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国在立国的时候,只是拿了周天子的一张空头支票,却愣是凭着一股血气,驱逐了渭河附近的戎狄、羌族,最后还是接连作战、死战,战死了几位国君才把秦国的疆土稳固住了。

    老秦人的这种韧性是值得学习的,不过宋君偃是宋国的国君,可以说在他的心里,除了利益是没有真正的朋友的。

    除了宋国,其余秦齐楚这些大国,哪怕是盟国薛国和鲁国都是他的潜在敌人,为了利益,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翻脸!

    子偃惧秦也!

    就目前来说,秦国还是能成为宋国的长期盟友的。毕竟秦宋两国并不接壤,也没什么利益冲突,而且他们还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魏国。

    而且,秦国在没有吞并巴蜀之地前,其国势也就跟齐国、楚国差不多,并没有发展到秦昭襄王以后那一超多强的国势。

    不得不说,赢驷在位的时候碰到的都是强劲的对手,无论是魏惠王魏螢,还是齐威王田因齐(齐宣王田辟疆),或者是楚怀王熊槐,还有赵武灵王这些英明神武的君王,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作为领袖他们都是非常合格的。

    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但是英雄出的太多了,就会有强弱之分。

    而这个战国中期天下列国就是这么个局面,谁也奈何不了谁!

第120章 伐交() 
听到宋君偃询问自己在秦国的所见所闻,苏贺也如实地回答道:“君上,臣使秦,观其黔首,除了吆喝的小贩,其余的人走在街道上都不作喧哗,各行其道。”

    ”致意亦是微微含笑点头,臣所见之人,没有漫无目的的,说明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或者行色匆匆,或者心事重重,若有所思。”

    ”整个秦国,几乎是没有游手好闲的懒汉。农夫扛着锄头,走卒背着包袱,仆役赶着马车,官吏也处理着公事,或者在田间地头走动!秦人都有事情去做,这在其他的国家是很少见的。”

    ”在我们国都里,乞丐、懒汉也有不少,游手好闲着,还有一些侠客在比试武艺,斗狠逞凶,甚至是杀了人的也有。而在秦国这些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秦法严苛,商君之法已经在秦国推行了几十年了,已经深入人心了,秦国也不是之前大家心目中的那个乖戾的神秘的西方蛮国了,她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了!”

    听到这些话,在座的人都沉默了下来,作沉思状。

    一个国家强盛与否,在于其国力,也体现在国家的庶民的素质上。

    秦国的确是很强大,而且已经强大到了骨子里了。世人皆知秦人民风剽悍,好勇斗狠,无所不用其极,可是经过了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呢?老秦人的剽悍的民风还没改变,但是已经变得遵纪守法了,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工蚁,无怨无悔地给自己的国家输送着钱粮。

    秦国殷实,秦人殷实。

    天下皆鄙秦,是因为关东各国的老百姓从来没听说过秦国的什么事情。在天下人看来,乃至于天下的士子看来,秦国依旧是西方的边陲国家,神秘而乖张暴戾,桀骜不驯。

    这是因为魏国的宣传,导致天下人鄙视秦国,将秦国视为虎狼之国,将秦军视为虎狼之师,将秦人视为虎狼之人。

    这在天下人的心里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

    秦君赢驷锐意东出函谷关,就是为了打破这种谣言。

    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天底下的智者实在是没多少的,大多数还是被蒙蔽而看不清情况的普通人。

    直到秦昭襄王的时候,天下人才知道原来秦国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于是造成了大量的关东六国的士子纷纷入秦,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自此形成了。

    良久,宋君偃叹了口气道:“我们宋国虽然效仿秦国的商鞅变法,但毕竟国情不一样。秦人困守关中,闭关锁国,其黔首可以被驯服,可是我们宋人处四战之地,本就全民尚武,若是不许民间私斗,只怕适得其反!”

    ”法不可以不治,却不能过于严苛。秦国强调的是法治,而我们宋国乃至于天下大部分的国家都注重吏治,既然不适应我们宋国的国情,那么在法令上也不必全部照搬秦法!子干,你回去之后即刻重新拟定一部新的法典,对于秦法,取之精华,祛除糟粕。”

    “诺。”子干作揖道。

    随后,子偃又看了三个重臣一眼,缓缓地说道:“秦国既然有和我们宋国盟好的意向,又出兵在河东地佯攻魏国的驻军,无疑是牵制住了魏国的大部分的军力,使他们西面的兵马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寡人刚刚得到的消息,魏王瑩已经向赵国邯郸派出使者了。”

    “魏人出使邯郸,只能是两个目的。一个是游说赵侯语不要出兵南下,也便使驻守邺城一带的魏国边军可以抽调出来,跟济阳一线的魏军会合,在军力上当可跟我们诸侯联军势均力敌!”

    ”另外的一个目的,应该是劝说赵国出兵攻打我宋国的东郡。赵国比邻东郡,可以直接从邯郸出兵,渡过大河(黄河),然后攻击我们宋国的东郡。赵语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在中原大战之际,绝不可能坐视各国混战,而不从中渔利的。”

    “所以寡人很担心魏赵两国会结成战时同盟,讨伐我宋国,这样的话形势将会急转直下,对于我宋国极为不利!”

    闻言,相国李敖也晓得一些军事上的事情,所以暗自思考了一阵子,说道:“君上,魏人的这两个阴谋一旦得逞了,不管是赵国答应不出兵南下,还是魏赵联军伐宋,这两种情况对于我们宋国来说都是极为恶劣的。”

    “赵人不南下,则魏国可以肆无忌惮地把驻守北地邺城一线的四万边军调到济阳前线去,这四万边军常年跟赵军作战,战斗力极强,而且这是一支生力军,如果魏国的统兵大将运用得当的话,绝对可以大败我们诸侯联军的,最不济也能守住济阳,迫使我联军无功而返!”

    “而魏赵联军则更可怕了!一个魏国诸侯联军都不可匹敌,何况是魏国、赵国这两个中原强国?臣敢断定,若是薛侯他们得知魏人、赵人同流合污的消息,肯定会撤兵回去的,这样我们所谓的五国联军就土崩瓦解了。我们宋国还会有亡国的灭顶之灾呀!”

    闻言,宋君偃倒吸了一口凉气,瞪着眼睛问道:“既然形势如此凶险,相国可有什么办法能化险为夷吗?”

    李敖倒是一点都不揪心,还笑了笑道:“君上,此为伐交!《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后伐兵。现在是到了伐交的时候了!”

    “既然魏人可以出使邯郸?为什么我们宋国就不能出使邯郸呢?赵语也是一个利欲熏心之辈,放在眼前的利益,他不可能弃之不要的。自从襄公以后,我们宋人也很久没有跟别的国家交往了,跟赵国也没什么交情。”

    “不过,宋赵两国的关系却比魏赵两国的关系要好一点。这取决于赵侯语的态度。今魏国无法向四周开疆拓土,便把目光放到了旁边的赵国、韩国的两个盟国的身上,多次派兵,夺取两国的疆土城池。赵语上位以后也多次抵抗魏军的入侵,也多次伐魏,只是没什么较大的战果。”

    “昔日的桂陵之战,庞涓统率的魏国大军都打到邯郸了,幸亏赵侯是一个有血性的人,拼死抵抗,最后被孙膑用‘围魏救赵’的战法解了邯郸之围,不过魏赵两国的仇恨算是结下了。至少赵语极度痛恨魏人!”

    宋君偃迟疑地道:“可是……相国,这又能怎么样呢?”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作为一国之君也不能掺杂太多的私人感情在国家大事上的。子偃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一点。

    “君上啊,这就是一个机会!”李敖信誓旦旦地道,“既然魏国可以邀请赵侯出兵,那为什么我们宋国不能邀请赵侯出兵呢?现在的形势对我们诸侯联军还是暂时有利的,以赵国君臣的眼光一定可以看得出来!”

    “君上,此次伐魏的战事,其胜负已经不取决于敌我两军了,而是取决于第三方赵国的加入。可以说,赵军入魏赵联军,则魏人大胜,而赵军入我诸侯联军,则我诸侯联军大胜!这个赵国的第三方势力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要争取到赵国的加入,至少也要袖手旁观,迫使北地的魏国边军不敢轻举妄动!”

    “相国,这个事情谈何容易啊?魏赵两国同出三晋,三家分晋以来就跟兄弟一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诸侯联军都打入了三晋的地盘上了,赵人岂能不共抗外敌?”

    “你有所不知了啊,君上。天下列国征战不休,魏赵两国之间的战事更为严重,赵侯上位以来几次伐魏,隐隐有跟魏国争抢三晋盟主的位置的威势,削弱魏国,固然触犯了三晋的利益,但是如果我们出让了足够的利益,就能让赵国不顾‘手足之情’,加入我们诸侯联军了。”

    “魏国的邺城、安阳、平邑等十五座城池,方圆五百多里的疆域可以出让给赵国!这个诱惑,想必赵侯不会拒绝的吧?只要赵人假意答应了魏国的请求,说不出兵南下,然后我们诸侯联军抵御一阵子,赵军再趁势南下,联军再度反扑,则大事可成也!”

    “妙!妙啊!”子偃闻言,不由得笑着拍手叫好道。

    宋君偃忽然想起来了,现在应该是西元前326年,在这一年,赵国是早就做好了南下伐魏的准备了的,即便没有诸侯联军的伐魏的军事行动,在今年的时候赵国也会大举进攻魏国。

    当然了,除了占领两三个城池,赵国还是没有别的收获。而且年底的时候赵侯语突然薨了,他的儿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上位了!

    你说子偃是怎么知道今年是西元前326年的?当然是彭城相王的事情了,以彭城相王为时间点就可以推算出来了。

    苏贺拱手道:“君上,臣愿意出使邯郸。”

    “君上,还是让臣弟去吧。苏大人刚刚回商丘,车马劳顿,我现在手里也没什么大事要处理了,修订法典的事情也可以交给手底下的人,请君上让臣弟出使邯郸吧。”

    “善。苏卿你辛苦了。此去使赵,还是子干你去吧!”

    “诺!臣弟一定不辱使命!”子干躬身道。

第121章 妇好() 
在李敖等人离开御书房之后,宋君偃又开始在桌案上批阅奏牍。

    真是大感伤脑筋啊,所以过了不到一会儿,子偃就把手里的狼毫给放下了,揉揉太阳穴,打算等一下出去运动运动,出出汗,解解乏。

    这个时候贞姬忽然抱着小子楚走了进来,婴孩还不满周岁,长得粉雕玉琢的,不时地还留着哈喇子,很讨人喜欢。子偃也特别喜欢小子楚,因为这小鬼头会说话的时候,叫出来的第一声,就是口齿不清的“君……君父”。

    这如何能让人不欢喜?

    “君父,君父,抱抱……”小子楚从襁褓里探出了脑袋,一见到宋君偃就好似牛皮糖一般粘了上去,笑着就要抱抱小宝贝儿。

    “哈哈哈!小子楚过来啦。来来来,让君父抱抱。”宋君偃也是满心欢喜地接过了子楚抱在怀里,轻轻的晃动着,这一刻他不是君临天下的宋君,而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罢了。

    “亲亲……”

    宋君偃当即“啵啵啵”的一连亲了三口,胡子拉碴的都刺到了小子楚那细嫩的脸颊了。

    “疼、疼!”小子楚委屈地哇哇哭道。

    “君上,你的胡子扎到孩儿了!”贞姬不满地道。

    子偃不由得哭笑不得地讨饶道:“是寡人的错。寡人错了。”

    对着这么一个还在襁褓中牙牙学语的小家伙,宋君偃真的是拿他没办法,哄了一阵子小子楚这才眉开眼笑地在父亲的怀里睡着了。

    “贞儿,怎么有空过来啊?”宋君偃好奇地看着坐在一侧的蒲团上的贞姬问道。

    听到这话,贞姬顿时正襟危坐地道:“君上,臣妾听说我们的诸侯联军已经打到魏国的地盘上去了,是也不是?”

    宋君偃闻言,迟疑地看了贞姬一眼。

    伐魏的战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是这跟贞姬这个后宫里的君夫人有什么关系呢,这也不是什么稀罕的情报啊,你随便往大街上一打听,很多的平头百姓都在把诸侯联军伐魏的战事当做了饭后谈资,点评得头头是道的。

    宋君偃本身就是一个开明的君主,没有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而且在这个先秦上古时代,女子的地位还没有后世那么低,虽然女子依旧不能跟男子相提并论,却也没有沦落到禁足,裹缠脚布的地步。

    要不然历史上的宣太后执掌秦国的军政大权,垂帘听政几十年,你以为凭的是什么?没有那一帮子的老秦人的支持,还有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