议外,其他时间都耗在训练队员中,与所有队员吃住训练在一起,总算将手下训练的有点样子了。最近几天,通过一个来月的训练观察,陈升撤换了三个小队长,新的小队长都是从表现好的队员中选出的,一下子提高了队员训练的积极性。
这天,陈大再次召集会议。陈升走入陈大书房,发现孙天泉,刘合,王主事,老冯等人都在,等人都到齐后,陈大道:“关于这次封锁,派上岸和其他寨子的人送回了消息。这事王主事负责,一会让王主事给大家详细说下,不过在王主事说之前,我先强调下,这消息在座的知道就行了,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准出去乱说。王主事,你给大家伙说下。“
王主事听到陈大的命令,站起来道:“各位兄弟,传回来的消息是这样的:江阴赵守备托人,花大价钱从澳门红毛幡那里购买了六门大炮,本想着先偷偷运回来,事成后再向上面请功,没想到在漳州外海被那个不长眼的给抢了,只有一人侥幸逃回去报了信。别看赵守备是个五品的武官,可江阴控制着长江的出海口,是个大大的肥缺,每年有几十万到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很多人在里面分红,其中最大的就是南京镇守太监和北京印绶监大太监。
赵守备上了一本,状告福建巡抚王士昌王巡抚没有执行海禁政策,导致当地人以海道可通外邦,很多人受外邦利益诱惑下海为盗。如不防微杜渐,严格执行海禁,内外勾结之下,当年倭寇之乱有再启的可能。年前王巡抚接到圣旨,圣旨里大有申斥之意,王巡抚大恐,马上派人封锁了所有海域,加强了月港监管力度。
王巡抚身边师爷最近传出消息,王巡抚已经查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放出话来,要将胆敢抢船夺炮的罪魁祸首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县衙也贴出了悬赏的告示:通报消息者,赏银千两,免除以往一切罪责。捉贼归案着,赏银5000两,保举其为官。“
刘合发现大炮后,陈大封锁的很严密。这事就刘合和两个手下,陈大和孙天泉负责运炮的二十来个心腹护卫知道,连老冯等人及陈升都没告诉。孙天泉坐在上首越听心越沉,人没有杀干净,事情还是爆发出来了。没想到购买大炮的人来头不大,事情闹得这么大,连北京朝廷都惊动了。
老冯不知道这买卖是湄洲岛做的,笑着道:“这谁干的呀,胆够肥的,这事也敢做。等查清是谁做的,我们就出兵灭了他,也好混个官当当,哈哈。。。。“
许四想了想道:”大寨主,各位兄弟,这事与我们没关系,我认为最好静观其变。敢动手的势力能小的了?我们别飞蛾扑火,送上去自取灭亡。“
王管事道:“还是等有了确实的消息再说,最好先看看其他寨子的反应。”
大多数人都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湄洲岛没必要趟这趟浑水。陈升最近低调的很,不关自己的事从来是一言不发。都没想到这事就是湄洲岛做的,在座的不少人都参与了抢船杀人。
陈大昨天半夜就收到了消息,听完后心一下乱了,一夜没睡着。要不是明白除非湄洲岛断绝和岸上及周围其他寨子一切联系,岛上的几个大头目很快就能得到这个消息,陈大不会这么快将消息公布出来的。见下面乱哄哄的,陈大与孙天泉对视了一眼后道:“王管事负责继续打探进一步的消息,其他人就都散了。”
陈升已经往回走了一段路,又被陈大派人叫了回来。等陈升再次走入书房,就见孙天泉,刘合,陈大三人正在低声商量着什么,都阴沉着脸,满面愁容。
陈大见陈升来了,道:“升儿,你过来,有件事大本不想让你知道,不过你三叔讲你脑子活,鬼点子多,应该告诉你,也许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陈升笑着道:“大,有什么事你还解决不了,要我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