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艘膊荒茏璧玻�

    萧萧……萧萧……人在嘶吼,马在哀鸣,突然出现的声音打断了耶律宗真的思索,抬眼望去,大辽的骑兵仿佛洪水遇到了悬崖,飞快的断流,一道天堑出现在大地上,冲锋在最前面的骑兵陷入地下,被无数的竹枪插得透心凉,无力的在坑中哀嚎,流血……

    “陷马坑!”

    耶律宗真瞬间便明白了这是什么,但已经没有任何作用,骑兵的速度实在太快,并且铁林军身上的装备也太过沉重,全力冲锋之下的铁林军即便是知道前面有陷马坑也停不下来。

    但铁林军果然是精锐中的精锐,虽然不能让马匹停下却可以控制方向,飞驰的军阵快速收缩,向最中间开始集中,这样便能避免更多的伤亡,踩着自己同伴的尸体继续进攻。

    战场总是这样,来不及去同情别人,你就要为自己的生命去拼命,否则将会变成别人同情的对象。

    陷马坑,绊马索,拒马,大宋以步制骑的成效还是很明显的,各种对付骑兵的手段层出不穷,仿佛是在变戏法,但真正影响战争胜败的还是肉搏拼杀。

    赵祯看着彭七和赵力两人如战神一般站在军阵之前的模样,羡慕的不行,黑压压的敌骑扑面而来,这俩货却能有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勇气,真是殊为难的。

    敌骑终于靠近了,彭七和赵力几乎是同时单膝跪地双手持刀抵在地上,在他们的动作之后,便是如林的刀墙竖起,辽朝的骑兵发出惊恐的嘶吼努力的控制马匹改变方向,但嘴中还是撞在了刀墙上。

    锋利的长刀穿过了马的身体,有的则是直接斩下了马腿,粘稠的血液伴随着恐惧的叫声喷涌而出,经过陷马坑和绊马索以及拒马的减速,铁林军的速度已经降低了很多。

    面对辽朝的骑兵,大宋的军卒开始收拢阵形,因为他们没有可以出击的骑兵,但有一个例外,彭七和赵力两人带着亲卫司的老兵如一群人肉收割机一样冲入了辽朝的骑兵之中……

    大宋步卒抵挡骑兵,其实并不是怕挡不住对方骑兵。而是怕对方骑兵发动骑兵特有的机动优势,辽朝骑兵总能在一冲不入的情况下撤退调整再次冲击。

    不断的冲击之下步卒能挡得住一次,但挡不住对方接连数次的冲击,而陌刀手的最用变法拖住地方的骑兵,让他们不能形成来去自如的冲锋。

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来的决战() 
    

    锋利修长的陌刀经过千锤百炼而得,它的锋利与坚韧不是一般兵器能比拟的,但锋利的同时也使得它的重量变得十分惊人,这也使得陌刀手的身高一般都在六尺以上,身材上也多是臂膀发达虎背熊腰。

    否则挥舞起沉重的陌刀都是问题,如何能做到人马俱碎?

    狭长的陌刀刀锋如同收割庄稼的巨大镰刀,在不断的挥舞中收割着敌人的生命,锋利中透着寒冷的陌刀即便是坚固的冷锻甲也抵挡不住它的穿刺,在陌刀的面前,辽朝铁林军的冷锻甲犹如纸糊的一般被刺穿。

    陌刀手与骑兵的碰撞已经白热化,彭七和赵力两人犹如疯魔一般挥舞着手中的陌刀,辽朝的铁林军无人是他的一合之敌,这两人对陌刀的使用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长刀在他们的手中或是如开天辟地的巨斧一斩而下把敌人劈成两半,或是如毒蛇吐信一般刺入敌人的身体。

    虽然是大开大合的招式,却能有枪出如龙般的灵活,一把陌刀在他们的手中被运用的登峰造极一时无两,就连原本信心十足的铁林军都开始望而却步退避三舍。

    在彭七和赵力的带领下,身后的亲卫司陌刀手更是受到了激励,气贯长虹般跟随他们杀入敌阵,陌刀的长度给了他们巨大的优势,或刺或挑,或斩或劈,整个队伍如山入墙般推进,给人以势不可挡的感觉。

    陌刀阵的最大优势便是他们的整齐划一,城中的陌刀并不容易挥舞,除了彭七和赵力俩个变态外,剩下的陌刀手都是中规中矩的拼杀,随着行军的口号不断的向前推进,仿佛一股谁也阻挡不住的潮水。

    陌刀所向,人仰马翻,流血漂杵,血液的不断流淌使得地面出现暗红色的沼泽,也变得更加泥泞,这中泥泞不光影响马背上的铁林军,同时也影响手沉重陌刀的亲卫。

    陌刀是一种极其消耗体力的兵器,而陌刀手的体能即便再好也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即便是他们专门用以对付骑兵也不能久战,多要轮换休息才行,而人数上的劣势使得他们并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

    彭七和赵力两人在面对数倍与自己的敌人时也不能靠一己之力改变战局,只能努力的杀敌为本军大阵多争取一点时间而已,在战场上个人的勇武永远都是次要的,双方比拼的是战斗意志,是钢铁便的神经,谁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

    抽出腰间的宝剑,夏竦持剑立于赵祯的身边,他身上的文官袍服早已消失不见,一把年纪的他换上了胸甲,这是从胸甲骑兵演变而来的盔甲,为的便是提供给随军的文官使用。

    板甲太过沉重,文人的身体承受不了,但即便是胸甲也让夏竦这个常年与案牍为伍的文人气喘吁吁,赵祯无奈的翻了个白眼,站都站不住了还要保护自己?夏竦怕是要成为被保护的对象吧……

    已经站不稳的夏竦还在骚扰赵祯:“官家何必以身犯险!即便是诱敌深入也不能以天子之躯做伐!”

    赵祯默默不语,没想到夏竦已经看穿了自己的想法,他故意在这里狩猎为的便是引诱耶律宗真,只有给敌人机会才能给自己机会……

    见赵祯不说话,夏竦依然不打算放弃,赵祯甚至怀疑这老倌身穿盔甲是为了放止被自己胖楱一顿。

    “官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纵观史册老臣还从未听说有哪位君王以身涉险,用自己的安危来引诱敌军。”

    赵祯指了指自己:“难道朕不是吗?你都不用去想便应该知晓,朕从来都不是中规中矩的人,他耶律宗真有勇气千里奔袭朕的营地,难道朕就没有以身犯险的勇气?辽人的疯狂我大宋也应该有,否则便永远不能战胜他!”

    夏竦张了张嘴但却没有任何声音发出,现在他算是知道了,官家这个举动还真是疯狂,甚至有些疯狂的乱来!

    难怪最近兵事调动频繁,边地之军向大同府已经辽朝的所在频繁出击,这也是演给辽皇看的一出好戏!能接触到往来兵事文书的夏竦猛然惊醒,难怪虽然大宋骑兵前往各地奇袭,但大军仍然是向燕子城收缩,这是在配合官家演戏。欺骗辽朝军队啊!

    看着向御帐营地扑过来的辽人,夏竦不得不承认,官家确实对辽人有着不可阻挡的诱惑,在所有的作战思想中擒贼先擒王永远被放在第一位,更何况现在是辽朝出于劣势,他们唯一的机会便是击杀大宋的君主,否则很难还有翻盘的机会。

    难怪官家会用自己做伐,辽人定然是忍受不住官家的诱惑,打算前来“擒王”的!

    转头望向赵祯,夏竦无奈的叹息道:“老臣知道官家的心思,但官家有没有想过,万一此计不成又该如何?”

    赵祯指了指身后笑道:“朕相信这一千带甲之士能抵挡得住辽人,天时地利人和,朕都占了岂有不胜之理?别看朕的手中只有千六百人,可他们个个都是亲卫司的百战之兵,有些还跟谁过朕诛讨过赵元俨嘞!”

    随着赵祯的话夏竦抬眼望去,果然,只有一千六百多人的亲卫完全与数倍之敌战在一起,难分伯仲,刀墙一般的陌刀手不断推进,而身穿板甲手持横刀的捉刀手更是灵活,在战场上组成无数的小阵形,依托营地内的各种器械与辽朝骑兵缠斗。

    即便是这样,官家身边手持弩箭的亲卫依然不断射杀敢于靠近御帐的人,显然他们还负责对敌攒射一支支致命的弩箭。

    两军交战已经大半个时辰,赵祯起身对一旁的亲兵道:“发信号,辽朝的援兵怕是也快来了,通知狄青做好接敌准备!”

    夏竦捻须的手一个哆嗦,带下了一小撮胡须,难道宋辽之间的决战就这样开始了?!

    谁能想到一场奇袭最后会演变成两军,两国,乃至俩个帝王之间的决战,夏竦期盼着又担心着,轰轰烈烈的大决战本该是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全线爆发,但现在却是在一场帝王对帝王的奇袭中到来,他当然反映不过来,甚至觉得这是在做梦一般。

    一颗鲜红的焰火带着尖利的啸声窜向天空,红色的火光仿佛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到达最定点之后又向下坠落……

第六百六十一章各军动向() 
    

    辽朝的援兵很准时,但却来的又不是时候,他们的皇帝耶律宗真所率领的铁林军并没有如期拿下大宋皇帝的御帐营地,而是依然与宋军缠斗在一起,但这一点也这说明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萧惠率领着大军掐着时间赶来,远远看着一片火光笼罩的营地大为惊讶,原本按照计划,陛下现在早已攻克了大宋皇帝的营地才是,否则如此大规模的军阵到来一定惊动了宋人的军队。

    但此刻也是萧惠的最佳时机,显然皇帝没有拿下大宋的御帐营地,那自己现在出现正是最好的时候!一旦自己的加入,大宋皇帝必然成为大辽的阶下囚。

    马背上的萧惠意气风发,转身大吼:“跟随本将……”

    “报……我军西南五里外发现宋人军阵,人数不祥!”

    “报……我军东南七里外发现宋人骑兵,人数不祥!”

    两声斥候游骑的通报直接把斗志满满的萧惠打入地狱,一股寒意从尾椎骨升起直透天灵盖,中计了!萧惠的第一想法便是这根本不是大宋皇帝狩猎与野,而是大宋皇帝以身为饵引诱大辽进行决战!

    并且自家皇帝还真的直扑大宋皇帝的御帐营地而去了!

    萧惠可以肯定大宋皇帝就在御帐营地之中,否则陛下率领铁林军早已来去如风的撤走不会缠斗下去,但密谍来报,宋人营地不过八百余人,为何陛下的三千铁林军许久还未拿下?

    萧惠不敢妄动,既然他的斥候能发现宋人军队,那就说明宋人军队也发现了他,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仅仅依靠地势的起伏很难躲避斥候的眼睛。

    一旦自己派遣大军前去支援陛下,宋人怕是也会如此,现在的局面陷入了一种为妙的平衡,双方对峙便是最好的状态,一旦哪一方打破这种平衡,那一场旷世之战便会开启。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旦双方都去支援自己的帝王,那结果很有可能是两位帝王皆数殒命战场,这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事情,支援便没有任何胜利者,不支援有很大程度上自己的帝王获胜。

    这是宋辽之间的决战不假,但实际上还是双方御驾亲征的帝王之间相互较量,谁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谁便是赢家,萧惠和狄青都知道,任何一方失去一位帝王对敌方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

    萧惠对自己的皇帝有信心,三千铁林军进攻八百宋军,即便宋军的人数翻上一倍,大辽也是必胜,现在的拖延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只要宋人有所异动,那自己也会率军扑上去,宋人将军狄青也不会那么傻,他应该知道自己正注视着他的动向。

    “斥候,探马,给本将盯住宋人军阵,老夫倒是要看看他狄青是否敢乱来,一旦宋人军阵有异,以响箭示警便可!”

    萧惠的话使得大辽军队的武将长舒一口气,此时他们都知道不能轻举妄动,但又在担心大宋军队先行一步,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相对于萧惠的安稳,狄青此刻却是有些担心,他担心的不是皇帝的安危,而是辽皇耶律宗真会不会退走,一旦耶律宗真退走,这场官家精心准备的宋辽决战便会无疾而终了!

    被临时“抓壮丁”担任监军的包拯却仿佛一点也不担心,骑在马背上努力的熟悉军马与驽马的不同,不时的还掏出马鞍上的各种装备仔细查看,玩的不亦乐乎,仿佛眼前根本就不是一场关乎宋辽决战的战争。

    感受到了狄青的不安与担心,包拯驱马靠近他,白面的文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给人以文质彬彬的感觉,即便是他换上了属于文人的战斗胸甲也是一样,狄青甚至有些嫉妒包拯从内而外透出的儒雅。

    “狄将军为何如此焦虑?本官以往看到的将军可都是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的,为何今日不同?”

    狄青哼了一声道:“你自己知道,何必问我!毕竟官家身在前线,虽有亲卫司的千六百人环卫,但辽皇的铁林军足有三千之众,本将不担心官家的安危,但如若敌骑想要撤走,亲卫司的人也无力阻挡!”

    “走?走上哪去?他耶律宗真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