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盛唐-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部,就是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和刑部。但是,这六部并非和这三省是平行关系,而是直接隶属于尚书省。

    尚书省怎么管理这六部呢,就分出了左右司。而这左司,正是尚书省专门管理吏部、户部、礼部的部门。

    完全可以说,尚书左司郎中,是大周朝廷最核心的官职之一了。

    当然,要从争权夺利的角度来讲,这个官职未必比得过吏部考功员外郎。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想的话,张昌宗的目的也并不难猜——他所谋者大,恐怕是想在合适的时候,直接把崔英提拔为宰相。

    光阴似箭,眨眼间,又是三个月的时间过去。

    在这段时间里,崔耕怕被张昌宗发现什么异常,只是通过韦什方和李显交换了意见。

    似乎是因为武三思被调走,李显对兵谏的信心小了些,只是告诉崔耕要等待时机。

    王美芳给崔耕生了个男孩,现在已经四个月了,崔耕只是得到消息,没有亲自去看。

    尚书左司郎中的公务虽然繁杂,但一切皆有定例,崔耕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武则天似乎忘了魏元忠的案子,丝毫没有提起。

    这一日,女皇陛下传下圣旨,三阳宫已经建成,朝中诸大臣随行,前往嵩山避暑。

    至于被任命为洛阳留守的,则是相王李旦。武则天对太子李显的不信任之意,简直昭然若揭。

    三阳宫由武三思督造而成,绵延三十里,几乎把洛阳附近的大木料全部砍光了,端的称得上美轮美奂,奢华至极。

    武则天在三阳宫住了几天之后,吐蕃赞普都松芒布的第二拨使者论弥萨一行到了。吐蕃这次不仅递上的国书极为谦卑,还送上了各种奇珍异宝,至于论弓仁的事儿,更是提都没提。

    赶巧了,立下大功的凉州都督唐休璟刚被武则天招进朝内,也是今天到达。

    武则天好大喜功的性子发作,传下旨意,当天晚上大排筵宴,一来欢迎吐蕃使者,二来是为唐休璟接风洗尘。

    崔耕这个尚书左司郎中也算朝中重臣之一,当然也有资格赴会。

    其时刚刚傍晚,众朝臣在三阳宫奉天殿就坐,因为还没到一更天,饮宴未曾开始,所以,武则天仍未到场。

    崔耕这是第一次看到唐休璟,此人的年纪已经很不小了,脸上皱纹堆垒,须发结白,没有八十也差不了多少。不过,老爷子眼光明亮,声若洪钟,精神倒是挺好。

    据传闻,洪源谷之战时,唐休璟见吐蕃军衣甲鲜盛,对部将道:“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贵族子弟,虽然看起来强盛,但是不通军事,你们看我破敌。”然后,亲自披甲上阵,跃马冲杀,六战六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

    崔耕不禁暗暗寻思,这老爷子这么大岁数了,还真能上马厮杀?也不知传闻是真是假。

    “嗯?你偷偷摸摸看老夫干什么?”正在崔耕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唐休璟厉声喝问。

    “唐将军恕罪啊!”

    崔耕还以为唐休璟是在说自己呢,刚要开口,却发现,吐蕃使者论弥萨大叫一声,跪倒在地。

    他磕了一个头道:“小人只是好奇,是哪位将军在洪源之战中杀伤了我吐蕃偌多勇士。不该冲撞了唐将军的虎威,万望恕罪!”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论爱卿何罪之有?”

    忽然,殿外有个女声响起,紧接着武则天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走进了奉天殿。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赶紧跪倒行礼。

    武则天心情甚佳,命众人平身赐座后,道:“想不到唐爱卿竟能让吐蕃人如此震怖。这论弥撒,对你可比对朕恭敬多了。”

    唐休璟脸色微变,再次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敢!”

    “行了,唐爱卿不必多心,朕别无他意,只是想给你加官进爵罢了。”武则天道:“众位爱卿说说,该给唐爱卿个什么官好呢?”

    “这”

    唐休璟的官职可不好说,他乃是凭军功一级一级升上来的老将,除了凉州都督外,还是司卫卿,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秩三品。

    这又要升官,又不使唐休璟的实权削弱,可就难了。有资格建言的就是几位宰相,狄仁杰重病,其他人的才干都非常一般,一阵拿不定主意。

    武则天往四下里望去,皱眉道:“既然众宰相还要深思熟虑,那就诶?”

    她本来想说,那就太子显说说吧,可是举目望去才发现,本来李显应该在的位置,现在是空空如也!

    武则天道:“嗯?太子何在?”

    “没看到太子啊!”张昌宗眼珠一转,趁机拱火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恐怕是太子不想来了。”

    “为什么?”

    “您想啊,殿中侍御史王晙今天刚刚上任,他要是弹劾魏元忠,太子殿下是帮魏元忠说话还是不帮?帮了,他敌得过王御史那张利嘴吗?不帮,又难对手下人交代。”

    武则天虽然不太信武三思的话,但仔细一想,李显还真没别的理由不来,沉声道:“高力士!”

    “在!”

    “你带人走一趟,务必把太子请来!”

    “遵旨”

    咚咚咚

    高力士刚刚领命而去,还没出殿门呢,忽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紧跟着,太子李显的声音在殿外响起,道:“儿臣李显求见圣人。”

    “进来!”

    “是!”

    太子李显进了殿内,大家一看可傻眼了,原来此时的李显,竟然没带帽子,发髻松散,一身黄袍上沾了不少尘泥,脸上甚至还有道道血迹。

    张昌宗揶揄道:“太子殿下,您怎么这么狼狈呢?难道是临来的路上,遇见狗熊了么?”

    张昌宗这话可真够损的,李显在重重护卫下,若是打不过狗熊,那岂不是连狗熊都不如了么?

    李显连连冷笑道:“姓张的,若你承认自己的手下是狗熊,那本太子无话可说。”

    “什什么意思?”

    李显也是豁出去了,跪倒在地,道:“启禀圣人,儿臣今天来奉天殿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小太监。他传您的旨意,让我去青思殿等候。儿臣见圣旨不是假的,就领命而去,结果中了刺客的埋伏。若不是我的侍卫长春子道长武功卓绝,舍命相救,儿臣就得死在那里!”

    顿了顿,他连磕了几个响头,道:“世间能矫诏者,又有几人?还请圣人为儿臣做主啊。要不然不然请赐孩儿一死!”

第615章 扑朔迷离案() 
武则天要杀李显,不用那么麻烦,也就是一道圣旨的事儿。所以,李显断定那份圣旨是矫诏是没问题的。

    至于李显最后意有所指之人,当然就是张昌宗了。他久在武则天身边,有矫诏的能力。和李显在魏元忠一案上,斗了个你死我活,有矫诏的动机。不是他还是谁?

    有那么一瞬间,武则天都信了李显的这番推测,开始考虑此事该如何收场了。

    不过,她转念又一想,这事儿也未必啊。张昌宗那点子能耐,自己太清楚了,不是说他不敢杀李显,但既然要杀李显,为啥还要费尽心机,把御史王晙调回来呢?

    以张昌宗的本性,可不会绕这么大的圈子,来掩人耳目。

    而且,张昌宗和李显争斗归争斗,但把李显刺杀了,人人惊惧,对他有什么好处?难道他真以为,朕能忍得下这杀子之仇?不像!不像啊!

    想到这里,武则天安慰道:“太子起来,无论是谁,胆敢矫诏杀太子,都是十恶不赦之罪,朕绝不会姑息。不过,你现在就断定是谁下的手,也未免太过武断了。这样吧,朕这就派张瓴榇税福阋晕绾危俊�

    张仁巧儆械脑诶钕院驼攀闲值苤涓闫胶獾娜肆耍制挠卸习钢堋@钕砸裁皇裁床宦獾模溃骸岸甲裰迹 �

    然后,武则天传下命令,让张偃ハ殖〔榘福纯从惺裁聪咚髅挥小�

    功夫不大,张鸵鸦刈蛭攀得皇裁春每吹模炭徒砸严拮伲晃涫卜交鞅械拇炭褪宥即吡耍褪窍殖〈蚨返那嗨嫉睿急桓吨钜痪妗�

    其实这个案子做的如此干净,反而整好说明了一个问题,刺客必然受了高官贵戚的指使,而且这个高官贵戚的级别相当不低,可以掌控通天宫的部分守卫力量。

    既然如此,那就逃不出这几个人了——武三思、张昌宗、李显以及负责宿卫的宰相宗楚客,另外,若说,负责护卫的某个羽林将军也成,只是这个可能性着实不大。

    武则天听完了张谋ǜ嬷螅溃骸疤菩莪Z!”

    “微臣在!”

    “你的新官职,朕已经想好了,就为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吧,即刻上任,不得有误!”

    “臣遵旨!”

    唐老爷子多精明啊,瞬间就秒懂了,这是让自己把护卫三阳宫的军队全部接手。

    要不然,右武威、右金吾各有将军,官居三品,怎么非多一个掌控管理二卫的将军来呢?

    他不敢怠慢,领命而去。

    武则天这才稍稍放下心来,道:“刺杀太子案,张悴灰保椋癖匚鹜魑鹱荩薏楦鏊涫觥V劣诮裉烀矗故强吵┮釉斗嚼吹目腿恕D巡怀梢换镄⌒〉拇炭停湍艽蛉帕穗薜难缁岵怀桑俊�

    “是!”

    于是乎,一场宴会正式开始。

    按说这种场合,武则天就是喝三杯酒就走人。要不然,他在这里,群臣们放不开,反而喝的不大痛快。

    不过,张昌宗却不肯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道:“启禀陛下,王御史好不容易重睹天颜,恐怕有话要讲呢。”

    王晙今年四十多岁,不到五十,面色冷厉,不苟言笑。

    闻听此言,他跪倒在地,沉声道:“是,关于魏元忠的案子,微臣的确有话要说。”

    武则天当时就不大痛快,道:“王晙,十年前你弹劾魏元忠,以不畏权贵之名,名扬天下。朕当时虽然贬了你,但心里面还是佩服的。不过你现在弹劾魏元忠,就相当于打一个死老虎,恐怕不大光彩吧?”

    她不欲有人打扰这场酒宴,这番话无疑是尖酸刻薄至极,大失女皇风度。

    要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就瑟瑟不敢进言了。

    但是,王晙却是毫不畏惧,道:“哪里,陛下您误会了。您什么时候听微臣说,要弹劾魏元忠魏相爷了?”

    “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微臣是给魏元忠鸣冤的!”

    当即,王晙侃侃而谈,详述了魏元忠无辜的三个理由。

    其一,魏元忠乃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宰相,就是到李显府中任职,也是武则天一手安排。真比起亲近来,还是武则亲近,太子得排在其次的位置。

    其二,魏元忠和李显关系不错,朝野共知,他用得着说什么要投靠太子之类的话吗?至于高戬,他和太平公主的情人关系人尽皆知,没事儿淌这滩浑水干什么?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这件事唯一的证据,就是张昌宗说,魏元忠所言,是他亲耳听到的。但是,张昌宗和魏元忠是有仇啊。

    想当初,武则天有意征召张昌宗的弟弟,岐州刺史张昌期入朝,要任命他为雍州长史。

    魏元忠道:“现在众多的朝臣之中,没有哪一位比薛季昶更合适的了。”

    武则天说:“薛季昶长期以来一直在京府任职,朕打算另外任命他一个职务。你们认为张昌期这个人怎么样?”

    宰相们纷纷回答说:“陛下可算是真正找到合适的人选了。”

    唯独魏元忠提出反对意见:“张昌期还很年轻,不熟悉治理之道。以前他在岐州时,岐州户口逃亡严重,所剩无几。雍州地处京城,事情多、担子重,张昌期自然不如薛季昶精明强干、熟悉事务。”

    武则天见魏元忠坚决不同意,也就不再要求。

    可是,魏元忠却继续得寸进尺道:“从先帝在位直到现在,臣蒙受朝廷大恩。如今臣得忝列宰相之位,不能为国家竭忠效死,致使小人得以在陛下左右掌权,这是臣的罪过呀!”

    这话就相当于对张氏兄弟指名道姓的大骂了,从那以后,张氏兄弟深恨魏元忠。

    所以,张昌宗控告魏元忠的话,全部可信,纯属污蔑。

    以前不是没人给魏元忠喊冤,但是这么指名道姓的,拿张昌宗来说事儿的,那还真没有。

    他大怒道:“王晙你莫忘了,没有本官,你还被魏元忠压制在渭南县当县令呢?现在你竟然帮着魏元忠痛骂本官,你特么的简直不识好歹好坏,六亲不认!”

    王晙哂然一笑,道:“这么说吧,魏元忠平生就干了一件坏事,那就是诬陷韩思忠,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