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为严重的影响朝堂对延州的判断。

    李士彬是荫恩的官员,他的父亲是鼎鼎大名李继周当年曾经大破党项获器甲六十余万,也曾经讨伐过党项人的首领李继迁。

    两人本事同族,因为见识不一,李继周归附大宋封妻荫子,而李继迁则是率领党项人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打造出如今的党项,而这个李继迁就是李德明的父亲……

    大宋朝堂也是看在李继周这份功绩,才给他封妻荫子,李士彬才在父亲去世后顺利当上延州外围金明寨守将都巡检。

    牛二继续他的话,可赵祯却觉得讽刺,他爹牛的不行,可儿子却是个怂包,李士彬虽然号称铁壁相公实际确是个有勇无谋之辈,为人残暴。

    赵祯突然想起这个李士彬因为杀死自己的堂侄女在内的几个亲戚犯了死罪,但考虑到是功臣之后且朝堂还需要他统领蕃军便免去了死罪。

    谁知他不但不感恩戴德镇守边疆,反而吃起朝廷的空饷来了!

    赵祯从牙缝中挤出:“范雍死罪!李士彬该杀!”

    牛二和彭七两人被官家身上散发出的阴冷寒意刺激到,双双跪倒在地,从官家的身上他们感觉到帝王一怒血流漂杵……

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 
距离东京城千里之遥的延州城正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李士彬率领的五万蕃军打仗不行,但祸害起老百姓来可是一个顶十个,守城的大宋校尉看不过去便绑了几个到范雍面前治罪。

    可范雍却不敢有所动作,毕竟五万蕃军也能给延州城的防守增加一点信心,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李仕彬率领手下的蕃军前去投靠李德明,毕竟两从血缘上还是有些关系的,李仕彬甚至可以称呼李德明为堂兄也不为过。

    范雍知道,守城不战最多是被扣上怯战的名声,而治下的蕃军投靠党项人,那他便永远也别想在朝堂中立足了,所以对蕃军在城中的所作所为范雍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派人去李仕彬那里打声招呼,让蕃军别做的太明显了。

    现在城中的百姓苦不堪言,这哪是什么投靠大宋的蕃军,简直是土匪流寇,不!连土匪流寇都不如!

    人家土匪流寇还知道给百姓留意一条活路,否则下次抢不到东西了,这些蕃军倒好,完全不顾及百姓的死活。

    城中的百姓是敢怒不敢言,甚至城外的党项人都在奇怪延州城的防御懈怠。

    不过还好,守城的校尉在党项人来之前便派人把四周的树木都砍掉了,所以党项人制作攻城器械的速度很慢,加之延州城的城墙是内置夯土外裹方砖,倒是结实的很。

    范雍也不是彻底的蠢,好歹知道李德明的来意,这对延州城来说是唯一的好事,因为一旦李德明攻入延州城,大宋便不会再给他机会,也不会承认西夏的国家地位。

    只有围而不攻才是最好的,可世事难料,范雍怕的是李德明手下的儿子李元昊,此子不同凡响,极力的反对他爹李德明的计划,小小年纪的李元昊反对父亲和宋连辽的策略,认为向西域开疆拓土才是最好的方法,等西夏的国力强盛之时,就是大宋不想承认西夏的地位也不行。

    说实话范雍觉得李德明的儿子比他有眼光,可让范雍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李元昊比他爹更加的聪明有谋略,这次主导围困延州城的战略就是李元昊想出的,甚至派人放出话来,只要大宋一日不承认西夏国的地位,党项人就不会停止攻伐。

    相比起李德明的保守战术,李元昊更加推崇积极进攻,围困延州城是给大宋施压,那攻陷延州城也是在给大宋施压,如果还不承认西夏的地位,那就一路向南进攻,反正延州城如果拿下,便打开了陕西的门户,富饶的土地和大名府就在党项人的铁蹄之下,宋人迟早就求饶的。

    在李元昊心中,一个连打赢战争都上岁贡的国家,能有什么倔强的尊严?

    当年的檀渊之战明明是大宋赢了,可却年年上贡,不光如此还和辽国以南北朝相称,那既然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能行,为何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就不行?

    李元昊大步的跨入父亲的帅帐撩开门帘走了进去,在一块虎皮的地毯上跪下道:“阿爹,大军已经围困延州城半月之久,大宋皇帝要是派遣援军的话早就来了,咱们攻城吧!”

    “嵬理啊!你说我们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

    李德明并不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抽出元昊腰间的匕首查看并反问他。

    “当然是让大宋承认我西夏的国祀!阿爹说过没有立国党项就不能真正的团结起来,也不能发挥党项人所有的力量!”

    “哈哈!说的好!我们既然已经围住了延州城,那又何必让儿郎们用性命去攻城呢?只要围住延州,宋人的皇帝就应该知道我党项人要的是什么……”

    李元昊摸了摸脑袋道:“可孩儿听说宋人的皇帝只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孩子,他能知道阿爹的用意吗?还不如直接拿下延州城,等拿下之后在派遣使者去向大宋皇帝说明便是!”

    李德明欣慰的摸了摸儿子的头:“嵬理果然是聪慧无双啊!可你却小看了天下人,这大宋的官家可不是一般的孩子,准确的来说能在十三岁走上皇位并亲政的皇帝不是一般人!为父常和你说的汉人名言是什么?”

    李元昊想都不想的答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那你了解大宋的皇帝吗?”

    “这……”李元昊的声音卡壳,赵祯的事迹他听说过一些,但要是说到了解他还真的不知道多少细节。

    “嵬理,你还记得咱们拓跋氏的密堂吗?”

    李德明的话让元昊眼睛一亮:“记得,但大长老总是不然我去那里!”

    李德明要了摇头,“不是不让你去,而是怕你去了之后心术不正走上小道,现在你的年岁也不小了,心性也该定了下来,为父就告诉你!”

    在李元昊期待的目光下,李德明声音沉重的说道:“我党项人为了生存自唐时便偏居西北之地,祖辈曾经为李唐江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后来便是五代十国群雄比起,我党项人抓住机会便有了数州之地,可自大宋立国以来,处处视我党项为眼中钉肉中刺,每每欲除之而后快。

    无奈之下我党项便开始在大宋面前俯首称臣,以换取短暂的和平,可他赵宋不是李唐!李唐对我党项有恩,誓死相随也不为过,可他赵宋乃是黄袍加身者,岂能让我党项俯首称臣?!”

    听到这里李元昊的眼睛瞪圆不甘的说道:“欺人太甚!”

    李德明无力的摆手道:“这也没什么,形势比人强,大宋一统中原国力昌盛不是我党项一族能对抗的,可我党项也不是懦弱无能之辈,在西域被收入党项的土地中之后,咱们党项也能用自己的力量和大宋稍稍对抗一番!

    而且密堂就是专门为此建设的,它是负责大宋的情报收集和传递,据为父所知,密堂中最成功的一人便是你的姑姑拓跋卓然,她不光是真宗皇帝的贤妃,更是现在大宋官家的女人,此前她就传来消息说大宋皇帝会给咱们封号西平王!

    嘿嘿……只要有了西平王这个称号,距离西夏国还远吗?最重要的是不会牺牲一个党项儿郎的性命,所以为父才没有下令攻城!”

    李德明的一番话说完,却发现儿子呆呆的站在原地,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小姑姑……

    在李元昊年幼的记忆中,小姑姑是曾经他发誓要娶的女人但之后就没了踪迹,没想到居然因为党项的原因被送去大宋做密谍……

    李元昊如行尸走肉一般离开了父亲的帅帐,浑浑噩噩的走向自己的军帐,仿佛觉得自己的心被天山上的苍鹰叼走,不是心痛而是觉得心凉,直到父亲追来给了他一巴掌,脸颊上强烈的灼热敢让他的心突然变的好疼。

    甩开侍卫的阻拦,李元昊疯狂的冲进自己的军帐,把头蒙在兽皮的被子中疯狂的大喊,疯狂的呜咽,直到快把自己闷死才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军帐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李元昊委屈的扑向老者:“大长老!”

    老人的头发花白,可依然编制者党项人都头的发型,伸手拍了拍元昊的后辈道:“嵬理,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有些看似在一个地方可之间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卓然她已经嫁给了党项,虽然人在大宋,可心却永远只装着党项!”

    李元昊猛然抬头道:“如果我打败了大宋皇帝,能把卓然抢回来吗?!”

    大长老仰天哈哈大笑:“不愧是我党项儿郎!能!当然能!”

    李元昊的眼中充满了火光,这是愤怒燃烧的光芒,也是毁灭的光芒……

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 
月明星稀的晚上,延州城依然在沉静在苦闷之中,百姓们对与李仕彬的蕃军已经麻木了,即使在路上看到几个蕃军把一个小娘子拖进街巷也是默默不语,直到那家的家人找来迫于民愤几个蕃军才叫骂着离开。

    逃过一劫的小娘子在家人的保护下才离开,旁边的小贩叹了一口气道:“阿弥陀佛!还好这是大户人家,给点钱还能打发掉,要是普通人家……诶!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一旁吃炊饼的汉子冷哼道:“哼!啥时候是个头?还不如让党项人杀进来算了!”

    啪~

    汉子的话刚刚说完就被路过的老丈甩手抽了一下:“你这后生说的是什么话,真要让党项人杀进来,整个延州城都完了,到时间只会比现在更惨!党项人可不似蕃军,人家就是冲着钱粮和女人来的,真要是城破,烧杀抢掠的可比蕃军还厉害!”

    小贩和汉子想一想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现在大家都知道党项人围而不攻是另有深意,百姓们觉得只要不影响到他们,随便党项人怎么折腾,再说延州城可是重镇,虽然守城的蕃军和边军不是精锐,可好在城高池深,各种守城军械充足。

    “张老伯这种阵势你见过?”

    老汉的眼中闪过一丝仇恨:“见过!这些狼崽子只要围城十日以上,死伤惨重,每每城破必会烧杀抢掠一番……”

    原先说话的那汉子脸色发白的颤声说道:“那还是不要城破的好,俺才刚刚成亲半年,还想留个香火嘞!”

    老汉点头道:“对勒!这才是正理,只有国朝的日子好了咱们的日子才能好,最少国朝会给咱们一个安稳的生活不是。”

    见小二和汉子连连点头,老汉这才慢慢的渡步离开,刚刚天黑没注意,现在街市的灯笼都点了起来小贩才发现这个老丈走路的姿势有些不对,并不是像一般人一样,而是中规中矩的迈着四方步。

    看来这老丈是个也是个读书人,两人才刚刚明白过来,就突然听见喊杀声,刚刚没走多远的老者更是惊骇的猛然转头……

    “不可能,李德明不会愚蠢到现在攻城!”

    范雍恶狠狠的盯着前来报信的手下竭斯底里的吼道。

    都虞候已经被范雍的模样吓坏了,两股战战的说道:“启禀知州,这是千真万确,党项人从城北掘地道而行至,等守卫的军卒发现已经破土而出了!”

    “不是有听瓮吗?怎么会等人家到了面前才知道?”

    “听瓮是李巡检的人负责……”

    “这杀才真是不堪大用!”范雍说完却又道:“你去把李士彬给本官招来,商议退敌之计……”

    他的话音刚落门就被撞开:“知州不好了,一部分党项人杀向衙门来了!”

    范雍大叫一声:“万事休矣!”

    仿佛回应他的话,外面传来了喊杀声,一个校尉提个刀走了进来:“大老爷快快前往城墙组织军民抵抗啊!”

    范雍急道:“难道大军已经攻进来了?”

    “还没有……只是一帮党项军从地道攻入城中,城门还未有失……”

    “那就好,那就好!快快让李士彬率领蕃军抵抗!”

    范雍心惊胆战的说道,仿佛李士彬成了延州城最后的救命稻草。

    此时的李德明也是莫名其妙,他已经下令所部对延州城围而不攻,怎么会有人攻入城中!

    难道是城中蕃军叛乱?

    双方现在都还没有搞清状况,延州城的蕃军和守军正在和一小部分党项人厮杀,李德明对不下问道:“快去探查,是我党项何部进入城中,探明立刻来报!”

    大长老缓缓走来声音微沉的说道:“如果老夫猜的不做,应该是嵬理……”

    “什么!?”

    李德明恍然若失道:“这怎么可能?我前夜还和他说过此次围而不攻的缘由,怎么会这样?他不是冲动的孩子啊!”

    “大概是因为卓然吧!”

    “卓然?!这更不可能,卓然是他的亲姑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