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需要一点点的时间让他们融入大宋就好,赵祯相信汉家百姓的热情与包容应该能很快的化解一赐乐业人自我保护的屏障,在东京城这座大都市中,没有什么人能离开邻里的帮助,赵祯决定划给一赐乐业人居住地要塞上一些良善的宋人百姓。

    在时间的大熔炉里同化就是早晚的事情,赵祯是见过后世的开封犹太人,他们从长相到习惯几乎与汉人没有区别,只不过信仰上稍有差异罢了。

    正是说完了便是拉家常,这是皇帝必须要做的事情,出于对老者的关心,赵祯给拉比赐了座:“你的本名叫什么?拉比应该是希伯来语中老师一词吧?”

    拉比点了点头道:“官家圣明,我的名字叫阿卜赛,拉比一词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可与陛下相比我的智慧不足为道。”

    赵祯笑道:“你在大宋这么多年倒是学会了恭维人,我这里有一道题目,如果你能解答的上来,朕便让你担任国子监的讲学如何?”

    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赐乐业人从为放弃过参加科举的权利,但无奈他们的知识和理念与汉人的儒家思想偏差太多,宗室没有人能中举并获得官职,如今官职就在眼前阿卜赛岂能错过。

    “请官家出题!”

    赵祯出了一道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伍;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百鸡问题,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组,这道题有三个答案,只有全部解答上来才算成功。

    阿卜赛在短短的时间内也是想不出答案,赵祯见了便道:“你要是想不明白就慢慢想,这题目有些难了点,但朕给你时间。”

    赵祯说完就不理会阿卜赛开始专心的翻阅面前的《几何原本》。

    思考的时间总是过的飞快,在赵祯喝了三杯茶腹中感到饥饿的时候,阿卜赛起身到:“启奏官家,答曰:鸡翁四,值钱二十;鸡母十八,值钱五十四;鸡雏七十八,值钱二十六。又答:鸡翁八,值钱四十;鸡母十一……”

    赵祯惊讶的望着阿卜赛,没想到犹太人的聪慧还真不是说说的,如此困难的一道题他居然只用了半个下午就解出来了,就连丁谓都是用了整整一天时间。

    更别提王语嫣三女了,她们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最后还是威逼蔡伯偂诺玫降拇鸢浮�

    “朕的国子监还缺一名数学讲师,这里有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以及《数学汇编》再加上我大宋的《九章算术》《五经算术》等书籍应该能够你教学的了!

    朕希望你能成我大宋教育家而不是商人,一赐乐业人在经商方面确实有着天赋,可在研究学问一道上亦是出众的。在大宋商人的名声虽然有所提高,可你也见到了商人还是不怎么受待见,你们一赐乐业人要想在大宋立足单单是从事商贾之道怕是很难获得尊重……”

    阿卜赛立刻明白了赵祯的意思随即点头道:“陛下的建议我等一定深思,必会给陛下一个交代。”

    赵祯微微点头:“很好,朕就不留你用膳了。”他的目的很简单,把这些精于商道的一赐乐业人变成一群整天研究学问的老学究,只有担任官职才能被自己更好的控制……

第三百六十七章“无辜”的赵允让() 
东京城的商人现在都是在皇家票号中贷款购买货物,倭国的商路已经被打通,蔡伯偂墓臀抟墒亲畲蟮模乩吹氖焙虼湃缧∩桨愕陌滓丫沟枚┏堑纳倘讼萑肓朔杩瘢比凰竦玫睦嬉彩亲疃嗟摹�

    吸收储金再贷出去给商人以获得利息,这是皇家票号运营的基本方式,如果还有多余的钱财便会用作投资,蔡记和将门的产业便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赵祯的规划中,票号不光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推动商业的发展。

    如今东京城外的工厂已经数不胜数,大量的工厂导致地价的节节攀升,还好赵祯开发了荆湖平原,十万厢军的大开发使得原本瘴气弥漫人畜不生的地方变成了良田与沃野。

    占城稻的引进更是给了百姓们大丰收。

    粮贵伤民,粮贱伤农,这如一个巨大的魔咒困扰着中原的历代王朝,但在大宋这个问题却得到了缓解,九月朔望的大朝会上,赵祯下旨发放酿酒牌子。

    酒的价值要远远高于粮食,但是酿造美酒却需要大量的粮食,在此之前粮食有时会遇到天灾人祸等等,大宋一直限制粮食用于酿酒的数量,可现在大宋的粮食产量几乎是翻上了一翻。

    在丁谓的数据面前,朝臣们再也不会拿粮贱伤农来说事情,酒厂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几乎是所有的朝臣都能看到它潜在的巨大利益。

    酒厂的出现成为调节粮价的一种手段,粮食少则酿酒少些,粮食多则酿酒多些便是,只要朝廷能限制酿造数量便可把控粮价并稳定它。

    如今蔡记的美酒已经是家喻户晓,后起之秀的其他酒厂也开始酿造出各色的美酒与蔡记的清泉白竞争,梨花白,雪中白等等不光是获得了宋人的好评,就连党项人和契丹人也趋之若鹜。

    这些酒厂每年从党项和契丹赚取的酒钱就不下五十万贯,虽然要缴纳重税,可他们依然是获利颇丰,自然的酿造技术就变成了绝密,要是泄露给了契丹人或是党项人鬼才会买大宋的美酒。

    尤其要说的是一下蔡记,蔡记把自家独有的高度白酒酿造方法传授给其他商号,但条件是他们要从商号卖出的酒水中抽成

    面对巨大的利益,商号的掌柜们一边咒骂着蔡伯偂奈蕹埽槐咝θ萋娴乃蜕媳Vそ鸷推踉迹话旆ㄋ胁碳窍确⑾终袅竽鹁频募际酰�

    大宋对党项和契丹的贸易政策是截然不同的,这是赵祯定下的准则,对于辽朝因给予一定的尊重,毕竟它的建立要在大宋之前,已经有了稳定并有序的制度与礼法,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认可。

    大宋与辽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汉人的故地燕云十六州上,在所有宋人的心中燕云十六州是一道留在大宋脸上的伤疤,本就属于汉人的故地无论如何也要收回来,但也仅此而已。

    党项人则和辽人不同,他们是接受汉人文明统治下的窃贼,自隋唐来世人皆知党项是外族迁徙而来,先是在隋朝时进攻会州,兵败遣子弟入朝谢罪,向隋朝贡请求内附,隋亡之后天下大乱,党项人再起野心,但很快被李唐的威猛所震慑再次内附。

    说到底在汉人的心中党项人就是一只白眼狼,大宋初建之时,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即附宋,并助兵对北汉作战。宋朝亦对夏州李氏政权羁縻政策,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这已经是相当宽宏的政策,如此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便属于大宋,

    但李继迁抗宋自立,五州之地自此便开始脱离大宋的统治。

    对于这样的党项人,宋人的朝野是从没有好感的,巧取豪夺,不归王化,窃大宋王土与辽朝岂可同日而语?

    赵祯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在出口政策上不断的变化调整,最后从榷场的商品上体现出来,大宋与党项榷场的商品往往是大宋与辽的数倍有余,有的时候更是达到了十倍之多,这让党项人开始产生不满,并屡次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和屡夺。

    但大宋驻扎在洪州和盐州的西北进军可不是吃闲饭的,已经到东京城轮换过两次的他们已经初见军纪,本就战斗力彪悍的西北人有了军纪的约束更加难以被撼动,总能在小股的骑兵对抗中阻止党项人的报复。

    虽然边境摩擦不断,可战事从未升级,双方都在克制着内心的冲动。

    赵祯觉得时机还为成熟,而李元昊正在为他的立国称帝做准备。

    如此一来每每党项人报复之后,大宋便关闭榷场,迫使党项人再次请求重开,即便是重开榷场商品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然后再慢慢提高。

    这种反复蹂躏之下使得党项人挑衅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

    大朝会上在商量完酒厂的相关事宜后赵祯开口道:“如今党项人的犯边较少,但榷场的货物数量却不能增加,从明日起传报所有边境榷场,对党项货物再次减半,但对辽人则是多多益善,能卖多少就卖多少,毕竟我大宋需要银钱。”

    此言一出果然有人提出反对道:“如此一来岂不使得党项人更加的恼怒?增加了党项叩边的危险啊!”

    赵祯随着声音望去他想看看是谁这么说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能无奈的放弃,可这话得到了许多朝臣的肯定,在他们看来没必要因为一些货物得罪党项人。

    夏竦出班不卑不亢的说道:“启奏陛下此乃荒唐之言,臣以为越是如此越能打击党项人的嚣张气焰,让其知道我大宋的脊梁也是铁骨铮铮的!否则党项人岂不是认为我大宋好欺负,只要马戈相向便能获得榷场的商品?”

    赵祯微微点头道:“夏参政果然是干练之臣,此言大善!”

    刚刚说话的人已经不重要,赵祯知道声音是从宗室的站班中传出来的,看来有人不希望朝廷对党项榷场减少供应,而所有人中对党项供应货物最多的便是宗室中的产业,至于是谁赵祯清楚的很,除了他赵允让还有谁?

    就在赵祯冷笑的时候,大殿中出奇的安静,许多朝臣都望向了赵允让使得他脸色剧变,刚刚可不是他在说话,为什么朝臣都会望着自己?

    这次赵允让是真的冤枉,刚刚确实不是他在说话,连他也不知道是谁在大殿上说出这样的话来,但明显是在栽赃自己。自己就算是真的反对也不会在大朝会上这么说啊!

    谁不知道他赵允让对党项出口货物最多,自己会蠢到这种地步?

    可惜这时候谁也听不见他的心声,只是望着赵允让心中冷笑,绿车旄节的美梦破灭了,居然在大宋的政策上说这样的话,岂不是嫌自己还不受官家待见?

    赵允让这次是黄泥拔掉裤裆,即便他解释也没有一点作用,当所有人先入为主的开始怀疑你的时候,你就是身上长满了嘴也无济于事。

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间的明争暗斗() 
赵允让自然不希望背这种黑锅,但现在越是解释越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只能接受别人奇怪目光的赵允让面色如常,但只有一旁的平阳郡王赵云升浑身发麻,他能清楚的听见一口牙齿咬碎的声音

    微微一叹的低声说道:“三哥勿要如此,你不会在大殿之上说这种话,我信你。”

    赵允升说出这样的话也不奇怪,他是难得的老好人,几乎在朝中人人不得罪,所有的朝臣都夸赞他有大宗正赵元佐的风范。

    见自己的堂弟安慰自己,赵允让感动道:“如今也只有大哥相信我!”

    老好人说出的话更多的是安慰,而赵允让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安慰,在别人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他相信自己,即便这个人是老好人也无所谓,信任感对与此时的赵允让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赵祯瞧了一眼赵允让,从他的表情看来刚刚说话的应该不是他,否则他就不会露出如此气愤的表情,赵祯能看得出他温和表面下隐藏的愤怒,这是一种难以表达却异常猛烈的愤怒,除了受委屈的人意外,赵祯还真想不出谁会有这样的怒火。

    看来刚刚的话不是他所说,赵祯看了看宗室的队伍,这些宗室看似团结可其实不然,在官场上几乎没有争斗的机会,宗正寺对他们的管理很严格,几乎没有什么交集,身为大宗正的赵元佐可是个铁面无私的人。

    那矛盾只能出现在宗室产业的争夺上了,赵祯看了一眼愤怒中带着委屈的赵允让,目光微微转动到不远处赵允言的身上,刚刚的话怕是这小子说出来的,也只有他和赵允让在生意上有冲突。

    如今的宗室简直就是一场人生闹剧,其间上演着各种的恩怨情仇,宗室之间的攀比,商号的竞争,掌权多少的龌龊在赵祯眼中看的清清楚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

    老爹在世的时候一直在提醒自己善待宗族,赵祯自认为这么多年做的不错,可他实在看不起宗室之间的明争暗斗,身为皇族理应为国家兢兢业业,大宗正赵元佐虽然对宗室的管理很严格,生怕有族中子弟越雷池半步,但他只能从礼法上要求宗室。

    赵祯不相信赵元佐能约束住族中的子弟,他就是个整天想把族人往一起捆的一家之长,对后辈子弟不愿下重手管教,对犯了错的宗室宗以室宽仁为本,他的儿子赵允升就是最好的例子,和他一样是个老好人。

    相对的,赵允升的人员也是朝中最好的,这一点和他的父亲赵元佐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