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鹖冠子是一个结巴,口齿不清,又有眼疾,还是一个耳聋的人,不过鹖冠子胜在会唇语,看得懂别人在说什么。
而他的弟子庞煖是得鹖冠子真传的人,被传授了唇语,故而鹖冠子只是动动嘴皮子,发言的事情就全交给庞煖了。正因如此,鹖冠子与庞煖这对师徒真的是形影不离的。
子楚连忙道:“先生说的哪里话?先生能大驾光临,已经是令子楚的这寒舍蓬荜生辉,又何来叨扰之说?”
“公子,汝果真是一个不凡之人。”
“先生何出此言?”
“世上之公子(指王的儿子),如子楚公子这般人又有几个?他们大多生长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打小不谙世事,长大以后,辟府封地,然性格已经养成,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凡国之公子骄纵也,如公子一般,当年因棋局之事起了争执,而失手打死了人,不都一样的吗?”
又被鹖冠子提起此事,就跟揭人伤疤一般,子楚只能是讪讪地笑着,没敢反驳。
这个事情,毕竟是子楚干得不地道。棋局上的事情,怎可暴怒之下,直接拿起棋盘打人?打就打吧,子楚的力气着实太大,一不小心就将人打死了!
不过子楚也因此付出了代价,被宋王偃流放到会稽三年。
“小老儿为何说公子不凡,盖因公子之经历也。昔日的秦惠文王做太子时,因为触犯了法令,而惨遭流放,这段经历使他体会到了民间疾苦,故而秦惠文王(嬴驷)继位后,重视发展国力,招揽人才,终成秦国东出,为霸主之势!”
“商王武丁,年少之时,亦曾流落民间,体察民情,如公子一般扎根于黔首之间,知道民之需求也。秦惠文王与武丁,皆为雄主明君,他们能有这段宝贵的经历,故成王霸之业,此足以说明,一个雄主的养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武丁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武丁之道指贤明的政治。
相传少年时期,武丁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继位后,武丁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中兴”!
子楚颇为不解地道:“先生说的这些,与子楚有何关系?”
“确无关系。”鹖冠子淡淡的笑道,“今王上诸子,教导有方,其中不乏拥有远见卓识,德才兼备之人。只不过,小老儿窃以为,有一样东西是公子身上特有的,而在其余公子身上是未有的。”
“是什么?”子楚颇为好奇地问道。
“心性。”
“心性?”
“是的。不过此心性非彼心性,咱们的王上十分的了解这一点,实质上,他本身都具备这一心性!”
“请先生赐教。”
“王上何以屡屡出巡,屡屡微服私访?何以时常敦促诸公子和朝中的大臣,以及各地方的官吏们去民间耕作?因为王上很清楚这一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为舟,民为水,无水何以行舟?”
“子楚懂了。多谢先生教诲!”
鹖冠子微微颔首道:“公子,若你为王上,你将如何扫灭列国,一统天下?”
“这……”子楚顿时瞪大眼睛道,“先生,子楚断然没有觊觎储君之位的意思!”
“小老儿知道。公子但说无妨,我不是王上派来试探公子心思的人,这一点还请公子放心。”
闻言,子楚这才松了口气道:“既如此,子楚便直言不讳了。若我为父王,当先灭齐燕,据齐燕之地,以为根据之后方,保证我宋国有着扎实而安全的后勤保障,而后兵进韩魏,图谋三晋,亡周室而迁九鼎于朝歌!灭掉韩赵魏三国之后,举兵南下灭楚,最后再灭秦,则天下归一也。”
听到这话,鹖冠子未做出任何的评定,淡然一笑道:“那公子可知道,王上为何放着齐燕两国不扫灭,反而执意破楚?前不久还出兵击赵,险些为合纵之军夹攻,四面树敌呢?”
“这……子楚却是不知父王心中作何打算。”
“所以说,公子你没有做到王上的这个位置上,眼光还不及王上那般的高瞻远瞩。先灭齐燕,以为根基,再亡周室,迁九鼎,接着扫灭三晋,南下灭楚,最后再西征灭秦,定鼎天下!公子的想法是极好的,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小老儿相信,王上心中也曾有过这般的想法,只不过王上顾虑甚多而已。”
“子楚受教了。”
鹖冠子微微颔首,心中不无遗憾。其实在他的心目中,眼前的这个子楚,远比现在的宋国的太子子恒还要适合做储君,适合做宋国未来的王!
当然了,在天下大一统的时候,子恒做这个华夏九州之主更为合适。因为子恒有能力,又足够贤明,手腕不够强硬没关系,毕竟帝王之术,首在制衡,子恒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能力去君临天下。
但是,一旦在宋王偃的有生之年,无法完成大一统的事业,继位的若是子恒,那么宋国将很难再更上一层楼,最后扫灭列国,一统天下。
子恒注定只能是一个守成之军,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而面前的子楚便不一样,子楚有能力有手段,作风强硬,行事颇有宋王偃之风,可为一代雄主!
奈何宋王偃心有所属,若是不出什么意外,子恒不突然猝死的话,相信将来宋王的位置一定是非子恒莫属的!
第617章 一个不留()
历时大半年的南巡之后,宋王偃回到朝歌,第一时间不是召开大朝会,而是阅览众将呈上来的关于伐楚之战的作战计划。
御书房内,宋王偃看了老半天,最后将其中一份看上去比较合心意的作战计划挑了出来,笑道:“看来看去,还是白起的这份作战计划合乎寡人之心意。苏秦你看看,白起的这份作战计划可行否?”
苏秦随即接过了作战计划的文书,仔仔细细地阅览了一遍,真是越看越心惊,看到最后苏秦额头上的冷汗都不由得直冒,拿着文书的手掌都湿透了。
白起的这份攻楚的作战计划真是异想天开,极为大胆,难怪与宋王偃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
白起的计划是这样的:起虎贲军之锐士三万人,大船三百五十艘,士兵自带五日水、粮秣,从邓地出发,沿着汉水东下,攻取沿岸重镇,掠取汉水流域丰饶的粮草补给军需,出敌不意突入楚境。
宋军可一直到达楚国的别都鄢(今宜城东南)。随后可以占领西陵(今湖北宜昌西),扼住长江,截断郢与西面巫郡的联系。
这样一来,楚国之都城郢,便暴露在宋国的兵锋之下,指日可下!
而白起的作战计划中,原文的一段颇具代表性:……楚人之俗,轻剽颛急,战时勇于攻取而拙于守御,只需学昔日之伍子胥,选精取锐,长驱直入,数战则可破郢矣。
“这……王上,白起的这份作战计划也未免太过大胆了吧?”苏秦瞠目结舌地道。
“用兵在于险!”宋王偃沉声道,“兵者,国之大事也。此一战,我宋国败得起,而楚国败不起!寡人相信白起!”
公元前307年秋末,在宋王偃的号令之下,淮水一线,在下蔡的十万宋军悍然向寿春发动进攻。
宋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一连拔掉楚军的数十个壁垒,克淮水沿岸之村邑,楚军在将军景驹的带领之下,败退寿春,固守待援。
与此同时,宋王偃以右更白起为大将,起兵六万,战船若干,淄重不多,自邓地出发,沿着汉水东下,攻取沿岸的楚国重镇,兵锋直逼楚国之别都鄢。
楚国,雉阳城外。
数万身穿白衣黑甲,雄赳赳气昂昂的宋卒高举着长戈,在招展的旌旗之下,高喊“风,大风”前行着。
宋军将士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如一股巨大的黑色洪流一般向着雉阳城墙这里涌了过来,给人以一种窒息的压迫感!
雉阳城,本是汉水沿岸的楚国重镇,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这里与鄢郢一般,都是楚国之旧地,其地位虽不比楚国之陪都鄢,却非同一般,因为在这里居住的,绝大多数都是老楚人,这里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
平日里,雉阳的兵力至少有一万,但是,随着寿春前线告急,举国告急的情况下,楚王紧急调兵去到寿春,或者是就地驻扎于郢都,这样一来,便导致了雉阳城的防务空虚,其守军不足三千,加上协防的民众,不过寥寥万人而已!
这样的一座城池,对于宋国最强之步军,虎贲军而言,可顷刻而下!
这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
白起站在战车上,眺望着城头上一脸视死如归的楚军士卒,眉头一皱,白起拔出了手中的青铜剑,遥指对面的雉阳城,肃容道:“将士们!那里,是我宋人祖祖辈辈,呕心沥血欲为之拿下之疆土!现在,拿下它!”
“杀啊!”
“冲!”
战前的动员是最为激励人心,最为简洁明了而热血的。
在白起的这一番鼓动士气的话语之下,宋军将士们顿时嚎叫了起来,有序地往城墙那边冲杀过去。
“咚咚咚!……”沉闷的牛皮战鼓的声音响彻云霄。
“放箭!”
随着楚军都尉的打手一挥,城头上的士卒们顿时张弓搭箭,往下面冲杀过来的宋卒们放着一阵乱箭。而城下的宋卒亦是予以还击,敌我双方的羽翎箭那是你来我往,纷纷扬扬的,如雨点一般交击在一起。
而宋军这边根本就没有带多少的攻城器械,连投石机都没有携带,只有云梯、弓弩而已,所以想要攻下这一座坚城重镇的话,还需要以人命去填!
“噗嗤嗤!……”
宋人善射之名可真不是盖的,虽然楚军将士是在城头上,居高临下的,但是下面的宋卒显然是技高一筹,拉开弓弦之后,利箭疾射出去,就径直插到了城头上的楚兵的脑袋上。
很快,如潮水一般倾泻而来的宋卒就涌到了城墙边上,架起云梯,开始顺着云梯往城头上攀登。
看着云梯上的宋卒,城头上的楚兵随即拿起了手中的长戈抡了过去,本来是照着这敌人的脑袋上撩过去的,若是换作一般的士卒,可能反应不过来,可是此番南下攻楚的三万人,俱是虎贲军,虎贲军为宋国之锐士,百里挑一之悍卒,身经百战,训练有素,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击倒了呢?
这不,在长戈横扫过来的时候,那个宋卒脑袋一偏,随即伸手抓住了长戈的把柄,往下用力一拽,顿时就让城头上的那个楚兵摔了下去。
“杀呀!”
“受死吧!”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有几百个宋卒冲上了城头,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短兵相接之战。
虎贲军的士卒几乎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他们虎入羊群一般,左右冲杀,在拥挤的城头的过道上,硬生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
宋卒如此厉害,但是楚兵一点都不胆怯,在最后仅剩的血性的鼓舞下,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地冲了上去,一个人战死了,换上了一个,再死,再上,直到将那个宋卒击杀为止。
因此,从上往下俯瞰,可以清晰可见,人头攒动之间,倒在城头上的楚兵的尸体,远比宋军的要多上五六倍!
平均每死六个楚兵,才有一名宋卒倒下!
不过,这在白起以及众将看来,都是不怎么值得的!
守城的楚军将士不过是留守的老弱病残,不堪一击,而国破家亡之际,楚人因为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父老乡亲,国家土地,而不惜拼死一战,誓与城池共存亡!
子楚依稀可见,一名已经负伤的楚兵,鬓角泛白的楚兵在无法反抗之后,竟然直接抱起了冲过来的宋卒的腰身,用以命换命的方式,抱着宋卒一起摔下了城墙,同归于尽了!
悲壮!
在白起身边站着一名部将,正是子楚。
子楚见到这么悲壮的一幕,不由得感慨出声道:“古人云,哀兵必胜!我尝有此困惑,今日一见,终于知道何为哀兵之势了!”
白起闻言,睥睨似的扫了子楚一眼,说道:“哀兵不一定必胜,然则可惧也。子楚公子,看着吧,当楚人见到国破家亡之势已经无可逆转,无可挽回之后,今日有多哀,他日就有多绝望!”
一个时辰,不到一个时辰白起便率军攻克雉阳城。此一战,宋军将士因为守城的楚军负隅顽抗,阵亡之人多达两千,要知道,这些都是百里挑一,让国家耗费巨大的代价培养出来的虎贲军的锐士。
他们每一个人的性命都是极为宝贵的,现在却因为攻克一座雉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