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显然大宋的官员有自己的想法,这段时间盯在皇宫附近的人来报,大宋北伐的官员几乎都进入皇宫而未出,从夏竦到狄青,甚至连在析津府附近巡视的包拯和密云城的曹玮都赶来了。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定然是在商量对策,如果是自己也不甘心把析津府拱手让人,毕竟是一位皇帝以性命为代价换来的,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否则这些人回朝后怎么向大宋的文武官员和百姓交代?

    胡掌柜骑马在街道上一路疾驰,快到城门的时候他便发现此时的城门检查异常的严格,已经不是普通的禁军那么简单,而是配上了大量的背嵬军!

    这些凶悍的大宋骑兵被契丹人称之为鬼卒,一身狰狞的黑色板甲仿佛魔鬼一般,能轻易的便能把契丹的军阵撕裂,原本在马背上称雄的契丹勇士完全则不再是他们的对手。

    禁军还是老样子,但在看到他们的阵容时胡掌柜脸色一僵,这是大宋标准的禁军配置,三个盾牌手,三个陌刀手,四个弩箭手!

    十个人便能组成一个远近皆宜的军阵!

    在门口放慢速度的翻身下马,此时硬闯是绝对不行的,再快能有大手的弩箭快?何况背嵬军的战马尤其擅长长途奔袭,胡掌柜老实的牵着缰绳向城门走去,自己身上带着的东西没有一样违禁,最重要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脑袋里装着,而且自己在析津府的户籍上还是个汉人,门口站班的禁军绝不会为难自己。

    城门的检查看似很严格,但却又是很简单,只不过进城容易,出城难。

    胡掌柜客气的递上自己的路引,这东西如果放在大宋境内就是一张废纸,但在析津府却是价值千金,在大宋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路引作为通行的证明,即便是出远门也无所谓,迁徙自由的很,但在析津府者东西却价值千金,胡掌柜废了好大功夫才在析津府的官衙开具,没有它出城便更难了

    门口的老兵瞅了胡掌柜一眼道:“汉人?”

    虽然心中不满老兵的态度,但胡掌柜依然笑眯眯的点头道:“官爷好眼力”

    “出城何事?”

    “看望亲朋。”

    “此去几何?”

    “半日足以!”

    简单至极的对话过后,老兵仔细的检查了胡掌柜的马匹,在没发现异常后微微点头道:“走吧,若后日不归,罚钱五贯!”

    胡掌柜笑眯眯的感谢:“多谢官爷宽限!”说完便出城而去,这守门的老兵居然给了他一日的宽限,只要在后天早上赶回来便不算逾期可惜自己只要离开就不会再回来,小小的店铺算什么?

    胡掌柜相信自己带回大辽的消息足够抵得上十间自己的铺子,再说谁又能想到自己虽是汉人的身份,但身体里却流淌着契丹人的血呢?!

    出了城门的胡掌柜觉得压在身上的巨石一下消失,胸口的憋闷也随之通畅,大有放声高呼的感觉,但此时他压制住内心的激动,谨慎的向北方疾驰而去,出了析津府,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大宋的游骑不可能把所有地方都封锁起来,只要不是十来人的队伍,想躲过大宋的骑兵巡查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身下的快马是契丹马中的良驹,从这里赶往中京大定府不过一日的功夫!即便是初春的倒春寒也不能影响胡掌柜前进的脚步和火热的内心,回到大定府就能和家人团聚,以及得到左丞相张俭的赏赐。

    同时和胡掌柜前后脚离开的还有原本蹲守在析津府皇宫附近的密探,因为他看到了如今被大宋占据的皇宫已经是处处白幔!只有在祭奠位高权重者时才会有这样的规格,而大宋的文臣武将可没有一个死去,都是活蹦乱跳的进入皇宫的,那只有一种可能,皇帝死了。

    “陛下,宫中白幔铺殿实乃不祥!非人君之礼无以待之!”

    “朕是在祭奠死去的将士,以国礼待之有何不妥?”

    赵祯站在辽朝的宫殿之前望着皇宫中铺的到处都是的白幔微微点头,很好此时的皇宫真有点悲伤肃穆的气氛,要是亲卫司的老兵再号上两嗓子就更好了,但他生生的压下心头的想法,一旁的夏竦和包拯已经脸色不善,随时有暴走的可能,而彭七就如小媳妇一样委屈的躲在后面瑟瑟发抖

    没办法他是赵祯的亲卫司都指挥使,三才不在只能由他执行赵祯的旨意,结果包拯和夏竦就把这笔帐算到了他的头上,大有杀之而后快的意思。

    对赵祯来说没有所谓的不祥之兆,不过是最简单的心理战而已,这是战略需要,反正自己又不是真的死了,只要能让辽人进攻析津府,他不介意把事情闹得更大一点,当然夏竦和包拯是绝不会同意的,万一包拯倔劲犯了,一头撞死在殿阶上就乐子大了!

第五百八十三章辽人发兵() 
    胡掌柜一路上连停歇都不敢,出了析津府就在附近的村里买了一匹驽马,两马换乘能保持他的速度,同时也不用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夜晚在外风餐露宿也比进入村庄休息要来的安全,一路上为了躲避大宋的游骑,他都不敢走最近的路,而是专拣偏僻的小径通行,倒春寒是对他的又一考验,寒冷的春风吹进他的脖子如剃刀刮过身体整个人都为之一僵。

    如逃难般的生活好不容易结束,不远处便是大辽的中京大定府,这一路上他实在不敢停歇,就连进入中京道境内也是如此,他带着的信息实在太重要,万万不可有一点差池。

    相比大宋的析津府,大辽的大定府就显得戒备森严许多,在胡掌柜看来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大宋的析津府处处透出一股子自信的味道,而大定府则是一副厉兵秣马大战将其的严肃,要论气势上大辽就输大宋一头

    到了大定府的城门口,一身风尘仆仆汉人打扮的胡掌柜很自然的被拦了下来,瞧他的模样和打扮,契丹守军怎么看他怎么像是个间人,汉人几乎都拥护大宋军队,能留下的尽量留了下来,而且汉人多是农耕百姓,土地便是他们的根本,谁会离开自己的土地来到大定府投奔大辽?

    连契丹人自己都没有这种自信,于是胡掌柜便被守城的军官“客气”的请到一边,围着他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本就一路颠簸的胡掌柜还没来得及自述便被打的灰头土脸气息游离

    待威武的契丹勇士罢手他才有进气没出气的说了一句:“我是契丹人!有有要事禀报左丞相!”

    围观者先是一愣,然后哄堂大笑,这人是傻子不成?左丞相伴随皇驾在上京临潢府呢!你到大定府找左丞相岂不是痴人说梦?!

    但唯独一个校尉笑不出来,拉扯起胡掌柜道:“你真的是确定你没走错地方?”

    胡掌柜怒道:“军国大事岂能有误!要是怠慢了你可担当不起!”

    校尉脸色一变:“都散了吧,不过是个燕云遗民,待本官提审一下便知真假。”

    胡掌柜的心思是如何的机警,简单的一句话便听出弦外之音,也不挣扎便跟随校尉走了,待到没人的地方,那校尉指了指高高的大辽塔道:“左丞相便在那里,你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

    胡掌柜冷冷的说道:“这就不劳你操心了,到了那里自有办法!”

    那校尉正要发火,但看见胡掌柜冷冷的眼神心中一颤:“也好,我自送你去,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胡掌柜也不说话,微微点头便上了自己的马,跟随校尉前往大辽塔,这是大定府建城的时候便存在的,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路过这里的时,遥望南方霞光闪烁,有郛郭楼阁之状,一派瑞气,于是建都于此。

    此城的布局仿大宋都城汴梁,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内外两城略呈“回”字形,而大辽塔正好在皇宫之中,位于正殿之后,如山如岳,给人一种依靠的感觉,镇定人心。

    大辽的皇帝多喜欢在塔内登高望远,一览整个大定府,据说站在上面有一种纵览天下的感觉。

    而此时的耶律宗真却没有这种感觉,越来越多的情报从张俭那里传来,都是有关大宋,不知是不是张俭故意为之,耶律宗真猛然发现此时的大宋已经远不是真宗朝的大宋,物阜民丰不说,还展现出现各种各样的强势!

    这种强势不光是在军事上,毕竟契丹勇士在战场上还没怕过谁,而西夏一战完全是老天帮了李元昊一把,否则大辽必胜!

    相对于西夏的李元昊,耶律宗真更是担心大宋,这个原本内忧外患对大辽没有多少威胁的中原王朝仿佛在一夜间突然崛起,速度之快,发力之大令人咂舌。

    大宋在商业上完全放开了对商人的限制,大宋皇帝赵祯对商人更是抚恤尤佳,不光鼓励和支持他们还在批准商人子弟读书科举从政,这在历朝历代都是罕见的事情,并且大宋也得到了回报,每年商贾的税收就远超农税成为大宋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这一点耶律宗真都看的眼红!

    尤其是上京城被大宋商贾席卷之后,身为大辽皇帝的他更是心疼的在滴血,大辽虽然幅员辽阔,可许多地方都是茫茫的草场和荒芜的沙漠戈壁,这些地方不会给大辽上一丝的农税或商税。

    这也是为什么耶律宗真要想办法收回析津府的原因,一旦析津府丢失,整个燕云都危在旦夕,连燕云都丢了的大辽还叫什么大辽?!

    仿佛一夜之间大辽和大宋换了位置,大宋一下从防守转为进攻,并连克燕云重镇,现在是析津府和南京道,那明天会不会是中京大定府或更北边的上京临潢府?

    一种耶律宗真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在他心头盘绕,仿佛身后有一头随时会追上来吞噬他的猛兽。

    身后的楼梯响起脚步声,多年的相处下来不用回头耶律宗真都知道来的人是张俭,只有他这个左丞相才有资格不经传报来到自己的身边。

    但此时张俭的脚步却没有往常的沉稳,带着一丝凌乱,笃笃笃的敲击着木质的楼梯,看来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耶律宗真转头问到:“左丞相说点好消息吧?”

    张俭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天佑大辽,刚刚收到密探消息,大宋皇帝确实驾崩了!如今秘不发丧,怕是担心扰乱军心,天赐之机最适我大辽起兵讨贼!”

    耶律宗真听到张俭的消息后喜忧参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涌上心头,那个他一直较劲的目标居然就这样死了突然失去目标让他稍显迷茫。

    “消息确定吗?”

    “确定!本朝在析津府的密谍和间人同时来报,一个说大宋皇帝的妹婿蔡伯偂鬃陨泶鹣蚨┏羌渤鄱ィ硪桓鏊滴鼋蚋幕使诎揍U谔欤锌奁矗笏蔚奈某嘉浣匀牍蕉怀觯 �

    咔嚓,耶律宗真捏碎了手中的茶盏皱紧眉头:“这么说大宋的皇帝真的死了?!传令大军集结整顿,待祭旗之后挥兵南下,违令者斩!脱逃者斩!动摇军心者斩!畏缩不前者斩!思乡厌战者斩!”

    足足说了十八项斩杀令后,耶律宗真才停下,一旁的张俭心中火热,陛下说的十八个斩杀令中涵盖了所有仁君的军纪,连往日里百无禁忌的奸淫掳掠都算在了里面,的确,大辽要收回的是繁荣的析津府,而不是一个人间地狱。

    皇帝的命令代表着国家的意志,随着耶律宗真的旨意被传下,整个大定府的军队便开始集结起来,到处是准备出征的模样,仿佛大战一触即发。

第五百八十二章城墙上的博弈() 
    一场严酷的倒春寒袭击了燕云大地,本已经算是开春,但天气却完全违反了人们根据自然规律总结出的历法,雨水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正月中气,从这一天开始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但如今的燕云大地依然是银装素裹,没有一丝的回暖的迹象,仿佛这个漫长的冬天永远也不会结束。

    夏竦站在城墙上看着寒风卷雪的凌厉微微皱眉道:“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解冻,散而为雨。但如今却冰封大地,万物凋零,全无生机,此兆凶矣!”

    曹玮瞅了他一眼哼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你老倌为何还说这样的话?”

    夏竦长出一口气指了指狄青道:“子是不语,可并非不信,否则为何要为周易作十翼供人解读?此种精妙孕育天地之间,乃世间大道!不可不循,将帅用兵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方可运筹帷幄你还不如汉臣呢!”

    曹玮抬头望去,只见狄青看着城墙上的旗子判断风向,又让人记录雪的厚度以及硬度,同时派人往城墙上浇水,冰冷的寒风很快就让城墙的表面结出一层光溜溜的冰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