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的杨怀玉却不在这里,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兴庆府附近可不止一个党项部族,城池的交割还算顺利,因为他们多有政治纽带,最难的便是像都野部一样的部族。
不归王化是他们的主要特点……
。
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无虚士()
都野部的覆灭在范仲淹和杨怀玉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经过他们精心的设计,再加上各种情报的刺探,最后完成的致命一击若是不能成功才叫丢人嘞!
他们早已经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其中,当然也离不开火药弹的出其不意,与禁军将士们的强大耐心,不是什么人都能在雪地里爬上整整俩个时辰的!
当然更需要的是都野部归顺对整个西夏顽固守旧势力的打击,显然这是成功的,许多原本打算在“故土”,死守,可是当他们知晓都野部五千勇士死伤大半之后,便心生怯意,许多不太坚定的部族望风而降。
这一举措大大的加快了党项人内迁的步伐,同样也给那些“顽固分子”施加了压力,杨怀玉看着不断增加的面单笑开了花,而从北京城赶来的三司度支使的脸色却不太好看,因为每一个名单都意味着朝廷要多出一大笔银钱
范仲淹瞥了一眼度支使,笑着对杨怀玉道:“这样一来,杨将军便轻快些许,凡是拒不奉诏的部族,陈兵压境,若是依旧不降,率兵攻伐之,斩其顽固,余者自然望风披靡!宁夏定矣!”
三司度支使连连点头:“范经略所言既是,官家有言,若是不降便以谋逆治罪。”
杨怀玉翻了个白眼,指着北京城的方向道:“本将可不敢尽数屠戮,否则朝廷的文官还不把本将给剥了皮?!你把本将当成什么人了?”
范仲淹微微一笑,杨怀玉这话才是说到点子上了,对于宁夏,只能以招抚为住,余者尽数屠戮?傻子才会去这么做,即便是官家都对党项的人口眼馋的紧!
转头望着杨怀玉神秘一笑,范仲淹道:“将军尽力而为便可,剩下的若是已久不从,本官前往游说之,可有奇效!”
杨怀玉惊讶的望着范仲淹,轻视的眼神逐渐收起,微微点头道:“那本将便静候佳音!”
他虽然不知道范仲淹有什么妙计,但肯定是胸有成竹才会这么说,否则,以文官谨慎的性子,怎么会这么大包大揽的?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他范仲淹能得到官家的赏识,能得到朝廷百官的敬重不是没有道理。
范仲淹的方法很简单,在第二天一早便带着象征一路经略的仪仗,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兴庆府,向着那些负隅顽抗的部族而去,跟随他一同前往的除了仪仗之外,便之剩下他自己带来的书童,除此之外未带一兵一卒,简直就是送上门的肥羊。
许多人认为他范仲淹是疯了,现在的宁夏虽然已经迁走大部分的党项人,也有一部分人归附大宋,但他这么一个经略使,布袋一兵一卒,大摇大摆的向党项部族而去,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但范仲淹用事实给了所有人当头棒喝,待他再次回到兴庆府之后,仪仗的后面却是整整齐齐的党项部族,他们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好了路上的吃穿用度,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进入兴庆府
远本打算开他笑话的三司度支使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奇景”,他死活想不出范仲淹是如何让这些党项人乖乖归于王化的。
毕竟这些人曾经是宁夏最强硬的部族,凭什么,凭什么就听你范仲淹的!
范仲淹缓步上了兴庆府的城楼,命人把他的范字大旗高高的竖起,以便让这些党项人看的清楚,于是,这些人便在这面大旗的引导下,鱼贯进入兴庆府,没有一丝慌乱与摩擦,仿佛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
用力的晃了晃脑袋,杨怀玉一把拉住将要离开的范仲淹问到:“你莫不是给他们使了法术?怎生见了刀兵都不怕的人,却被你这个手缚鸡之力的人说动?还是扶老携幼举家来投?!”
范仲淹挥了挥衣袖,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无他,多用本心而已!”说完便指了指下面长长的队伍望着度支使道:“这些部族的赐给按原本的八成供给,不许多出一文,也不得克扣一文!”
啥?!
三司度支使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范仲淹是利用重金收买了这些人,还准备询问他说允这些部族钱财多少,谁曾想不光没多给,反而还为朝廷节省下了不少的银钱,这不可能啊!
“范经略,快说说您是怎么办到的,这些人可都是党项人中的硬骨头,打死也不肯离开故土,您不会是许诺他们什么了吧?这可是矫诏之罪!万万使不得!”
“荒唐!本官身为大宋一路之经略,岂能辜负皇命矫诏而行?!忘了本官曾经对你说过的话?用兵之道,以正合,以奇胜?本官前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站在党项人的角度上游说这些人,他们不舍得离开故土,无非是几个原因,只要能把这些原因用不违背官家意愿的手段解决了,那何来矫诏一说?”
这番对话让一旁的度支使大惊失色,拉着范仲淹的袖口道:“你到底答应了他们什么?!”
范仲淹甩了甩袖子挣脱了度支使的手:“还能是什么?不过是让他们现在最需要的东西罢了”
“最需要的东西?粮食?!你一定是答应他们,多分发粮食给他们是不是?我可告诉你,现在大军每日用度便已经是巨万,我可没有多余的口粮给这些人”
范仲淹整了整衣袖,恢复往日温文尔雅的气度轻轻摇头,继而对着用度官咆哮道:“准确的来说,本官了他们活命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免去惨遭全族覆灭的机会!”
“就这个?!”
范仲淹并不理会,而是转头轻轻的对杨怀玉说道:“三日之后,宁夏之内已无不归者,将军好生处理。”
细细揣摩范仲淹的话,杨怀疑心中一凛,这话的意思很简单,三日之后,凡是没有在名单上的党项宗族,便是拒不很好的叛逆,需要他全数屠戮的干净
轻轻点头,杨怀玉应下道:“本将知道该如何做了,但还要请出官家旨意!”
范仲淹微微苦笑:“你倒是机警的很,也罢,本就是当宣旨与你的,杨怀玉接旨”
第九百六十一章善与恶()
从范仲淹对杨怀玉宣旨的一刻起,大宋在宁夏路正式开始了强压统治,任何胆敢违背大宋朝廷意愿,拒不奉诏的党项人都将遭到大宋的攻伐。
若是有投降归顺者,大宋还能接受,不然屠灭一族无有例外。
宁夏的这片土地陷入了动荡与杀戮,这最黑暗的时期也将预示着光明的到来,范仲淹以一句:“怀璧其罪。”总结了现状。
他和杨怀玉都知道,这道圣旨不光是官家手书,更是朝中重臣以及所有利益相关之人奔走的结果,大宋自号天朝上邦,受儒家思想约束,非所有人促成此事而不得。
大宋在西夏这件事上拖延了太久,不知多少人等着享用宁夏这道大餐,现在大宋用最猛烈的手段来处理“上桌”前最后的瑕疵,除了党项人谁不喜闻乐见,又有谁会反对?
随着战事的开始,大宋的商贾闻风而动,携带大量的货物进入宁夏路的各个州府,范仲淹不用去他处查看,单单是兴庆府的盛况就让人咋舌。
赵祯双管齐下,一边安排党项人内迁的同时,另一边已经着手调动大宋的灾民,百姓开始迁居宁夏,这里的土地肥沃,地广人稀,经过大宋如笊篱似得筛查安全自不用说,更加让人兴奋的是这里的土地开垦便归私有,朝廷并不买卖
这使得多少的百姓兴奋起来,即便是朝廷补助的钱粮稀少,也有大量的百姓希望前往,在大宋故土难离已经不那么重要,更好的生活当然人人追求
总有那些过活不下去的人前往,不缺没有百姓,当初那些被裁撤的厢军在抵达荆湖路的时候,也是一片荒芜,可现在谁家家中没有十亩地?还得了官家的照拂,每年夏秋两贯钱的补助,虽说不多,可净赚的大可拿去抵税不是,这样算下来,一年两税不过了了!
更别说那些跟随官家千里迢迢,一路从东京城前往北平府的百姓了,即便是根在开封府又怎样?最后还不是前往北平府了?
老人的话总没错,树挪死,人挪活!否则那些商贾为何要带着如此多的货物前往宁夏,不单单是因为宁夏归复,百姓迁徙,更多的还因为这里是丝绸故道!
稍稍有点见识的人都知晓,以后前往宁夏的商人只会越来越多!
这种机遇对大宋百姓以及那些受灾的灾民来说是好事,可对于最喜欢谈论时政的北京城百姓来说却没多少人关注,人们每日念叨的都是自家在宁夏的土地券能收益几何
但最近这几天没人再问了,二月初八的科举才是现在最热的话题,大家所关注的都是今年的格物被纳入进士科。
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抱着将作监的格物开蒙仔细研读,没办法,谁知晓今年的主考欧阳学士会出那道题?并且早早就有风声放出,这位翰林学士极厌太学体,除了太学的学子以外,别人都是一改文风。
科举在即,进士科更是热门中的热门,谁都知晓,朝中的相公没有不是进士科出生的,甚至连三司计相包拯,都是登进士第,谁不冲着进士科去,但也有一部分人冲着格物科而去。
往年的格物科是天子开设,今年归礼部,从制科摇身一变成为常科,并且格物官的俸禄高,例钱更多,又是官身又能得到官家的看重,对于那些才学一般的人来说不亚于跃龙门。
又因官家鼓励官员兴办书院,今年参加科举的人数一下超越往年,达数万之众,科举的考场不够安置,官家下旨,征用城中最大的竞技场,以后每年如此,取书生斗文竞技之意,百姓称善。
二月初八,颇为吉祥的日子,北京城中所有的学子拿着参与科举的名帖急急的赶往城中的竞技场,这地方考试还真的合适,考生就坐在原本的观众席位上,这个能容纳数万人的场地完全够用,并且还有专门的桌椅板凳。
只不过风稍稍大了些,欧阳修命人把顶上的布幔拉上,顿时好上许多。
谁都知道,本届科举主考乃是性格温和的欧阳修,从小小的细节上都是无微不至,但今年也是监考最严厉的一年,所有考卷必须重新抄卷,连笔迹都不能留下,所有抄卷的都是宫中御药院的内侍,下笔快,写字规整,仿若印刷。
同时,御药院的内侍也是最为精准,忠诚,绝不会参与无比之中,他们相当于赵祯系上的一道保险。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考试并没有实行洗澡检查等手段,所有考生快速进场,把考试放在了第一位,并且所有的考官在考场四通八达的圆形走道上巡视,因为人数颇多,考官的数辆也创下了最近几年的新高。
从严从难并没有难住几年的考生,其中作弊之人大有人在,他们在被考官揪出来之后,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的倒在地上,因为从今年开始,凡事作弊者格去已有功名,十年之内不得大考,并把丑事录入户籍之中,张贴黑榜与东华门外。
大宋的科举从未如此严厉过,这让许多抱着侥幸的人猝不及防,更多的人却是庆幸自己没有作弊
赵祯站在竞技场的最高处,俯视整个场地上的莘莘学子,心中振奋。
自己改变,不,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完善,加强了科举制度,使得它更加公平,科学。
这是为国取士的重要制度,不能有些许闪失,更不用说那些作弊者了,任何敢碰触禁区的人都将遭到严厉的惩罚。
鱼跃龙门,对于任何参与科举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赵祯亲眼看到考场中的学子抄袭衣服中的夹带,那些作弊之人已经是前车之鉴,但还有人视而不见。
愤然收起手中的望远镜,赵祯经皱眉头,一旁的欧阳修开口道:“官家既然厌恶学子作弊,又为何不在开考之前对每个学子沐浴检查?”
赵祯微微摇头:“朕只是不想用恶去考验善若是把这些读书人都侮辱了一遍,又有多少人会忘却这份读书人的屈辱?当年你可曾遇到?可曾释然?”
欧阳修一时无言以对,最后呐呐的说道:“依照陛下的一丝”
赵祯摆了摆手:“你欧阳永叔才是主考,问朕何为?”
九百六十二章欧阳修的恶()
所谓的善与恶之间的定义其实非常模糊,赵祯攻伐西夏是善还是恶?科举严格,谨防舞弊把文人的自尊远远的抛在了九霄云外,是善还是恶?法大于情,法礼不外乎人情,这又是善还是恶?
善恶之间并没有标准�