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盛唐-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耕心中暗想,把他放了倒是不难,不过,放了之后,他要走可怎么办?

    身材彪悍,力大无穷,有着以一当十的爆表战斗力!这封常清简直就是个人行自走大肉盾啊!

    以后有他在身边护卫着自己周全,那安全系数绝对是陡升。

    而且历史上点评此人,文采斐然,兵法韬略无一不精,是武将中难得的文将!

    如今这厮还没发迹,还阴错阳被自己生擒成了阶下囚,这个时候不将他收为己用,简直是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

    诶!有了!

    崔耕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对着宋根海耳语了几句。

    “得嘞,我办事,您放心。”

    宋根海领命而去。

    封常清眼珠乱转,道:“你们到底耍什么花样?”

    “放心,是好事,只要宋捕头回来了,我马上就放了你。”

    然后,崔耕气定神闲,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封常清聊着,封常清尽管心中烦乱不已,但表面上不动声色,也在等着宋根海回来。

    一直过了半个时辰,宋根海才气喘吁吁地出现。

    此时,他的身上已经焕然一新。头戴银盔锃明瓦亮,身披战甲威风凛凛,红色战袍英姿飒爽,足下战靴稳稳当当,端的称得上是衣褷鲜明!

    封常清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再也舍不得挪开分毫。

    崔耕心中暗笑,在那场荒唐大梦中,依稀记得封常清有个令人琢磨不透的嗜好,就是喜好收藏明盔战甲,尤其是威风凛凛的戎甲。

    据传说,他后来流落到边塞之后,就是为了能够穿上边军将领的戎装,才被高仙芝用激将之法收入帐下。

    史上有收藏癖好的名将并不少见,这并非稀罕事儿。

    有的名将喜欢收藏天下各地的名刀名剑,有的将领喜欢收藏天下间的美女,有的骁勇猛将就喜欢收藏天下各地的名驹战马。

    而这封常清,竟然是喜欢收藏战甲!

    这收藏癖好,天下间也没谁了!

    如今,崔耕拿这勾他就范,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只听崔耕淡淡地道:“我说话算话,宋根海,你去把他的刑具打开,放了他吧。”

    “大人,这家伙可危险。”

    “没关系,我信得过他。”

    “可是”

    “嗯?”

    崔耕脸一沉,宋根海不敢再讨价还价了,小心翼翼地解开了封常清身上的刑具。

    封常清活动了活动身子,大嘴一咧,道:“行!姓崔的,你说话算话,是条汉子。俺这就走了。”

    “等等,咱们说好了,你还要跟我混呢!”

    封常清冷哼一声,道:“那是你自说自话,我可没答应。”

    他转身就要离开!

    崔耕心里一翻个儿,难道荒唐大梦里的这个事儿,我记差了?

    完了!未来一颗璀璨的将星,就这么让他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白白溜走了

    封常清得了自由,宋根海即便手里有武器也不敢跟他放对,只是护在了崔耕的身前,道:“你你别过来!”

    眼看着,封常清的手已经到摸到了牢门的把手,马上就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忽然,他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咧嘴一笑道:“崔大人这么守信用,俺也不着急走了。能不能告诉我,宋捕头这身行头是怎么回事?他不是衙役吗?”

    昂?

    崔耕那颗悬着的心这才算落了地。

    他一使眼色,宋根海便自豪地介绍道:“告诉你,我家大人已经是从七品的折冲都尉府长史了,我水涨船高,做了他的亲随。借身盔甲穿穿,有什么难的?”

    “啊?这”封常清眼珠乱转,忽然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崔耕的面前,道:“您刚才说抬举俺,那话还算不算数啊?”

    “当然算数了。”

    “那就好,俺可以答应效忠大人。不过,您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宋根海怒道:“你一个贼坯子,也配提条件?”

    崔耕却眼珠一转,道:“让他说。”

    封常清道:“只要您答应让俺当您的亲随,我这条命,就卖给您了。”

    崔耕迫不及待地道:“好!我答应你!”

    宋根海这下子可不干了,扯着脖子喊道:“大人,不能啊!他干了亲随,我干啥去?小的跟了您这么多日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您可不能始乱终弃!”

    “什么乱七八糟的?”崔耕差点被气笑了,道:“始乱终弃,本官跟你乱得着吗?没事儿多看点书,别他娘的瞎套词儿。”

    喷了宋根海一脸唾沫星子后,方缓和了下来,道:“放心,本官不是不管你。咱们折冲都尉府,如今光招了兵了还没招将,那怎么成?我准备向郭都尉讨个人情,下放你到军中干个队正。你可愿意?”

    显然,崔耕这般说除了是想要嘉奖一下宋根海外,还想借着宋根海之事告诉封常清,只要跟着老子好好干,连宋根海这种废柴本官照样提携!

    而且他也有信心能帮宋根海讨到这个队正,招募兵员满编,宋根海功不可没,郭恪自然不会吝啬小小一个队正。再说了,郭恪对那支由囚犯组成的小队,也不怎么上心。

    听着崔耕的话,宋根海顿有了一种错觉,原来天上真会掉馅饼!

    折冲都尉府的队正,其前途和实权可不是捕头这种衙役可以比的。

    此职最少都是流外九等中的流外一等,再往上一步,便可入流成从九品,进入唐朝公务员的序列了。

    太兴奋了!

    太激动了!

    宋根海当场石化,惊喜得彻底懵圈了!嘴里来来回回就叨念着一句:“长史大人没有始乱终弃俺,恩人呐简直是俺的再生父母啊”

第100章 新设巡检司() 
离开南监,崔耕带着封常清到了都尉府长史堂院,让杂役收拾出一间房来,给封常清暂住。

    安顿完封常清后,他便进了都尉府的内宅去见郭恪。

    内宅,堂屋中。

    “启禀都尉大人,兵员招募满编,下官特来复命!”

    “好,很好!”郭恪站起身来,高兴地道:“你让他们明天一早,就在县衙外集结待命,我带他们回仙潭村的大营。”

    言罢,拍了拍崔耕的肩膀,道:“以后这都尉府,就要靠崔都尉多多费心了。”

    崔耕大惑不解,道:“怎么听大人这话的意思,是不回来了?”

    “不是不回来,而是暂不回来。接下来的日子,本官这就要常驻仙潭村大营。”

    说到这儿,郭恪又是一脸傲娇地朗声说道:“既然朝廷让本都尉驻军新县,出任折冲都尉这一要职,那本都尉自然不能辜负了朝廷对我郭恪的重用,更不能辜负了圣上的信任。本都尉势必要殚精竭虑,将新县这支府兵打造成一支铁军,一支无坚不摧的钢军!”

    “”

    崔耕听着简直是目瞪口呆,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馹,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啊?

    朝廷的重用,圣上的信任?

    大哥,咱们这新县折冲都尉府,就是一个连下府军府都不如的存在啊,朝廷哪里记得住你?

    还有圣上

    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圣上?都是武后说了算,好吗?

    明明你郭某人投了个好胎,家里特意安排你下来镀镀金,非说的那么矫情干啥?

    再者说了,各地府兵又不是边军。最大的敌人,也不过是些山贼草寇,操练那么厉害有什么用?

    就是按照朝廷制度,也不要求府兵天天出操啊。哪个折冲都尉,不是主要在都尉府里办公?

    您可倒好,居然常驻军营了。真是拿府兵当边军来练呐。

    默默地,崔耕有点同情起即将陷入水深火热的那帮子新兵蛋子了。

    当然,郭恪愿意常驻军营,崔耕是巴不得,省得他天天在都尉府晃来晃去,没事儿找自己别扭,给自己摊派有的没的那些个差事儿。

    当即,他目露敬仰之色,抱拳拱手道:“都尉大人公忠体国,一心为朝廷分忧,下官佩服!”

    郭恪似乎很享受崔耕口中的“公忠体国”四个字儿,点了点头,竟也一反往常的傲娇劲儿,道:“崔长史谬赞了。此乃本官的分内之事。”

    眼见他心情不错,崔耕才小心翼翼地提起了宋根海的事儿,果然,郭恪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

    按说事儿都说完了,崔耕就该主动告辞。可他还是坐在那,有一口没一口地慢慢喝茶。

    大唐年间可没有端茶送客的规矩,郭恪等得不耐烦了,道:“崔长史,你这是还有事儿?”

    “没没事儿啊,不,其实也有点事儿。只是这事儿,在下实在难以开口。”

    “到底什么事?快说,快说。此番兵源招募如此之快,崔长史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功劳的。只要本都尉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最后这句话当然只郭恪的客气话,可谁知崔耕马上就敲砖钉脚,趁势说道:“既然都尉大人这么强烈要求下官说,那下官就说了。实不相瞒,下官从小就喜欢好铠甲,好兵器,简直是见了就挪不动步子。昨天让宋根海借了您亲卫陈有明的铠甲来看看,您猜怎么着,我是越看越喜欢。您能不能能不能就把那套铠甲送我啊?您再给他淘换一套呗?”

    跟郭恪讨要这幅铠甲,自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封常清。

    既然封常清喜欢这幅铠甲,如今这厮又被自己收归麾下,崔耕自觉顺手做个人情,还是能加固封常清的忠诚度的。

    而且他也有自己小小的私心,如今郭恪一走,都尉府他成了话事人。如果身边有个身形彪悍,甲胄齐身的亲卫随身护卫着,走在清源城中

    那该是多么威风,多么有逼格啊!

    尤其是往曹月婵那小娘皮的跟前一站,哈哈,那种感觉不要太酸爽了

    “送你一幅铠甲?”

    郭恪眉头紧皱,迟疑道:“咱们都尉府初创,盔甲本来就不够,而你又是个文官儿,给你一副盔甲的话,恐怕难以服众。”

    见着郭恪没直接拒绝就好,崔耕知道有戏,赶紧道:“文官怎么了?文官就不是咱们折冲都尉府里的一员?真到了关键时刻,我也能上阵杀敌!都尉大人,您想想,当初清源城的匪乱,还不是我带人平定的?谁不服,你让他也立这么一场大功呗。咱们只论功绩,不论其余!”

    “只论功绩,不论其余!”郭恪眼中放光,道:“就凭你这句话,这副铠甲就是你的了。”

    虽然崔耕不明白自己随口说出的“只论功绩,不论其余”,到底有什么好的,还是赶紧谢过了郭恪,把这事确认下来。

    翌日,郭恪便早早率着新招募的新兵出了清源城,长驻仙潭村军营,操演人马。

    崔耕则留守都尉府,隔三岔五采买粮食和蔬菜肉食往仙潭村送去。

    没有了郭恪,崔耕自然就是都尉府里的话事人,一声令下无有不从,比当县尉的时候可威风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两县合并一事,也渐渐提上了日程。

    泉州府衙下来通报,新县命名为“武荣县”,下辖两城四堡九镇十八寨,治所莆田城。

    折冲府大军驻地仙潭村,就是这九镇之一。

    武荣县升格为望县,县令正六品。

    通报一下,原莆田县令刘幽求兴奋地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正六品!

    这可是正六品啊!

    只要在武荣县治理几年搞点小政绩出来,再往上升迁就是从五品了,足以在六部里头当个管理各司的郎中。

    如果在郎中任上表现得好,就可以下放到州府里当个主政一地州府的刺史。

    到了那时,才算是真正进入封疆大吏的门槛儿。

    刘幽求瞬间觉得,这一刻,自己的仕途才算是真正进入契机!

    他高兴,莆田县其他大小的官员也高兴,县太爷升了,大家伙也跟着水涨船高。

    非但如此,武荣县乃是望县,可以多设一些机构,这不就给了自己安插亲朋故旧的机会吗?

    通报下来不到几日,武荣县衙便在清源城中增设了一个巡检司,主抓此城的治安和税收。

    因为大唐实行军政分离,郭恪的折冲府主要负责驻军地方,主要还是以防匪防暴为主,而维持治安还是县衙的活。

    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去了半个多月。

    这一日,折冲府里没有什么公务,崔耕伸了伸懒腰,迈步出府,到街上闲逛。

    信步闲游到了聚丰隆银号门前,

    曹天焦正一边低头打着算盘,一边用不大小的声音咒骂着:“娘的,一帮不守信誉的玩意儿。什么东西啊!”。

    崔耕悄没声地走过来,猛地一拍他的肩膀道:“老曹,脾气挺大啊,谁又惹着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