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氏璧固然名贵,价值连城,但是远不值十五座城池吧?!

    赵王雍和朝堂上的一些赵国的智者们,从中嗅出了一股子非比寻常的味道,一股子危险的气味。

    宋王偃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宋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

    赵王雍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拿定主意,最后请韩凭这个外人下去,让群臣商议这个事情。

第658章 完璧归赵()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

    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

    楚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

    于是,楚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而在原来的历史上,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诸卿,今宋人声称,愿以15座城池换取和氏璧。其中可能有诈,如之奈何?”赵王雍蹙眉道。

    这时,相国肥义站出来说道:“大王,老臣以为,不论其中是否有诈,我赵国都应该派人去一探究竟。今宋强赵弱,以宋王的贪婪、睚眦必报的性格,必不可能为了区区一块和氏璧,而舍弃15座城池的!此必为宋人试探我赵国之心尔!”

    “那老相国以为,寡人应该如何是好?”赵王雍垂询道。

    “必须派人带上和氏璧前往朝歌,面见宋王偃!”

    “可是……老相国,这样一来,若是宋人果真无信无义,扣留了和氏璧,使我赵国蒙羞,上当受骗,又待如何?”

    “大王,宋人亡赵之心不死也!这是宋人的挑衅!你绝不能上当!”

    闻言,赵王雍这才微微颔首道:“好,不知你们谁愿意不避艰险,前往朝歌递交和氏璧?”

    群臣都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就在这时,一个平日里寡言少语,做事情且是兢兢业业,胆大心细,滴水不漏的大臣站了出来。

    “臣蔺相如愿往!”

    蔺相如信誓旦旦地道:“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宋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宋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

    赵王雍颔首道:“好!若是卿能完璧归赵,寡人当拜卿为左徒大夫!”

    ……

    蔺相如翌日启程,一路鞍马劳顿,轻车简从的,很快就抵达了宋国的都城朝歌。

    为了表示郑重,蔺相如还沐浴斋戒过,穿上了最华丽的衣裳,双手捧着装着和氏璧的锦盒,一步一顿地进入沙丘宫。

    本来蔺相如以为这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但是没成想,宋国的君臣根本没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只见蔺相如一进入大殿,便嗅着一鼻子的酒肉味儿,满目,都是宋国群臣推杯换盏的模样。

    宋王偃此时就坐在主位上,不过一点待客之道都没有,他的身边几个美貌的女子服侍着,挨着他的身子坐下,躺在宋王偃怀里的女子还不时地剥了一块橘子送到了他的嘴里。

    成何体统?

    若是宋王偃真心想要以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话,必定不会是这么一种态度的。现在看来,果不其然,说到底宋王偃还是在消遣他们赵国的!

    蔺相如虽然心里有气,但是不便发作,还规规矩矩地给宋王偃行礼道:“外臣蔺相如,拜见宋王!恭祝大王万寿无疆!万年,万年,万万年!”

    “大夫不必多礼。”宋王偃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随即又饮了一口怀里的美女送上来的酒爵,失礼极了。

    宋王偃这是在挑衅啊!

    “大夫,和氏璧你带来了吗?”宋王偃睥睨地扫了蔺相如一眼道。

    “就在此盒中。”

    “呈上来给寡人看一看。”

    由于之前有鲁仲连刺宋的事情,故而蔺相如不好靠近宋王偃,径直将锦盒交给了过来的宦官刘霸,由他递给了宋王偃。

    宋王偃打开锦盒,取出了和氏璧,他左看右看,眼泛异彩,微微颔首,显然是对这和氏璧十分满意和欣赏的。

    这块和氏璧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

    初不为人知,后由楚文王赏识,琢磨成器,命名为和氏璧,方成为传世之宝。春秋战国之际,几国征战,几经流落,最后归秦,传说由秦始皇制成玉玺。

    秦灭后,此玉玺归于汉刘邦。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这和氏璧一直在皇帝的手中转手,直至传到唐朝。

    而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后世所称之传国玉玺被传即为秦始皇改造和氏璧而成。

    和氏璧是一个谜,并且极富传奇色彩。

    宋王偃看完之后,又故意漫不经心地将和氏璧交给身边的几个妃子观看,又递给了底下的大臣们传着观看。

    在宋王偃怀里的妃子浅笑道:“王上,臣妾还以为这和氏璧是什么稀罕的宝贝呢,原来不过如此!咱们宋王宫里什么样的宝贝没有?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就这和氏璧,臣妾还着实看不出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哎,爱妃这就孤陋寡闻了。”宋王偃故作微醺地道,“和氏璧曾为楚国之国宝,现在流转到赵国,被赵王视为珍宝,爱妃怎可出言无状,轻视于和氏璧?”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宋王偃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

    他便知道宋王子偃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

    可是宝玉已经到了宋王偃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蔺相如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

    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宋王偃说道:“大王,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

    宋王偃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宋王偃厉声道:“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吾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我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宋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宋国的大王哩!我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

    “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

    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作势摔过去。

    宋王偃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宋王偃急声道:“大夫不要着急,寡人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呢!”

    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

    蔺相如心想,宋王偃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

    于是蔺相如就跟宋王偃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王送它到宋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

    宋王偃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

    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到了驿馆里,命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

    至于宋王偃会把他怎么样,蔺相如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宋王偃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

    最后,宋王偃十分恼怒,可又见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

第659章 阏与之战() 
在做好了充足的战前准备工作之后,公元前304年开春,宋王子偃以大庶长黄煌为将,率领十万步骑悍然对赵国的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发起进攻。

    为了师出有名,原本进驻在宋赵边境的宋军,大造声势,以入城搜寻失踪的几个士兵为借口,在被赵人严词拒绝之后,这才对阏与城围攻的。

    消息传回了邯郸,顿时引起赵国上下一片震动。

    赵王雍随即召开了大朝会,面沉如水地询问道:“诸卿,现在的情况大家大致上已经有所了解。宋人挥师十万攻打阏与,今阏与守军不足两万,粮秣虽多,然恐于宋人犀利的攻城器械,只怕坚持不了多少时日。寡人欲救阏与,不知汝等何人谁愿领兵出战?”

    这时,安平君赵成站出来说道:“大王,臣以为不应出兵援救阏与。”

    “王叔何出此言?”

    “大王,阏与固然是赵国之军事重地,但阏与距邯郸相隔甚远,道路崎岖险阻,难以救援。可能不等援军赶到,阏与就已经被宋军捣破了!”

    闻言,赵王雍不由得眉头一皱,又询问上将军韩徐为道:“韩徐为,汝是什么看法?”

    “大王,臣与安平君的看法是一致的。阏与距离邯郸道路远,而且其间之道路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

    “若是让你韩徐为领兵援救阏与,可有把握?”

    “胜算不大。”

    就在赵王雍犹豫不决的时候,在武将那里,有一个昂藏九尺的身影站了出来。

    “大王,臣赵与愿领兵救援阏与!”

    赵与、楼缓和韩徐为皆是赵国名将,对于他们的才干,赵王雍还是颇为信任的,这一下赵与说出了这样的话,更是令赵王雍不由得高看了他三分。

    “赵与,安平君与韩徐为二人都是晓畅军事之人,自问才能不在你之下。他们二人都不敢领兵前去救援阏与,何以你敢?可有胜算?”

    “五五开!”

    赵与掷地有声地道:“大王,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也!故而臣愿领兵救援阏与,如若战败,臣甘愿以死谢罪!”

    “卿乃国士也!好!”

    赵王雍当即道:“赵与听命!”

    “臣在!”

    “命你率军十万,救援阏与!”

    “遵命!”

    得到赵王雍的任命之后,赵与随即去大营点起兵马,于翌日出兵,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的时候,赵与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

    宋军驻扎在武安西边,宋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

    这是宋王偃派出的一部分的军队,由干骜统率的,以备不时之需。

    还在行军的路上,赵与便碰上了武安方向赶来的小校。

    “将军,突入我赵国境内的宋军,日日夜夜的厉兵秣马,围我武安,我守军力有不逮也!请将军出兵驰援!”

    不料,赵与直接摆了摆手道:“来人,将他给我拉下去砍了!”

    “饶命啊将军!将军!……”这个小校的下场很惨,直接被枭首了。

    有一个不明觉厉的部将询问赵与道:“将军,何以如此滥杀无辜?这小校只是来通风报信的,并非宋人的细作吧?”

    “你有所不知。”赵与摇摇头道,“他岂是无辜?我军之本意是去援救阏与,无暇他顾,岂能分心?”

    这么一说,在场的将领就觉得赵与实在是太不近人情了,都噤若寒蝉。

    不料,赵与还做出了一个更加出人意料的决定,就是就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