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粘纷卟攀牵 �
面对王语嫣的强势,耶律宗政皱眉道:“枉你大宋号称天朝上国,如今却征伐兄弟之国,礼乐何在?道德仁义何在!”
王语嫣轻笑道:“兄弟之国?予还从未见过有哪家有占据兄弟之土而不还的事情,即便是兄弟之财也当掰扯清楚土地,何况是两国之间?燕云之地本就属我华夏,你契丹人占之不还也就罢了,如今我大宋自取有何不可?!这便是符合儒家礼法的!陛下曾有口谕留下,燕云之地不取则大宋永不安宁!”
“既然如此多说无益,外臣告退!”
耶律宗政稍稍行礼之后便退走,此时的他心中大骇,大宋皇帝的话说的很清楚,无论如何也要拿下燕云十六州,自此才能免除边患。
辽朝稍有才学的人都清楚燕云之地对大宋的重要,也清楚它对辽朝的重要,一旦易主,面对大辽的将会是铜墙铁壁一般的大宋,再欲南下便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也不会有当初檀渊之战那般轻松了。
看来今天觐见完全是自取其辱,大辽何时开始以言语作武器了?真刀真枪的战场上才是契丹人该去的地方!
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势()
阔别已久的厮杀声在古老的幽州响起,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言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
幽州是汉人的叫法,而辽人则是把它称为析津府。
大宋的军队已经兵分三路,狄青所率领的左前锋已达良乡,曹玮率领的右前锋在接到赵祯的旨意后绕过析津府而挥兵北进至檀州密云。
同时赵祯的中军也已经到达了当初太宗北伐的溃败之地高粱河
只要赵祯再往北便是潞县,也就是后世的通县,可见此地距离析津府以不足十里。
如此大兵压境之下,整个析津府危如累卵,仿佛瞬间就会被大宋吞噬的一干二净,整个析津府共有三道防线,最外围的便是以飞狐城,归义城,永清,武清为力量的简单防线,
这几座城池人数不多,但贵在距离较近,可以相互驰援,而且城池都是后建而成,皆是城高壑深,一般很难攻破,为的便是拖住敌人的脚步。
但很可惜他们偏偏碰上的携带火炮的大宋军队,臼炮对城墙和防御工事的伤害远远大于普通的火炮,巨大的弹丸本就是城防的克星,而大宋并不需要完整的城墙,只需拔下据点便可,自有源源不断从国内赶来的十六卫接管城防和建设。
火炮这个跨越时代的产物突然在燕云大地上出现,辽人不知其厉害,即便有所传闻也是嗤之以鼻的,哪有能如天神一击般的攻城器具?要是真的有为何大宋早先不用?也从未听人提起?
于是乎,整个南京道的城防在大宋禁军所到之处变为齑粉,也使得原本的军事重镇范阳和固安被大宋轻松拿下。
巨大的臼炮伴随着如旱雷般的轰鸣向后猛然一退又被金属地爪扣住,在地上疯狂的跳了跳才平静下来,赵祯的耳朵已经出现蜂鸣声,嗡嗡的响个不停,自己不过是前来查看一下而已,谁能想到声音如此巨大?
掏了掏耳朵,赵祯看向远处的城墙,巨大的炮弹带着凄厉的呼啸迎头撞上,这种抛射的臼炮弹丸重达几十斤,在经过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会更是不知几何
巨大的撞击声响起,天地仿佛都为之变色,城墙上的砖石飞溅而起成了锋利的杀人武器,赵祯的脸色狠狠的抖了抖,这样威力的臼炮连他看了都有些胆战心惊。
这便是文明的力量,这便是科技的力量,对于大宋掌握这股恐怖的力量赵祯是庆幸的。
一炮之威恐怖如斯,大宋还没开进,不远处的安次城的城门就开了,这是大宋进攻有史以来,第一次辽人主动开门迎敌,看来他们也知道这城是守不住的。
不用赵祯说什么,大军自然正常运转,面对来势汹汹的辽人骑兵,大宋的中央禁军开始冲锋,他们皆是背嵬军中的精锐,主要负责保护皇帝的重任,见有人前来冲阵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大宋火德,以红色为本色,大军征伐的时候这些精锐的骑兵便分到了鲜红的斗篷,平时作为防寒保暖的衣物,一旦上了战场不光能增加气势还能形成有效的指挥作用,本军大阵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位置,以便支援或是进攻。
鲜红的斗篷,锃亮的板甲,无不显示他们的威武与精锐,板甲作为防护性能最好的盔甲向敌人展示了它的坚韧,便是长刀刺出,如果速度不够的情况下依然不能洞穿它。
钝器砸在上面会被突起的菱形纹和圆弧设计所吸收,除了五脏六腑受到震荡的咳上两声基本上没有大碍,短短的几个呼吸,背嵬军手中的战刀便轻松收割走敌人的生命,不会给他第二次击打的机会。
背嵬军势如猛虎,完全没有停顿的向前冲锋,手中的兵器上下翻飞一次又一次的带走鲜活的生命,直到他们杀透敌阵才会缓缓的停止前进,再向回冲杀。
辽人的骑兵和步卒顶不住这样强度的冲杀,大宋骑兵的损失不过了了,而他们这是死伤却是惨重,在这种高强度的战斗下,许多辽人的精神开始崩溃,求生的欲望慢慢的战胜他们心中的坚持和荣耀,逆风局永远是最难打的。
见骑兵已经打出了大宋的气势,赵祯毫不犹豫的拔出佩剑,翻身上马的开始冲锋,一瞬间整个大宋中军如疯了一般开始向前厮杀,甚至出现不要命的打法,但即便如此,辽人依然没有任何便宜,大宋的护甲实在太过精良,长刀砍上去好一点的结果是被卡在板甲上,最要命的便是只能留下一道白痕,这时宋人手中锋利的横刀便会穿过他们的皮甲。轻松且迅速。
禁军们没办法不拼命,也没办不疯狂,官家的把出天子剑,连招呼都不打便向前冲去,如果他们的速度慢,气势不足,很可能会让官家直接面对敌人!
要知道这一战是人数旗鼓相当的战斗,一旦官家投入战阵,最坏的结果谁也不敢想象,夏竦疯了似得砍杀四周的辽兵,即便是他的亲兵都要躲着他一点,这时候的夏监军是最为狰狞可怖。
赵祯的龙旗被高高的举起,一时间大宋的军队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一般,气势为之一提,开始了疯狂的厮杀,谁都不知赵祯的眼睛在看着什么地方,但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奋勇杀敌就会被官家看见。
保护官家和获取军功,两者兼得岂不是顶顶好的事情?说不定就能利用这个机会一飞冲天了不是?
这段时间大家对皇帝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爱兵如子乃是真真切切的,高高在九天之上的官家居然能和将士们坐在一起,望着篝火畅想班师回朝后的未来,谁人回去该娶妻生子了,谁人回去可以减少多少税收,谁人回去可以转官价,等等这些,都是官家爱聊的事情。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没有保护官家的责任,将士们也要舍命去保护赵祯,这样的官家谁舍得让他死?
士为知己者死,这可不是说说的,赵祯的一举一动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在官家心中的地位,谁还敢说他们是贼配军?谁还敢说他么是厮杀汉?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他们是官家心中的勇士,就单单这一点便足够了!
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击退辽人不过尔尔,连夏竦都被大军的气势所感染,须发皆张的挥剑嘶吼
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见的打击()
残阳如血,挥洒在落日的战场上,给所有的东西都镀上了一层血色,乌鸦呱呱的叫声让人忍不住想把它驱散,但即便是人们如何驱赶也没用,食腐动物的天性便是如此。
大宋将士只能一遍遍的驱散这些讨厌的投机主义者,没办法,官家口谕便是要护卫这些尸体,无论辽人还是宋人皆要火化,大宋将士的骨灰自然会被带走,而辽人的只能用罐子装好,没有姓名,也没有标记
赵祯所能做的只有这么多,毕竟对于生命的尊重是理所应当的,无论他是不是敌人都要得到尊重,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其目的和性质与大宋的士兵一样,在赵祯眼中他们都是纯粹的人。
对于这种人要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权利,即便他们战死也不能让他们曝尸荒野。
赵祯的举动在大宋的将士们看来完全是仁的体现,也是他们骄傲的所在,夏竦望向赵祯的背影,此时的他认为官家此举为了避免疫病的成分要比仁义大得多,谁都知道大战之后尸体会腐烂,会产生疫病,官家这是最为简单的一举两得。
赵祯不得不承认夏竦的话是对的,但是看着夏竦奸诈的老脸摇了摇头:“你知不知道有的时候聪明人更容易死?”
夏竦哈哈大笑:“但老臣也知道聪明的臣子会受到官家的器重!否则老臣怕是已经死了千万回了!”
“自卖自夸”
赵祯撇了撇嘴但心中却是赞同的他的话,纵览本朝还真没一个两袖清风的废物,即便是贪腐的官员也是能为百姓做实事的官员,他贪腐的来源都是通过自己能力所节省下的钱。
对于这样的人赵祯不知道该夸还是杀!也许这边是贪腐官员的聪明之处吧!同样的钱给没能力的人使用,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不够用,百姓们也是怨声载道,但他的王牌却是两袖清风,这样的愚蠢还不如聪明的官员来的好,当然这种聪明不是用在欺上瞒下
见赵祯笑骂自己,夏竦自然不会担心,转头看了看凄凉的战场道:“官家,按照这样的速度,大军怕是不日便能抵达析津府城下,是中军先至还是等左右军到达之后在前往?”
赵祯笑了笑指着不远处的安次城道:“拿下安次城后你瞧瞧地图。”
夏竦走到御帐之前,此地已经成为白虎节堂,即便是赵祯身为皇帝也不能改变行辕的部署,白虎节堂象征着最高军权,必须牢牢的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把安次城的标记涂成红色,夏竦猛然一惊,此时的舆图上已经鳞次栉比的出现三道环形,分别是大宋占领的辽朝城池,原本属于辽朝的三道防线变成了大宋的城池,以弧形包围着整个南京道乃至辽朝的南部地区。
这还是两路大军的功劳,狄青的左军和官家的中军已经有如此可喜的战绩,这对辽朝的打击实在是大,三道防御拿下,即便是大宋军队不再前进,也能很好的防守这些地方,利用山势与地形迫使辽朝不得轻易南下。
但让夏竦看不懂的是,为何曹玮的右军却已经打到了密云,要知道檀州距离析津府还要靠北,几乎算是燕云十六州中最北面的一座城池,此时拿下又有何意义,难道官家是想用曹玮的三万人防守此地以防辽人增援?
赵祯看出了夏竦的不解,指着密云道:“此地虽为险要,但要想拒辽人兵马却是不易,朕让曹玮守住密云不是为了放止辽人驰援,而是去接应一些人。”
夏竦奇怪的问道:“难道我大宋在辽朝还有其他兵马不成?宋小乙早已到达狄青所部的良乡了。”
赵祯笑道:“自然还有重要的兵马,他们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比朕的十万大军给辽人的创伤还大!甚至可能使得辽朝内乱崩溃也说不定嘞!”
夏竦奇怪的问道:“看不见,摸不着?这”
赵祯望着惊讶的夏竦,连他这么聪明的人都想不到商贾的价值,看来商人在大宋的地位还是有待提升啊!还好通过这次对辽人的经济打击应该会让朝臣对商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宋人对商贾有没有全新的认识并不是很重要,此时对宋人商贾恨之入骨的却是辽人,准确的来说应该是辽朝的贵族和朝臣。
普通的辽人百姓已经过惯了苦日子,大宋商贾对他们的影响不过某些东西买不到而已,也仅此而已,但对辽朝的贵族来说却是不只如此。
精美的丝绸一夜之间不见了,瓷器也是亦然,更别提上好的红茶与做工精良的兵器,所有一切他们习惯东西都随之消失。
这是非常让人难受的事情,处处都是那么的不习惯,关键是从事手工业的匠人全数消失,可以说辽朝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手工业匠人,并且他们抵押给宋日升隆的东西全数被卖掉换成了金银,而日升隆的掌柜也跟着消失的无影无踪。
要知道资金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一旦缺失便会严重影响辽朝的经济运行,而宋小乙聪明的抽走了这重要的一环。
辽朝是游牧民族,在刚开始学习大宋的商业模式后,所有的资源都会不自觉的集中到上京城,可以说宋小乙几乎席卷了上京城所有的资金,这对辽人来说是最为沉重的打击,甚至许久都缓不过来。
当然不单单是宋小乙一个人,上京城中的大宋商贾也皆是如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